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黎庵高竹 |
释义 | 植物简介黎庵高竹(B.gibba McClure) 别名:桃竹(广西)秆高8-10m,径4-5㎝。基部节间无毛,但常具紫斑,且节内和节下常各环生一圈棕色刺毛;下部分枝上的小枝常短缩为软刺。箨鞘紫绿色,先端近截形,背面被暗褐色刺毛;箨叶直立,基部的宽度约为箨鞘先端的3/4,边缘被波曲状长纤毛;箨耳椭圆形皱褶,不等大,大的一枚宽约10mm,为小者的1.5倍;箨舌边缘具细齿且被流苏状纤毛。叶片狭披针形,长8-14,宽1.1-1.5㎝,叶面近基部疏生柔毛,背面密被短柔毛。竹秆供棚架用材。 分布:海南。广西、广州有引种栽培。 黎庵高竹 种中文名:黎庵高竹 种拉丁名:Bambusa insularis Chia et Fung 种别名 : 科中文名:禾本科 科拉丁名:Gramineae 属中文名:簕竹属 属拉丁名:Bambusa 产地与命名 国内分布:产海南,广州和香港有栽培。生于低丘陵地。模式标本采自广州中山大学竹园(引白海南)。 命名来源:[Acta Phytotax. Sin. 19(3): 370. pl.13: 5. 1981] 中国植物志:9(1):072 亚属中文名:簕竹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Bambusa 族中文名:?竹族 族拉丁名:BAMBUSEAE Trin. 超族中文名: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禾本目 目拉丁名:GRAMINALES(POALES)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特征及用途形态特征:竿高8-10米,直径4—5厘米,尾梢略弯垂,下部稍呈“之”字形曲折;节间长20—35厘米,竿壁厚,基部第一至第三节的节间常现紫斑,并于箨环之上下方各环生一圈棕色绢毛;分枝常自竿基第一、二节开始,基部各节常为单枝,以上各节则为3至多枝簇生,竿下部分枝上的小枝有时短缩为软刺;箨鞘早落,背面被黑褐色贴生刺毛,干时纵肋明显,腹面有光泽,先端通常近截形;箨耳不相等,大耳约为小耳的3/2倍,椭圆形,常皱缩,宽约l厘米,边缘具长约l厘米的继毛;箨舌高约3毫米,边缘细齿裂并具流苏状毛;箨片直立,卵状三角形或狭卵形,背面无毛或疏生黑褐色贴生小刺毛,基底宽度约为箨鞘先端宽的3/4,边缘近基部被波曲状长纤毛。叶鞘无毛;叶耳近卵形,边缘具劲直或波曲的继毛;叶舌低矮,近全缘;叶片线状披针形,通常长8-14厘米,宽11—15毫米,上表面仅于近基部疏生柔毛,下表面密被短柔毛,先端渐尖具钻:吠细尖头,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花枝未见。 用 途:本种竿材坚实,可供棚架用材和挑担之用。 产地分布:产海南,广州和香港有栽培。生于低丘陵地。模式标本采自广州中山大学竹园(引白海南)。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