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仫佬族习俗 |
释义 | 仫佬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魏晋以来史书上称其为"姆佬"、"木佬",是包括在僚、伶的泛称之中。据历史记载仫佬族习俗和传说,最晚仫佬族人在元代或明初就已经居住在广西罗城一带。其民族自称为"伶"、"谨",壮族人称他们为"布谨",汉族人称他们为"姆佬" 仫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属于石山地带,层峦叠嶂、山峰如林、峡谷洼地密布,土质贫瘠,农田灌溉和交通都极不方便,难以发展经济。近几十年来,不断兴修水利工程,灌溉面积越来越大,粮食产量不断增长。 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等县,其余散居在罗城附近的宜山、柳坡、都安等地。"仫佬"一词在民族语言中,就是"母亲"的意思。 仫佬族主要从事农业,以水稻、玉米为主。耕作技术、作物种类和生产工具基本上与附近的汉、壮族相同。仫佬族人生活的大山中蕴藏着丰富的煤,素有"煤乡"之称,采煤已成为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耕民族大都有保护爱惜耕牛的传统习惯。但是像仫佬族这样敬重牛的习俗,却是别开生面。他们把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当做牛生日,届时家家户户清扫牛栏,把牛洗刷得干干净净,给牛送上好饲料,让牛歇息。这天要杀鸡宰鸭备酒祭"牛栏神"。要用枫树叶汁泡蒸黑糯米饭祭祖先。祭毕,先让牛吃黑糯米饭团,尔后人才能吃,以此表示对牛的敬重。 关于牛生日的来历,仫佬族有这样一个民间传说:古代仫佬先民以锄挖地耕种,非常艰辛。有个叫罗英的姑娘在白银山上用动听的歌声解救了一头蹄子夹在石缝中的野牛,把它带回家中,割嫩草给它吃,唱山歌给它听,并教它耕田犁地。野牛好像也通人性,为了感恩,给仫佬人减轻劳动负重,同时,耕牛也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后来罗英被尊为祖神,她救牛的四月初八做为牛生日。 仫佬族习俗仫佬族的禁忌有:挖煤时不许讲不吉利的话;进门时不能踏门槛;忌食猫肉、蛇肉,有的地方还忌食狗肉和猪心。 在众多节日中,仫佬族最独特最隆重的节日是"依饭节",又称"喜乐节"。顾名思义,这一天是个喜庆日子,每三年立冬以后择吉日举行,这天,他佬山寨从清晨开始就锣鼓咚咚,歌声索绕在山间,人们抬着猪羊到饲庙中祭祖,做道场,祈求人畜平安,佛教、道教色彩浓郁。白天看要狮舞龙,晚上燃起火把看戏,整个仫佬山寨热闹而又祥和。 仫佬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婚丧嫁娶、祭祖都要用山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每逢春社节日,仫佬山寨便歌声不断,颇有绕梁三日的感觉。在歌谣中,最有意思的要数"十劝歌"了,它反映了仫佬族人民的道德观念,寓道德教育于文娱活动之中,生动活泼,寓教于乐,表现了仫佬族人民勤劳、尊老爱幼的补实良好民风。每逢节日,仫佬族人民还进行颇具民族风情的舞草龙、抢花炮、象步虎掌等等。 "抢花炮"是仫佬族传统的民间文体活动。仫佬山乡凤凰山附近有个"龙岩坡",坡上有个'成王庙"。为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龙王庙"庙会,仫佬族人民都要聚集到一起举行盛大的"花炮节"。届时,乡亲们成千上万,纷纷涌向龙岩坡,参加"抢花炮"或观光。"抢花炮"场面生动,队员们互相协作,热闹非凡。抢得花炮者被视为村中英雄,人人崇敬。 在仫佬山乡,男女老幼都穿青蓝色的衣服,青蓝色是仫佬人最喜欢的一种服饰颜色,他们家家户户都会自织、自染这种青蓝色土布,工艺制作别致,织出的布色泽鲜亮,既美观又耐用。清代,妇女穿筒裙,现在穿大襟衣、长裤,梳辫盘答,戴着精致的耳环、手锡、戒指。男子穿对襟衣服。 仫佬族以稻米、玉米为主食,喜欢吃酸辣食品,尤其喜欢辣椒和糯米饭。最有民族特色的要数桐叶粑和特大粽粑,让你吃了还想再吃。 生孩子被仫佬族百姓当作大喜事。新嫁娘一怀孕就要向母亲报喜,未来的外婆立即动手给将出世的孩子绣背带,以备将来背孩子用。 孩子一出生,亲家便派人到外婆家报喜,外婆便挑着早已准备好的礼品前去贺喜。礼物有鸡(生男孩送母鸡,生女孩送公鸡)、绣花背带、花布、甜米酒、红糖、鸡蛋等。外婆在女婿家住满三日,与接生婆、亲家母吃完喜餐后才返回自家。 产妇坐月子期间倍受照顾,独居卧室,单独吃富有营养的食品,还要举行喝姜酒仪式。满月后,母亲撑着伞背着孩子到田间转悠,谓"游因峒"。背孩子的背带里还塞有书本,预祝孩子长大后勤劳好学,才智超群。尔后,背孩子到集市上去买葱买蒜,期望孩子长大后聪明能干,能说会算。最后,母亲背孩子到外婆家与外婆、舅舅、舅妈等"见面"。 过去是只给男孩子做满月,现在实行计划生育,许多人家也给女孩做满月,众亲戚还送孩子很多食物、衣服和首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