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秉
释义

李秉(1408—1489年),字执中,曹县人。明代政治家。他直言敢谏,不避权贵;执法严明,黜罢贪残,一时目为朝中正气,天下正人。

三国

李秉,三国时期南阳宛人。三国魏大将李通孙,李绪子,字玄胄,有俊才,为时所贵,官至秦州刺史。秉尝答司马文王问,因以为家诫曰:“昔侍坐於先帝,时有三长吏俱见。临辞出,上曰:‘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并受诏。既出,上顾谓吾等曰:‘相诫敕正当尔不?’侍坐众贤,莫不赞善。上又问曰:‘必不得已,於斯三者何先?’或对曰:‘清固为本。’次复问吾,对曰:‘清慎之道,相须而成,必不得已,慎乃为大。夫清者不必慎,慎者必自清,亦由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是以易称括囊无咎,藉用白茅,皆慎之至也。’上曰:‘卿言得之耳。可举近世能慎者谁乎?’诸人各未知所对,吾乃举故太尉荀景倩、尚书董仲连、仆射王公仲并可谓为慎。上曰:‘此诸人者,温恭朝夕,执事有恪,亦各其慎也。然天下之至慎,其惟阮嗣宗乎!每与之言,言及玄远,而未曾评论时事,臧否人物,真可谓至慎矣。’吾每思此言,亦足以为明诫。凡人行事,年少立身,不可不慎,勿轻论人,勿轻说事,如此则悔吝何由而生,患祸无从而至矣。”

李秉(1408.11.26-1489.05.30) 明中期大臣,号迂斋,累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载入明史列传。字执中。曹县人(即:山东曹县古营集北李庄人士)。正统元年举进士,授延平推官。因严惩不法豪强,闻名朝廷,召入都察院理刑,继改任户部主事。宣府(今河北宣化)屯田多为豪强侵占,他前往巡查,尽归田于民,并奏请减免额外科派。景泰二年(1451),协助户部侍郎刘琏督饷宣府,揭发刘琏侵贪,遂升为右佥都御史,代刘琏督饷。买耕牛给屯田士卒,召商人输粮于边地以换取盐引,宣府边地一时府库充裕。景泰三年(1452),受命兼理宣府巡抚,并提督军务。弹劾总兵官纪广。纪广反讦李秉,景帝派官往勘,以李秉所奏为是,仍留守边。在边塞釐法革弊政,所奏百余章,皆得旨允行。天顺初年,罢宣府巡抚之职,改督江南粮储。不久又受命巡抚大同,以专擅罪下诏狱,罢官为民,3年后复职。宪宗继位后,进右副都御史,再次巡抚宣府,数月后升为左都御史,不久升任宣大总督,与武清伯赵辅五道出师,大破蒙古诸部,以功加太子少保。成化三年任吏部尚书,锐意整饬仕路,罢汰庸劣,致怨谤纷起。其同乡萧彦庄弹劾他十二大罪,一时其势汹汹,大有被逮下狱之势。时全国学子正集京师等待会试,奋骂朝中奸小陷害正人,表示若逮治李秉,所有举子愿罢试以赎。后仅薄责罢宫,事情平息。家居20年,于弘治三年卒,赠官太子太保,谥"襄敏"。

经历成就

家庭背景

李秉少年丧父,孤苦自立。他立志向学,劳作之余刻苦攻读,终于在明正统元年(1436年)中进士,授为福建延平推官,掌管刑狱。初任延平,有一个恶霸诬告良民为盗而霸占其妻,李秉依法予以严惩。而他也被这恶霸诬陷下狱。副使侯軏为之昭雪,李秉也因此而知名。不久征入都察院,改授户部主事,赴宣府清核屯田。在宣府,他不顾豪右反对,将军户霸占的民地全部清理还民。景泰二年至天顺元年(1451—1457年),李秉以户部郎中佐侍郎刘琏督理宣府军饷,他揭发了刘琏克扣军士饷银的事实,朝廷罢刘琏而命李秉代理其职。李秉首先抚恤了遭受战火蹂躏的军民,购买了15000头耕牛发放给他们,组织他们迅速恢复生产。同时罢除了屯田兵士的劳役,令他们专事耕作。又行召商中盐之法,鼓励内地商贾来前线贸易,通利边民。短短时间内使宣府经济出现了复苏之象。后来,李秉兼任了宣大巡抚并提督军务,他弹劾了贪酷不法的都指挥杨文、杨鉴,都督江福等的贪纵不法之罪;并请求将田猎扰民的内官征还,还弹劾过总兵纪广等人。针对边区地广人稀的情况,李秉广行招徕流民复业开荒。数年间清除弊政所条奏百十章,皆有关边计民生。在他的努力下,宣府由一个残破的边镇成为西北雄关。

天顺三年

天顺三年(1459年),李秉出任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宪宗即位,进右副都御史,复巡宣府。数月后,召拜左都御史,参与考察升免罢黜天下百官。旧例,每次大计天下官吏,贪、残、罢、软罢官者有定数,李秉将此数增加一倍,处分淘汰了一大批庸劣酷贪官员,因此颇遭人非议。最终被排挤去辽东大同整饬兵备。在大同,他罢免了镇守太监李良、总兵郑宏,起用被关押的将领崔胜等人,取得了凤皇山大捷,宪宗亲降玺书嘉奖。不久,宪宗令他为总督与武清伯赵辅率兵出塞,抗击蒙古入侵,获得全胜。宪宗赐以麒麟服,加衔太子太保。

成化三年

成化三年(1467年)吏部尚书出缺,宪宗亲自提名李秉继任。李秉早就痛感天下变乱,实出于仕途不清,贪官横行。因此锐意澄清吏治,原有8000余名监生等候选任,李秉分别对他们进行了严格考核,罢黜庸劣不肖者数百人。当年大计天下官吏,李秉又打破情面,降罢多人。这里面许多人是执政要员的乡党门生。李秉因此得罪了不少人,朝中出现一股倒李的暗潮。吏部侍郎崔恭年资较深,升任吏部尚书的呼声很高,李秉越过他做了尚书,他因此对李秉心怀不满。吏部右侍郎尹旻原来很受李秉信任,后来李秉发现此人心术不正,逐渐疏远了他,尹曼对李秉也有怨恨。他们二人与反李势力结合起来,上疏弹劾李秉,说他专擅不法,揽权结党,列了十二大罪状。宪宗召集廷臣会议,崔、尹等人皆攻击李秉徇私变法,宪宗于是削了李秉的太子太保衔,令他以吏部尚书之职致仕。

被劾

当李秉被劾时,朝内风言风语,说李秉要下狱了。李秉深知为国除奸得罪了小人,这次恐怕难免被捕。他一句也不为自己辩解,听候宪宗发落。当时天下举人正会试京师,听说李秉被奸人弹劾,都十分气愤。他们说:“李公天下正人,谁人不知?如果朝廷逮捕李公,我们愿罢试以赎李公之罪!”几乎闹成公车上书。宪宗在这种情况下,只是薄责了李秉。李秉柴车出都门,朝士相率往送,十余里不绝。

评价

李秉为官30余年,廉洁自持,风节自励,秉忠为国,赤胆忠心,与当时名臣王竑并孚天下重望。罢官家居20年,朝野连疏累荐,皆不被起用,弘治二年(1489年)病故。赠太子太保,谥襄敏。

李秉传?

?

原文?

李秉,字执中,曹县人。少孤力学,举正统元年进士。征入都察院理刑,将授御史,都御史王文荐为本院经历①,寻改户部主事。宣府屯田为豪占,秉往视,归田于民,而请罢科索②,边人赖之。景泰二年命佐侍郎刘琏督饷宣府,发琏侵牟状。即擢右佥都御史代琏,兼参赞军务。宣府军民数遭寇,牛具悉被掠。朝廷遣官市牛万五千给屯卒,人予直,市谷种。琏以畀③京军之出守者,一不及屯卒,更停其月饷,而征屯粮甚急。秉尽反琏政,厚恤之。军卒自城守外,悉得屯作。凡使者往来及宦官镇守供亿④科敛者,皆奏罢,以官钱给费。寻上边备六事,言:“军以有妻者为有家,月饷一石,无者减其四。即有父母兄弟而无妻,概以无家论,非义,当一体增给。”从之。三年冬,命兼理巡抚事。顷之,又命提督军务。秉尽心边计,不恤嫌怨。劾都指挥杨文、杨签,都督江福贪纵,罪之。论守独石、内官弓胜田猎扰民,请征还。又劾总兵官纪广等罪,广讦⑤秉自解。帝召秉还。以言官交请⑥,乃命御史练纲、给事中严诚往勘,卒留秉。(节选自《明史 · 列传第六十五》)

译文?

李秉,字执中,曹县人。自小就是孤儿,用功学习,考取正统元年的进士。被征召到都察院审理案件,将要授予御史之职时,都御史王文推荐他做都察院经历,不久又改任户部主事。宣府的屯田被毫强们霸占了,李秉去查看,把屯田归还给百姓,并奏请减免赋税,边地的百姓都仰仗他。景泰二年(朝廷)命佐侍郎刘琏到宣府督促(上交)军饷,(李秉)揭发刘琏侵贪的罪状。于是就提升他为右佥都御史代替刘琏的职务,兼参赞军务职。宣府的军民多次遭受敌人的侵掠,耕牛和农具全被抢走了。朝廷派官员买了一万五千头牛给那里屯田的士卒,又按人给钱(来)买谷种。先前刘琏全都拿去送给出守的京军,一点也没有发给屯田的士卒,还停了他们的月饷,又向他们逼要屯粮。李秉全部改变了刘琏的作法,对屯卒们厚加抚慰。军卒们,除了守城的外,都能去耕种了。(又)上奏减免了供给往来使者和镇守宦官的各种费用,全部用官库的钱供应。不久又上书陈说边疆防备的六件事,说:“部队里把有妻室的人看做是有家的人,每月给饷一石;没有家室的减去四成。如果把有父母兄弟而没有妻子的一概按没有家室看待,不合道理,应当和有家室一样给予月饷。”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见。景泰三年的冬天,朝廷命他兼理巡抚职务。不久又让他提督军务。李秉尽心处理边地事务,不怕嫌怨。(他)弹劾都指挥杨文、杨鉴,都督江福贪婪暴纵,(朝廷)处罚了他们。又论定郡守独石、宦官弓胜围猎骚扰百姓,请朝廷让他们回去。又弹劾总兵纪广等人有罪,纪广诬陷李秉而解脱自己的罪责。皇帝召李秉回到朝廷,因谏官们纷纷求情,就命御史练纲、给事中严诚前往核查,最终还是让李秉留下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6: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