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雷打石镇 |
释义 | 雷打石镇地处株洲县河西,与县城渌口隔江而望,交通优势明显:雷谭公路直达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纵贯镇内 6个村,并拥有一处互通口——铁离互通口,通过互通口可直达县城和航电枢纽工程坝区。京广铁路隔江而过,株洲县唯一的汽渡码头坐落于此。 概况雷打石镇辖23个村,338个村民小组,3个居委会,13个居民小组。该镇总户数9549户,其中非农户数1347户。全镇总人口为32796人,其中农业人口29574人,非农人口2945人;该镇总面积为8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2012.83公顷,其中水田1777.38公顷,旱地235.45公顷。镇辖区内有伞铺中学和六中2所中学,小学20所,在校学生5451人,在职教职工265人;有河西医院和伞铺卫生院两所和12个村级医疗点,有图书馆、文化站1个。镇辖区内村村通电、通邮、通电话、通公路。 雷打石镇是株洲市至株洲县河西各乡镇的必经之路,已成为株洲县河西交通中心枢纽,日车流量达1500台次以上,日运送物资1000吨以上,人流量2000人以上,汽渡码头日运送车辆500台次以上。 雷打石镇有400多年历史。镇西南端的沧沙埠,为明代货物囤积运转之地。清康熙十三年(1674),吴三桂陷长沙,曾囤兵于此。龙岩村东南角上,昔有一座龙岩寺,抗日战争期间,著名僧侣爱国人士马扬德(湘潭人)利用该寺主持的身份,在南下抗日纵队王震、王首道等人的领导下,拉起一支队伍,偷袭敌人兵站,炸毁日寇控制的桥梁,在当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雷打石镇政府所在地伞铺垅,历史上为著名的商业集散地。相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曾路过此处,并留下很多有趣的传闻轶事,现存的保驾楼、经龙坝、黄旗坳等地名都是在乾隆南巡时留下的。被称为“潇湘八景”之一的著名旅游景点空灵岸就位于该镇境内,每年来此游览参观的人络绎不绝。雷打石镇素有“瓷镇”之称。民国六年(1917年)创建第一家私营陶瓷企业——合顺瓷厂,尔后发展到10余家,从业人员上千人。民国三十六年(1947)六月,地下党组织在该镇建立秘密交通联络站——中华窑业厂。 旅游资源空灵岸为佛事旅游型小集镇,集空灵岸佛事和空洲旅游休闲为一体,每逢传说中的观音会日,来此观光、旅游、朝拜的游客超万名。日常游客每天也有300人以上。1996年,株洲市神农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近3800万元,在空洲岛建立集旅游、娱乐、农家休闲于一体的水上乐园,2003政府投资新建大雄宝殿,重修万佛殿,更增添了空灵岸佛教文化氛围。国家重点工程——主体投资22个亿、集发电、交通、航运、旅游功能于一身的株洲航电枢纽工程落户雷打石镇,以此为契机,政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自主经营”的原则,计划在京珠高速互通口与航电枢纽连接线并汇处投资新建大型的伞铺农贸超市,大力加强铁离互通口小城镇建设,形成铁离——伞铺——雷打石的小城镇带,真正实现新村新貌新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雷打石镇提出的2004年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发[2004]1号文件精神,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结合雷打石镇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速发展,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工业强镇”意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社会稳定,进一步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力争跻身全市乡镇“十强”。 2004年该镇经济社会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5030万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完成1000万元,增长2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00元,增加300元;增长 9.1%,实现招商引资额2000万元以上,计划生育率100%。2004年招商引资共9个项目,引资额达到2100万元。雷打石为工业型小集镇,有80多年历史的株洲县雷打石瓷业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市化工集团雷打石建材分厂、株洲市湘大集团雷打石油脂化工厂便座落于此,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伞铺仔猪市场驰名省内外,衡阳、湘潭甚至广东、广西的仔猪由此源源不断运出,年成交额在1000万元以上,近1公里的伞铺街道已于1994年实现水泥硬化。今年进行了全面的治理整顿成效显著。 雷打石镇乡镇企业生机勃勃,形成煤炭、建安、建材、陶瓷等支柱产业,龙岩煤矿、立新化纤、南方方明、株化建材、奔鹿瓷业、伞建公司、瑞丰公司、天宝铸造、湘美醋厂、裕兴精锌等10家骨干企业,打造成为雷打石标志性企业群。 企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力向企业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为政府开辟了财源。2003年,雷打石镇被评为株洲市先进单位,株洲县红旗单位。县乡镇企业“五强”乡镇,是株洲市“十强”乡镇之一。 下辖村胜塘村 东林村 金塘村 扶椅山村 仙鹅村 农科村 养鲤村 小冲村 脉湾村 中心村 新林村 龙泉村 布塘村 建强村 龙岩村 铁篱村 泉丰村 胜利村 龙塘村 砖桥村 盘石村 霞石村 城围村 重点文物“空灵霞石峻,枫栝隐奔峭。”因为杜甫的千古名句,空灵岸上的空灵寺美名在外。昨日,这块佛教圣地迎来150 0周年庆典,艳阳之下,秀岛横江,灵岩矗立,千年古寺更显魅力。 空灵岸位于株洲县雷打石镇境内湘江西岸,俗称“观音岩”,1999年被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空灵寺傍岸而立,始建于南朝梁武天监七年,即公元508年,至今已有1500年历史,素以“潇湘八景”之一著称,与南岳庙、岳阳楼并称“潇湘三圣地”。相传,早年湘江西岸雷打石、三门一带和东岸洲坪、昭陵一带皆为“鱼米之乡”。有一年,九头雄狮践踏河西稻禾,吞噬畜禽,并欲渡江为害河东,幸被观音大士发觉,以箭射之,九头狮点化成山置于湘江西岸;箭落江中,遂成“箭洲”,现为“空洲”。为报观音镇狮救难之恩,当地乡民在九狮山畔赤岩天然石洞中立观音大士之像,焚香秉烛,日夜朝拜,后称“观音岩洞”,并建一寺庙,称为“空灵寺”。 正因为此,历代文人墨客来此咏诗作画,流连忘返。公元1098年,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游空灵岸时,挥毫题写“怀杜岩”三字,现仍镌刻于空灵岸悬岩之上。从此,空灵寺更为闻名。 近年来,社会各界募资1千多万元,重修古刹空灵,建成新的三圣殿、万佛殿、藏经楼、罗汉堂和大雄宝殿,规模不断扩大,每年迎来游客、香客10多万人次。 党建帮扶株洲县雷打石镇铁离村是2008年市里确定的农村基层党建帮扶点。 党建帮扶,核心在于帮班子 要发展、要致富,先要建好党支部。如何帮助村里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成为联络队进村后首先要解决的一件大事。 党建帮扶,根本在于帮观念 观念新才能天地宽。为此,帮扶队一边向村民宣讲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意义,组织村民畅谈村里未来发展的设想,一边向村民展示村庄发展远景规划效果图,激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联络队还组织有关单位进村开展“五下乡”活动,增强村民的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卫生知识,邀请专家和农技人员为村民讲授无公害蔬菜栽培、农业产业化、植保病虫防治、水稻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 党建帮扶,重点在于帮基础农村经济要发展,必先打牢基础。帮扶队进村之前,铁离村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当薄弱,村里大部分老百姓仍没告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生活,农电网也在今年的冰灾中遭到极大破坏……针对这一现状,帮扶队急老百姓之所急、想老百姓之所想,把改善村里的生产生活设施当作帮扶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 远教创新村雷打石镇砖桥村2004年投资10多万元,建成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两年来,村支两委共组织党员干 部、群众集中学习45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36期,提供市场信息80多条,总计培训党员群众1270多人,占全村总人口84%,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明显提高,全村经济和社会得到较快发展。 一是党支部的凝聚力大力增强。通过远程教育,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增添了现代化装备,党支部凝聚群众有了新手段,村干部发挥作用有了新舞台,群众组织开展活动有了新阵地。 二是党员群众的综合素质普遍提高。通过远程教育,真正做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党员群众相互帮助,相互照顾,谁家有困难,都会想方设法去解决。 三是经济发展的步伐迅速加快。远程教育给砖桥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村上先后办起了养殖场、加工厂、大米厂、商场等大小企业8个,开发了400亩果园,200亩杉木林,买断雷打石奔鹿瓷厂、买断原八建公司。结合远程教育名优乡镇、村的优点,发动全村人上山垦覆油茶林80亩,改造低产田100多亩,开发农村新能源,新开发沼气池30多个,创办优质稻生产基地。村民们以前除种田种菜外,无其他经济来源,农闲时就以打牌聊天消磨时光,现在全村750名劳动力几乎全部在村办企业、果园、林场、养殖场工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