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下菰城遗址
释义

§ 简介

下菰城遗址文物保护碑下菰城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代:春秋

公布时间:2001年6月25日

下菰城遗址地处湖州市南郊12.5公里云巢乡窑头村,为战国时楚春中君黄歇封地。楚考烈工十五年(公元前248)黄歇在此置菰城县,距今已有2200余年。菰城得名于因“城西溪泽我草弥望”,是湖州最早的古城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菰城遗址坐落在一个自北向南倾斜的山坡上,背倚和尚山,东北靠近金盖山。下菰城城垣分内外两重,其中外城略似圆角等边二角形,现存城垣周长约1800米。东北和西北城垣保存完好,无南城垣。内城位于外城内南隅,现存城垣周约1200米,除南城迈较残外,其余部分保存都较完好。城垣一般高度在9米左右,上部宽5—6米,底部宽30米。内城有阙口六,外城有阙口三。城垣用黄土夯筑而成,较实。

在下菰城的城垣中夹杂有印纹陶、原始青瓷和夹砂陶片等;印纹陶有云雷纹、回纹、折线纹、组合纹等。附近山顶上还分布有传说的“烽火墩”,据发掘为土墩墓、石室墓等。

下菰城遗址在云巢乡的东南隅,西北倚和尚山,北面是金盖山,东南临东苕溪,背山面水,位置优越。距今约2000年。当时这里“起青楼连延十里”,十分繁华。现在除南城垣外,其余各边的断垣残壁依然存在。城垣分内外两圈,皆椭圆略带三角形。外圈面积约20万平方米;内圈位于外两圈的东南隅,面积约8万平方米。由于当时烧砖技术尚未普及,内外两城垣均不用砖砌,而是用黄土夯打筑实,高约9米。下菰城尚未经过正式考古发掘,但在遗址上仍可拣到镰形刀和印陶罐残片等战国时代遗物。明代诗人张羽曾慕名来此游览,并赋有《下菰长烟》诗:“坡陀废垒青山侧,至今传是春申宅。三千剑履化为尘,蔓草苍烟淡草瑟”,形象地描绘了当时这里的荒凉景色。

§ 概况

下菰城遗址位于浙江湖州市南郊金盖山下,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菰城东南临东苕溪,北依金盖山,是战国时楚国菰城县和秦置乌程县的县治,下菰城因“城面溪泽,菰草弥望”故名,建于战国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下菰城遗址是中国东南各省古城遗址中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下菰城内城外城两圈,外城(重城)面积约20万平方米;内城(子城)位于外城的东南隅,面积约8万平方米。下菰城城墙均用黄土夯筑,下菰城城墙高6-9米不等,上部宽3-5米,底部宽20-30米,断面呈梯形。下菰城的城垣中夹杂有印纹陶、原始青瓷和夹砂陶片等。附近山顶上分布着百姓传说中的古代“烽火墩“的建筑,近代考古界称为土墩墓、石室墓。现下菰城遗址内城筑有下菰城遗址纪念墙,高3米,宽18米,用花岗岩砌成,上面刻有下菰城的悠久历史。

下菰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城区道场乡,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 下菰城城垣可分内外两重,平面均呈圆角等边三角形。现存外城垣长约2000米,城址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内城居于外城东南角,面积约16万平方米。内、外城垣外侧还有30米宽的壕沟。城垣均为泥土夯筑而成,现存内、外城垣各有阙口多处,有的可能为城门址。下菰城内城门口现新建了一道纪念墙,长18米,高3米,用花岗岩块石垒成,上面铭刻下菰城主要历史. 下菰城遗址是浙江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先秦古城址,对其进行发掘和研究,对研究先秦历史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下菰城的城垣中夹杂有印纹陶、原始青瓷和夹砂陶片等;印纹陶有云雷纹、回纹、折线纹、组合纹等。附近山顶上还分布有传说的“烽火墩”,据发掘为土墩墓、石室墓等。“城面溪泽,菰草弥漫”而得名的下菰城,地处湖州城南二十五里的云巢乡窑头村,北依金盖山,南临东苕溪,顺流向北约四十里可达太湖,有背山面水的优越地理环境。

§ 历史

下菰城遗址据文献记载,下菰城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黄歇是战国未年楚国的一个贵族。当时秦国日益强大,开始征服六国的战争。楚王十分害怕,派黄歇出使秦国。他机智善辩,说服秦国把兵力引向北方的韩、魏两国,尤其是他帮助被扣押在秦国作人质的楚太子完逃出秦国,为楚国立了大功。公元前262年太子完登上楚王(即楚考烈王)宝座,黄歇被任命为令尹(楚相),并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他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和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成为战国未年有名的四公子。但是,淮北地区和齐国领土邻近,容易受到齐国的威胁。公元前248年,黄歇就在江东建立他的领地统治,并在今湖州的下菰城的内外,建筑城垣,设置了菰城县,清同治《湖州府志》记载:“青楼连延十里,城内又有小城……重城屹然,略不聩毁,则知当时工役之兴不苟矣!”。

两千多年过去了,这座当年繁华一时的城邑废圯已久。现在除南城垣一段外,其余各边的城垣残壁依然存在。为中国东南名省古城遗址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垣有内外两圈,其平面像两个均呈三角形。外城面积约二十平方米,应是文献记载中的“重城”;内圈位于外圈的东南隅,面积约八万平方米,应是文献记载中“子城”即内城。城垣依山势而建,当时烧砖技术尚未普及,内外两城垣均不用砖砌,而用泥夯筑,断面呈梯形,上宽3—5米,底宽20—30米,高达6—9米不等。这个周长四余里的下菰城究竟筑于何时?有的志书认为是“楚春申君黄歇所筑”;也有说“今所谓下菰城者,盖春申君伐吴时亲垒屯驻之外,其四壁间可证”,此均属臆断,不足为凭。下菰城的城垣中夹杂有印纹陶、原始春瓷和夹砂陶片等,印纹陶纹饰有云雷纹、回纹、拆线纹、组合纹等。附近山顶上还分布着,当地群众传说是古代“烽火墩”的建筑(近年考古界又称为土墩墓、石室墓),可以说这个城邑的始建年代约在春秋时期。

下菰城遗址尚未经过正式的考古发掘,文物遗迹尚被掩埋在下面,但是在地表之上的杂草丛中,偶尔仍可拣到镰形的石刀、石器和印纹陶罐残片等物,多有春秋及以前的文化遗物,因此,关于下菰城的真实面目,尚待正式考古发掘揭开。[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