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
释义

§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创建于1960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担负着为全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军队文学艺术人才和文化管理人才,开展军事文艺创作和研究等任务。设有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文化管理、美术6个系19个专业,形成了研究生、本科、中专教育三位一体,培训、轮训和函授教育互为补充的教育体系。学院座落在大学林立、文化艺术氛围浓厚、高科技人才密集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现任院长张继钢少将、政治委员李永龙大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下设表导演教研室,台词教研室,形体教研室,影视教研室。戏剧系的教学目标是:培养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军政素质,以表演专业为主的艺术工作者。经过在校学习,要求学员较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坚实地掌握表演专业技能和创造人物形象的科学方法,具有较丰富的文学艺术修养,思维活跃,独立创造能力强,在表演艺术领域中有开拓和创新精神,胜任舞台、屏幕、银幕的重要角色和主要角色。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

戏剧系在教学指导思想上,继承和发扬部队文化艺术工作的优良传统,重视基础训练,注重实践环节,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并广泛吸取中外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经验,努力推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历届毕业班演出的剧目有:《霓虹灯下的哨兵》、《青年一代》、《袭击》、《天山深处》、《女飞行员》、《高山下的花环》、《宋指导员的日记》、《火热的心》、《唐太宗与魏徵》、《尤里乌斯·伏契克》、《阴谋与爱情》、《瓦萨·日列兹诺娃》、《威尼斯商人》(英语演出)、《寻找山泉》;创作演出《团圆曲》、《这里没有沙漠》、《猛士之歌》等大型话剧和舞台短剧专场节目,受到军内外观众的好评。1987年创作演出的《芙蓉树下》获全国首届戏剧小品电视大赛一等奖。 戏剧系近20年来,为专业话剧团体输送了9届4年制本科毕业生共240余人,其中如郑振环、郑邦玉、孔祥玉、翟俊杰、鲁继先、李保义、白志迪等已在全国戏剧界有一定影响。

§ 历史沿革

学院创建于1960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

1969年10月停办;

1978年5月恢复建制;[1]

1987年初,学院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军队院校教育改革决定,调整了训练任务和教学结构,戏剧系相继开设了2年制表演专业干部进修班(大专)和短期轮训班。

学院面向全军全国招生,从1993年起有关专业将招收部队士兵 学员。学院创建以来为部队培养了一大批深受干部战士欢迎的文艺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 学院将继续沿着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道路奋勇前进。

2003年参加第七届“桃李杯”舞蹈比赛,19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奖,摘取五块金牌,在全国第三届舞蹈“荷花奖”比赛中获表演金、银、铜奖;美术系教员创作的油画《爱尼少女》获“2000国际肖像绘画大展”最高奖,国画《生存》获解放军文艺奖。

§ 学校规模

学院座落在北京市,占地12.7公顷,现教舍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主要教学设施、设备有:排演场、小礼堂、演唱演奏厅、阶梯教室、琴房、形体教室、电教中心、图书资料馆及录音棚和各类乐器、音响器材等。综合教学大楼包括戏剧、舞蹈、美术、文化管理等专业教室.约1万余平方米。学院有舞台美术工作队、小乐队、乐器修理室教学保障分队,图书资料馆藏书近12万册,中外合订本期刊1万册,唱片约4000余张,原声录音磁带4000余盒.录像带400多盒。学院拥有一支学识渊博、教学经济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150多人是国家或省市级学会、学术机构的成员.许多教员还在北京地区一些高等艺术院校、文艺团体兼职任教。

§ 办学理念

学院从诞生之日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宗旨,坚持把部队需要作为一切建设和改革的依据,把我军辉煌的历史和部队火热的生活作为教学、创作的源头活水,把是否受广大官兵喜爱和欢迎作为检验人才质量和作品水平的标准。学院每年都组织师生上边防、下海岛,深入基层部队写兵、演兵、唱兵、画兵,辅导文艺骨干,编排文艺节目,在为兵服务的同时,汲取宝贵营养,促进教学、创作和科研,不断为部队输送合格文艺人才和优秀作品。

§ 专业设置

设有6个系17个专业:有文学、美术、戏剧、音乐、舞蹈、部队文化工作、军乐等系,有文学创作、国画、 油画、舞台美术、版画、话剧、影视表演、声乐、器乐、舞蹈表演、师资、编导、部队文化 工作管理和军乐演奏等专业

§ 办学成果

李双江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创建于1960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唯一的一所多学科、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担负着为全军培养文学艺术人才、文化管理干部和开展军事文艺研究等任务。学院设有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文化管理、美术6个系19个专业,形成了研究生、本科、中专教育三位一体,培训、轮训和函授教育互为补充的教育体系。学院座落在大学林立、文化艺术氛围浓厚、高科技人才密集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建院以来,学院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创作相结合,培养了近万名军队文艺人才,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军队、地方知名艺术家和领导干部。师生中有800多人次、千余部(件)各类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分别荣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和全国优秀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奖;戛纳、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电影金鸡奖、百花奖;电视金鹰奖、飞天奖;文华大奖、曹禺戏剧奖、梅花奖、金狮奖;全国歌曲、曲艺金奖;全国、全军美展金、银、铜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解放军文艺奖等各类奖项上百项。

文学系毕业学员创作的作品多次获得文学大奖,《大河遗梦》、《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获鲁迅文学奖,《历史的天空》、《英雄时代》获茅盾文学奖,《中国军旅文学五十年》获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三月桃花雪》获解放军文艺奖;由毕业学员创编的电视剧《和平年代》、《突出重围》、《暗算》、《中国式离婚》、《大校的女儿》、《汉武大帝》、《激情燃烧的岁月》等在海内外赢得广泛赞誉。本科学员在校期间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悲日》获第八届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学作品奖。戏剧系创作演出的大型话剧《我在天堂等你》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5-2006年度十大精品剧目,第九届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十二届文华剧目奖等七项奖,纪念中国话剧诞辰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第八届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等九项奖,第五届中国话剧金狮奖五项奖;话剧《青年近卫军》荣获第八届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作品奖;话剧《炮兵家园》荣获第八届全军文艺会演表演一等奖等八个奖项;创作演出的戏剧小品在全国各类戏剧小品大赛中先后11次夺冠。

音乐系在参加第八届、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连续获得专业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多人次在历届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获一、二、三等奖,所培养的戴玉强、韩红、王宏伟、谭晶、刘和刚等演员活跃在全国全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新生

文艺舞台上。李双江主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届文艺新作品一等奖、总政院校文字教材一等奖;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图书《中国人民解放军经典文献库·战争年代篇》(共三册)由解放军出版社发行;“军旅声乐”课程入选全军百门优质课程。舞蹈系在最近三届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共获得18个一等奖;在第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比赛中获表演金、银、铜奖;2004年舞蹈诗《成长》获第八届全军文艺会演表演一等奖;2005年3名选手参加第三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分获一、二、三等奖;2007年,在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中,群舞《一片羽毛》获表演金奖、十佳作品奖,并被评为最受观众喜爱的舞蹈作品,《桃夭》获表演银奖;在三届韩国首尔国际舞蹈比赛中,共夺得5个金奖、3个铜奖。美术系教员创作的油画《爱尼少女》获“2000年国际肖像绘画展”最高奖,国画《生存》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油画《结局》获建军80周年美展一等奖。文化管理系坚持“面向部队,面向基层”的办学宗旨,为全军培养了近3000名文化管理人才,其中不少已成为各级文化部门的领导干部、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人才和院校文化课教员。学院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积累了一批优秀教材和教学剧目,出版了几十部文艺论著和美术作品集,发表了千余篇学术论文,丰富和发展了军队艺术教育理论,戏剧系、音乐系、舞蹈系分获全军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被誉为“军队作家、艺术家的摇篮”。[2]

§ 教学方向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作品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从诞生之日起,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宗旨,坚持把部队需要作为一切建设和改革的依据,把我军辉煌的历史和部队火热的生活作为教学、创作的源头活水,把是否受广大官兵喜爱和欢迎作为检验人才质量和作品水平的标准。学院每年都组织师生上边防、下海岛,深入基层部队写兵、演兵、唱兵、画兵,辅导文艺骨干,编排文艺节目,在为兵服务的同时,汲取宝贵营养,促进教学、创作和科研,不断为部队输送合格文艺人才和优秀作品。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

2000年,受国务院文化部委派,舞蹈系单独组成“中国红星舞蹈团”出访欧洲,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推向了世界艺术舞台。2002年春节,音乐系中国器乐师生与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组成“中国红星民族乐团”,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新春音乐会。

2003年,作为“中法文化年”项目之一,解放军艺术学院“红星舞蹈团”受中国文联委派,在法国巡回演出三个月,取得圆满成功。

2005、2006年8月,以音乐系教员为主的“红星艺术交流访问团”2次赴欧洲六国进行演出交流访问,受到热烈欢迎。

2005年10月,“红星舞蹈团”赴德国、荷兰、比利时演出,又一次引起了轰动。

2007年,青年教员王莹作为中国美声第一人,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举办了“乘着歌声的翅膀”个人独唱音乐会。

2008年8月,受对外友协委派,由音乐系组成的“中国音乐家代表团”赴德国访问演出,为促进中德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交流活动的开展,拓宽了师生的视野,促进了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宣传和展示了我军文明之师形象。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努力培养新型高素质的军队文艺人才,形成了“爱军、尚美、创新”的良好校风,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逐步向现代化迈进。

§ 对外交流

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40多年来,先后有美国、墨西哥、德国、瑞士、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日本、越南、老挝、坦桑尼亚、巴勒斯坦、奥地利等世界五大洲20多个国家的艺术家、教育家代表团(组)来院观摩、讲学。学院师生也应邀赴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荷兰、比利时、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蒙古等几十个国家访问演出、举办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7: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