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明县
释义

§ 概述

东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隅,缘黄河北流之势,当豫鲁两省之交,东邻菏泽、曹县,南连兰考,西与长垣接壤,北同濮阳搭界。面积1370平方公里。人口72.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8万人,汉族为主,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7680人。2002年,全县辖13个乡(镇),40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7万公顷。

全县全境系黄河冲积平原,平畴百里,一望无垠。地形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拔为54.5~66.5米。黄河沿县境西部,南北流向,折而向东,流经县境62公里;河床普遍高出黄堤背河地面3米左右,故有“悬河”之称。人工排水河道如东鱼河西支、东鱼河北支、洙赵新河等,均源于本县,注入南四湖。因此,全境除黄河滩区251平方公里为黄河流域外,其余属淮河流域。  东明县全境系黄河冲积平原,平畴百里,一望无垠。地形由西南向东北缓缓倾斜,海拔为54.5~66.5米。

本县属北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一年四季气温差别明显。春天温和干燥,风多雨少;夏季炎热潮湿,雨多温高;秋季天高气爽,昼热夜凉;冬季寒冷多风,时降瑞雪。1月份最冷,最低气温-15℃;7月份最热,最高气温为38.8℃;年平均气温13.7℃。日照5月份最多,为262小时;11月份最少,为180小时;年平均日照2587小时。年降水量630毫米左右;无霜期最长242天,最短192天,平均为215天。这样的气候,适宜小麦、玉米、高粱、大豆、花生、棉花、瓜果、林木等温带植物生长。

东明县位居中原,濒临黄河,历史悠久,开发较早,仅县境东部,就有原始社会遗址十初之多。如窦堌集文化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刀;荆台集文化遗址出土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骨器、石器等。这些历史文物,充分说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氏族社会,已经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定居生活,繁衍生息。

本县建置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始称东昏,公元9年改为东明。此后,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三置两废,一次大迁徙。东明县原在今兰考县境内,金兴定二年(1218年),才迁至今天的县境内。县治所在地也曾几度变迁,明弘治三年(1490年),才设治于今天的县城城址。新中国成立前,东明县属河北(直隶)省;1949年,划归平原省;1952平原省撤消后,隶河南省;1963年,国务院为解决河南、山东两省交界地区水利问题进行区划调整,将河南省东明县划归山东省,作为补偿,1964将山东省范县建制及所辖金堤以南地区、寿张县金堤以南地区划归河南省。

本县钟灵毓秀,人物辈出。庄周曾为吏于漆园,徐子尝献计于外黄。白云洞系张良辟谷之所,济阳宫乃刘秀诞生之处。陈平之智,功在社稷;吴祐之贤,惠及黎元。卞望之一门刚烈,徐世勣三朝元戎。理财专家,唐刘晏名传百代;起义领袖,齐黄巢光照千秋。以手划地,张齐贤马前献策;将身受杖,石拱辰朝廷直谏。……至若当代亚洲巨人穆铁柱,武林奇葩张玉萍,更是饮誉中外,国之瑰宝。

本县人民勤劳机智,坦率质朴,临危不惧,见义勇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这里曾经是唐末农民大起义的策源地;太平军、义和团又曾在这里安营扎寨,英勇战斗;辛亥革命时期河南民军总指挥王梦兰,也是东明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反抗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奴役和压迫,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1929年8月,夏营、五营一带就建立了中共支部。1932年,中共领导了威震黄河两岸的盐民大暴动。1938年10月,诞生了中共东明县委。在抗日战争期间,党同各界人士建立了牢固的统一战线,积极宣传党的抗日主张,组织抗日武装,同仇敌忾,粉碎了日伪军一次又一次的残酷“扫荡”,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在解放战争中,党领导人民参军参战,拥军支前,配合主力部队多次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猖狂进攻,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凯歌,经受了各种严峻的考验,为解放全中国付出了巨大代价,做出了应有贡献。

东明地处中原油田腹地,境内石油已探明原油储量为2 亿吨,年开发量达20万吨,天然气储量大、品质优,已探明天然气储量达163亿立方米,年开发量72000万立方米,天然气含量甲烷95%、已烷1.8%、丙烷0.2%、丁烷0.1%,为发展石油化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东明交通、通讯便利,新石铁路贯穿东西、京九公路纵贯南北,梁兰公路连接鲁豫,东明黄河公路大桥使东明与黄河北部连成一片。

东岚高速公路使胶东半岛与鲁西连成一线。程控电话开通了国内和国际直拨。出口口岸青岛延伸至菏泽。电力供应由菏泽电网供电,2 座11万千伏变电站,阳淮50万千伏安枢纽开关站东明段工程已投入运行,可保证常年用电。目前全县工业已基本形成了石油化工、制浆造纸、农副产品。

§ 行政区划

2010年,撤销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鱼沃街道;撤销武胜桥乡,设立武胜桥镇。截至2010年末,全县辖2个街道、7个镇、5个乡:城关街道办事处、渔沃街道办事处、东明集镇、刘楼镇、陆圈镇、马头镇、三春集镇、大屯镇、武胜桥镇、菜园集乡、小井乡、沙窝乡、长兴集乡、焦园乡。

§ 政区沿革

东明县建置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始称“东昏”,公元九年反其义改为“东明”。

东明县1994年12月29日,撤销东明县三春集乡、马头乡,设立三春集镇、马头镇。

1996年12月29日,撤销东明县刘楼乡,设立刘楼镇。(鲁政函民字【1996】67号)。

2000年6月21日,东明县撤销大屯乡,设立大屯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鲁政函民字【2000】50号)。

2000年,东明县辖7个镇、15个乡。总人口691206人,各乡镇人口: 城关镇 83759 东明集镇 34515 陆圈镇 38282 马头镇 36205 三春集镇 34222 刘楼镇 24131 大屯镇 39070 渔沃乡 40375 临河店乡 17256 沙窝乡 36016 长兴集乡 30046 王店乡 22669 焦园乡 43249 小井乡 25267 胡庄乡 29231 武胜桥乡 21799 菜园集乡 28844 张寨乡 25786 高村乡 16062 海头乡 20891 五营乡 18016 焦楼乡 19012 中原油田六七厂虚拟镇 6503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截至2002年12月31日,东明县辖7个镇、6个乡。

§ 东明历史

战国时期  东明古城魏国户牖邑,在今兰考县境内。今县境西部属魏国襄丘,南部属魏国煮枣,东部属魏国葭密。

秦  嬴政东游至户牖,"霾雾四塞"遂名此地为东昏。属三川郡阳武县,故址在今兰考县北二十里。秦时今县之西南属赐郡之济阳,东及东南属东郡之宛朐,北为东郡之濮阳,西为东郡之长垣。

西汉  公元前140年(武帝建元元年)于东昏建东昏县,属陈留郡。公元9年(新王莽始建国元年)改东昏为东明,东明县名始于此。故城在今兰考县北二十里,今之东明县西南属陈留郡之济阳,东及东南属济阴郡之冤句、吕都;北属东郡之离狐,西属陈留郡之长垣。

东汉 公元25年(建武元年)改今兰考县北二十里的东明县为东昏县,属兖州陈留郡。今之东明县北境属兖州济阴郡离狐县,东境属兖州济阴郡句阳县,东南属兖州济阴郡之冤句县,西部属兖州陈留郡之长垣县,西南属兖州陈留郡之济阳县。

三国  223年,废今兰考县北二十里的东昏县为东昏镇,归属陈留国的外黄、济阳二县。今之东明县北、东及东南部属济阴郡的离狐、冤句,西及西南部属陈留国的长垣、济阳。

晋 晋朝疆域归属沿袭东汉,东昏镇归属与三国时同,今之东明县北及东部属兖州济阴郡之离狐、句阳,东南属兖州济阴郡之冤句,西部属陈留国之长垣,西南属陈留国之济阳。

东晋 东昏镇及今之东明县先后属于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国。

南北朝  南北朝时地属北魏,今东明县西部属司州之济阳,东部属兖州之离狐、乘氏、冤句。今兰考县北二十里之东昏镇归属不明。578年(北周武帝宣政元年)改西兖州为曹州,今之东明县归属西兖州冤句、离狐二县。

隋  今东明县北部属济阴郡的离狐县,东及东南属济阴郡的冤句县,西南属济阴郡的济阳县。今兰考县北二十里的东昏镇归属济阴郡的外黄县。

唐 初唐时今之东明县北部属曹州离狐县〔742年(天宝元年)改离狐县为南华县〕,南部属曹州冤句县。627年(贞观元年)废济阴,其地并人冤句。废外黄,其地并人浚仪,古东昏镇应归浚仪管辖。

宋  改东昏镇为东明镇。963年(乾德元年)于今兰考县北二十里的东明镇置东明县,属京畿路开封府。1086年(元祐元年)改冤句县为宛亭。今之东明南部属曹州宛亭县,北部属曹州南华县。1102年(崇宁元年)改曹州为兴仁府,宛亭、南华属兴仁府。

金 兰考县北二十里的东明县属南京路。1163年(大宝三年)因黄河南徙冲坏宛亭县城,随废宛亭县。1218年(兴定二年)东明县迁至宛亭故地,县城在今东明集。今兰考县北二十里的原东明县城废为通安堡。

元  元初东明县仍属南京路曹州。1235年(太宗七年)割隶于中书省大名路,属开州,治所仍在今东明集。

明  1368年(洪武元年)为避水患,又迁县治于今东明县的云台集(今县西堡城),1377年(洪武十年)废东明县,将其北部划归开州,南部划归长垣。1490年(弘治三年),复割开州二十四里,长垣十里,于大单集(今县城)置东明县,后增加二里,全县共三十六里。属北道布政使司大名府(后改北道布政使司为"北直隶")。          [民国]东明县新志四卷

清  1659年(顺治十六年),怀庆、彰德二卫合并后,东明县遂增人26营,仍属直隶省大名府。

民国  初期东明县属直隶省大名府。

1914年5月直隶省大名府改为直隶省大名道,东明仍属之。1928年(民国17年)废道,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地方为两级制,东明县直属河北省。1936年,属河北省政府第十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39年,改属河北省第十区专员公署。1947年至1948年东明解放前,东明县归属国民党河北省第十四专员公署。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1938年10月建立中共东明县委,属中共直南特委领导。1938年10月,东明、曹县、考城三县结合部建立了考城抗日民主政府,1939年3月撤销。

1940年3月,建立东明县抗日民主政府,属冀南六县专员公署。1941年3月,在东明县西南、长垣县东南结合部建立东垣县委和东垣县抗日民主政府,驻东明西南的竹林、刘庄一带,属冀鲁豫三专署。该专署1941年7月改名冀鲁豫七专署,9月改为晋冀鲁豫边区人民政府第二十二行署,东垣县政府一直属之。1942年9月在东明县东北部、荷泽西部的结合部建立南华县委和南华抗日民主政府,县城东北武胜桥一带属南华县永华区。10月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二行署改称为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专署,东明、东垣、南华属之。

1943年初,成立滨河县,属冀鲁豫第四专署。东明县城西北沿黄一带及黄河以西地区划归滨河县六区。年底滨河县撤销。将滨河县六区划归东垣县。

1944年上半年,撤销东明县建制,东明县南部划归考城,北部划归荷泽县。8月,晋冀鲁豫边区第二十专署改称为晋冀鲁豫第十专署,东垣、南华随属。

1945年8月,恢复东明县建制,划菏泽县二、三区(五霸岗、大屯一带),东垣县二、三区归属东明,菏泽二、三区为东明二、三区,东垣县二、三区改为东明县四、五区。10月,正式成立东明县政府。

1946年2月,又改晋冀鲁豫十专署为冀鲁豫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东明、东垣、南华三县属之。7月将南华县永华区划入东明。

1947年8月,撤销东垣县建制,将辖区并入东明。同时将东明永华区划归南华县。

1949年5月撤销南华县,永华区复归东明县。8月20日,中共平原省委、平原省人民政府在新乡成立,东明属平原省菏泽专署。将东明县的武邱区划归长垣县,王浩屯划归菏泽县,同时又将长垣县第三区所属的长兴、王店、马厂、荆岗、三春、焦楼、刘楼等地区划给东明,始成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10月,东明县仍属平原省菏泽专区。

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东明县归属河南省郑州专区。

1955年10月,东明县改属开封专区管辖。1963年4月,东明县改属山东省菏泽专区(1967年更名荷泽地区)。

§ 旅游资源

东明县历史悠久,历代胜迹、文物、石刻很多.由于黄河多次决口,大批文物古迹多被埋没地下。建国后,县政府重视文物古迹的搜集和保护,使不少古迹重见天日,许多流散在民间的文物也得到收集和整理。这些文物古迹对研究东明县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都有很大价值。东明有名胜古迹26处,较著名的有庄子观、荆台集古文化遗址和窦崮堆文化遗址。在东明境内的黄河段飞架两座大桥。一座堪称亚洲第一长桥--长东黄河铁路大桥,另一座是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桥名的东明黄河公路大桥,是东明的新景观。

(一)古 遗 址

窦土固 堆古文化遗址

窦土固 堆古文化遗址,位于东明县城东南20公里胡庄乡杨楼村北767米处,东500米与菏泽县接壤。遗址东西长76米,南北宽52米,为一长方形丘陵,中部隆起,高出地面25米。1975年试掘,出土一部分石刀、石斧等珍贵文物,整个遗址分为3个文化层:上层1米左右为战国、秦汉文化层;中间1米左右为商周文化层;下层属龙山文化,该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荆台古文化遗址

荆台古文化遗址,位于县城东南21公里东明集镇荆台集村东北隅,南300米临紫荆河。遗址高出地面约1米,南北长56米、东西宽20米,计112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约6米,地形南高北低,北部由于群众多年取土,形成一个391平方米的长方形土坑。曾采集标本64件,有属于龙山文化的泥质方格灰陶片;泥质蓝纹灰陶罐残片、泥质绳纹陶片、泥质磨光弦纹灰陶片;有属于商代文化的泥质加细(砂)陶鬲口沿、泥质

灰陶大口尊口沿、泥质加细砂红陶鬲片(通体饰绳足尖呈黑色)、泥质夹细砂陶鼎(通体饰绳纹足尖呈黑色)。

朱岗寺古文化遗址

朱岗寺古文化遗址,位于县城东南约35公里的马头乡赵街村西头,东距曹县庄寨镇祥符寨1.5公里,西靠郝楼村1.5公里,北邻大屯乡孟大夫村15公里,南面紧靠王街村。此遗址由于群众取土,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大坑。遗址南北长75米,东西宽45米,总面积3375平方米,文化堆积层1米左右,是新石器晚期(龙山文化)至汉代的文化遗址。采集的标本有:夹砂红陶鼎片(饰粗绳纹)、泥质灰陶寰底罐(饰绳纹)。

牛王庙古文化遗址

牛王庙古文化遗址,位于县城东北13公里后张楼村西北350米处。原为台地,后被削平,曾建有牛王,"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遗址南北长60米,东西宽45米,计27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2.4米,距地表3米。由于遗址多次被深翻,暴露陶片较多,有商代的陶片,有汉代的陶片,另有两件完整的器物,一是战国陶垒,一是汉代灰陶罐。

庄寨古文化遗址

庄寨古文化遗址,在县城北12公里的庄寨村北200米处,北紧靠黄河大堤,西邻苇地,东部和南部均为耕地。遗址南北长80米,东西宽20米,计1600平方米。遗址北端有战国时期庄子墓(待考);南端有庄子,"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文化堆积层距地表面1米,堆积厚度2米,距地表1.2~2.7米处为商代文化,距地表2.7~3米处为新石器晚期龙山文化。             西瓜之乡

东台寺古文化遗址

东台寺古文化遗址,在县城东北8公里的东台寺村西北150米处,洙赵新河北岸台地上。"文化大革命"期间挖河时,遗址部被挖掉。东西长50米,南北宽45米,计2475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3米,堆积层不详,采集的标本有商代陶片和汉代陶片。

小东湖古文化遗址

小东湖(现名东明湖)古文化遗址,位于东明县城北门里西侧200米处,南北长46米、东西宽24米,共1 104平方米。文化堆积层2米,共采集标本21件。根据标本考查,初步认定此遗址的年代为新石器时期晚期(龙山文化)至汉代。

来庄古文化遗址

来庄古文化遗址,位于县城东北9公里菜园集乡来庄村东750米处,东西长50米,南北宽40米,面积20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23米,距地表0.7~3米,从采集的标本看,该遗址的年代为春秋至汉代。

沙土固堆古文化遗址

沙土固 堆古文化遗址,位于城东北15公里的沙土固堆村东北500米处,土固堆高出地面2.4米,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米,共336平方米。文化堆积不详,出土文物有汉专,战国陶垒等。该遗址的年代约在春秋至

又代。《东明县志》记载:"相堆为白云山,圣汉代张良辟谷之处"。

(二)古 建 筑

文庙大成殿

文庙大成殿建于1498年(明弘治十→年)。1863年(清同治二年)被黄水淤焚。1888年(光绪十四年)重修。砖木结构,系四角四榨,硬山式、一斗二升五斗拱建筑。建筑面积进深11米,宽21米,共23l平方米,通高8.8米,殿顶着黄绿色琉璃瓦,殿脊原有的蜘鱼、海马、滚龙鸡等建筑构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木匾被取下。1986年政府拨款34000元,整修殿顶(第一期工程),装上大吻、兽头、膜麟宣顶、五

跑,已恢复旧观。为保护大成殿,殿周围筑起围墙。

泰山行宫

泰山行宫位于县城东南4公里后营学校院内,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原名泰山圣母殿,1961年河南省文物普查工作队认定为泰山行宫。原有大殿、后殿及配房共20间。"文化大革命"期间配房被拆掉,现仅存大殿、后殿。大殿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殿顶着黄绿色琉璃瓦,内部为彩绘梁擦。建筑面积进深75米,宽10.7米,总面积8025平方米,通高5.9米。因多年失修,已濒于倒塌。

牌坊

东明县旧有"七十二牌坊"之称,实立牌坊57座。明朝立48座,其中有记载古迹的南华量址坊、户牖旧封坊、二贤故里坊;有颂扬.才建官吏功德的忠义坊、大司空坊、太子少.呆坊、三世宫保坊、天官大夫坊;有为登科.曳第者昭彰的进士坊、冲霄坊;有褒奖贞女.防妇的乾坤正气坊、贞节坊、节孝坊、节高噩争古坊、正气维风坊等。

清初至乾隆年间,立贞节牌坊5座,至l756年(乾隆二十一年)县城实存牌坊40座。清朝嘉庆后又立贞节牌坊4座。民国以.后,牌坊只废不立。至1933年,又废掉4座,实存仍为40座。此后到解放战争,自燃损坏一些,1948年黄河抢险时,拆掉一部分。建国后,县城建设又拆除一批,到l961年,仅存文庙内的一座"板星坊",于l967年拆除。

(三) 古 墓 葬

孙敦化墓

孙敦化墓位于县城东南37公里马头乡后寺村西北。墓葬封土高0.45米,直径5米,墓地有石人、石马、石羊、石华表及断碑等。据《孙氏族谱》记载,孙敦化系明嘉靖年间人,官居山东布政使司分巡辽海东宁道右参议,死后葬于此地。此墓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雄信墓噩

单雄信墓位于县城北门里西侧200米东明湖南岸。墓葬封土已不明显,据考查此墓为衣冠塚。单雄信,隋末唐初人,曾参加瓦岗起义,后从王世充。唐灭隋后,单雄信拒不降唐而被杀,后人造墓以作纪念。1929年尚有墓碑,碑上题诗"漂泊残.魂土一丘,断碑千古共松揪,寒鸦啼落陵.前月,疑诉当年汗马愁。"1967年,墓被挖掘。

陈兵备墓

陈兵备基在县城南25公里后陈寨村北,基葬封土高1.5米,直径3米。据《陈氏家谱》记载:"陈其猷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曾任河南兵备道,死后葬于此。1952年,尚有石人、石马布满墓地,"文化大革命"中大部分被毁,仅存石马两具。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军营古墓群

马军营古墓群位于县城东南9公里马军营村东350米处。1970年,有人在此处挖砖,发现洞室墓4座,基前有墓阙一座,后全部被土覆盖。据县文物考查组考察,为明代末年基葬。据当地群众传说,明代一过路

|官员至此病死,葬于此地。

(四) 碑   刻

高村合拢处石碑

高村合龙处碑在县城西北7.5公里高村西头,黄河大堤东侧。碑高170厘米,宽80厘米,碑文石刻为"高村合拢处"。1880年(光绪六年)9月间,高村大堤决口,水势东趋。11月合拢后,大名总镇徐运奎,大顺广道刘盛藻立碑纪念。属县级重点保护文物。

五霸会盟碑

五霸会盟碑,系明朝万历年间石刻,藏自于县文化馆。此碑为断碑,高1.4米,宽0.8米,厚0.23米。上刻碑文:"……其来盖有年矣,夫五霸岗乃齐桓会盟处也。岗前有汜水河……足以作吾之胜。"

庄子观石刻

庄子观石刻出土于县城北庄寨村庄子观旧址,藏于县文化馆。碑文是:"清乾隆五十五年仲秋,大明府正堂王大老爷批示庄刘二村奉祀先贤庄子,例应优免差谣碑。

§ 自然资源

东明县东明地处中原油田腹地,富含石油、天然气,石油已探明储量为2209万吨,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63亿立方。境内有马 厂、徐集、桥口、白庙、新霍、三春等油气田,原油日产能力在400吨左右,天然气日产能力在30万立方左右。东明天然气多属干气,甲烷含量和燃烧值均高于大庆和胜利等油田。东明县地处鲁西隆起、华北凹陷带结合部,是地热异常的高值区,其大地热流和地层温度都是华北地区最高的。经地质勘察,地层深度达到1500米时,热储层温度可达60度,地层深度达到2500米时,热储层温度可达85度。按布设5眼井计算,日开采量8400米3/d,可开采322年。东明县属北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日照时数2400小时,年均气温13.7度,年均降水量630mm,年均无霜期215天。农副产品种类齐全,量大质优,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西瓜、大豆、桐木、青山羊、鲁西黄牛等,曾被评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中国西瓜之乡”。全县现有林业用地25万亩,林地面积23万亩,林木蓄积量147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21%,农田林网103万亩,林业产值3.5亿元,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县大牲畜存栏12.6万头,生猪26.8万头,山绵羊85.8万只,家禽198万只,肉类总产2.3万吨。水产开发面积8万亩,放养面积3.8万亩,鱼产量1.45万吨,渔业总产值1.4亿元;稻藕面积4.2万亩,总产量8万吨。

§ 政府网站

东明县政府网站 :http://www.dmzf.gov.cn/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5: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