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理学与启蒙 |
释义 | 本书作者以女性的独特视角以及多年的潜心研究,本书分上、中、下三篇,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朝代在中国哲学的发展以及对但是社会形态、社会经济、道德观念、法律刑法等各大方面的影响和发展。 书名:理学与启蒙——宋元明清道德哲学研究 作者:魏义霞 ISBN:9787100060882 页数:794 页 定价:50.00元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09-10 装帧:平装 内容简介笔者关于本书特点的浅见,是受本书启发后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以往哲学界有一个不成文看法,以为女性擅长于形象思维,男性善于逻辑思维。作为逻辑思维的哲学,又要进行穷一生之力都不能读完中外哲学家一少部分著作的中国哲学研究,不仅被男性视为畏途,而且为女性所不敢碰的难题。但随着时代的生生不息,特别是我了解了魏义霞教授的著作以后,这种思维定势必将被突破。我认为以女性细微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逻辑体认能力的融合,便具有明显的优势。她不仅为女性在哲学领域的翱翔开辟了广大的天空,而且定能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做出卓越的新贡献。 图书目录序 上篇 宋明时期道德哲学研究 宋明时期的社会与道德 一、宗法社会的鼎盛与中央集权的加强 二、理学被定于一尊 三、传统伦理学说的体系化 四、宗法道德的全面加强 道德教化的全面加强和普及 一、道德教化的全面加强和普及 二、理学家的道德修养工夫论 德法并举的治国理念及其尚刑重法 一、德法并举的治国理念 二、两宋思想家对德刑关系的论证 三、德刑并用中尚刑而重法 四、理学家对德刑合理性的论证及其对刑法的侧重 知行观与道德教化的加强 一、二程——“行难知亦难” 二、朱熹——“知在先”与“行为重” 三、王守仁——“知行合一” 四、以知为先、为本与知行观的道德内涵和伦理维度 五、知行与格物、致知 六、知行观与“去人欲,存天理” 三纲五常的进一步神圣化、规范化及其社会影响 一、三纲五常被视为“天理”、“良知” 二、对五常的进一步阐释和排序 三、“民胞物与”说和“天下一家”说 理与欲、义与利、公与私和价值观的冲突与归一 一、理学家理欲观的禁欲主义色彩 二、功利主义学者的“足欲”、“节欲”主张 三、理学家义利观的尚义倾向 四、功利主义学者对利的肯定 五、殊途同归的尚公主张 中篇 明清之际道德哲学研究 明清之际的社会与道德 一、明清之际的社会状况与商品经济的萌芽 二、早期启蒙思潮的出现 三、传统道德受到初步冲击 正统的颠覆——对理学的批判与重建 一、众口一词——对理学一致而全面的否定 二、荒谬不经颠覆理学的哲学根基 …… 下篇 宋元明清道德哲学个案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魏义霞,女,1965年生。1983年考入黑龙江大学哲学系,1990年获硕士学位。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200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哲学基地专职研究员。2005-2007年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现为黑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传统哲学与文化、比较哲学和中国近代哲学研究。 学术著作独立出版学术专著5部 1、《七子视界——先秦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53万字,独立完成。 2、《中国近代哲学的宏观透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28万字独立完成。 3、《天·人·命运:人类命运的哲学阐述和当代审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8万字,独立完成。 4、《生存论:人的生存维度及其哲学回应》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8万字,独立完成。 5、《比较哲学——当代哲学重建的历史关照和哲学审视》,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28万字,独立完成。 学术论文1、《礼法、法天、法术——先秦法制模式研究》,《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 2、《不同的哲学追求和人生理想——近代与古代价值哲学比较研究》,《哲学研究》2003年第2期。 3、《中国近代哲学转型的几个重要问题》,《哲学研究》1996 年第6期. 4、《中国近代哲学研究述评》,《哲学动态》1996 年第5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6 年第7期。 5、 魏义霞:《殊途同归:韩非与墨子哲学的比较研究》,《齐鲁学刊》1997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第5期。 6、《仁——在孔子与孟子之间》,《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2期。 7、《古代与近代之仁的比较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3期。 8、《创新体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9.《我国古代佛教与近代佛教的比较研究》,《燕山大学学部报》2004年1期。 10.《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近代与古代哲学比较的新视野》,《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3期。 11.《天欲义而恶不义——墨子本体哲学伦理哲学与政治哲学的三位一体》,《东方论坛》2004年4期。 12.《先秦儒家与法家政治哲学比较研究》,《管子学刊》2003年4期。 13.《有生于无—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宇宙本体》,《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5期。 14.《中国近代人学研究新方向》,《东方论坛》2003年4期。 15.《人的生存危机及其问题的解决》,《学习与探索》2003年第2期。 16.《孔孟之道意味着什么?》,《哲学之路》第一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17.《对人的不同描写和模塑——近代与古代人生哲学比较研究》,《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18.《本体之辨—从康有为到谭嗣同》, 《北方论丛》1995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6年第2期。 19.《中国近代认识史上的困惑》,《求是学刊》2000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1年第2期。 20.《“有生于无”与中国哲学的本体特征》,《北方论丛》2000年第1期。《新华文摘》摘要,2000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2000年第3期。 21.《贺麟的体用观——中国现代哲学重建之路》,《齐鲁学刊》2000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全文转载,2000年第4期。 22、《试论中国近代的哲学转型及其得与失》,《学术交流》199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9年第4期。 23、《死亡哲学:灵魂不死的历史追溯与深层思考》,《北方论丛》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宗教)1998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1998年第4期。 24、《中国近代唯心论的“心”是什么?》,《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0年第7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0年第6期。 25、《试论“心”的范畴在中国近代的演变》,《求是学刊》1990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0年第7期。 26、《浅说严复对“天演”原因的分析》,《求是学刊》1991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1年第9期。 27、达尔文进化论的中国化》,《北方论丛》1992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2年第7期。 28、《庄谭相对主义同异观》, 《学术交流》,N .6,1992.《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1期。 29、《陆王异心论》, 《求是学刊》1993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9期。 30、《独·群:中国近代哲学的内在矛盾浅析》,《求是学刊》1994年第2期。《新华文摘》1994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4年第4期。 31、《西方自然科学的引进与中国近代的哲学变革》,《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1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4期。 32、 《21世纪中国哲学的宏观展望》,《学术交流》1995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5年第10期。 获奖成果1、 《独·群:中国近代哲学的内在矛盾浅析》,1996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青年类)一等奖 2、 《天·人·命运——人类命运的哲学阐述和当代审视》,2000年获黑龙江省教委科研成果一等奖 3、 《天·人·命运——人类命运的哲学阐述和当代审视》,2000年获得黑龙江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4、 《有生于无与中国哲学的本体特征》,2002年获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青年类)二等奖 5、 《中国近代哲学转型的几个重要问题》,1998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青年类)二等奖 6、 《中国近代唯心论的“心”是什么?》,1992年获黑龙江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7、 《中国近代哲学转型的几个重要问题》,1998年获黑龙江省教委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 8、 《有生于无与中国哲学的本体特征》,2002年获得黑龙江省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 9、 《独、群:中国近代哲学的内在矛盾浅析》,1995年获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0、《中国近代哲学转型的几个重要问题》,1997年获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1、《本体之辨:从康有为到谭嗣同》,1997年获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2、《殊途同归:墨子与韩非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1998年获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3、《合理地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1997年获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14、《天·人·命运——人类命运的哲学阐述和当代审视》,1999年获得黑龙江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5、《中国近代认识史上的困惑》,2004年获得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