词条 | 李皋 |
释义 | 唐朝皇室宗亲简介李皋(733—792) 唐宗室。字子兰。天宝十一载(752)嗣封曹王。由都水使者迁左领军将军。曾任衡州、潮州等地刺史,所至有善政。建中三年(782),为江南西道节度使,拔擢牙将伊慎等为大将。会李希烈叛,他率军进讨,收复黄、蕲等州,屡战有功。转任江陵尹、荆南节度使,在江陵(今属湖北)修复古堤,开辟良田王千顷。曾设计制造战舰,用肢踏木桦为推进机,航行速度加快,宋代称为“车船”。 相关史料《旧唐书·李皋传》 原文: 李皋,字子兰,曹王明玄孙。少补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载嗣封,授都水使者,三迁至秘书少监,皆同正。多智数,善因事以自便。奉太妃郑氏以孝闻。 上元初,京师旱,米斗直数千,死者甚多。皋度俸不足养,亟请外官,不允,乃故抵微法,贬温州长史。无几,摄行州事。岁俭,州有官粟数十万斛,皋欲行赈救,掾史叩头乞候上旨,皋曰: “夫人日不再食,当死,安暇禀命!若杀我一身,活数千人命,利莫大焉。”于是开仓尽散之,以擅贷之罪,飞章自劾。天子闻而嘉之,答以优诏,就加少府监。皋行县,见一媪垂白而泣,哀而问之,对曰:“李氏之妇,有二子:钧、锷。宦游二十年不归,贫无以自给。 ”时钧为殿中侍御史,锷为京兆府法曹,俱以文艺登科,名重于时。皋曰:“‘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然后可以学文。’若二子者,岂可备于列位!”由是举奏,并除名勿齿。改处州别驾,行州事,以良政闻。征至京,未召见,因上书言理道,拜衡州刺史。坐小法,贬潮州刺史。时杨炎谪官道州,知皋事直,乃为相,复拜衡州。 初,皋为御史覆讯① ,惧贻太妃忧,竟出则素服,入则公服,言貌如平常,太妃竟不知。及为潮州,诡词谓迁,至是复位,方泣以白,且言非疾不敢有闻。 《旧唐书·李皋传》 译文译文: 李皋,字子兰,是曹王李明的玄孙。少年时补官担任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年(752)嗣承王位,授职都水使者,三次升迁官至秘书少监,都与正职俸禄相同。他多智谋,善于利用事机使得办事方便。侍奉太妃郑氏恭敬体贴,凭着孝顺而闻名。 上元初年,京城干旱,一斗米价值数千钱,百姓死亡很多。 李皋估计俸禄不足以养活全家,屡次申请调任外官,朝廷不答应, 李皋就故意触犯一点小罪,贬职温州长史。不久就代理温州知州。当年农业歉收,温州官仓存有官米几十万斛,李皋准备用来救济灾民,官府属员不敢奉行,叩头请求李皋等候皇上的旨意,李皋说道:“ 一个人一天不吃两顿就会死的,哪里有时间上报! 如果牺牲我一人,能救活数千人的性命,那就太好了!”于是打开州仓放粮赈济,并以擅自开仓放粮的罪责,派人飞马上奏章自请处罚。皇上知道以后不但不怪罪,反而优诏嘉许他这样做,并加少府监职衔。李皋到属县巡视时,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在路旁哭泣,李皋十分同情地温言询问,老妇哭诉道:“本人是李氏妇人,有两个儿子,一名李钧,一名李锷。 在外做官二十年不曾回家一次,老妇穷得活不下去了! ”当时钧任职殿中诸御史,锷任职京兆府法曹,都是以文章考取高科,很有名望。李皋慨叹道:“‘入则孝,出则悌,行有余力然后可以学文。’像他们两个这样为人岂能置身于列卿之间?”因此上奏章弹劾,两人一并被除名永不录用。李皋改调处州别驾,代理知州,在任上政绩斐然而闻名四方。不久就被征召到京城,一时之间尚未及召见,李皋便上书论述为政之道,遂外放为衡州刺史。又因小事违犯了法度,降调潮州刺史。当时杨炎正好贬谪到道州,他清楚地知道李皋的情况,等到杨炎当了宰相,就重新任命李皋为衡州刺史。 起初,李皋的案件被御史审查时,李皋唯恐太妃担忧,从府中出来时穿平民服饰,回府以后仍穿官服,言谈笑貌一如平日,太妃竟一无所知。降调潮州则谎称升迁,到这时官复原职了,才哭泣着告诉太妃以往的经过,并且说道,不是很重大的事,孩儿不敢禀告,恐母亲挂念不安。 野史逸闻唐嗣曹王皋有巧思,精于器用。为荆(荆原作邢,据本书卷二。五曹王皋条改。)州节度使,有羁旅士人怀二羯鼓棬,欲求通谒。先启于宾府,宾府观者咸讶议曰:"岂足尚耶?"对曰:"但启之,尚书当解矣。"及见,皋捧而叹曰:"不意今日获逄至宝。"指其钢匀之状,宾佐唯唯,或腹非之。皋曰:"诸公心未信乎?"命取食拌,自选其极平正者。令置棬于拌心,以油注棬中,棬满而油无涓滴渗漏。皋曰:"此必开元天宝中供御棬,不然无以至此。"问其所自,士人曰:"某先人在黔中,得于高力士之家。"众方深伏。宾府又潜问士人,"宜偿几何?"士人曰:"不过三万。"及遗金帛器皿,其直果称是焉。(出《羯鼓录》) 【译文】 唐朝曹王李皋有巧妙的构想,精通各种器具古玩。李皋任荆州节度使时,有位暂居在这里的读书人,带着两付制造羯鼓用的棬,请求通报求见李皋。这位读书人将两付棬先打开给李皋的幕僚们看。这些人看了后故作惊讶地说:"这种平常的棬,还用给曹王看啊?"读书人说:"但请通报,节度使看了它们一定会识别出来的。"待到通报后,曹王李皋见到了这两付棬,用手捧着赞叹地说:"没想到今天还能遇到这么珍贵的宝物啊!"指着两付棬说,"你们看看,这钢性,这均匀劲儿。这是用钢铁精制而成的啊!"在座的众幕僚表面上唯口称是,心中都暗自说:"什么精钢细做……"李皋看出幕僚心中所想,说:你们心中不一定相信这是难得的宝物吧,请取来食柈一用。"食柈取来后,李皋亲自挑选出特别平整的食柈,将两付鼓棬打开重叠置放在食柈上面,让人将食油顷入棬中,直到注满为止。油一点也不渗漏出来。李皋说:"这两付棬一定是开元、天宝年间,向朝廷进贡的御棬。不然,没有这么制作精细的棬啊。"问献棬的读书人:"你这两付棬是从哪儿得到的。"读书人回答道:"我的先人在黔中,从当年玄宗皇帝的宫内总管高力士大人家得到它们的。"众位幕僚们才深深拜服。事后,幕僚们又暗中问这位读书人:"你估计,曹王应偿给你多少钱!"读书人说:"也就三万吧。"待到曹王李皋赠送给这位读书人金帛器皿等物后,这些幕僚好信计算一下:这些东西的价值果然就在三万左右。 国家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简介李皋,男,1958年2月出生,汉族,湖南省安化县人。1977年12月入党,1975年2月参加工作,省委党校大学学历,经济师。 工作经历1975年在安化县山口公社宋坪大队插队。 1977年12月在湖南省安化县物资局工作,此后历任湖南省益阳地区石油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益阳地区商业局物价科科长、副局长、党组成员,益阳地区工业品批发集团总公司总经理等职。 1989年12月至1994年8月,先后任益阳(县级)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市委书记。 1994年8月至2003年4月,先后任益阳(地级)市市长助理、副市长,市委常委。 2003年4月,任湖南省水利厅副厅长、党组成员; 2006年12月,任湖南省信访局局长。 2007年3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兼省信访局局长。 2011年12月7日免去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党组成员、省信访局党组书记职务。 2011年10月任国家信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免去李皋同志的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职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