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梨煤污病 |
释义 | 梨煤污病是由于产地雨水较大,施药不科学,而形成的梨树病害。现已成为中国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病斑又用手擦不掉,使原本行情低劣的梨更是雪上加霜。 中文学名:梨煤污病 拉丁学名:Gloeodes pomigena(Schw.)Colby 病原中文名:仁果粘壳孢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主要危害梨、苹果等 主要为害部位:果实 为害症状症状煤污菌主要寄生在梨的果实或枝条上,有时也侵害叶片。果实染病在果面上产生黑灰色不规则病斑,在果皮表面附着一层半椭圆形黑灰色霉状物。其上生小黑点是病菌分生孢子器,病斑初颜色较淡,与健部分界不明显,后色泽逐渐加深,与健部界线明显起来。果实染病,初只有数个小黑斑,逐渐扩展连成大斑,菌丝着生于果实表面,个别菌丝侵入到果皮下层,新梢上也产生黑灰色煤状物。病斑一般用手擦不掉。煤污病主要为害苹果梨、香水梨、苹果等。 病原形态特征Gloeodes pomigena (Schw)Colby的病原中文名为仁果粘壳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半球形,直径66~175微米,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圆筒形,无色,成熟时双细胞,两端尖,壁厚,单细胞,大小3~9.2×1.4~4.2微米。该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适温20~25℃,低于15℃或高于30℃生长缓慢,萌发率低或不能萌发。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在梨树枝条上越冬,翌春气温回升时,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果面上为害,特别是进入雨季为害更加严重。此外树枝徒长,茂密郁闭,通风透光差发病重。树膛外围或上部病果率低于内膛和下部。 防治方法(1)剪除病枝。落叶后结合修剪,剪除病枝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 (2)加强管理。修剪时,尽量使树膛开张,疏掉徒长枝,改善膛内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注意雨后排涝,降低果园湿度。 (3)喷药保护。在发病初期,喷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500~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间隔10天左右1次,共 防2~3次,可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