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春兰 |
释义 | 1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春兰,又名李兰,斋号“幽兰斋”,画家,擅工笔人物、花鸟。1972年出生于郑州,现任教于洛阳师范学院。李春兰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作品曾获全国第二届线描展一等奖。 ◎ 李春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河南省美协人物画艺委会委员,河南省美协工笔画艺委会委员。先后结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师从何家英、霍春阳、李孝萱等)和中央美术学院;获教育部优秀美术教师、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称号。现为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入选全国第十一届美展、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多幅作品刊登于美术类核心期刊《美术》《国画家》《中国书画报》等。 ◎ 李兰历年获奖情况:获奖情况 1、1993年9月,工笔作品获《俸皇杯国际书画友谊赛》银奖; 2、1997年11月,工笔作品《寻韵》获《当代中国工笔画大展》三等奖; 3、1999年7月,工笔作品《都市风景》入选河南省第九届美展; 4、2000年12月,工笔作品《闲日》入选《亚亭杯全国书画精品大展》; 5、2001年2月,工笔作品《流美年华》入选《新世纪全国中国画书法精品展》; 6、2001年6月,工笔作品《淡日》入选《新时代中国画作品展》; 7、2004年8月,工笔作品《繁华细语》获河南省第十届美展二等奖; 8、2005年9月,水粉作品《高原》入选第七届全国水彩水粉画作品展; 9、2009年7月,工笔作品《走过,走过》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金奖(郑州);同时入选全国十一届美展(上海);同时,工笔作品《昨天的日记》获河南省第十一届美展三等奖; 10、2010年12月,线描作品《浮华》获全国第二届线描展一等奖(作品刊登在2011年《美术》杂志第5期); 11、2011年7月,获“第二届河南中国人物画提名展”一等奖; 12、2011年9月,工笔作品《三月风》获河南省第二届工笔画作品大展二等奖; 13、2011年11月,工笔作品《婚姻物语》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览一等奖; 14、2011年11月,工笔作品《放风筝的女孩》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展览一等奖; 15、2012年1月,作品《放风筝的女孩》刊登于《中国书画报》2012年第001期第四版《艺苑掇英》; 16、2012年1月,作品《三月风》刊登于《国画家》2012年第1期; 17、2012年2月,辅导学生作品《抉择》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甲组一等奖。 作品润格:工笔人物每平方尺¥20000元;工笔花鸟每平方尺¥15000元;写意人物每平方尺¥8000元;写意花鸟每平方尺¥5000元;工兼写每平方尺¥10000元;获奖作品:全国参展/获奖作品10万元每平方尺;省级获奖作品5万元每平方尺。超大规格和命题作品另议。(洛阳丁一编辑) ◎ 绘画艺术笔含华彩馨如兰--谈李兰的绘画艺术 李 滔 笔含华彩馨若幽兰,李兰的绘画就像她的人和名字一样,优雅素静,清新淡远…… 长久以来,李兰以女性画家特有的委婉与细腻,体悟生活、关注现实,从李兰的绘画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画家内心深处难以割舍的自觉情结,这种情怀不但转化为画家表现的题材多为纯朴善良、美丽多情的青春女性形象,更多昭示的是画家对美好的一种思恋,对单纯、质朴、宁静的一种追忆,以及对少年逝去、歌声淡远的一种召唤。在李兰的早期绘画中静态的少女形象直入画面,或花前静坐或树下抚琴,细腻的表现与浪漫的抒情相结合在她略带忧郁的描述中形象地表达了画家对青春凝望与追思。因而,李兰的画不仅是关照现实,带给人们的是一个更为宽阔的理想指归。夜的静寂,云的淡远,米香草馨的菲芳,都象在低声吟唱一首清澈感伤的怀旧歌谣,于真切与虚幻间使你心境平和又诗意联翩。 探索中国画形式的现代语言,是当代中国画家面临的现实选择,作为实力派画家,李兰在延续传统文脉的基础上,沿变出新,在把握用笔用彩文人特质的同时,强调线形水色的相互渗化,注重人物形象的深入塑造和画面效果的整体铺陈,追求线的变化与力度,在宽厚平实中张显着从容和大气,既有纯正的传统中国画的风姿神仪,又充斥着生动鲜活的个性特色。李兰近期画作《走过》《昨天的日记》等形象变换、时空交错、画面富于动感具有鲜明的现代气息和明静亮丽的浪漫风采,给人以光明灿烂的阳光之美和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 李兰用自己虔诚静谧的心灵去体味生活、畅想未来。她追寻人与自然的和谐,生命的祥和与崇高。在她饱含崇敬与爱怜的笔下,真实而又幽微夸张的人物形象,既是对客观世界真情表述,又是她脱略现实的形象化语言,尤其是她画面中众多形象意味深长的顾盼与凝望、若有所示的肢体指向、甚至超越时空的飞奔与升腾,都给人以既真切可依又如梦似幻的多重感受,在她细微、华滋洗练而又凝重的描绘中向人们昭示着一种希望,一种追求,一种理想境界的美丽与美好。 柔情似水,心象如虹。李兰执着地固守着自己内心的纯净天空,以特有的人生体验和艺术感悟,追求画面的至善至美、至真至纯;一路走来,兰风和畅、如诗如歌! 2 原天津市公用局局长李春兰(1920—1973) 原名李传绪,曾用名李安。河北定县人。1935年在保定育德中学读书时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转战于冀中和冀鲁豫边区,历任中共保定市委委员和育德中学党支部书记、定南县委书记,冀鲁豫区党委宣传部宣传科长、副部长、区党委秘书长、地委书记等。在冀鲁豫边区宣传部工作时,结合边区文艺工作,先后在《冀鲁豫日报》《平原文艺》《新地》等报刊上发表有关文艺工作的文章20多篇。编著的《文艺的群众路线》(上、下、续本)约40万字,曾作为文艺干部的读本,由冀鲁豫新华书店出版发行。新中国成立后,任天津市公用局局长、塘沽新港工程局局长,国家一机部基建工程局局长、设计司司长、机械科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 3 原山东省总工会女工部部长李春兰是人名,同名的有原山东省总工会女工部部长李春兰、原机械科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李春兰、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李春兰。 中文名:李春兰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18年 职业:山东省总工会女工部部长 李春兰(1918年—1960年12月) 女,又名李岩,武城县大屯乡桃花店村人。曾就读于本村教会小学、庞庄教会完小、恩县公立女子小学。1934年考入济南女子师范学校简易班。1935年,积极参加“一二·九”学生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被学校开除,后到济南女子职业学校养蚕制丝科学习。 毕业前夕,因“七·七”事变,学校南移徐州,恩县籍学生在刘子蔚领导下,回原籍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她参加了恩县动员委员会,任宣传队长。带领宣传队走村串乡,宣传抗日救国和妇女解放,鼓励贫苦农民参加抗日斗争。1937年11月,由马诚斋、刘子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参加了八路军津浦支队在旧城举办的军政干部训练班。同年秋,任中共鲁西北特委妇女科长。1939年春,任中共鲁西区党委妇女科副科长。1940年10月,任中共鲁南区党委妇委副书记、妇联主任。1942年8月,任中共滨海地委妇委书记。为迷惑敌人,便于开展工作,她曾剃光头发,女扮男装,或化装成尼姑活动于群众中。在反“扫荡”中,她率女干部们英勇突围,曾身负重伤。 建国后,历任济南市妇联组织部部长、副主任、妇委副书记,山东省总工会女工部部长,哈尔滨风动机械厂党委书记、哈尔滨动力之乡人民公社党委书记等职。1960年12月,因医疗事故逝世。 4 内蒙古农业大学外国语言学院副教授1991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7月被评为副教授。 ◎ 一、编写著作:1、大学英语四级真题。 2、新视野大学英语课文辅导1-4册。 3、参编大学英语基础教程1-4册。 4、参编新编大学英语课文辅导3册。 此外,组织编写了全新版大学英语1-4册课文辅导及体验大学英语课文辅导本人还编写过生物学专业英语课本,现为大学专业课英语教材。还编写了当代大学英语课文辅导2、4册,任副主编。所编写书籍均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全国发行。 ◎ 二、论文撰写1、《运用网络资源实现大学英语目标教学》,本人独立完成。发表于2005年底一期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2、《心理学理论在英语词汇记 忆中的运用》,本人独立完成。发表于2004年第六期的内蒙古电大学刊。 3、《英,俄词汇中的同音或近音同义词》,为第一作者。发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4(6)期中。 4、《提高外语教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第一作者,发表于2005(1)集宁市转学报。 5、《记忆单词——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本人为第二作者,发表于2001语言文化与教育。 5 渭南师范学院讲师李春兰,女,出生于1975年3月,研究生学历,渭南师范学院体育系教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教授课程 讲授的主要课程有:篮球普修课、篮球选项课、体育史、公共基础课等。 研究课题 2005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与教育改革研究》 发表论文 1、《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效能的培养》,发表于《教学与管理》,2007.10 2、《高校体育市场的开发》,发表于《中国市场》,2007.10 3、《渭南市群众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发表于《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5 4、《浅谈就业指导工作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积极作用》,发表于《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8 5、《我国中年人超重与肥胖及干预措施研究近况》,发表于《中国科技信息》,2005.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