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朝晖
释义
1 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李朝晖,人名。同名人物有:福州大学教授、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教授、郑州大学副教授。

人物简介

女,1969年出生,教授。现在工作单位: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光催化研究所。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学历研究生,最后学位 博士。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

2002,12至今: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光催化研究所,副教授、教授

2002,12---2002,11:美国圣母大学化学生化系(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博士后

1997.10---2000。10: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

1996.8---1997。9: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实习研究员

1993.9---1996。7:中国科学院福建省物质结构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1990.7---1993。8:福建医科大学卫生系,助教

1986.9---1990。6:上海复旦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学习

近十年完成和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20677009 宽带隙P区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对苯系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及其机理研究 经费28万,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ET-05-0572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 经费50万 来自教育部

20537010 有毒有机污染物高效光催化降解及其关键机理研究,经费160万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近十年研究成果情况:

Charactetizations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nanocrystalline La1.5 Ln0.5Ti2O7 solid solutions prepared via a polymeric complex method 发表于J.Mol.Catal.A:Chem2006,260,56 被SCI收录

Facile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zinc ferrite via a self-propagating combustion method 发表于Mater.Lett.,2007,61,347被SCI 收录

不对称FE-FE 双金属化合物[CP*Fe(dppe)(C CFc)][PF6]n(n=0,1)的合成、结构及光谱性质的研究 发表于无机化学学报,2004,20(9),1061 被SCI收录

2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教授

职称: 副教授

导师类别: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科专业: 法医病理学

研究方向:脑损伤的法医学研究;法医临床学;医疗事故鉴定

学术兼职: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广东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

个人简介:

李朝晖,男,中共党员,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78.9―――1983.6 医学学士, 1983.8―――1988.6 病理解剖教研室 讲师, 1988.9―――1991.6 肿瘤病理硕士, 1993.9―――1996.6 医学博士,现任中山医科大学法医病理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任法医师。

代表性研究项目:

1、颅脑损伤的法医学研究。

2、组织细胞死后变化的法医学研究

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透明膜形成机制的研究

代表性学术论著:

1、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模型的建立,法医学杂志2007.6,第一作者

2、海洛因引导大脑神经元凋亡的研究,法医学杂志2007.2,第四作者

3、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法医学优秀人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3,第二作者

4、对建立合理规范的法医学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思考,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3,第一作者

5、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前后miRNA的变化及探讨,法医学杂志2007.10,第一(通讯作者)

3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人物简介

李朝晖,男,1975年4月生,法学博士。现任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刑法学、犯罪学。

1996年6月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6月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6月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2004年10月,任郑州大学法学院讲师;2004年11月—2009年11月,任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3月—2008年8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吉尔﹒丹都犯罪科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9年11月—2011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学术成果

论文:

1.《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的应然表述》,载《江汉论坛》2011年第6期;

2.《建议刑法增设重大考试舞弊罪》,载《郑州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3.《危险驾驶行为独立犯罪化刍议》,载《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4.《交通肇事罪中交通工具范围辨析》,载《深圳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5.《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独立犯罪化刍议》载《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12期转载;

6.《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辨析》,载《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7.《交通肇事罪成立场所辨析》,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8.《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之“操纵”行为解析》,载《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9.《交通肇事后逃逸立法缺陷与完善》,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0.《信赖原则及其在交通事故中的适用》,载《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适用中的困境与对策》,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2.《论窝藏、包庇罪的犯罪对象》,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3.《保护观察制度与缓刑假释的考察监督》,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3期;

14.《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适用与完善》,载《河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参编:

1.《公民法律素质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刑法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集团犯罪对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4.《金融犯罪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承担课题:

1.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交通安全的刑法保护问题研究》;

2.2008年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中国交通犯罪立法完善研究》;

3.2008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转型时期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研究》;

4.2005年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交通事故犯罪研究》。

4 广西来宾市政府副秘书长

李朝晖,男,水族,1966年4月出生,广西宜州人,200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会计师。历任柳州地区财政局办公室主任,来宾市财政局办公室主任兼统计评价科科长,来宾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2006年4月至今任来宾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2007年4月至2009年4月挂任象州县委常委)。

5 福建省安溪县医院副院长

李朝晖,现任安溪县医院副院长,普外、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擅长肝胆胰脾、胃肠等良恶性疾病的诊治及腹腔镜微创手术,曾先后到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曾获安溪县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市级科研立项一项。

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主治医师

姓名:李朝晖

性别:女

职称:主治医师

头衔:医学硕士

职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3医院(广西)妇产科

医学专科: 妇产科 民族: 汉

曾经资历:曾在北京301医院、第四军医大进修学习,从事妇产科工作20余年。

专长特长:擅长各种妇科疾病,在妇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7 南开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性 别: 男

所属部门: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安全系

行政职务:

职 称: 副教授

学 历: 博士

所学专业: 自控

研究方向: 信息安全、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网络信息系统

科研项目、成果、获奖、专利等情况: 科研项目:

1、复杂网络环境下基于本体的计算机病毒自适应建模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61004086),2009.8-2012.8,第一主研人;

2、 智能手机病毒传播原理及防治方法研究,天津自然科学基金(08JCYBJC12800),2008.4-2011.3,项目负责人;

3、 复杂网络下基于语义建模的智能病毒防御技术研究,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200800551024),第一主研人;

4、 基于保守混沌系统的新密码理论与方法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7JCYBJC14700),2007.4-2009.12,第一主研人;

5、 智能手机病毒的传播机理与防范研究,南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Z1A20060012),2007.1-2008.12,项目负责人;

6、 混沌化理论用于多媒体信息加密的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23601411),2002.7-2004.12,第一主研人;

7、 天津WSHT短信平台,横向课题;

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1、混沌理论与多媒体信息安全,天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23601411),王秀峰 李朝晖 张瀚等,2005年通过鉴定,"国内领先水平"。

2、劲拓通用教务管理系统,史廷春 孟宪举 刘凤利 李朝晖,1998年获河北省教委教学成果二等奖。

撰写论文、专著、教材等: <b><font size=4 color=blue>论文:</font></b>

基于置乱变换的DCT域数字水印改进算法,李朝晖 王旻,第一届中国网络攻防与系统安全会议(NADSS2010),23-28,北京。(A DCT Domain 手机蓝牙网络中一种具有可变感染率的SIRQD病毒传播模型,李朝晖 夏玮 张芷源, 《信息网络安全》,2009年第9期.

基于速度分级的手机蓝牙病毒传播模型研究,夏玮,李朝晖,陈增强,袁著址,《计算机工程》,第34卷第9期, 2008.5.( Epidemic Model of Mobile 夏玮 李朝晖 陈增强 袁著祉,带有预防接种的手机蓝牙病毒传播模型, 《天津大学学报》, Vol.40 No.12 , p1426-1430, 2007.12 (EI: 080711099659)

张瀚 王秀峰 李朝晖等, 基于二维可逆非线性映射的图像加密算法,《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9(4):30-35 ,2006;

图像加密灰级混合算法的研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Vol.43 Suppl.II, 2006年8月. CTCIS2006----中国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 2006.10.河北保定;

一种改进的(3,3)可视密钥分享方案,《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Vol.52 S1, 2006年10月. CTCIS2006----中国可信计算与信息安全学术会议, 2006.10.河北保定.

8 郑州大学研究生导师

个人简介

李朝晖:男,1975年4月生。1996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被评为副教授,任硕士生导师。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008年3月-8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访问学者。

个人成就

主持司法部、河南省社科规划、中国法学会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9 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人员

基本信息

男,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人员

毕业院校

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方向与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方向:科普理论与实践研究、评估理论与实践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科普基础设施相关理论研究;科普基础设施监测评估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科普蓝皮书)年度报告的编撰;科学普及与数字鸿沟。

承担或参与过的课题

主持和参与中国科协资助课题7项,分别为

1.全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监测评估;

2.中国科协“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有关科普重点研究专题之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研究、科技场馆发展研究;

3.科普活动站绩效评估;

4.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与科普能力建设研究;

5.国家科普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研究;

6.促进公众理解科技发展研究;

7.国家扶持科普产业发展研究

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主要有

著作:

《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2009)、(2010)、(2011)

《Constructing Culture of Science——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in India and China》

文章:

从规模、结构、效果评估中国科普基础设施的发展《科技导报》

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思考《科普研究》

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挑战(科协论坛)

我国科普基础设施健康发展的对策(科协论坛)

Study on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China(PICMET’11,EI收录)

Popular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in China(ASPAC’11)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igital Divide(FITMSE 2012)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监测评估机制构想(第16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从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看我国科普基础设施的发展(第18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

科普基础设施专业人才建设机制刍议(第13届中国科协年会科普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分会场)

我国科普场馆展教资源开发的困境与对策(第三届“馆校结合·科学教育”论坛)

体制改革是科普资源建设的出路《大众科技报》

研究报告: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报告

全国科技类博物馆发展研究报告

社会影响及评介

《科普蓝皮书》编委会委员、《中国科普基础设施发展报告》副主编、《科普研究》审稿专家、“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审稿专家、“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监测评估中心”研究人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3: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