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梨皮宝螺
释义

梨皮宝螺(学名:Erosaria labrolineata labrolineata)是腹足纲宝螺科的软体动物。贝壳呈略长的卵形,螺层内卷。壳口狭长,外唇和的齿粗壮,齿舌纽舌形。外套膜薄、二叶型,活体几乎完全覆盖贝壳。螺旋部至成体时几乎消失,成体无厣。壳面平滑而富有光泽,贝壳较小,黄褐色,具有比较密集的白或灰白色斑点,壳侧缘及前后端两侧具红褐斑点。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暖海区,从潮间带至较深的岩礁、珊瑚礁或泥沙海底均有其踪迹。主要以藻类或珊瑚动物等为食。因其美丽的外形,而倍受广大贝类收藏者的青睐,具有较高观赏和收藏价值。

中文学名:梨皮宝螺

拉丁学名:Erosaria labrolineata labrolineata

别称:白斑线唇眼球贝

界:动物界

门:软体动物门

纲:腹足纲

目:中腹足目

科:宝螺科

属:眼球贝属

命名者及时间:Gaskoin 1849

英文名称:Lined-lip Cowrie

英文名称:Lined Margin Cowry

英文名称:Lined-lip Yellow-tinted Cowry

外形特征

梨皮宝螺长8 - 43 mm ,贝壳坚固,较小,呈长卵圆形,壳质结实,前端较瘦弱,微显凸出。背线偏向右侧,微弓曲,灰色。壳面光滑,有瓷光,为黄褐色或淡灰黄色,其上具有比较密集地、不等大小白或灰白色斑点,两侧缘具有较疏稀的红褐色斑点,壳前后端两侧有较大的红褐色斑。右侧缘厚,并向上翻卷,其上面有一列小的坑凹。左侧缘薄,在两端偶尔稍厚,并微向上翻卷。基部近平,灰白色。轴沟和前渠均较浅平。壳口近直,两唇的齿强,轴唇的齿短,约15枚,外唇的齿较长,约16枚。壳内面为淡紫色。动物的外套膜上,具有红褐色和白色斑点,乳突起似树枝状分枝,有少数似指状的乳突起,在高1/3处分枝。水管为黄绿色,尖端绿色,其尖端围绕着短齿状的缨须。触角细长,呈桔黄色。足部为浅黄白色,底部为黄褐色。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香港,台湾(台北屿、苏澳、牡丹湾、鹅銮鼻、琉球屿),海南岛、西沙群岛、东沙和南沙群岛,日本南部,菲律宾至澳大利亚的北部,东自夏威夷南至汤加,斐济以及马绍尔群岛,所罗门群岛,印度洋的科科斯等地。

习性环境

生活在热带、亚带浅海中,暖海产,栖息在潮间带下部至水深200米处的岩质底与珊瑚礁区。多生活在潮间带中、低潮区岩礁间,潮水退后,常隐藏在礁石块的下面。行动缓慢,怕强光,白天蛰伏在珊瑚洞穴或岩石下面,黎明或黄昏时外出觅食,是肉食性的种类。它们用齿舌捕食海绵、有孔虫、藻类、珊瑚动物和小的甲壳类动物。

生长繁殖

雌雄异体,产卵季节多在3-7月,卵一般产在珊瑚洞穴,空贝壳及阴暗的地方。母螺产卵后并不离开卵群,仍卧伏在卵群上面刻意保护,直到孵化为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