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峘 |
释义 | 朝鲜明宗明宗恭宪献毅昭文光肃敬孝大王 李峘 李峘(1534-1567)字对阳 嘉靖十三年(1534年)五月二十二日生。初封庆原大君,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七月六日以仁宗荣靖大王李峼遗命即位于景福宫勤政门。 明宗即位时方十二岁,由文定王后垂帘听政。嘉靖七年(1528年),勋旧派元老南衮死后,勋旧派势力便一蹶不振。到明宗即位时,朝中已经是士林派的天下。其时士林派分为两派,以尹任为首的大尹派和以尹元衡为首的小尹派,两派之间斗争激烈,不亚于当年士林和勋旧之争。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发生了在良才驿墙壁上书写大逆不道文字的壁书事件(丁未士祸),尹任和凤城君李岏受牵连被赐死。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王子(顺怀世子)出生,为此大赦全国,在燕山君和中宗朝受打击的佛教势力借此机会得到复兴。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发生了乙卯倭变,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朝鲜著名学者李退渓设立了陶山书院。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顺怀世子死。隆庆元年(1567年),小尹派首领尹元衡自杀。 隆庆元年(1567年)六月二十八日,明宗薨逝于景福宫养心堂,在位二十三年,终年三十四。明朝赐谥“恭宪”(敬顺事上曰恭;行善可纪曰宪),葬杨州康陵。 王妃 宣烈懿圣仁顺王后 沈氏(籍青松) 嘉靖十一年(1532年)生,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册封王妃。万历三年(1575年)于昌庆宫通明殿薨逝,终年四十四,合葬康陵。 子女 嗣子 宣祖大王 李昖 长子 顺怀世子 李暊 唐越国公李峘(?—763),郁林王李恪曾孙,吴王李琨孙,信安郡王李祎子,性质厚,历宦有美名,以王孙封赵国公。杨国忠乱政,悉斥不附己者。峘由考功郎中拜睢阳太守,以清简为二千石最。方入计,而玄宗入蜀,即走行在。除武部侍郎,兼御史大夫。俄拜蜀郡太守、剑南节度采访使。郭千仞反,与陈玄礼共讨平之。上皇还京,迁户部尚书,改越国。 乾元元年,持节都统江淮节度宣慰观察使。都统之号,自峘始。明年,宋州刺史刘展有异志,诏拜展为淮南节度使,密诏峘与杨州长史邓景山图之。时展强扈,既受诏,即悉兵度淮,峘、景山拒之,战寿春,败绩,峘走丹阳。诏贬袁州司马,卒于官,赠扬州大都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