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理工大讲堂 |
释义 | 为积极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培育和形成第二课堂教育体系,努力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于2006年4月成立了“理工大讲堂”,积极建设该校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工程,以高水平、高档次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报告会)为主要载体,形成了该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品牌和亮点。 理工大讲堂简介理工大讲堂作为人文素质讲座的重要部分,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科学意识和学术精神为目标,努力在层次上进行拔高,注重发挥学科优势,利用行业资源、校友资源、董事会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及规范管理,打造“理工大讲堂”的品牌。为扩大“理工大讲堂”的影响,学校还邀请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企业及其他单位社会知名人士,同时根据讲座的不同需要及观众参与情况安排场地。每年“理工大讲堂”的高水平讲座(报告)已累计达到 20场以上,支持各学院开展特色论坛活动,规划每年创新科技和素质教育讲座(报告、论坛)达到 200场以上。 据统计,理工大讲堂自 2006年举办以来,共举办先进事迹报告、学术报告、形势政策、人文素养、创新科技等讲座 50多场,除了武汉理工大学西院大礼堂这个讲座专场,各学院学术报告厅、专业教室等都有知名人士涉足。 感受学术深度 培养创新精神2006 年 10月 13日 ,第一位走进理工大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博士再一次走上理工大讲坛,为理工学子作了题为“世界经济中的中国”的学术报告。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夫·格兰杰教授;国际战略和 WTO问题专家、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同三教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展政策分析司司长罗伯特·沃斯教授等都曾先后来到“理工大讲堂”为理工大学子解读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现状与发展形势 。 除此之外,武汉理工大还曾邀请到空军首席院士顾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为该校学子作以“现代物理学与工程技术”为主题的报告会。杜院士由浅入深就物理学与核工程技术、物理学与激光技术工程、物理学与宇航工程三方面阐述了现代物理学与工程技术。他指出:“物理学与工程技术结合是相得益彰,十分重要的;物理学与工程技术结合,推动节约型社会、环保友好型社会的建立,是紧迫而长期的重要使命。” 创新是学校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郭孔辉教授的“弘扬创新文化 锤炼自主品牌”学术报告会;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高等教育学科组成员蔡克勇教授的“高等学校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支撑”;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原副院长季卜枚教授的“科技创新与国防科技——天兵与天战”等学术报告都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创新的重要性,并将创新的思想深入人心,为同学们以后的科研创新奠定了基础。他们在讲座中引领大家深入了解前沿科技及最新研究成果。 培养自强精神 争做时代先锋“ 2006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湖北省“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2003级学生黄来女,“自立自强优秀大学生”刘芳艳,“全军青年首届十大爱军精武标兵”、空军特级飞行员李中华大校,“ 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蓝领专家”孔祥瑞等倍受瞩目的先进事迹报告会纷纷在西院大礼堂举行。 孔祥瑞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从一位对工作不情不愿的初中毕业生通过学习、钻研成长为一位爱岗敬业的知识型产业工人的工作过程。他告诉我们不仅要靠科技创造财富,更要靠聪明才智体现工人阶级的力量,要记住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所以一定要学会合作。“出生的条件并不是我可以选择的,贫困不是我的错,我希望并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可以改变这种生活状态,我觉得很自豪。” 黄来女同学对自己艰辛经历的描述与对“信念、希望、关爱”的理解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渗透进每个人心中。刘芳艳“深怀一颗感恩的心”的报告及辅导员韩涛的“她用坚强书写感动 ”、同学李志敏的“像刘芳艳那样做人”,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刘芳艳真实的故事,展示出她顽强的拼搏精神。广大同学纷纷表示要以先进同学为榜样,明礼诚信、自强不息、知恩图报,努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进一步推动学校良好风尚的形成。 解读形势政策 学习十七大精神凤凰卫视著名评论员阮次山作客“理工大讲堂”,作“中美日关系与台海局势”讲座,他表示希望在中国发起大国民运动,作为大国民的中国人民应紧记国家、责任、荣誉,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什么!他说希望能亲眼看到一批年轻人走入社会、走出国外,除了衣着光鲜以外,举手投足之间都能让外国人觉得中国是个值得骄傲的民族。满怀激情的演讲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有力的爱国课,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德国史研究专家李工真通过对东西方文明的比较,解析了中国成为世界人口超级大国的过程和原因。《江汉论坛》原主编、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院务委员会原副主任荣开明研究员作了“自觉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报告;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博士生导师、叶青教授报告会解述“两会经济热点”。 随着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进一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并让广大同学深入了解十七大的重要精神实质,党的十七大代表、湖北省武汉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武汉市政协常委、台盟武汉市副主委、华夏学院董事长张晓东博士,党的十七大代表、武汉市百步亭社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波,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武昌区政府巡视员吴天祥分别来我校“十七大”作专题报告。张晓东博士从三个方面向师生们解读了十七大精神:一是大会的简要情况;二是大会阐述的精神;三是对大会的体会。张博士指出我国的政党制度决定了十七大是全国人民的大事,大会引起了国内外及广大师生的关注,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会对我国未来的发展走向产生重大影响,都和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吴天祥则从七个方面向我校师生解读了十七大精神。包括十七大的空前盛况、科学发展观等重要内容,以“七个第一”概述大会的重要内容。在阐释科学发展观时,他说“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就没道理”,然后就目前中国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说到第一次差额选举时,他提到了政治民主,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解释了什么是“政治的民主”。 牢记使命 勇于创新红军老战士、专家以现身说法叮嘱同学们牢记使命、勇于创新 原湖北省公安总队总队长、享受副军职待遇的离休老红军程勇先生作“万水千山长征路”的报告,回顾长征的艰苦岁月,让在安逸中生活的同学增强危机感、不忘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广州军区空军工程建设局局长、该校杰出校友林茂光将军回访母校分别在余家头校区和马房山校区作专场报告会。他要求同学们要坚定信念,执着追求,在成绩面前永不止步。他说:“做人要有激情,机遇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要抓住它,并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实现目标。”并要求同学们时刻怀有感恩之心,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母校。他还鼓励在座的国防生到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锻炼出军人的钢铁意志。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郑强教授作“中国教育走向何方”报告会,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中国作家协会湖北分会会员胡鸿女士的“美丽的忧伤”;湖北省知名企业家和著名桥梁专家、湖北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晋华“携手动感,共享成长”报告会上,赵晋华先生就大学生素质培养、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变、现代企业对人才的标准、大学生到外企就业看法等方面作专题报告,并告诫同学们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他指出,从艰苦的环境入手,要爱岗敬业,大学生要适应新的环境,踏踏实实做好了每一件事,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企业和社会里面要能面对挫折,克服困难。适应企业的需要和发展,要有良好的就业心态、主动心态、归零心态、基础做起心态和沟通协调和团队协调的能力。他还强调,要明确自己的优势,从实际出发,适应社会潮流,明确自己选择的方向,职业方向的发展,要结合自身来确定。 光谷医疗保健中心董事长、华中科技大学 管理学博士刘雅兰,蓝点顾问委员会主任、湖北省经济学会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周大仁,武汉蓝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裁李宇红针对创业胆识与企业家成功方面作了“青春放飞梦想”的主题报告。华中科技大学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学院陈海春教授对“大学·人生”作报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陈向东讲述了“我在哈佛商学院学习的日子”。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运清教授专场报告会,以大学生的角色资本培育为重点。 蓝济华教授的“全力以赴 我们心中的梦”报告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叶廷芳教授对“悖谬:从哲学到文学”作报告,畅谈了悖谬与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田文江博士讲解“什么妨碍了你成功”;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梅萨公共学院 罗小平教授针对一个中国艺术家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予盾与融合作讲座;杨爱民总裁作“企业与人才”报告;中国象棋大师柳大华形容棋如人生作专场报告会。田文江博士指出,必须“先富脑袋”,“才能富口袋”,通过现场测试,教育大家正确认识什么样的人才识真正的富人,什么样的途径才是正确的成功之路。他表示要创业,必须具有“企图心、胆商、悟性、激情、创新思维和谋略”,让学生明白创业潜质对于成功创业的重要性。田博士还以寓言故事“一个主人,三个仆人”寓意大家财商对于创业至关重要,学会培养自己的财商;并向大家传授了“走、看、听、聊、试”五种寻找创业项目的途径和“变废为宝、重新定位”的寻找方法。 “大学是学术的殿堂,大学生应该提高人文素养,追求一种文化的沉甸,一种学术的深度。”关于“理工大讲堂”的相关内容,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负责人坦言,目前理工大讲堂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术的兴趣,希望能够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多方面资源,提供高水平高档次的讲座;希望更多的师生关注“理工大讲堂”,有更多的人主动关注学术,为学术捧场,并从中吸取知识营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