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东和
释义

个人简历

李东和,安徽黄山休宁人,工作于安徽大学商学院。

2011—,安徽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博士、教授、系主任、MTA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7—2011,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博士、副教授,2008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4—2007,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9—2004,安徽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讲师。

1996—1999,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1992—1996,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地理教育本科。

各方面评价

1、教学方面

(1)课堂教学:工作以来,承担多个班级的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和旅游规划学等课程的讲授工作,授课学时近1000学时(附件1)。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注重在教学中引入学科最新前沿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研意识。在安徽大学旅游管理本科班的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中,每周课后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义务开展学生研读英文旅游管理相关文献活动,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学习英文论文,然后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做英文论文的讲解,引导全班同学就每组讲解的内容进行讨论。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英文论文的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学术报告的形式和规范,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得到学生的好评和支持。历年来,教学质量考核一直优秀,比如,2004-2005第二学期旅游地理学学生测评分数为96.15分,2005-2006第一学期旅游地理学总评90.90分,2005-2006第二学期旅游地理学学生考核90.12分。

(2)本科生及硕士生导师:工作以来,担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导师,总共指导学生51人。在担任本科生导师工作中,兢兢业业,定期召开针对指导学生的交流会,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就业、深造方面的想法和困难,做到有针对性的指导,与学生打成一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指导的学生有多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多人考取公务员,其他同学也都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在所在班级名列前茅。2008年,开始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以及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旅游资源与文化专业课程的教学。

(3)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以来,总共指导旅游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47篇。在指导毕业论文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研意识和学术规范,要求所有毕业论文必须撰写相当篇幅的文献综述。2006年上半年,在整个论文指导过程中,与2002级旅游管理本科班和2004级旅游管理专升本班12名学生共计来往电子邮件200封左右,同时每个学生面对面指导不少于3次,从选题到收集资料、撰写、格式等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细致的指导。经过努力,毕业论文指导取得良好的效果,所指导的论文多篇获得优秀,优秀率在班级也名列前茅。

(4)社会实践指导:担任相关班级的毕业实习指导老师之一,在实习工作中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的困难和进展情况,受到学生和实习单位的好评,在与其他老师共同努力下,所有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2005年指导的我系学生参加安徽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进入学校最后决赛;2006年指导我院学生参加第二届“挑战杯”合肥锻压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银奖;2006年担任安徽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黄山旅游发展调研)指导老师,获优秀团队称号。

(5)专业思想教育:参与院系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和专业学习指导工作。主持2006级本科新生入学典礼,对新生进行了旅游管理专业思想教育;在2006年全院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受到大家的好评;2006年在我系科研会议上,为全系研究生做了关于科研选题、论文撰写、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等方面的专题报告,受到相关领导和学生的称赞。

2、科研方面学高才能为师,要教好书,首先自己需要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为了使自己能成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名优秀教师,经过努力,2004年考取南京大学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专业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现已如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与此同时,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撰写旅游学术论文,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近年来,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附件2),为做好一名优秀的旅游专业教师奠定了坚实的业务基础。科研工作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将学科的最新发展情况、学术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眼界开阔。

3、教学获奖和社会工作方面

经过努力,教学工作多次受到表彰:

1、在学校的期中、期末教学检查的课堂教学、考试试卷检查评估等环节中,获教务处通报表扬两次,院系表扬多次;

2、2004年7月,荣获安徽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3、2004年,指导我系学生参加安徽大学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三等奖;

4、2005年6月被评为安徽大学教学优秀奖二等奖。

5、2005年,指导的我系学生参加安徽大学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进入学校最后决赛;

6、2006年,获得安徽大学2006年度吴文叔奖教金。

7、2006年,参加安徽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获学院二等奖、学校三等奖。

8、2006年担任安徽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团队(黄山旅游发展调研)指导老师,获优秀团队称号。

9、2006年指导我院学生参加第二届“挑战杯”合肥锻压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银奖。

社会兼职情况:

1、受聘担任多届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安徽考区)面试评委,参与导游考试命题。

2、安徽省旅游学会会员。

3、2006年,受聘为2006“万景杯”中国(安徽)中东部旅游交易会暨安徽旅游产业创业技能比拼大会――“太平国大杯”安徽省导游电视大赛裁判。

4、学生评价

多年的努力,换来学生的积极评价,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自己也倍感欣慰。以下是我系一位低年级同学与一位高年级同学在qq上的聊天记录,后来这位高年级的同学转发给我的,看到学生这样评价自己,我感觉作为一名旅游专业教师的自豪,也借此结束我自己的介绍:

“昨晚准备对你发表一下感慨,李东和老师,真的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听他讲话真的很受鼓舞,当我们觉得我们是在大学校园里莫名其妙地忙碌的时候,他好像用一种异样的方式在牵引着我们。呵呵,虽然他上的地理学知识有时听起来比较枯燥,我甚至会打瞌睡的,可真的是喜欢上他的课,是因为能受到他的思想的引导和熏陶吧。他从不发火,可是我们尊重他,他从内心里对学生负责,是一种看不见,也没有人会来检查的负责。他给我们的感觉是以一种严格的学术研究的眼光来要求我们,让我们觉得我们也很重要,也能,也应该做一些更深的学习和研究;可是他又很宽容,当我们做不好的时候,他又会鼓励我们,说这是开始,没关系。整体感觉就是:第一,他重视学生的发展,相信只要努力,我们都会有收获;第二,他宽容我们暂时的无知。真的是好老师,可是我们经常让他失望。呵呵,随便侃了一下我的感想。”

主要科研经历、学术论文

一、主要科研经历(按时间顺序)

1、参与《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

2、主持省教育厅项目《“两山一湖”旅游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3、参与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黄山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4、参与《安徽省广德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

5、主持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项目《基于客户关系管理旅游智能建议系统研究》;

6、参加《江苏沿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7、参加建设部项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及保护措施研究》;

8、参加建设部项目《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导则》;

9、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旅游/游憩流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空间效应研究》;

10、参加《安庆市宜秀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11、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黄山旅游经济开发研究》;

12、参加江苏省旅游资源普查工作;

13、参加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游客体验的安徽旅游资源分区优化开发战略研究》;

14、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旅游业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问题研究》。

15、主持编制《黄山市乡村旅游总体规划》

二、主要学术论文(按时间顺序)

1、国际生态旅游市场分析.旅游学刊,1999,14(1);

2、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2);

3、黄山市生态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经济地理,1999, 19(5);

4、旅游经济在“富民强省”战略中的作用.安徽日报(理论版),2001年8月9日;

5、推进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安徽日报(理论版),2003年5月6日;

6、旅游业发展对目的地社会影响评价研究-以安徽省黄山市为例.黄山学院学报,2003(1);

7、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目的地居民参与问题研究.人文地理,2004,19(3);

8、打造合肥旅游经济的南扩扇面.安徽日报(理论版),2004年3月19日;

9、旅游罩:类型、形成机制及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启示,旅游学刊,2006,21(2);

10、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城市游憩公园解说系统规划初探――以合肥市逍遥津公园为例,人文地理,2006,21(3);

11、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部分水乡古镇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26(2);

12、基于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的旅游影响空间分异研究-以安徽省三河镇为例.地理科学,2007,27(4);

13、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3:3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