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离石战斗 |
释义 | 战役性质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9月,在晋绥军区大反攻作战中,中国八路军第358旅第8团在山西省西北部地区的离石县城对伪军的攻坚战斗。 战斗概况离石是汾阳至离石,离石至岚县,离石至柳林三条公路的连结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日本宣布投降,解放区军民举行大反攻作战中,离石的日军于8月下旬东撤至汾阳。伪警备队和阎锡山的“爱乡团”共1000余人,合编为“晋西北挺进纵队”,继续盘踞在离石,该城城垣坚固,易守难攻:但晋绥军区部队于下旬攻克文水,解放柳林.围困汾阳后,离石已更加孤立。第8团于9月6日3时进入攻击出发位置,4时发起对离石的攻击,经2小时激战,首先攻占卧牛埚和风山底东山伪军阵地,扫清了城外围伪军。6日21时,各营在炮火支援下开始攻城,因当晚大雨滂沱,部队运动困难,战至拂晓仍未能登城。7日上午8时,该团再次攻城。守城伪军继续顽抗。攻击部队登城又未成功,而暂时后撤。9日1时再次对离石城发动攻击。第8连于5时首先登上城墙。6时,第7连也登上城墙。接着第9连及特务连也由第7、第8连突破口入城。随后,第1、第2营各连进入城内与伪军展开巷战。7时30分,伪军100余人由南门突围,企图向中阳撤逃,至马茂庄时,破第8团第4连及旅直青年连消灭。8时,第8团全歼守城伪军。大武,上芦桥、张子山等据点伪军在政治争取下向第8团投降。至此,离石全县获得解放。 战斗背景晋冀鲁豫军区反攻战役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至9月,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广大地区对日伪军发动的一系列进攻战役、战斗。 遵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发出的对日伪军举行全国规模大反攻的号令和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发布的反攻作战命令,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立即展开对日伪军大反攻作战。 战斗经过1945年8月15日,日军无条件投降以后,毛泽东等领导决定攻占临县以后东进方山,再进娄烦古交,从而攻取太原。但后来觉的有难度,于是决定先攻取晋西重镇离石,再攻取汾阳,近而占领太原。当时,八路军在晋绥根据地已经陆续攻占了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柳林三交是一个防御重点,驻扎有离石派遣的炮兵连队和步兵连队等多个战斗小分队, 总量接近一个团。 在攻打下石楼义碟镇以后, 刘志丹等人 开始北上攻打柳林三交。但战斗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三交镇火炮、机枪众多,使他们死伤过半,刘志丹将军在这次战斗中牺牲。在八路军付出很高的代价后,才夺取了三交。 转之,便顺利的拿下了柳林镇,方山疙洞镇也被八路军攻取,离石两面被围。 离石当时城中驻扎有阎锡山的军队以及残留日军和本地警备队,总数达将近两个团。1945年8月份,八路军正式进攻离石城,守城最高长官贺涣之{离石大土河人} 命令部队拼死抵抗。8月后期,河水汛期已过,八路军越过东川河,攻打西关和南关。当时对离石城断水断粮,9月开始以后,城中抵抗力量基本上没有了,弹药已经用完,粮食奇缺,城中的一些人已经开始从没有被占领的东关撤退。9月7号,贺涣之抓来城中的市民抵抗八路军,由于没有了弹药,用烧开了热水和砖块砸八路军,阻止云梯攻城。9月8号贺涣之 和警备队长孙学全等人战死。9月9号,八路军攻破南关、西关、北门外、东关。1945年9月9日,下午19点,离石正式宣布解放。 战斗总结此次战斗,第8团伤亡214人,毙伤伪军304人,俘伪军1104人,缴获长短枪456支、轻机枪34挺,重机枪1挺和其他军用物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