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浦
释义

§ 概述

东浦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绍兴东浦可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史料记载:东浦古镇已有千年的历史,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文化内涵,以及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它是闻名于世的绍兴黄酒的发祥地,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辛亥革命先烈徐锡麟的故乡。故东浦有“水乡,酒乡,桥乡,名士之乡”的美称。

远眺青山叠翠,近看碧波映照;湖水之间,乌篷船破水而来,石拱桥静静地躺在湖面,随风飘来两岸的花香、稻香、老酒香……这自然秀丽的风光,曾吸引着历代著名文人学者留连忘返,并留下了大量千古传唱的名句。王羲之的“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王十朋的“人在镜中,舟行画里”;李白的“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杜甫的“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陆游晚年定居故里三山,在饱览鉴湖风光之余,发出了“千金不须买画图,听我长歌歌镜湖”的赞美之词。

§ 绍兴风雨亭

水乡

东浦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征,境内江河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水域广阔,水资源十分丰富,村庄,田野被大小江河分割成块,以桥相连,其景色非常美丽。清代文人李慈铭曾作词“鉴湖秋净碧于罗,树里渔舟不断歌,行到夕阳中堰埭,村庄渐少好景多。”水乡以娄多而著称,仅集镇上面就有72条娄,尤其是古镇老街,江河娄滨纵横交叉,村民沿河而居,错落有致,粉墙,黛瓦,沿廊,马头墙,骑马楼等等,可谓别具一格,别有风味,因而构筑了一道水乡独特的风景线,显示出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

东浦境域内东面的青甸湖,就是古鉴湖的残留部分。大家都熟悉的绍兴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因年老向高宗皇帝辞官回乡时,高宗赐他“镜湖判溪一曲”,故后人将鉴湖称“镜湖”。李白在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曾写道“一夜飞渡镜湖月”。因其水清如镜,又称“照湖”、“鉴湖”。此外还有“庆湖”、“贺家湖”、“南湖”、“长湖”等名称。

桥乡

东浦境内桥梁遍布,全镇共有328座,仅集镇内就有37座。民间桥梁千姿百态,细腻别致,有的古朴典型,有的气势磅礴。有桥上建廊建亭的;有桥头建庙设台的;有拱式与梁式结合的,也有拱式与涵洞结合的;也有桥上走人、桥下两边背纤的立交式多用桥,堪称一大景观。不少桥梁如湖避塘、青甸湖泗龙桥因为古建筑还成了名胜景点。特别是泗龙桥,由于江面开阔,设计独特,桥型壮观,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绍兴水乡、桥乡的代表作,成为东浦古镇桥梁的一个骄傲。

东浦的桥也与酒有关。三眼石拱桥“新桥”在镇的西面。桥上有“浦北中心为酒国,桥西出口是鹅池。”这副对联好似一幅彩色的画图: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对对红嘴赤掌、如雪如玉的大白鹅,引颈高歌,展翅嬉水,银珠飞溅,碧波荡漾。对联开门见山点破了东浦的特产是酒,酒坊林立,酒旗重重,这是酒的世界,反映了东浦镇的酿酒业在绍兴所占的重要地位。

绍兴古纤道 名士

东浦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不少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历代有皇后、壮元、进士举人、武举名将、爱国志士、海外赤子和文卫科技人才。如:唐代有诗人贺知章、宋代有全皇后、吏部尚书陆轸、诗人陆游;清代将领周国奎、周文英、周开捷;国民党爱国将领陈仪;辛亥先烈徐锡麟等等。此外,还有近代书法家胡之光、胡问遂;旅居日本的山水画家王德水;作家许钦文等等。

§ 春秋战国的酒器

酒乡

酒是东浦的特色,作为绍兴老酒的发祥地,东浦素有“酒乡”之美称。早在宋代,东浦已是绍兴酿酒业的中心。从晋朝江统《酒诰》云到梅里尖山陶罐、陶鼎、陶壶等出土,从壶觞地名由来到东晋末南朝初王城寺的建成,足以证明东浦酿酒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再从古镇老街新桥上的“浦北中心为酒国,桥西出口是鹅池”这副石柱对联看,就开门见山点破了东浦的特产是酒。早在1915年,云集信记“周清酒”作为绍兴酒的代表,参加了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荣膺金奖。

唐朝的盏托

酒乡出美酒,自古至今,东浦酒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享誉海内外。“越酒行天下,东浦酒最佳”,“绍兴老酒出东浦,东浦十里闻酒香”,这就是酒乡古镇的又一真切写照。手工制作酿酒更是东浦古镇的一绝。

东浦老街头朝东,尾朝西,它形成于南宋,繁华于清代,早在元代,老街逢六设猪市。沿河南北店铺林立。在250余家店(铺)中酒楼就有45家。酒旗招展,酒客满座。觥筹交错,佳酿飘香。清人李慈铭在《夜沿官读诸水村至东浦得两绝》中写道:“夜市趋东浦,红灯酒户新。隔村闻犬吠,知有醉归人。”诗歌逼真地写出了东浦酒店夜市盛况。老街虽在六七十年代惨遭破坏,没有像当时的繁华景观,但老街结构不变,百分之八十的老店铺还保留着,还有很大部分居民喜欢在老街出市买菜。电视剧《九斤姑娘》、《狂生徐文长》、《阿Q正传》,电影《风雨故云》、《彷徨》等影视片都在此拍摄,被演艺界称为活动摄影棚,近几年东浦镇已采取保护措施,并拟定建设“酒文化街”。

孝贞酒坊坐落在越甫桥畔,当年这一带酒肆鳞次栉比。如今两岸已是住家,唯街南街北的门面依旧保存着旧时酒护模样,一看就让人想起“风吹柳花酒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据传说,当时明武宗微服来到这里,在酒坊后边店堂里沽酒品尝,大为赏识,又得悉掌柜的竟是婆媳二人,越发惊喜,高兴之余,赠题了“孝贞”二字。回到北京,这位风流皇帝便一道圣旨钦定为朝廷贡品。两百年后,乾隆南下巡视,也慕名前来,这位热衷于到处留墨宝的大清君主,在品尝东浦佳酿后,自然又有一番挥洒,赏赐金爵。自此,孝贞酒坊便将乾隆用过的这只金爵印在方单上作为商标。酒坊名声因此大振。

在东浦,无论走至哪里,都能望见耸立在古镇上空的那条据说是乾隆的留墨:“越酒行天下,东浦酒最佳”。东浦酒具有酸、甜、苦、辣、鲜五味一体和香、醇、柔、绵、爽的综合风格,是越酒中的珍品。东浦酒除了好水(鉴湖水)和好米(当地盛产的优质糯米)外,最重要的是一套独特的酿酒技艺,有人曾把鉴湖水和优质米作为酒之血和酒之肉,那么这传统技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就是酒之魂了。东浦酒的这套独特技艺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是几千年实践的结晶。东浦是绍兴最早的酿酒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大禹时代。

§ 酒神会

旧时东浦一年一度举办酒神会。酒业会市会期三天。每年农历七月初六至初八。

酒业会市主要是迎“酒仙菩萨”。菩萨殿设立在“戒定寺”的第四进。有意思的是“酒仙菩萨”是女性形象,她头挽发髻,身穿唐代大襟衣衫。酒仙两侧侍立两个童子,左边的手持酒耙,右边的手捧酒坛。酒仙是女性颇有道理,说明绍兴酒原为农家自酿自饮,是妇女家务劳的主要内容,很可能是对酿酒生产的最初追溯。酒业会市的话动经费,除固定的庙产外,主要由商号酿户自愿捐助,《酒仙神涎演庆碑记》明确记载了二十八个酒坊捐资数量。

酒业会市除祭神、迎神赛会、演社戏外,还有龙舟比赛,热闹非凡。其时,商贩云集。尤其是酒坊酒店,与外来客商洽谈业务,品尝酒质,签订翌年老酒购销合约。酒坊根据合约签定情况,确定黄酒投产数量。东浦酒业会市是绍兴黄酒产销旺盛的生动写照。但自抗战以后,因战祸波及,酒业萧条而冷落。

酒具与酒菜

§ 晋朝的鸡斗壶

在绍兴酒文化的大家族中,酒具、酒器是变换特多,繁衍茂密的一族。绍兴的酒具、酒器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北方古代酒具以青铜器为主,绍兴古代酒具以陶瓷器为主,而辅以青铜器和其他材料。这些陶瓷的酒具,有不同的造型,有花色繁多的图案,因此从一部酒具史,又可窥见绍兴古代造型艺术、彩绘技术的发展。绍兴酒具是当时人们审美意识的记录,具有较高的美学欣赏价值。如:商周的鸭形壶、春秋战国的盉、晋朝的鸡头壶与觞、唐朝的盏托与执壶、明朝的犀角觥、清朝的套杯、近代的锡瓷酒壶与量酒器等。

饮绍兴酒很讲究酒菜,不同品种的绍兴酒适用不同的下酒菜。元红酒一般以鸡鸭肉蛋类佐饮,最感适口。加饭酒佐以冷盘最佳,若陈加饭与元红兑饮,配蟹下酒,乃是饮者一大快事。善酿酒配以甜味菜肴或糕点最为适宜。香雪酒和古越醇酒宜冷饮,饭前饭后少量饮用最感适口、开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