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黎盛臣
释义

黎盛臣,葡萄育种专家,植物引种驯化专家。培育出耐寒、抗病、含糖量高的酿酒葡萄品种和早熟无核葡萄京早晶以及优质鲜食葡萄京秀等不同系列的新品种;为中国的植物引种驯化和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护研究做了大量工作。

个人简历

经历

1923年6月5日 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

1950年7月 毕业于浙江大学农学院园艺系。

1950年8月 统一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任植物引种栽培组研究实习员。

1950-1952年 参加抗美援朝,分配在东北区粮食管理局从事组织军粮加工和检验工作。

1952-1954年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木本组,任研究实习员。

1954-1956年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果树组任助理研究员,兼果树组组长。

1956-1958年 在苏联科学院总植物园进修。

1959-1969年 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任果树组组长、葡萄课题组组长,1964年任植物园二部主任。

1969-1972年 在湖南衡东、湖北潜江“五七”干校。

1973-1983年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副主任,兼葡萄课题组组长,1978年任副研究员等

生平简介

黎盛臣,1923年6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中学毕业后,于1946年考入浙江大学农学院园艺系。他学习努力,成绩优异。1950年8月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1953年改名植物研究所)。同年,他和其他许多热血青年一道,积极报名,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运动。他被分配在东北区的粮食管理局,专门负责军粮加工和检验任务。战争胜利后,他回到植物研究所时,所里已正式筹建植物园。他在木本植物组任研究实习员。在俞德浚的指导下,参加野外考察,搜集、引种乔灌木植物。1954年,园领导决定由他任组长,组建果树组,同时聘任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沈隽教授为兼职研究员。沈隽将在前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刚开始的葡萄育种题目及一些杂种种子带到果树组,交给黎盛臣负责进行培育,从而开始了植物园的葡萄育种工作。1954年,黎盛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6年9月,黎盛臣被派往前苏联科学院莫斯科总植物园进修,从事植物引种驯化方面的研究。1958年12月回国后,他先后任果树组组长,葡萄课题组组长,后晋升为植物园二部主任,主持全园的研究工作。1969年9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植物园被撤销,职工被下放。黎盛臣先后到湖南衡东和湖北潜江的“五七”干校参加劳动锻炼。1972年植物园恢复后,他积极参加重建植物园的组织领导工作,于1973年被任命为植物园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1978年黎盛臣晋升为副研究员,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黎盛臣于1983年被选为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同年任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引种驯化协会副理事长,1989年任理事长,1993年为名誉理事长。1983年他被选为北京市果树学会常务理事。1985年被聘为北京市政府科技顾问团林业组专家顾问。

主要论著

1 黎盛臣主编(执笔人).葡萄新品种的培育.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2 黎盛臣.葡萄种间杂种某些性状遗传规律的初步分析.植物引种驯化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3 黎盛臣.关于葡萄杂交育种程序和方法的初步方案.园艺学报.1964,3(4)

4 黎盛臣.培育抗寒酿造葡萄新品种工作的经验教训和体会.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一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

5 中国科学院植物园葡萄组轻工业部食品发酵所合著.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79

6 黎盛臣.葡萄引种驯化三十年.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三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7 黎盛臣.抗寒抗病葡萄新品种——北醇.植物学通报.1983,1(2)

8 张凤琴,罗方梅,黎盛臣等.葡萄种质资源研究三十年.北京植物园建园三十周年论文集.1985

9 黎盛臣主编.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五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主要贡献

1953-1954年,黎盛臣积极参加为选择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园址给毛泽东主席呈送建议书的活动。园址确定后,他就在这块土地上耕耘了一辈子。50年代初,植物园界通过请进前苏联专家来讲学或派出学者去进修等方式学习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植物园界第一个被派往前苏联的学者,黎盛臣认真学习和领会导师库里基亚索夫倡导的“生态历史法”,并将它介绍到中国。该法是通过对植物区系起源的分析,揭示他们的生态历史本质,并以此作为确定引种地区和制定栽培技术的依据。他还把莫斯科总植物园的建园和研究的经验等介绍给同行,并协助著名植物学家俞德浚教授在日常工作中贯彻实施。到60 年代末,植物园的引种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先后开展了松属、杨属、苹果属、梨属、李属、蔷薇属、葡萄属、草莓属和百合属植物等引种驯化的研究。通过野外调查、采集和国内外种苗交换,极大地丰富了迁地保护的植物种质资源,为建园和研究提供了材料,同时也提高了青年科技人员的植物学和栽培学水平。牡丹园、月季园、杨柳区等也都是当时搜集的原始材料建立起来的。1978年开始,由黎盛臣主持编辑《植物引种驯化集刊》,至1994年,共出刊5期。他还负责出版了《中国植物园指南》和《中国植物园》第一期。1996年,他组织植物科学工作者,将野外拍摄的照片集中起来,编辑了《中国野生花卉》一书,为植物学工作者的学术交流提供了有益的资料。黎盛臣的工作和成就受到了植物园界的高度评价。1983年,他被选为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引种驯化协会(后改为植物园分会)副理事长,1989年任理事长。他坚持每两年组织召开一次全国植物园界的学术研讨会,并曾邀请蒙古科学院植物园的科学家前来参加学术交流。黎盛臣主持植物园分会工作后,为推动植物园事业大发展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如今他已年过70,仍然精力充沛,继续为中国葡萄育种和植物园事业辛勤地耕耘。

技术成就

沈隽指导下,黎盛臣在葡萄杂交育种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终于获得一批杂种苗木,并初步选出一些耐寒、抗病、糖分高、果汁颜色好的优良杂种。但优株性状好,不等于能酿出好酒。黎盛臣与轻工业部食品发酵研究所的发酵组合作,进行优良单株酿酒试验,终于从玫瑰香×山葡萄等组合的优良杂种中选出了北醇、北红等6个优良酿酒葡萄品种。这些新品种的共同特点是在北京不需埋土就能越冬,可耐-25℃的低温;含糖量高,约为18%~22%;抗病、抗湿。由于北醇具有杂交优势,过去被认为不能栽种葡萄的长江流域有关省、市,也都纷纷要求发展葡萄基地。黎盛臣经过实地考察,于1977年在湖南宁乡和溆浦、江西德安和凤凰山、广西全州和永福等6个葡萄酒厂的基地试种了北醇品种。1978年这些基地的葡萄结果良好,表现出抗湿的优点,深受欢迎。不久,在南方的丘陵和低山区都出现了成片的葡萄园,北醇在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市开花结果。据统计,仅北醇、北红等3个品种的推广面积就达到0.67多万公顷,基本上解决了当时酿酒葡萄原料不足的问题。此项工作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黎盛臣经常进行市场调查。他看到市场上供应的葡萄主要集中在8月底至10月初,多为中晚熟和晚熟品种。为了提早市场供应,黎盛臣希望能培育出早熟葡萄品种,最好能培育出5-6月上市的葡萄,与头年冬天贮藏的葡萄衔接。经过多年研究,黎盛臣终于培育出极早熟无核葡萄京可晶和早熟无核葡萄京早晶、京紫晶。黎盛臣还发现,市场上的优质鲜食葡萄品种很少,又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培育出大粒无核葡萄京大晶和鲜食葡萄京秀、京玉、京丰、京优和京超等品种。中国生产的葡萄商品价值较低,而进口的葡萄价格比本地葡萄高出2~3倍。针对这一问题,黎盛臣在考虑如何提高葡萄商品的档次。他走访群众,总结经验,提出利用盆栽和保护地栽培方法,集约栽培葡萄新品种,达到规模经营和科学管理,以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提高产品竞争力。优质商品葡萄大批量生产,需要有国内外的销售市场。目前他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4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