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类病毒 |
释义 | 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传染的致病因子,比普通病毒简单。类病毒是无蛋白质外壳保护的游离的共价闭合环状单链RNA分子,侵入宿主细胞后自我复制,并使宿主致病或死亡。类病毒的分子量在0.5~1.2×10^5,是已知的最小RNA卫星环死病毒大小的1/4。1971年首次报道的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类病毒(PSTV)只有359个核苷酸,最小的草矮生类病毒(HSV)仅含290~300个核苷酸,较大的柑桔裂皮病类病毒(CEV)亦只含371个核苷酸。目前关于类病毒的感染和复制机理尚不清楚。 详细介绍类病毒是当今所知道的只含RNA一种核酸的最小的,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它的基因组为单股闭合环状的RNA分子,分子量约105Da(“真病毒”为106~108Da),仅含330~380核苷酸。类病毒能耐受紫外线和作用于蛋白质的各种理化因素,比如对蛋白酶,胰蛋白酶,尿素等都不敏感(“真病毒”均敏感),在90℃下仍能存活(“真病毒”在50~60℃下失活)。类病毒现在仅在高等植物中发现,一般通过接触,擦伤,节肢动物和菟丝子传播。类病毒在传播方式上明显不同于“真病毒”的是可以通过花粉和种子垂直传播。迄今已发现的类病毒已有18种,其中多为植物类病毒。植物类病毒能引发多种疾病,例如番茄簇顶病,柑桔裂皮病,黄瓜白果病,椰子死亡病等,危害很大。防治的方法主要选择无感的种子和繁殖体,以及防止机械传播。 类病毒仅为一裸露的RNA分子,无衣壳蛋白。不能像病毒那样感染细胞,只有当植物细胞受到损伤,失去膜屏障,才能在供体植株与受体植株间传染。 又称感染性RNA、病原RNA;壳病毒,是一种和病毒(virus)相似的感染性颗粒。为无蛋白外壳的单链RNA,分子量1.1×10^5~1.3×10^5。它是比已知病毒都小的能在宿主细胞内自主复制的病原体之一。已知的近20种类病毒中,大部分已测得了一级结构,都是无蛋白外壳的共价闭合的单链环状RNA分子。在天然状态下类病毒RNA以高度碱基配对的棒状结构形式存在。 历史最先是由T. O. Diener等人(1969)在马铃薯纤块茎病(potato spindle tuber disease)的病株上首先发现的,在电镜下可见到这RNA分子呈50nm长的杆状分子,共有359个碱基对,并证实是游离的RNA,为此正式命名为类病毒。它通常在宿主细胞核内,借助汁液传染,分子量75000~130000,是最小病毒的八十分之一。后又相继在菊花矮缩病(chrysanthemum stunt)、菊花绿斑病(chrysanthenum chlorotic mottle)、柑橘剥皮病(citrus excortis)等患病植株中分离到低分子量的病原RNA。推测它也可能存在于其他植物、动物甚至人体内。绝大部分类病毒均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1)位于棒状结构中心有一个高度保守的序列;(2)靠近这一保守中心区的左侧有一个多聚嘌呤区;(3)棒状结构左侧序列保守性强,右侧变异性大。它可能是通过核苷酸序列或结构改变直接与寄主细胞相互作用、干扰细胞的代谢而致病。 意义对类病毒的研究可能为揭示生命起源和进化、生命过程的实现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