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理查德·傅莱
释义

傅 莱

著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奥地利裔,中国共产党党员,医生,

全国政协委员

傅莱(理查德.傅莱,RichardFrey),中国籍,原籍奥地利。

原名 理查德. 施泰因 (Richard Stein)

简 历

1920年2月11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市

1935年参加奥地利共产党青年组织

1937年参加奥地利共产党

1939年1月到中国上海

1941年12月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参加八路军。

1944年11月21日,经聂荣臻介绍,中组部彭真批准加入中国的共产党。

1949年大军南下到重庆工作

1962年由重庆市调北京工作

2004年11月16日于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84岁。

历任教

- 晋察冀军区白求恩卫生学校任教

- 延安中国医科大学任教

- 白求恩医科大学任教

- 重庆医科大学任教

- 中国医科大学任教

历任职务

- 晋察冀白求恩卫生学校教员

- 晋察冀军区医药指导委员

- 延安中国医科大学教员

- 华北医科大学顾问兼编译室主任

- 美援华委员会晋察冀代表

- 陕甘宁边区中西药研究会顾问

- 八路军联防卫生部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

- 华北军区卫生部顾问

- 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公共卫生处负责人

- 重庆市卫生局顾问

- 重庆医学院顾问兼教员等职

- 中国医学科学院顾问

- 中国医科大学顾问

- 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

- 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主要工作经历与贡献

1934年 - 1938年

奥地利内战时期,参加维也纳马克思公寓保卫战。德国吞并奥地利前后,参加共产党地下组织活动反抗德国法西斯。文理高中毕业,钻研医学。

1939年 - 1941年

在上海虹口难民传染病隔离医院、天津德美医院、北平道济医院、邢台福音医院、天津马大夫医院等从事抗日救援的医务工作,四处寻机加入抗日革命队伍。

1943年

在晋察冀边区,为解决药品缺乏的困难,使用针灸和中药治疗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疟疾和麻疹流行病的蔓延,避免了许多军民伤亡,获毛泽东、朱德等褒奖,通报全军。

1945年

在延安成功研制初制青霉素,国际报道,为中国研制使用初制青霉素第一人。

1942年 - 1949年

在军队医校任教,为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培养了大量急需的医务工作人员和医疗部门的高中级干部。参加反扫荡战斗、攻打大同、太原、天津等战役。

1949年 - 1962年

在中国西南地区工作,深入该地区的边远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了解当地钩虫病及其它地方病的发病情况,为防治钩虫病等撰写了大量的调查报告。

1962年 - 1985年

建立全国医学情报网络,组织培训全国医学情报、书籍文献专业管理人员,建立中国第一个大型医学文献计算机检索系统 – MEDLARS中心,开创中国医疗机构快速高质量的医学信息服务、高速高质量检索全世界生物医学文献的服务。

1985年 - 2004年

在担任历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特别关注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展,努力为发展国家经济和医药事业改革进言献策。多次随全国政协视察团赴中国西南,西北地区调查了解情况和指导工作,写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提案。经常通过新闻媒体和其它方式,向世界各国朋友宣传中国和中国的建设成就,使许多外国朋友认识和了解中国,促进中外交流与合作。

主要获奖

- 1943年全军通报奖励

- 1944年获陕甘宁边区政府特殊贡献奖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

- 1987年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科学贡献奖

- 1994年获到中华医学会奖

- 2005年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金质奖章 (由他儿子到中国代表父亲受领)

主要著作

《人民保健组织学》

永远的纪念

2004年11月16日

在北京病逝,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奥地利国家总统及驻华大使馆、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界人士敬献了花圈。

根据他生前的要求,遗体捐献给了国家医疗事业作研究之用。

2006年2月21日

由中国政协全国委员会出资,奥地利国家总统撰写碑文,在维也纳他曾就读的学校竖立了傅莱纪念碑。

2007年7月23日

河北唐县晋察冀烈士陵园,在战友白求恩、柯棣华的墓旁,傅莱纪念墓碑落成揭幕。三个在晋察冀八路军为中国抗战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永远安息在了一起。

家庭

1945年在延安与抗日老战士李滨珠结婚,育有三个子女。李滨珠1921年生于河南偃师县,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先),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延安工作;解放后受害于极“左”路线被迫离婚,没有再婚。六十年代傅莱与重庆市友谊商店青年女职工江国珍再婚,育有一子。李滨珠于2007年7月病逝奥地利,与傅莱奇迹般地同日下葬在维也纳,从此他们永远长眠于对方的祖国。

结束语

白求恩、柯棣华和傅莱都来自遥远的异国他乡,他们来自加拿大,印度和奥地利。他们都是为了帮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战争最残酷的阶段来到了战斗的最前沿,参加了八路军。他们都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在人格和道义上,都有着一样崇高的胸怀和灵魂。不同的是,白求恩和柯棣华在激烈的战斗中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成为我们今天的精神楷模;而傅莱却在战后继续留在了这块土地上,留在了我们中间,以他毕生的精力和智慧,勤勤恳恳地为中国人民默默耕耘了65个春秋。

照 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8: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