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离子医学
释义

“离子医学”是由大众流行语“负离子”生出的一个词汇,即「将负离子的神奇能量用於医学」。

概念

离子医学研究者认为,现代医学理念的“疾病治疗”主要是依靠各类药物的作用,而各类药物在发挥作用的同时,其副作用又是以损坏患者部分机体功能并加速其衰老为代价,来寻求患者病灶部位暂时的平衡。即使非常先进的现代医学,也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治好疾病,其结果往往是药物的副作用加速了生命体细胞组织的老化。

离子医学认为,生命体的酸性、氧化是除遗传因素之外的各种现代疾病产生的根源。

离子医学词源

根据大地测量学和地理物理学国际联盟大气联合委员会采用的理论,空气负离子的分子式是O2-(H2O)n,或OH-(H2O)n,或CO4-(H2O)n。这里所说具有环保功能的空气负离子主要指前两种小分子负离子。简单的说是指带负电荷的氧离子,无色无味。空气是由无数分子、原子组成的。

当空气中的分子或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便形成带电的粒子,称为离子;带正电荷的叫正离子,带负电荷的叫负离子。负离子是空气中一种带负电荷的气体离子,空气分子在高压或强射线的作用下被电离所产生的自由电子大部分被氧气所获得,因而,常常把空气负离子统称为“负氧离子”。

《离子医学》是一门集电子学、物理化学、材料学、高分子学、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边缘科学。《离子医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十九世纪末,德国物理学家菲利浦·莱昂纳德(Philip.lionad)博士第一个在学术上证明了负离子对人体的功效。他提出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负离子有益于人类健康,并指出负离子含量最多的地方是在山谷瀑布周围。二十世纪初,前苏联学者首次发表了利用负离子治疗疾病的论文。接着美国人发表了负离子的统计方法。1932年美国RCA公司的科学家汉姆逊(Hanmson)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医用空气负离子发生器。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负离子及其相应的技术还主要被人们用于空气净化、环保及美容领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日本的医学博士堀口升教授开始致力于《离子医学》的研究,他倡导并建立了“日本全国离子医学研究会”、“日本离子医学行业协会”等组织。在他的影响下,一批医学博士步入了《离子医学》研究行列。他们通过了一系列临床模型,逐步形成了这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并于1996年研制成功了全球第一台医用离子治疗仪。

《离子医学》阐明了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致使人体内正离子含量过高。空气中大量的带有正电荷的病毒、细菌、有害物质、有害气体及含多种成分的尘埃,是各种现代疾病产生的根源。而负离子能够中和人体内正离子,抑制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活性,阻止各种病原体入侵人体,从而提高人类自身免疫力及自然治愈力。

《离子医学》的临床应用

空气负离子对动物及人体均具有明显生物学效应, 实验研究提示吸入一定浓度的空气负离子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能提高机体的反应性, 增强免疫防御机能。临床上在防治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疾病中取得了一定疗效比幻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应用空气负离子的临床治疗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呼吸系统疾病:空气负离子的吸入可提高免疫力, 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和机体抗病能为, 加速支气管纤毛运动, 利干痰液排出, 同时能松弛气道平滑肌改善肺换气功能〔2〕。有报道空气负离子还对某些致病菌有直接抑制作用。季广贤、陈庭仁等报道〔一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患者709例, 其中普通感冒189例, 急慢性支气管炎439例(部分伴有哮喘、肺气肿、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哮喘29例, 支气管扩张、肺气肿10例, 肺部感染7例。每日治疗1-2次, 每次20-45分钟,10-30日为一疗程, 负离子浓度12.5-14*1000000个/立法厘米,总有效率在90%以上。普通感冒吸入后鼻塞很快消失, 其他症状缓解至消失, 特点是无1例并发上呼吸道炎症。急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后, 炎症、咳痰等明显改善, 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尤为显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吸入负离子后, 胸闷、发给等症状消失, 对喘息症状缓解作用明显。傅正恺等对30例急慢性支气管炎病例治疗前后进行了肺功能和血气分析对比, 肺功能VC或FEV1有明显进步, 血气PaO2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变。1年后随访, 不复发的痊愈率达40%。毕立等应用空气负离子和药物气溶胶治疗呼皿系统感染347例, 包括慢性支气管炎97例, 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75例, 肺心病伴呼吸道感染54例, 慢性肺炎34例, 肺结核伴呼吸道感染87例。药物气溶胶包括抗生素(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或霉素加链霉素)、α一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鱼腥草提取液。必要时酌加氨茶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等。每日2次, 12-15日为1疗程, 经1-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89.9%。对照65例(单吸入药物气溶胶), 有效率79.4%。(上面两段文字引自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临床荟萃》1994年第9卷第12期《空气负离子的临床应用》)

在《离子医学》的临床实践中,经负离子治疗而产生显著有效的机理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提高抵御癌细胞活性的自然杀手NK细胞的功能,抑制癌细胞的生成与变异;2.抑制血清胆固醇的生成,净化血液,使巨噬细胞活化,防止脂质沉积于血管壁;3.抑制无色三烯的生成,使机体不易引起过敏或发炎症状;4.抑制肾上腺素的产生,使末梢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维持血压的稳定;5.防止引起动脉硬化或肝脏功能障碍的首要因素——过氧化脂的产生。

各种各样的实验已证明了赋予生命能量的负离子,在临床实践中获得证明:1.使各组织细胞活化、增强免疫力,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作用;2.使细胞新陈代谢旺盛、提高其自然治愈力,防止细胞老化、创造年轻的身心;3.使体内蓄积的废物或毒素及造成神经、肌肉疼痛等原因的物质——弱酸被迅速分解掉,从而消除疼痛及作用;4.中和正离子并使其还原,能够消除肌肉紧张、减轻精神压力,对于失眠症具有超乎寻常的效果;5.恢复血管的弹性,促进毛细血管微循环的顺畅,改善肢端冷感症;6.使细胞活化、改善过敏体质、强化身体的抵抗力、根治异位性皮肤炎;7.及时排除皮肤内的废物,促进皮肤细胞活化,对于美容具有超群的疗效;8.使酸性化的生物体变成弱碱性,促进细胞组织的胶原蛋白生成,并分解、燃烧糖,因此对于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