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大华
释义

1、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李大华

李大华(1956-)男,汉族。1974年高中毕业;1975年上山下乡;1979年入陕西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1983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3年到1987年在陕西教委工作;1987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读书,师从萧(cha)父、李德永、唐明邦先生;1990年至1993年在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社科系任讲师、副教授;1993年调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研究所,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副所长、所长之职,其间,于1994年入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5月获博士学位,学位论文题目:《道教生命哲学本体论研究》。

从事中国哲学、宗教与文化的教学和研究,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典哲学、近现代哲学、宗教和文化及其西方哲学,尤其是道教哲学和生命学说。

在《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光明日报》、《道家文化研究》、《宗教学研究》、《江汉论坛》、《开放时代》、《中国哲学史》等专业学术杂志和报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要学术观点在《中国哲学年鉴》、《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上多次转载。已公开出版学术论著《道教思想》(荣获卿氏学术基金会1998年度中国道教文化研究优秀著作奖、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二等奖)、《同步与超越》(荣获广东省(1992年1月至1995年12月)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理论研究成果著作奖三等奖、广州市"八五"规划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华道教大辞典》(内丹分科主编)、《道教"重玄"哲学论》(获广州市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广州市"八五"社科规划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生命存在与境界超越》(荣获2000年度广州市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二等奖)。此外,完稿《隋唐的道家和道教》(全书50万字,合著),待出版。荣获“广州市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称号。

曾多次参加国内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如1991年北京的"明代学术思想讨论会",1994年湖北黄梅的"国际禅学思想讨论会",1996年北京的"国际道家思想研讨会",1996年参加台湾"迈向21世?quot;文化讨论会,1998年参加罗浮山"国际道家文化研讨会",2000年参加圣地牙哥美国亚洲协会年会等。

2、建宁烈士-李大华

李大华(1915-1934),福建省建宁县里心乡靖安村木川坑人。1915年9月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933年8月参加革命斗争,时任里心区工农赤卫队队员,参加了闽赣边区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和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1934年5月随中央红军转战外地,此后失去音讯。1982年6月,人民政府追认李大华为革命烈士。

3、同安大学村烈士-李大华

李大华(1906~1944.5.16)又名李新,同安大学村人。1924年厦门中华中学毕业后开始走上革命道路,先在漳州开展工农运动,由于叛徒告密,被迫逃往海外,在新加坡继续革命活动。1937年冬天,以《星洲日报》驻中国华北战地记者的身份到延安参加抗战。1941年受党的派遣回同安开展工作。1924年12月,国民党突然包围他的家,最后牺牲在建瓯监狱。

4、同安大同乡东山村烈士-李大华

李大华(1906-1943),乳名李新庚,学名李新,福建省同安县大同乡东山村人。1906年7月出生于农民家庭。1924年毕业于厦门中华中学,其后以教书为掩护从事民主革命活动。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厦门从事隐蔽斗争。1930年5月地下党在厦门劫狱后,敌人四处追捕共产党人,李大华秘密远涉重洋,出走新加坡。同年底返回国内,在马巷镇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1年受命前往漳州,在海澄县(今龙海市海澄镇)的白水营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力量准备攻打国民党海澄县政府,但因泄密起事未成。随后于1932年秘密转移漳浦,由于敌人通缉跟踪,再度前往南洋避难。1937年冬以新加坡《星沙日报》记者的身份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几经辗转进入延安考入陕北公学。从陕北公学毕业后受命前往日军统治下的北平从事秘密战线的工作。1941年夏受命调回同安县从事隐蔽战线的工作,参加了泉南地区的抗日反顽游击斗争。1943年1月(农历1942年12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历经酷刑坚贞不屈。是年3月被敌押解建瓯集中营审讯,后又押解到梅列(今三明)“东南训练班”集中营,备受精神折磨和肉体上的摧残。敌人逼其妻子许若薇劝其“自新”,他一面揭穿敌人的阴谋,一面勉励妻子说:“做人要有骨气,生活、生存才有意义!决不能做贪生怕死的人,当软骨头!”同年5月16日在建瓯监狱被敌杀害,壮烈牺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