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彪
释义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

基本介绍

李彪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核医学科科主任。198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1998年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学位。曾于1992-1993年赴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附属Pellgrin医院进修,从事脑显像和炎症显像的研究,其研究论文发表在《欧洲核医学杂志》上;1999-2001年赴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学中心肿瘤生物实验室攻读博士后,主攻乳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发表在Cancer Research和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等有重要影响的杂志上,并且在博士后研究期间,申请到美国国防部乳腺癌博士后基金15万美元。目前的主攻方向为分子核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PET/CT的临床诊断,核素治疗等。

科研项目

近年来,以第一申请人身份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启明星计划、启明星跟踪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以及上海市科委研究基金等十余项。目前已发表论文90余篇,被SCI收录10余篇。有两项科研成果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6名。两次获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瑞金临床医学院优秀青教师等称号。

现任职务

目前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核医学分会委员;上海核学会理事;上海市抗癌学会影像医学委员会常委。中华核医学杂志,标记免疫与分析杂志,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编委等职。

2 长沙市中心医院专家

基本介绍

李彪 男 副主任医师 湖南省湘阴县人,196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85年7月毕业于湖南省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从事内科临床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1992年晋升主治医师,1998年晋升同年在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一年,心血管内科专业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了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术3例,经食道心脏调搏术终止快速心律失常3例,心包穿刺抽液注药术5例,心脏永久性起搏器安置术2例。对心血管内科急症、心律失常、心衰有一定的诊治经验,撰写了《心律平治疗预激并室上速8例的体会》、《冠脉造影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等多篇学术论文。

3 北魏顿丘卫国人

基本介绍

李彪,字道固,顿丘卫国人也,孝文赐名焉。家寒微,少孤贫,有大志,好学不倦。初受业于长乐监伯阳,伯阳称美之。晚与渔阳高悦、北平阳尼等将隐名山,不果而罢。悦兄闾博学高才,家富典籍,彪遂于悦家手抄口诵,不暇寝食。既而还乡里。平原王陆睿年将弱冠,雅有志业。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路由冀、相,闻彪名而诣之。修师友之礼,称之州郡遂。遂举孝廉,至京师,馆而受业焉。高闾称之朝贵,李冲礼之其厚,彪深宗附之。

人物经历

孝文初,为中书教学博士。后假散骑常侍、卫国子,使于齐。迁秘书丞,参著作事。自成帝已来,至于太和,崔浩、高允著述国书,编年序录为《春秋》体,遗落时事。彪与秘书令高祐始奏从迁、固体,创为纪、传、表、志之目焉。

彪又表上封事七条,曰:

古先哲王之为制也,自天子以至公卿,下及抱关击柝,其宫室车服,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夫然,故上下序而人志定。今时浮华相竞,情无常守;大为消功之物,巨制费力之事,岂不谬哉。夫消功者,锦绣雕文是也;费力者,广宅高宇,壮制丽饰是也。其妨男业害女工者,可胜言哉!汉文时,贾谊上疏,云今之王政可为长太息者六,此即是其一也。夫上之所好,下必从之。故越王好勇而士多轻死;楚王好瘠而国有饥人。今二圣躬行俭素,诏令殷勤,而百姓之奢犹未革者,岂楚、越之人易变如彼,大魏之士难化如此?此盖朝制不宣,人未见德使之然耳。臣愚以为第宅车服,自百官以下至于庶人,宜为其等制。使贵不逼贱,卑不僭高,不可以称其侈意,用违经典。

其二曰:

《易》称:“主器者莫若长子。”《传》曰:“太子奉冢嫡之粢盛。”然则祭无主则宗庙无所飨,冢嫡废则神器无所传。圣贤知其如此,故垂诰以为长世之法。昔姬王得斯道也,故恢崇儒术以训世嫡。世嫡于是乎习成懿德,用大协于黎蒸。是以世统黎元,载祀八百。逮嬴氏之君于秦也,弗以义方教厥冢子,冢子于是习成凶德,肆虐以临黔首。是以飨年不永,二世而亡。亡之与兴,道在于师傅。故《礼》云:“冢子生,因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齐肃端冕,见于南郊。”明冢嫡之重,见乎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明孝敬之道也。然古之太子,自为赤子而教固以行矣。此则远世之镜也。高宗文成皇帝慨少时师不勤教,尝谓群臣曰:“朕始学之日,年尚幼冲,情未能专。既临万机,不遑温习。今而思之,岂非唯予之咎,抑亦师傅之不勤。”尚书李?免冠而谢。此则近日之可鉴也。伏惟太皇太后翼赞高宗,训成显祖,使巍巍之功,邈乎前王。陛下幼蒙鞠诲,圣敬日跻,及储宫诞育,复亲抚诰,日省月课,实劳神虑。今诚宜准古立师傅,以诏导太子。诏导正则太子正,太子正则皇家庆,皇家庆则人事幸甚矣。

其三曰:

《记》云:国无三年之储,谓国非其国。光武以一亩不实,罪及牧守。圣人之忧世重谷,殷勤如彼;明君之恤人劝农,相切若此。顷年山东饥,去岁京师俭,内外人庶,出入就丰。既废营产,疲困乃加,又于国体,实有虚损。若先多积谷,安而给之,岂有驱督老弱,糊口千里之外。以今况古,诚可惧也。臣以为宜析州郡常调九分之二,京都度支岁用之余,各立官司。年丰籴积于仓,时俭则加私之二,粜之于人。如此,人必事田以买官绢,又务贮财以取官粟。年登则常积,岁凶则直给。又别立农官,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以为屯人。相水陆之宜,料顷亩之数,以赃赎杂物余财市牛科给,令其肆力。一夫之田,岁责六十斛,甄其正课并征戍杂役。行此二事,数年之中,则谷积而人足,虽灾不害。

臣又闻前代明王皆务怀远人,礼贤引滞。故汉高过赵,求乐毅之胄;晋武廓定,旌吴、蜀之彦。臣谓宜于河表七州人中,擢其门才,引令赴阙,依中州官比,随能序之。一可以广圣朝均新旧之义,二可以怀江、汉归有道之情。

其四曰:

汉制,旧断狱报重尽季冬,至孝章时改尽十月,以育三微。后岁旱,论者以不十月断狱,阴气微,阳气泄,以故致旱,事下公卿。尚书陈宠曰:“冬至阳气始萌,故十一月有射干芸荔之应,周以为春。十二月阳气上通,雉雊鸡乳,殷以为春。十三月阳气已至,蛰虫皆震,夏以为春。三微成著,以通三统。三统之月断狱流血,是不稽天意也。”章帝善其言,卒以十月断。今京都及四方断狱报重,常竟季冬,不推三正以育三微。宽宥之情,每过于昔,遵之典宪,犹或阙然。今岂所谓助阳发生,垂奉微之仁也?诚宜远稽周典,近采汉制,天下断狱起自初秋,尽于孟冬。不于三统之春,行斩绞之刑。如此则道协幽显,仁垂后昆矣。

其五曰:

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不谓之不廉,乃曰簠簋不饰。此君之所以礼贵臣,不明言其过也。臣有大谴,则白冠氂缨盘水加剑,造室而请死,此臣之所以知罪而不敢逃刑也。圣朝宾遇大臣,礼崇古典,自太和降,有负罪当陷大辟者,多得归第自尽。遣之日,深垂隐愍,言发凄泪,百官莫不见,四海莫不闻,诚足以感将死之心,慰戚属之情。然恩发于衷,未著永制,此愚臣所以敢陈末见。

昔汉文时,人有告丞相勃谋反者,逮系长安狱,顿辱之与皁隶同。贾谊乃上书,极陈君臣之义,不宜如是。夫贵臣者,天子为其改容而体貌之,吏人为共俯伏而敬贵之。其有罪过,废之可也,赐之死可也;若束缚之,输之司寇,搒笞之,小吏詈骂之,殆非所以令众庶见也。及将刑也,臣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天子曰:“子大夫自有过耳,吾遇子有礼矣。上不使人抑而刑之也。”孝文深纳其言。是后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至孝武时,稍复下狱。良由孝文行之当时,不为永制故耳。今天下有道,庶人不议之时,安可陈瞽言于朝?且恐万世之后,继体之主有若汉武之事。焉得行恩当时,不著长世之制乎。

其六曰:

《孝经》称父子之道天性,盖明一体而同气,可共而不右离者也。及其有罪不相及者,乃君上之厚恩也。而无情之人,父兄系狱,子弟无惨惕之容;子弟即刑,父兄无愧恧之色。宴安荣位,游从自若,军马仍华,衣冠犹饰。宁是同体共气,分忧均戚之理也?臣愚以为父兄有犯,宜令子弟素服肉袒,诣阙请罪;子弟有坐,宜令父兄露板引咎,乞解所司。若职任必要,不宜许者,慰勉留之。如此,足以敦厉凡薄,使人知有所耻矣。

其七曰:

《礼》云:臣有大丧,君三年不呼其门。此圣人缘情制礼,以终孝子之情也。周季陵夷,丧礼稍亡,是以要纟至即戎,素冠作刺。逮乎虐秦,殆皆泯矣。汉初,军旅屡兴,未能遵古。至宣帝时,人当从军屯者,遭大父母、父母死,未满三月,皆弗徭役。其朝臣丧制,未有定闻。至后汉元初中,大臣有重忧,始得去官终服。暨魏武、孙、刘之世,日寻干戈,前世礼制,复废不行。晋时鸿胪郑默丧亲,固请终服,武帝感其孝诚,遂著令以为常。

圣魏之初,拨乱反正,未遑建终丧之制。今四方无虞,百姓安逸,诚是孝慈道洽,礼教兴行之日也。然愚臣所怀,窃有未尽。伏见朝臣丁大忧者,假满赴职,衣锦乘轩,从效庙之祀;鸣玉垂緌,同节庆之宴。伤人子之道,亏天地之经。愚谓如有遭父母丧者,皆得终服。若无其人有旷官者,则优旨慰喻,起令视事。但综理所司,出纳敷奏而已,国之吉庆,一令无预。其军戎之警,墨缞从役,虽愆于礼,事所宜行也。

帝览而善之,寻皆施行。彪稍见礼遇。诏曰:“彪虽宿非清第,代阙华资,然识性严聪,学博坟籍,刚辩之才,颇堪时用。兼优吏职,载宣朝美,若不赏庸叙绩,将何以劝奖勤能。特迁秘书令。以参议律令之勤,赐帛五百匹,马一匹、牛二头。”其年,加员外散骑常侍,使于齐。

齐遣其主客郎刘绘接对,并设宴乐。彪辞乐。及坐,彪曰:“向辞乐者,卿或未相体。我皇孝性自天,追慕罔极,故有今者丧除之议。去三月晦,朝臣始除缞裳,犹以素服从事。裴、谢在北,固应具此。今辞乐,想卿无怪。”绘答言:“请问魏朝丧礼竟何所依?”彪曰:“高宗三年,孝文逾月。今圣上追鞠育之深恩,感慈训之厚德,报于殷、汉之间,可谓得礼之变。”绘复问:“若欲遵古,何不终三年?”彪曰:“万机不可久旷,故割至慕,俯从群议。服变不异三年,而限同一期,可谓失礼?”绘言:“汰哉叔氏,专以礼许人。”彪曰:“圣朝自为旷代之制,何关许人。”绘言:“百官总己听于冢宰,万机何虑于旷?”彪曰:“五帝之臣,臣不若君,故君亲揽其事。三王君臣智等,故共理机务。主上亲揽,盖远轨轩、唐。”彪将还,齐主亲谓彪曰:“卿前使还日,赋阮诗云:‘但愿长闲暇,后岁复来游。’果如今日。卿此还也,复有来理否?”彪答:“请重赋阮诗曰:‘宴衍清都中,一去永矣哉。’”齐主惘然曰:“清都可尔,一去何事!观卿此言,似成长阔。朕当以殊礼相送。”遂亲至琅邪城,登山临水,命群臣赋诗以送别。其见重如此。彪前后六度衔命,南人奇其謇博。后为御史中尉,领著作郎。

彪既为孝文所宠,性又刚直,遂多劾纠,远近畏之。豪右屏气。帝常呼为李生,从容谓群臣曰:“吾之有李生,犹汉之有汲黯。”后除散骑常侍,领御史中尉,解著作事。帝宴群臣于流化池,谓仆射李冲曰:“崔光之博,李彪之直,是我国得贤之基。”

车驾南伐,彪兼度支尚书,与仆射李冲、任城王澄等参理留台事。彪素性刚豪,与冲等意议乖异,遂形于声色,殊无降下之心。冲积其前后罪过,乃于尚书省禁止彪,上表曰:“案臣彪昔于凡品,特以才拔,等望清华,司文东观,绸缪恩眷,绳直宪台,左加金珰,右珥蝉冕。东省。宜感恩厉节,忠以报德。而窃名忝职,身为违傲,矜势高亢,公行僭逸。坐与禁省,冒取官材,辄驾乘黄,无所惮惧。肆志傲然,愚聋视听。此而可忍,谁不可怀。臣今请以见事免彪所居职,付廷尉狱。”冲又表曰:

臣与彪相识以来,垂二十二载。彪始南使之时,见其色厉辞辩,臣之愚识,谓是拔萃之一人。及彪官位升达,参与言宴,闻彪平章古今,商略人物。兴言于侍筵之次,启论于众英之中;赏忠识正,发言恳恻,惟直是语,辞无隐避。臣虽下愚,辄亦钦其正直。及其始居司直,执志径行,其所弹劾,应弦而倒。赫赫之威,振于下国;肃肃之称,著自京师;天下改目,贪暴佥?手。然时有私于臣云其威暴者,臣以直绳之官,人所忌疾,风谤之际,易生音谣,心不承信。

往年以河阳事,曾与彪在领军府共太尉、司空及领军诸卿等集阅廷尉所问囚徒。时有人诉枉者,二公及臣少欲听采。语理未尽,彪便振怒,东坐攘袂挥赫,口称贼奴,叱吒左右。高声大呼曰:“南台中取我木手去,搭奴肋折!”虽有此言,终竟不取。即言:“南台所问,唯恐枉活,终无枉死。”时诸人以所枉至重,有首实者多,又心难彪,遂各默尔。因缘此事,臣遂心疑有滥,知其威虐。犹谓益多损少,故不以申彻,实失为臣知无不闻之义。及去年大驾南行以来,彪兼尚书,日夕共事,始乃知其言与行舛,是己非人,专恣无忌,尊身忽物。臣与任城卑躬曲己,其所欲者无不屈从。依事求实,悉有成验。如臣列得实,宜亟投彪于有北,以除奸矫之乱政;如臣列无证,宜放臣于四裔,以息青蝇之白黑。

帝在悬瓠,览表叹愕曰:“何意留京如此也!”有司处彪大辟;帝恕之,除名而已。

彪寻归本乡。帝北幸邺,彪野服称草茅臣,拜迎邺南。帝曰:“朕以卿为已死。”彪对曰:“子在,回何敢死。”帝悦,因谓曰:“朕期卿每以贞松为志,岁寒为心,卿应报国,尽心为用,近见弹文,殊乖所以。卿罹此谴,为朕与卿?为宰事?为卿自取?”彪曰:“臣愆由己至,罪自身招,实非陛下横与臣罪,又非宰事无辜滥臣。臣罪既如此,宜伏东皋之下,不应远点属车之清尘。但伏承圣躬不豫,臣肝胆涂地,是以敢至,非谢罪而来。”帝曰:“朕欲用卿,忆李仆射不得。”帝寻纳宋弁之言,将复采用。会留台表至,言彪与御史贾尚往穷庶人恂事,理有诬抑,奏请收彪。彪自言事枉,帝明彪无此,遣左右慰勉之。听以牛车散载,送之洛阳。会赦得免。

宣武践阼,彪自托于王肃,又与郭祚、崔光、刘芳、甄琛、邢峦等诗书往来,迭相称重。因论求复旧职,修史官之事,肃等许为左右。彪乃表曰:

惟我皇魏之奄有中华也,岁越百龄,年几十纪,史官叙录,未充其盛。加以东观中圮,册勋有阙,美随日落,善因月稀。故谚曰:“一日不书,百事荒芜。”至于太和之十一年,先帝,先后召名儒博达之士,以充麟阁之选。于时忘臣众短,采臣片志,令臣出纳,授臣丞职,猥属斯事,无所与让。高祖时诏臣曰:“平尔雅志,正尔笔端,书而不法,后世何观。”臣奉以周旋,不敢失坠。

伏惟孝文皇帝承天地之宝,崇祖宗之业,景功未就,奄焉崩殂,凡百黎萌,若无天地。赖遇陛下体明睿之真,应保合之量,恢大明以烛物,履静恭以和邦。天清其气,地乐其静,可谓重明叠圣,元首康哉。《记》曰:“善迹者欲人继其行,善歌者欲人继其声。”故《传》曰:“文王基之,周公成之。”然先皇之茂勋圣达,今王之懿美洞鉴,准之前代,其德靡悔也。时哉时哉,可不光昭哉!合德二仪者,先皇之陶钧也。齐明日月者,先皇之洞照也。虑周四时者,先皇之茂功也。合契鬼神者,先皇之玄烛也。迁都改邑者,先皇之达也。变是协和者,先皇之鉴也。思同书轨者,先皇之远也。守在四夷者,先皇之略也。海外有截者,先皇之威也。礼由岐阳者,先皇之义也。张乐岱郊者,先皇之仁也。銮幸幽漠者,先皇之智也。燮伐南荆者,先皇之礼也。升中告成者,先皇之肃也。亲虔宗社者,先皇之敬也。兖实无阙者,先皇之德也。开物成务者,先皇之贞也。观乎人文者,先皇之蕴也。革弊创新者,先皇之志也。孝慈道洽者,先皇之衷也。先皇有大功二十,加以谦尊而光,为而弗有者,可谓四三皇而六五帝矣。诚宜功书于竹素,声播于金石。

臣窃谓史官之达者,大则与日月齐其明,小则与四时并其茂,故能声流无穷,义昭来裔。是以金石可灭,而风流不泯者,其唯载籍乎。谚曰:“相门有相,将门有将。”斯不唯其性,盖言习之所得也。窃谓天文之官,太史之职,如有其人,宜其世矣。是以谈、迁世事而功立,彪、固世事而名成,此乃前鉴之轨辙,后镜之蓍龟也。然前代史官之不终业者,皆陵迟之世,不能容善。是以平子去史而成赋,伯喈违阁而就志。近僭晋之世,有佐郎王隐,为著作虞预所毁,亡官在家。昼则樵薪供爨,夜则观文属缀,集成《晋书》,存一代之事。司马绍敕尚书唯给笔札而已。国之大籍,成于私家,末世之弊,乃至如此。此史官之不遇时也。今大魏之史,职则身贵,禄则亲荣,优哉游哉,式谷令尔休矣!而典谟弗恢者,其有以也。而故著作渔阳傅毗、北平阳尼、河间邢产、广平宋弁、昌黎韩显宗并以文才见举,注述是同,并登年不永,弗终茂绩。前著作程灵虬同时应举,共掌此务,今徙他职,官非所司。唯著作崔光一人,虽不移任,然侍官两兼,故载述致阙。

臣闻载籍之兴,由于大业;雅颂垂荐,起于德美。昔史谈诫其子迁曰:“当世有美而不书,汝之罪也。”是以久而见美。孔明在蜀,不以史官留意,是以久而受讥。《书》称“无旷庶官,”《诗》有“职思其忧”,臣虽今非所司,然昔忝斯任,故不以草茅自疏,敢言及于此。语曰:“患为之者不必知,知之者不得为。”臣诚不知,强欲为之耳。窃寻先朝赐臣名彪者,远则拟《汉史》之叔皮,近则准《晋史》之绍统,推名求义,欲罢不能。今求都下乞一静处,综理国籍,以终前志。官给事力,以充所须。虽不能光启大录,庶不为饱食终日耳。近则期月可就,远则三年有成,正本蕴之麟阁,副贰藏之名山。

时司空北海王详、尚书令王肃许之。肃以其无禄,颇相赈饷。遂在秘书省,同王隐故事,白衣修史。

宣武亲政,崔光表曰:“臣昔为彪所致,与之同业积年,其志力贞强,考述无倦。顷来契阔,多所废离,近蒙收起,还综厥事。老而弥厉,史才日新。若克复旧职,专功不殆,必能昭明《春秋》,阐成皇籍。既先帝厚委,宿历高班,纤负微愆,应从涤洗。愚谓宜申以常伯,正绾著作。”宣武不许。诏彪兼通直散骑常侍、行汾州事,非彪好也,固请不行。卒于洛阳。

始彪为中尉,号为严酷。以奸款难得,乃为木手击其胁腋,气绝而复属者时有焉。又慰喻汾州叛胡,得其凶渠,皆鞭面杀之。及彪病,体上往往疮溃,痛毒备极。赠汾州刺史,谥曰刚宪。彪在秘书岁余,史业竟未及就,然区分书体,皆彪之功。述《春秋三传》,合成十卷。其余著诗颂赋诔章表别有集。

彪虽与宋弁结管、鲍交,弁为大中正,与孝文私议,犹以寒地处之,殊不欲微相优假。彪亦知之,不以为恨。弁卒,彪痛之无已,为之哀诔,备尽辛酸。郭祚为吏部,彪为子志求官,祚乃以旧第处之。彪以位经常伯,又兼尚书,谓祚应以贵游拔之,深用忿怨,形于言色。时论以此非祚。祚每曰:“尔与义和至友,岂能饶尔而怨我乎。”任城王澄与彪先亦不穆,及为雍州,彪诣澄,为志求其府寮。澄释然为启,得为列曹行参军,时称澄之美。

志字鸿道,博学有才干,年十余,便能属文。彪奇之,谓崔鸿曰:“子宜与鸿道为二鸿于洛阳。”鸿遂与交款往来。

彪有女,幼而聪令。彪每奇之,教之书学,读诵经传。尝窃谓所亲曰:“此当兴我家,卿曹容得其力。”彪亡后,宣武闻其名,召为婕好。在宫常教帝妹书,诵授经史。始彪奇志及婕妤,特加器爱。公私坐集,必自称咏,由是为孝文所贵。及彪亡后,婕妤果入掖廷,后宫咸师宗之。宣武崩后,为比丘尼,通习经义,法座讲说,诸僧叹重之。

4 西游记中打死唐僧父亲的人物

这个李彪在很多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都没有出现,连央视版《西游记》对此人都没有太多介绍。许多读过西游记原著的朋友也对他没有印象,但是他的地位在西游中举足轻重。可以说,没有他,唐僧就不可能出家,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西天取经。

具体内容请参照《西游记·附录 陈光蕊赴任逢灾 江流僧复仇报本》(第八回与第九回之间),上边已经写这么长了,为了简短起见,以下只做简要介绍:

唐僧的父亲叫陈光蕊,唐僧的母亲叫殷温娇。在这一回故事中,陈光蕊考上了状元,遇到丞相的小姐殷温娇抛绣球招亲,那绣球“恰打着光蕊的乌纱帽”,二人由此成就了一段姻缘。陈光蕊便和丞相之女殷温娇结了婚。

陈光蕊赴任江州,从丞相府出发,一路上无人伴随,仅带着老婆和自己的一个家僮,到了洪江渡口,艄公刘洪、李彪见色起意,杀了陈光蕊和家僮,逼小姐顺从。小姐寻思无计,只得顺了刘洪。

这个时候,刘洪穿了光蕊衣冠,带了官凭文书,同小姐往江州上任去了。

她担心怀着的孩子有危险,只得忍耐。孩子(即后来的唐僧)生下后,顺水放走,由老和尚收养了。

刘洪竟然冒充了一十八年,也没被人发觉!!这十八年中,小姐和杀夫凶手夜夜同床共枕, 简直叫人无法想像!

后来儿子陈玄奘年满十八岁后到京城报信,丞相发六万御林军来捉!

陈光蕊复活后, 一家团圆, 小姐羞于妇道,从容自尽了!

5 重庆市黔江区中塘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李彪,重庆市黔江区中塘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分管国土乡建、环保、集镇建设管理、水利、交通、电力、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民族宗教、民政、残联、工会。具体联系迎新村,在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中,落实1000亩娃娃菜示范片。

6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局副局长

李彪,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花卉园林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协助分管生态产业开发服务科、生态产业发展科、生态产业投资服务中心。负责研究制定花木产业、休闲科技产业发展政策,品牌争创工作;负责项目储备、包装、引进、重点项目促建工作;负责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固定资产、城乡规划工作;负责三产业和外经贸、节水用水、优先发展重点镇、安全等工作。

7 电视剧《锄奸》人物

概述

电视剧《锄奸》中的男一号主人公,由青年演员杜淳饰演

李彪:雁山县大队的中队长,一个聪明睿智、充满激情和正义感的抗日战士,雁山的头号大汉奸林振海曾经是他最敬仰、最爱戴的结拜兄长,也曾是他的救命恩人,为了哥哥,他可以舍弃自己最心爱的姑娘,但为了一个民族的尊严,他同样可以舍弃比亲哥哥更亲的手足之情。十年的无悔追踪,他完成了从人性到人格的历练与洗礼。

人物简介

雁山老林,一场伏击日本人粮食的战斗打响,为此,县大队筹谋规划,志在必得。就在计划顺利实施的时候,谁料想,雁山老林的土匪“林中王”林振海的队伍突然杀出,抢得粮食。此事在县大队引起了轩然大波。县大队二队长李双枪认定县大队出了汉奸,要不林振海不可能顺利地从自己手里抢走粮食。李双枪的质疑让李彪非常难堪,他知道李双枪的矛头对准的是自己,因为他和“林中王”林振海是异性兄弟。为了哥哥,为了自己,李彪独闯林虎帮,讨回粮食,却意外发现自己与哥哥深爱着同一个人——白冬菊。为了报答哥哥昔日的救命之恩,李彪决定放弃白冬菊,这个举动让雷厉风行、敢爱敢恨的白冬菊凭添对林振海的怨恨……

人物资料

姓名:李彪

性别:男

籍贯:河北

所属组织: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

职务:八路军雁山县大队二队长(中尉)、锄奸队队长(上尉)、中国人民解放军营长(少校)

军衔:少校(解放战争胜利时)

出生日期:1920年

亲人:养父母、林振海、白冬菊

喜欢的女人:白冬菊

配偶:白冬菊

挚友:林双枪、胡晓月、曹刚、王野平、王一刀等

人物介绍

1928年,红军进行反围剿战争时期,父母双亡、逃荒落难的8岁孩子李彪,被林家收为养子,与林家儿子林振海感情深厚,胜似兄弟。然而命运却阴差阳错,在李彪16岁那年,比他大2岁左右的干哥哥林振海因误伤林家庄大户人家,被逼无奈做了土匪,林家因此受尽乡邻歧视,李彪也于此时离开了养父母,远走他乡,参加了八路军。

雁山老林,一场伏击日本人粮食的战斗打响,为此,县大队筹谋规划,志在必得。就在计划顺利实施的时候,谁料想,雁山老林的土匪“林中王”林振海的队伍突然杀出,抢得粮食。此事在县大队引起了轩然大波。县大队二队长李双枪认定县大队出了汉奸,要不林振海不可能顺利地从自己手里抢走粮食。李双枪的质疑让李彪非常难堪,他知道李双枪的矛头对准的是自己,因为他和“林中王”林振海是异姓兄弟。为了哥哥,为了自己,李彪独闯林虎帮,讨回粮食,却意外发现自己与哥哥深爱着同一个人——白冬菊。为了报答哥哥昔日的救命之恩,李彪决定放弃白冬菊,这个举动让雷厉风行、敢爱敢恨的白冬菊凭添对林振海的怨恨。

县大队希望拉拢林虎帮一起抗日,被林振海拒绝,而他却为了讨好白冬菊,带着林虎帮突袭了日本人,赢得了李彪与县大队的好评。就在人们认为日本人一定会疯狂报复时,日本人却出奇的安静……日本人的不作为刚刚让李彪和林振海嗅出味道的时候,日本人开始行动了,奸诈的美富子绑架了林振海的父母,要挟林振海归顺日军,为保住父母性命,林振海假意归顺……

为了让林振海彻底变成走狗,美富子要求林虎帮配合日军进行大扫荡。面对林振海的不作为,美富子再生一计,杀害了林虎帮三当家及众兄弟,并成功的把罪责转嫁给了县大队。看着兄弟们的惨死,林振海丧失了理智。他下令攻打县大队为弟兄报仇。林振海的突袭成功,让李彪再次陷入质疑当中……

为了除掉林振海,县大队成立锄奸队,李彪却不在名单之列。锄奸队开始行动……凭借对林振海的了解,李彪深知此次行动九死一生,他试图阻止锄奸队的刺杀行动却遭到了众人的排斥。刺杀行动失败,当李彪再见到哥哥林振海的时候,他发现哥哥已经变了,他已经成为日本人的棋子。李彪在纠葛当中决定亲手除掉林振海。林振海的狡猾让李彪身负重伤,痊愈后的李彪用自己的真诚化解了大家对他的误解,正式加入锄奸队。

而此时凶残的日本人仍然不相信林振海。为了将他彻底变 成自己的屠刀,他们杀害了林振海的父亲,嫁祸给县大队。被仇恨冲昏头脑的林振海愤怒之下铲平了白家庄,白冬菊的父亲惨死在林振海的手中。血流成河的白家庄点燃了李彪心中的怒火,接近疯狂的李彪发誓要亲手除掉林振海……

由于嫉妒白冬菊与李彪的感情,完全丧失人性的林振海从心里彻底放弃了兄弟之情,他怂恿日本人,对县大队进行了报复性的扫荡……,而李彪因为过失放走了林振海,造成了县大队的重大损失,李彪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解放战争胜利,人们都开始了新的生活,而执拗的李彪仍然陷在“锄奸”的苦恼中无法自拔!他四处寻觅着林振海的消息。一个意外让他得知林振海一直躲在深山老林中。他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重新回到深山老林中,他知道,他和林振海的决斗没有终结。

相关评论

对于来自同志们的冤枉,来自上级的调查,他理直气壮地为自己申辩,“县大队是我家,娘再委屈自己的孩子也是娘。”他磊落的胸怀队党敞开着,乌云笼罩下依然是对党的一片赤诚。他被排除在锄奸队以外,依然心系锄奸,他独往独来,我行我素,做一个自然的性情中人。为了锄奸屡犯纪律,甚至要求退队退党,宣称“我是一个不受任何人约束的孤魂野鬼。”在这一点,他和菊子有比较相似的共性,所以他们能够互相欣赏对方。他说话自然简洁明快,不受窝囊气,比如被神枪李怀疑他是内奸时,他没有隐忍,斩钉截铁地说自己不是汉奸,“你别以为我是豆腐软柿子,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想怎么摔就怎么摔!”顿时想起他以前演了不少被当作“软柿子捏的”无辜隐忍被欺负的角色诸如江南雨、钧山、国梁、浩然、乔晓东等等,感觉他说这句台词特解气。彪子的三次仰天长啸,虽然也给人无助的感觉,但比那种无声的饮泣吞声要好受的多,如同深山旷野里一匹狼的嗥叫,宣泄心中无尽的忧伤,也是力量的再一次凝聚。彪子的两次下跪都是跪神不跪人,都是向苍天表明亲手报仇的誓愿。在被处罚屡次降职时,说自己是李队长、李卫生,李杂物,李预备全齐活了的调侃,也表达出来对名誉地位的付之一笑,他不在乎这些个人得失。

所以在纠结中依然能痛快淋漓的嬉笑怒骂,痛快淋漓地宣泄出来,彪子的这种爽,以前人物身上很少见,可能最接近的角色只有他——小汉武,杜淳刚出道的第一个角色,挟裹帝王的霸气呼啸而来,他的气质是爽快的,是霸道的,是我行我素的。他是能够控制自己感情收放自如的,尤其是对待感情,他以风流放诞来对抗不自主的婚姻,对爱的女人仍可以说出君以江山为重的绝情话,一语快西风,这个男人果然很爽。彪子对待感情也能一语如快刀斩乱麻,看了晓月的药方情书他只远远地说了一句:我从来没有忘记对冬菊的感情,你信吗?对白冬菊,他斩断情丝时说:咱们俩不合适。我不会爱你,说完跑开。和解时说:你要好好活着,我可不想以辈子打光棍,然后抱住她。彪子也够爽了,一个是千古一帝,一个是山野土八路,能同爽很奇特。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理想也在希望的田野上,爱彪子的大山,爱彪子的山野气息,爱彪子的自然天性,爱彪子的狂放不羁,爱彪子的真男人,真英雄。杜淳创造的这一人物显然不是本色出演,却能够超越他自身的经验,突破以往人物角色的窠臼,设身处地地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演活了这样一个彪悍、爽快,潇洒,智慧,坚毅而又野性十足的李队长。可爱的彪子,这样一个男人中的男人,好马中的好马,怎么不让人喜欢,不让人惦记,不让人心疼呢?

彪子是一杯高山云雾茶,散发着自然的清香,氤氲着野性的味道,当然是男人中的极品,品彪,品淳,心酸着,温暖着,望着云端,思念无边

8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012.3.30---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9 朔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彪,男,汉族,1950年8月生,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人,硕士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197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9月参加工作。1972年4月至1975年9月在太原工学院机械系农业动力设计及制造专业学习;1975年9月至l982年11月在平鲁县农机科研所担任技术员;1982年11月至1983年6月任平鲁县委农工部干事;1983年6月至1987年9月任平鲁区陶村公社党委书记;1987年9月至1989年3月任平鲁县副县长;1989年3月至1989年9月在朔州市城建环保委员会主持工作;1989年9月至1994年12月任朔州市城建环保委员会主任(期间:1993年9月至1996年6月在吉林大学马列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专业在职学习);1994年12月至1997年12月任朔城区委副书记、区长;1997年12年至1998年3月任朔城区委书记兼区长;1998年3至1999年6月任朔城区委书记;1999年6月至2001年7月任朔州市委常委、朔城区委书记;2001年7月至2004年6月任朔州市委常委;2004年6月至2008年4月任朔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2008年4月任朔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5: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