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义学
释义

§ 基本简介

清代台湾的学校教育,有府县儒学、义学、社学、书院及书房等。

义学,俗称义塾,清朝义学之设,係根据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定义学小学之制”,及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令各省府州县多立义学,聚集孤寒,延师教读”之规定而办理。

义学产生于北宋时期,始于名相范仲淹,是一种专为民间孤寒子弟所设立的学校。这类学校,有的是一些官员、地主出资在家乡所开办,也有以祠堂地租或私人捐款而设。长沙地区自宋代开始,已有了义学的记载。宋真宗天禧(1017-1021)年间,湘阴人邓咸“创义学于县南,以训族子弟及四方游学。

义学之创立,由所在地官民义捐创立,或由官司创建,或单殊属个人私设;学生年龄为六岁至十一岁,学习读书写字,为地方的基础教育。

§ 元代发展

义学学堂

元代中后期,中书左丞许有壬之父许熙载,号东冈,曾仕宦长沙,在长沙县东梨镇“设义学,训诸生”。他死后,诸生思之,为立东冈书院,元朝廷并为设立教官,颁赐愿额,以为育才之地。元顺帝元统(1333-1334)年间,长沙县西北乔口镇有三贤堂,把屈原、贾谊、杜甫,邑人黄澹乃设义学于祠,顺帝亦为之诏赐“乔江书院”匾额。

浏阳南台书院,位于浏阳县城内南台岭,旧为义学,即邑人梁子真所建。义学一般都免收学费,有的还提供学习用品,因而为家境贫寒的学子提供了就学的机会,对于普及民间教育和从社会下层培养人才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义学、教馆和家塾,一般来说,主要是从事小学教育,又称蒙学教育,故这类学校的老师又称蒙师。从学者都是15岁以下的少年儿童。而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学算等,并兼有伦理教化的功能,常用的课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昔时贤文》等。这类学校除了少数由官僚、地主、商人等富贵人家所开设的以外,大多都十分简陋,没有专门的教 舍,教师束修微薄,仅能糊口,就学子弟也多出自贫苦人家,大多只求粗识文字面已。中国古代曾有不少吟咏这类学校的小诗,反映了其中的一些情况。如宋代诗人刘克庄有诗云:“短衣穿结半瓠空,所住茅檐仅蔽风。久诵经书皆默记,横挑史传亦能通。青窗灯下研孤学,白首山中聚小童。却羡安昌师弟子,只谈《论语》至三公。”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也有诗吟道:“漆黑茅庐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

§ 清代学址

济源市文物普查队日前在该济源市邵原镇郝坡村新发现并登记一所清代“义学”校址和一通民国四年的“义学”碑。郝坡村的秦家祠堂就是清代的“义学”校舍。该校舍坐北面南,占地约2000平方米,现存主房和东西厢房各3座。该校舍从清代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至今部分房屋仍保存完整。该清代“义学”校址及民国“义学”碑就位于邵原镇东阳河西岸的郝坡村内。现存放于秦家大院东侧,碑高85厘米、宽41厘米、厚12厘米,为青石质,圆首。

从石碑的正面可以清楚地看到“义学”楷体的碑额,碑文楷书,6行,共190字。碑体文字清晰,保存完好。据普查队员初辨,碑文大意是:在清初康熙年间,邵原镇郝坡村秦宗程因乏子无后,将其家产奉献于秦家祠堂并兴办“义学”教育。民国四年,又有秦伯珣乐善好施,将自家全部积蓄补贴到学校,与宗程家产一并用于兴办“义学”。秦家人特撰文立碑,名曰“义学碑”。300余年的“义学”在秦氏历代族人的捐助下延续的历史,从中可以看出秦氏一族兴学重教的优良传统,从这所“义学”中走出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学子。

这所清代“义学”校址及民国“义学碑”的发现,对研究古代邵州乃至济源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7:5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