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云南山茶
释义

§ 种属概述

云南山茶自然分布于云南西部山地和滇中高原,如西部的腾冲、永平、景东、凤床、巍山、大理、丽江和中部的昆明、嵩明、富民、武定、禄劝、禄丰、楚雄、陆良、曲靖、易门等县,尤以腾冲为多。多生于海拔1900-2600米沟谷两侧或背阴湿润地段。因栽培历史较久,目前一些寺庙还保留有元、明等朝代的古对。

一般人们所称山茶,则是山茶属的泛称,现代世界上栽培供观赏用的茶花有:

1、山茶花CamelliajaponicalL又名华东茶、川茶;

2、云南茶花CamelliareticulateLindl云南特有种;

3、南山茶CamelliaserniserrataChi又称广宁油茶;

4、茶梅CamelliasasanquaThunb

5、冬红山茶CamelliauraruKitamura又呼美人茶;

6、玫瑰连蕊茶CamelliarosaefloraHook我国未见栽培。

现状:渐危种。目前各地虽多栽培,但自然分布的居群和一些古老的大树,却无人保护,任其砍伐或采摘。特别是近期大家喜爱花木,挖掘贩运者日多,破坏更为严重。

中国茶花育种应发挥中国茶属众多的种质资源优势,进行种间和属间远缘杂交,培育出中国特色的茶花新品种。目前对新品种的培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云南山茶

1.培育芳香茶花:用有香味的茶属植物杂交,形成有香味的茶花品种,如美国已培育出的"香粉红"Fragrantpink,以及"辛迪玉桂"CinnamonCindy等多个具有香味的茶花品种;

2.不同茶色茶花的选育:茶花的花色仅有红色(从粉红、银红、桃红到深红)或白色,60年代发现了黄色的金花茶,以后又发现了20多种开黄花的种类,但黄色花的花型较小,花瓣较少,观赏价值不太高,目前国内外正在将黄色花的种类与茶属其它植物杂交,希望能得到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黄色品种;

3.培育矮化品种:茶花株型高大,特别是云南山茶本身就是乔木,枝条长,叶大而稀,不宜在居室内栽培。可利用茶属中矮生的植株,杂交得到节间短,株形丰满的新品种,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化和美化居室环境与城市环境的要求日益高涨,这为茶花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许多南方省市的居民都有栽植茶花的爱好,昆明、温州、重庆等城市还把茶花定为市花,并成立了中国茶花协会,进一步促进了茶花的普及推广。可以预期,山茶花作为中国原产的著名花卉,是极有市场价值的优秀花卉。

§ 形态特征

云南山茶常绿乔木,高8-16米,胸径达50厘米;对皮灰褐色;小枝黄褐色,无毛或被细柔毛。叶互生,革质,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5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至短尖,基闻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具细锐锯齿,下面主脉被毛或无毛;叶柄长4-15毫米,被柔毛或无毛。花粉红色至深红色,常1-3朵着生于新梢顶端叶腋,直径5-18厘米,无梗或花梗菜短;萼片5-7,被毛;花瓣5-7,重瓣花可达30-60;雄蕊多数,基部连合成筒状;子房上位,3-5室,被丝被茸毛。蒴果扁球形,直径4-8厘米,外壳厚木质,成熟时3-5瓣裂,每室有种子1-3粒;种子直径1-1.5厘米。花有单瓣、复瓣、重瓣各类型;花色有粉红、大红、紫红、银红以及红百相间各种。

§ 历史考证

云南山茶

中国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关于对茶叶的记载,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多年有关神农氏的传说"神农为民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原为药茶,而非嗜好品。在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成书的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中,已有了有关茶的文字记载,在三国时代(公元222~280年),茶已开始成为日常的嗜好饮料。到了唐朝时,茶已相当普及,唐朝元年陆羽所著《茶经》对茶的性状、品质、产地、采制烹饮方法及用具作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陆羽也被人尊为"茶圣"。

云南山茶虽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隋唐开始,宋、元、明以后渐盛,但地处偏僻,山川阻塞,世界各国知道较少,南诏、大理国时期(公元8世纪--13世纪),已成为庭园栽培的重要花种。腾冲是云南山茶的原产地,至今,在腾冲县境内还保存着成片的野生和半野生山茶树种。云南山茶的栽培品种传到国外是在十七世纪末以后,先传到英国,后又传到美国。数百年来,山茶花与云南人民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又以它娇艳无比,多姿多彩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云南山茶云南山茶的学名CamelliareticulataLindley,始于19世纪中叶,但到20世纪后半叶才引起各国园艺学家的重视。云南山茶花大色艳,花型变异较多,极具观赏价值,而且野外分布较多,常易形成自然杂交新品种,如腾冲野生红花油茶林中就有由于自然杂交而形成的花型、花色有很大区别的新品种,90年代初由腾冲县城建局组织了对红花油茶林中自然杂交新品种的鉴定,经专家仔细研究后共评审鉴定了62个云南山茶新品种。1995年又从昆明震庄国宾馆的栽培品种中鉴定出10个新品种。

中国云南是山茶花的主要产地,其他如四川、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等地也有种植。17世纪下半叶,中国山茶就传入英国、法国,被尊为“瑰宝”,后传入美洲、澳洲等地,受到世界各国园艺界的高度赞赏和重视。

郭沫若赞云南山茶诗句之一:

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初见满城霞;

人人都道牡丹好,我说牡丹不及茶”。

§ 栽培方法

繁殖培育

用种子繁殖和靠接法。秋季采果,荫处晾干,种子多水,有油质,寿命短,取出后应随即插于山间造林地,株行距1×1米,每穴插入种子2-3粒,至来年春季发芽,加强抚育管理。或将种子用湿沙贮存,至翌年早春播于苗床,约20天发芽,至苗高20-30厘米时,于5-6月雨季移植上山。造接法系于4-5月间,用山茶花作砧木,与云南山茶花靠接,约100天可愈合,即可将云南山茶花接穗下端从母树上剪下,即成新株。用扦插法也可成活,但成活率低。也可试用组织培养法繁殖优良无性系。

部分品种介绍

1、“恨天高”;又名汉红菊瓣,为云南山茶花中的珍品。原产大理,现昆明、腾冲、保山、凤庆、等地均有栽培。叶片光亮平展,卵圆形至椭圆形,先端短尖,基部钝圆至宽楔形,长5.5-10厘米、宽3.5-6厘米。花粉红色,边缘略淡;花重瓣,7-8轮排列,花径9-11厘米,花期3月-4月,为云南山茶中花期最迟者。 云南山茶

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是云南茶花中唯一最珍贵的天然化品种,据笔者多年观察调查,一是本种可能具有矮化基因控制,自身生长迟慢;二是此品种在整个个体发育中,不断出现交替性的枯枝现象(也出现于紫袍茶花上,俗称“跳枝”),使主干分枝不断枯死再萌发;二是顶生花优势,抑制植株的顶端顶芽优势,制约了高生长。此外,某些病理性的影响也可能影响高生长有近百年生而高不及数尺者。花色绯红而有白边,复瓣重重,甚为美丽,并有放射状六角恨天高等变异品种。

在历史上,据《滇南茶花小志》称:“恨天高,枝干短小,一桃红,片多花大;一朱红,花较小,片亦少”。现仅存桃红色,朱红色品种己失传。

2、‘童子面’:原名‘银红菊瓣’。乔木,高5-10米。原产大理,祥云、楚雄有数百年大树,引入昆明后改此名。叶片内曲呈V字形,椭圆至椭圆卵圆形,先端钝圆,基部钝圆至宽楔形,长5.5-9.5厘米、宽3-4厘米。初花淡粉红色,略带红晕,似幼童脸色,故有‘童子面’之称,盛花期后变为白色;花重瓣,5-7轮,外轮花较大,内轮渐小,为规则的覆瓦状排列;花径6-9厘米,晚花型,花期3月-4月。植株健壮,枝条短而分枝多,树冠稠密。为云南山茶花中的佳品。

3、‘紫袍’:小乔木。叶片宽卵形至长椭卵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长7.5-9厘米、宽3-4厘米;叶柄粗,长约1厘米;枝粗叶肥,叶色深绿。花色红而偏紫黑色,是所有云南山茶中颜色最深的品种。就山茶色彩而论,‘紫袍’是山茶中的名贵品种,重瓣,6-7轮,花瓣平,覆瓦状排列,少有内轮卷叠起伏稍呈不规则形;雄蕊多数瓣化,雌蕊退化;花径11-13厘米,最大要达16厘米;花期l月-3月。本品种枝干上多有不整齐的凹陷,俗称“蜂窝眼”,这是识别本品种的明显特征。主要变形有玛瑙紫袍、朱砂紫袍、九心紫袍和紫袍玉带等。

4、‘大理茶’:乔木。叶片宽椭圆形至椭圆卵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钝圆或宽楔形,长9-10厘米、宽5-6厘米。叶片肥厚硕大,靠近基部叶缘有显著波纹,为其特征。花色艳红至深桃红色,初深转浅,重瓣,3-4轮,外轮平伸,内轮曲折,连接如球形;雄蕊多数集合为一丛或分为2-3小组,混生于曲折的花瓣中,雌蕊退化;花特大,最大花径可达22厘米,为云南山茶中花型最大者;花期1月-3月。寺庙中多古树。

5、‘松子鳞’:乔木,高9米。在昆明、晋宁、通海等地,现还有松子鳞茶花古树。叶长椭圆形,叶片平伸,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长5.5-7.5厘米、宽3.5-4.5厘米。花深桃红色,渐开渐淡,花瓣较少,8-10轮,花径10一14厘米,花期1月一3月,因其花初开之时,花冠宛如松球张鳞,故得名。

6、‘牡丹茶’:乔木,树型扩散,枝条较软。叶片椭圆卵圆形,先端具长渐尖头,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叶脉清晰凹陷,长7-11厘米、宽3.5-5.5厘米,平展。花淡桃红色,初开时较深,逐渐变浅,形成饱满的圆球状,如牡丹形花冠。雄蕊多数分2-3轮,围绕在雌蕊周围,雌蕊退化成扁平状;花硕大艳丽,花径11一16厘米或更大。花期2月一3月,是云南山茶中的晚花型品种。本品种植株丰满扩展,叶片较多叶脉凹陷,枝叶优美,花蕾较少而精,为其特点;花朵大而复瓣加牡丹状,因而得名,为云南山茶之珍贵品种。

7、‘大玛瑙’('Damaonao'):乔木叶片长椭圆形波浪状,内曲;先端尖,基部宽楔形或钝圆,边缘有细锯齿,长6-10厘米、宽3-5厘米,枝叶与狮子头相似,是云南山茶中既美丽又普及的良种,花重瓣,4-5轮,外轮花瓣平伸,内轮花瓣曲折;雄蕊多数,分多组混生于曲折花瓣中,雌蕊多数退化;花期1月-3月;本品种花色为艳红与白色相间,又有红、白玛瑙之分,红色多者称红玛瑙,俗称‘猪血拌豆腐’;白色多的称白玛瑙,俗称‘豆腐拌猪血’等变异。

8、‘通草片’:又称菊瓣。小乔木。叶片内曲呈“V”字形,叶面光亮净洁,椭圆形至椭圆卵圆形,先端圆尖,基部钝圆至宽楔形,长7.5-8.5厘米、宽4-5厘米。花多,粉红色,重瓣,呈规则的覆瓦状排列;6-8轮,外轮花瓣较大,内轮渐小,雄蕊少或无,雌蕊退化,花径7-10厘米;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是云南山茶中开花较早者。本品种适应性较强,枝叶繁茂花繁,盛开之时满树红花,为云南广为栽培的品种之一。

茶花类

9、‘麻叶银红’;株型扩展。叶片窄而尖,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表面深绿,具深凹脉络,背面亮黄绿色,长7-11厘米、宽2.5-3.5厘米。花深银红色,瓣上具细红色条纹,重瓣,3-4轮,花径9-10厘米,雄蕊多数,雌蕊变为扁平状;花期2月一4月。

10、‘厚叶蝶翅’:又名少渺蝶翅。叶片平伸,大而厚实,两侧不等大;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长6-11厘米、宽4-5厘米。花淡红色,重瓣.3-4轮,外二轮平伸排列,内二轮起伏曲折;雄蕊多数,分7-8组,混生于曲折的花瓣中,雌蕊发育或退化;花径12-14厘米,花瓣虽少,但卷旋直立,花型美丽,有如蝴蝶展翅,故名;花期1月~4月。昆明金殿旁,原有此古树一株,高达15米左右,1981年枯死。

11、‘软枝绣球’:又名凤山茶。叶宽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略向下弯勾;基部楔形,长7-10厘米、宽4-5厘米,叶面深绿光亮。花深玫瑰红色,重瓣,4-5轮,花瓣平伸,盛开时微向内曲。雄蕊多数,花心分多组,雌蕊退化;花径10-13厘米;花期2月-3月。本品种原产云南凤庆县,现昆明己引种栽培(1981),枝条细软,故有‘软枝绣球’之称。

12、‘国媚茶’:乔木,树形高大。叶椭圆形,尖端短尾尖,略反卷;长6.5-11厘米、宽3.5-6厘米;叶片平展,主侧脉凹陷明显,锯齿细密。花桃红色,半重瓣型,花瓣30-50枚;花瓣倒卵形,瓣先端具宽凹缺,裂成两个明显的圆形瓣端,内轮花瓣瓣端,有明显的白色斑块,红白相间,花朵奇硕;中花期,能结实。滇西存有古树,高9米,胸径49厘米,树龄300-400年。该品种名是为表彰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国际著名的山茶花和杜鹃花专家冯国媚教授,在云南山茶花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而用其名字命名的。

茶花邮票

13、‘狮子头’:俗称‘九心十八’瓣,主产大理。乔木,生长迅速。叶片长椭圆形至长椭圆倒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微向内曲,长7-8厘米、宽4-5厘米。花鲜红色,重瓣,4-5轮,外轮花瓣平伸,内轮曲折起伏,构成球状;雄蕊多数,分为5-9组,混生于曲折的花瓣中,雌蕊多数退化,少数结实;花期l月-3月。

较易栽培,大理、昆明、楚雄、保山、腾冲等地广为栽培,并多古茶树,有些为实生。寺庙、庵堂院内尤多。

本品种的变异甚多,有独心狮子头,玛瑙狮子头等变种。

14、‘早桃红’:树势高大而强健。叶为椭圆形至椭圆卵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或钝圆,长7-12厘米、宽4-5厘米。花桃红色,重瓣3-4轮,外轮花瓣微波,内轮起伏;雄蕊多数,分8-10组,混生于曲折的花瓣中,雌蕊发育,能结实;l2月始花,翌年3月终花,是花期最早的云南山茶品种。昆明黑龙潭内,现存早桃红古茶一株,树高9.12米,胸径近30厘米,树旁立有石刻的“明茶”字样。著名诗人郭沫若《游黑龙潭诗》中有“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惊醒唐梅睁眼倦,衬陪宋柏陪姿雄”的诗句。

15、‘牡丹魁’:乔木。树形优美,枝条脆,幼树叶平展,老树叶呈“泡泡”状(叶肉从中脉间凸起)。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片“V”形内折。花桃红色,外层花瓣平展而大,内轮瓣渐次缩小,似“托桂型”小瓣,但内轮小瓣蝶翅状、直立;花径8-12厘米,花瓣可达60-100枚,为云南山茶中花瓣数量最多者;雄蕊较多,分成数簇,夹生于花瓣中,形成明显的多心花;雌蕊退化变异,花柱片状扭曲败育不结实;花期特别早而长,自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为陈晓与沈大权先生1987年从腾冲红花油茶的自然杂交群中分选出的珍品种,应重点繁育。

16、‘麻叶蝶翅’:叶片长椭圆形,先端长渐尖头,基部钝圆或宽楔形,表面暗绿,叶脉深凹,长7-9厘米、宽3-4厘米。花淡红色,重瓣5-6轮,外轮花瓣呈倒卵形,平展,内轮花瓣呈匙形,波浪起伏;雄蕊多数变为花瓣,雌蕊退化为扁平状;花径7-11厘米,花期2月-4月。本品种枝条柔软外展,花枝垂曲,翩翩成起舞状,另具一姿。其叶近似厚叶蝶翅,唯叶脉深凹,花色较浅,雄蕊数少,是其不同之点,产于大理地区。 茶树

17、‘宝珠茶’:乔木,老品种。叶长卵形至长椭圆形,长7-11厘米、宽4-6厘米,先端急尖,叶脉深凹,叶片“V”形上折。性状与‘大红桃’相似,但花瓣较多。花大艳红色,宝珠状托桂型,花径12-14厘米,花瓣20-30枚,4-5轮,外轮平瓣或微曲而大,内轮瓣多数为瓣化雄蕊混生,组合成托桂状半球形,多束雄蕊杂生其中,雌蕊退化,柱头半扁平,不易结实;花期2月上旬至3月下旬。该品种为云南山茶中的古老名种,多产于昆明。花供药用最佳。

18、‘柳叶银红’:叶片平伸,长椭圆形至卵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背面中筋有细毛,嫩叶更明显,长7-10厘米、宽3-3.5厘米。花淡银红色,半重瓣类型,3-4,轮雄蕊多数,约分5组,围生于雌蕊四周,雌蕊绿色,子房具毛;花径12-15厘米;花期1月-3月。本品种叶片窄长,脉纹较浅,先端尖头较短,为其特点。

19、‘大桂叶’:本品种叶似桂花,故有桂叶之名。叶片与‘柳叶银红’最相似,唯先端渐尖下弯明显,叶片内曲,卵圆披针形,基部楔形至钝圆,长6-8厘米、宽2.5-4厘米。花深银红色,花瓣4-5轮,雄蕊少数,分2-4组与内轮花瓣连合。雌蕊退化为扁平状,花径9-10厘米,花期2月-3月。本品种花色比‘柳叶银红’深,花期较‘柳叶银红’晚。

20、‘小桂叶’:枝条直立性强,树势如扫帚形。叶狭小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头,基部楔形,长6.5-8厘米、宽1.5-2.5厘米,为云南山茶花中叶片最小的一种。花色银红,久开微带蓝晕,花瓣狭长5-6轮,外轮平伸,内轮花瓣常具白条;雄蕊多数,围生于雌蕊四周,其中一部分变为狭长花瓣,雌蕊发育不良;花径9-10厘米;花期2月-4月。

§ 山茶花叶斑病

云南山茶

症状:山茶花叶斑病(Pestalotiaguepini)的病斑近圆形,合并后可成不规则的大型病斑,银灰色,其上着生许多小黑点,即是分生孢子。严重时常引起落叶。

病源:病原菌是茶褐斑盘多毛孢。

发生特点: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分生孢子盘、或以菌丝体在病枯枝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分生孢子自伤口侵入寄主组织,潜育期10天左右。温室栽培可以周年发病。

防治方法:

(1)加强养管:摘除病叶,集中烧毁。

(2)药物防治:喷施0.5%~1%剂1000倍液,每隔15日喷1次,连续喷3~4次。

§ 应用价值

可孤植、群植于公园、庭院及风景区,是优良的观赏树种。

山茶花属茶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草质,呈卵形或椭圆形,上面光亮,边缘有细齿。冬春开花,花型大,呈大红色。园艺上品种很多,有单瓣、重瓣,花色红、白不一,久经栽培,为著名植物。

木材供雕刻和制农具用。种子榨出的油,供食用和工业用。

中医学上以花入药,主治吐血、衄血、便血等症。

§ 养护要点

茶树林喜半阴,忌日晒、干燥,气温18~24℃、相对湿度60%~80%为最适宜气候。喜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pH4~5)土壤。不耐盐碱,根系浅,忌强风,不耐修剪。长寿树种,树龄可达数百年。

云南山茶花是云南特有种。叶光亮革质,花大而艳丽,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本油料植物和培育茶花新品种有用的种质资源。而古老的云南山茶花大树反映中国的古老文明,应加以保护。云南山茶花的古老大树无论栽植或野生,均应从速采取保护措施,严禁采摘破坏。各产地的野生居群亦应采取保护措施。西南地区各植物学及园林机构应积极加以扩大繁殖。

§ 参考文献

1.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山茶花》,云南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2.冯国楣:《中国茶花的育种探讨》,《中国山茶花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版集》,第16页-19页

3.林鸿鑫等:《中国温州茶花鉴赏》,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4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8: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