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皇炮捶 |
释义 | § 起源发展 三皇炮捶门, 三皇炮捶历史渊源悠久,奉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即人皇氏)为祖,故又称“人宗门”、“人祖门”、“三皇门”。随着历史的发展,三皇炮捶拳不断地发展完善,繁衍传递。至明末清初年间河北冀县武术名家乔三秀传授此艺,始有文字记载和文物可考。乔三秀传其子乔龄(字鹤龄)作为第二代。乔龄将此艺奥妙真谛传给第三代有宋彦超(字迈伦)、于连登、张文彩、王双奎四名弟子。宋彦超集平生所学,潜心钻研,创“夫子三拱手”之绝技。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宋彦超来京投“神机营”报效国家。神机营老七王爷令宋与营中教练武林高手比武。宋出手神奇奥妙,众高手皆败于宋手下,老七王甚喜,惊呼“真乃神拳也”!逐赐五品亮兰顶戴之职。此后,“神拳宋迈伦”的名字享誉武林。宋漫游京城,结识八卦掌祖师董海川,逐交成挚友。宋在京官场中耳闻目睹了朝政腐败,自感报国无望,便弃官从贾,在北京前门外粮食店街创办《京都会友镖局》,以武会友,从事保镖生涯,同时传授武艺。从此开拓了北京三皇炮捶门历史的新纪元。三皇炮捶 清同治五年(1866年),于连登之子于鉴(字镜堂)先得其父亲授,后来京拜宋彦超为师,得宋之奥妙后技更精绝,功达上乘。自此于鉴在北京大开山门,传授三皇炮捶拳。在一大段历史时期内“京都会友镖局”同“三皇炮捶门”名声大震,镖局生意兴隆。三皇炮捶拳也广为传播,得到了很大发展。以“京都会友镖局”为中心,传第四代人主要有宋云达(字彩臣)、张殿华、孙德运、宋帮真、宋大成、宋云渠、赵致中(字秋水,白云观道长)、大阿夫(清光绪皇帝妹丈)、惠铭(清刑部掌印)、惠崇(清京都九门提督)、张玉福、刘兆祥和河北省新河县码头李镇“京都会友缥局分号”即“南会友”经理袁长顺、卢玉璞等数十人。尤其是于鉴来京后使三皇炮捶门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第四代人中的佼佼者。 第五代传人中主要有名扬大河上下长城内外的镖头“四大亭”,即:王兰亭、王显亭、王豪亭、孙立亭,和各个身怀绝技名震武林的“大枪侯金魁”、“大枪陈友清”、“神弹子白云峰”、“大刀刘德胜”、“铁罗汉王福全”以及艾振芳、焦凤林、申武、李淳风、刘奉朝、董永昌、鲍林格、李尧臣等。 § 主要流派 三皇炮捶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 三皇炮捶师承于普照和尚,后来传至俗家。最初,炮捶拳只是沿袭上古时期流传下来的格斗搏击之法,并无诸多套路,其内容亦皆用于修身和实战之用途。目前流传的演练方式,大都是历代前辈和当今健在的一些炮捶拳家们演化发展而来的心血结晶。 关于普照和尚,仅具传闻为清初时期嵩山少林寺之僧。其说授弟子中著名者只乔三秀、甘凤池两人而已。拒拳谱记载,流传至今的三皇炮捶拳艺,皆为乔三秀一系流传下来的。甘凤池虽人称”侠客”、“义士”,但其拳艺却未见传人。 据江湖传闻,当年乔三秀嵩山访普照时,普照曾用了“青萍渡水”与“力坠千斤”之功法点化,使乔折服于他,后收为弟子。乔三秀与甘凤池乃同门兄弟,两人从师期间,朝夕不离师侧,晨昏用功,寒暑不戳,勤奋不息,经多年刻苦学艺而成。他俩在炮捶拳艺上功有大进,并不断创新发展,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及专长,创造出不同拳艺风格:一是由刚化柔,意在修身。但是由于当时传人极少,虽在拳艺上有不同发展,可是并未形成自己的派系,仅是方法与内涵有别而已。后来,三秀和凤池拳艺均达上乘,别师各自远游,走天下,访异能,成为武林奇人。 乔三秀把炮捶拳艺传给了第三代乔鹤龄。在这一代里,拳艺没有多少变化,据说,乔鹤龄在游峨眉山时,巧遇宋迈伦,盘道论武,甚为投契,即收为弟子,后又收于连登。第四代的宋迈伦和于连登分别创立了三皇炮捶的于、宋两家,为炮捶拳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皇炮捶拳艺,自于连登、宋迈伦传代授艺起,才广为流传。文字资料和客观事实充分证明,三皇炮捶拳的于、宋两派,的确是由于于连登、宋迈伦两位大师创立。 于派创始人于连登,字金榜,原籍山东。幼年时在家乡即习拳棒,壮年后投乔鹤龄学习三皇炮捶,与师兄宋迈伦同师学艺,师徒、兄弟之间感情深厚。连登从师多年,深受乔老的喜爱,得了乔老的真传,又刻苦用功而艺成,后与师兄宋迈伦先后别师,他自己归回山东故乡。连登与乔老分手时,乔老再三叮嘱:一定要把祛病健身、助善除恶之技能传授给更多的人,以利于民众。 连登回家乡后,遵乔老之教诲,边练功深造边教学,广为收徒授艺,还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练功的体会,经数十年深入研究和探讨,才逐渐形成了自己拳路的独特风格,形成了新的一派——于门三皇炮捶拳。但万变不离其宗,尽管连登在拳艺上有新的变革和突破,可是从实质上开讲,没有离开乔老三皇炮捶的根本原则。 于连登在晚年传艺于五个儿子与众多徒弟,可惜的是并无一人有成就,因此,常使老人叹息,连登的第六子于鉴,因身材矮小瘦弱,其父不肯传艺,谁料于鉴人小志大,多年来暗地偷学,终成大器。待连登知晓此事为时已晚,无可挽回,故此临终遗嘱于鉴进京投师宋迈伦深造。尔后,于鉴在京多年,得到了宋迈伦师伯的真传,拳艺深精,威震武林,名扬四海。由于有以上一段历史,才有“于拳宋手”之说,会友镖局创立后,于鉴与孙德润、张殿华、宋彩臣等同在会友骠局坐镇。后来因转走西北路骠的总镖头“神弹子李武”去世,于鉴出于朋友义气,帮镖过道。走镖黄牙山,路遇强人劫骠,于鉴单枪镇贼王,安全的护镖到达,从此威名远传西北,后来于鉴又应邀去山西,在太原府主持国术馆。 § 风格特点 三皇炮捶拳属于内家拳, 三皇炮捶传人北京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门拳术是技击与气功相结合的拳术,强调“以气为主,以理当先。上步有情理,脚下有圈劲”。沉稳刚劲,内力充实;快猛巧捷,飘忽轻灵。发力气劲合一,刚柔相济,气势勇猛。常以利斧破硬柴的劲力表现出勇往直前所向无敌的气势,给人一种清新爽快,朴雅大方之感。 归纳起来三皇炮捶拳有四大风格特点: 一、简练朴实。大道至简至易。合于阴阳天地之道。优美繁杂的阳春白雪,中看不中用。简练朴实,舒展大方更显其高雅,外表虽是粗拳笨腿,内情却精微异特,朴实无华,美在自然。招一式,一呼一吸,一蓄一放,刚柔相济,阴阳变化之妙。难以用文字和语言尽述,非师授加实践揣摸不可得。 二、沉稳刚劲。拳要求桩功扎实,上虚下实,两腿稳健有劲,机体松静自然。提携天地,天人合一,沉稳放松、有利于天地之气融贯全身,从而达到得气快,气感强的功效,并激发出人体的内在潜能。练功者全身感到呼吸时的通气量较大。甚至手心里有颗心脏,与胸腔的心脏同时跳动。拳术体势要求收颏顶项,胸部松含,气沉丹田。沉肩坠肘,收臀提肛,撑膝圈裆,足趾抓地。上三节肩、肘、腕沉;中三节胸、腰、丹田蓄、下三节足、膝、胯提,上虚下实,虚灵稳健,松而不懈,摽而不僵,内力充实,气劲顺达,不浮不燥,一派正气。 三、气势勇猛。 三皇炮捶练拳时要神、意、气、劲形神合一,气劲贯通,神不外溢,意不旁驰,劲不妄用,气劲合一。招式之变,犹如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人防不胜防,气势如狮虎般威猛,显示出勇往直前,所向无敌的气势。外形即此,其内形乃阴阳变化,静极生动,动极生静,外静而内动,孕育之变,极柔变化极刚力,太极圈内变无穷。“生育流行,一动一静,”中和感通之妙用也。 四、内外合一。这是拳理中整体论的具体体现。手足相合,肘膝相合,肩胯相合是为外三合;心意相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是为内三合,总合为六台。手、脚、身,精、气、神协调统一。 § 主要拳谱 拳谱可分两类,一类系统全面,包括的内容广泛。一类只作单项介绍,如刀谱、剑谱、枪谱等等。为什么叫“谱”?某一拳种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并用文字将门派的历史源流、变化发展、人物事迹以及拳术器械等技艺记录下来的材料,习惯的什么拳就叫什么谱。三皇炮捶,就叫“三皇炮捶谱”,简称“炮捶谱”。所谓“谱”就是准章准谱,标准的意思。炮捶谱出自谁人之手,有多少种,到目前为止多少年来谁也讲不清楚。 几种不同内容的拳谱: 三皇炮捶 1、《炮捶谱》,或叫《炮捶老谱》。此谱前后两部分,前部是:大枪歌及其问答,炮捶歌诀,春点,系“宣统二年十月初一郭立,又照抄本习腾”。后部是:自盘古三皇治世,炮捶根,五要,炮捶歌诀,十二炮法,四夷宾服论,大枪歌诀,手歌以及春点和药方,系民国三十七年张华甫翻印。 2、《宋门三皇炮捶全书》,也叫《高庄拳谱》。包括20条内容,简介了会友镖局几十年历史和部分人物介绍。系1972年王连吉得自河北冀县高家庄高麟阁老先生的材料整理而成。 3、《技击实践方法,炮捶交手图解》,《夫子三拱手之动,三拱手杂记拾零》。此亦系高麟阁老先生手稿。除此尚有一本内容不详,在崔廷忠老人手中。 4、《赵庄拳谱》。此谱内容不全,系1983年10月在北京炮捶研究会五人小组访问赵庄时带回来的,包括炮捶简介,部分世系表,迈翁习技谈,宋迈伦传记,碑文、匾文。 5、《宋门三皇炮捶大全》。由冀县赵根深主编,赵慎言副编,王国章集印。1983年12月成书,内容包括:前言,拳谱序,拳史,宋迈伦传记,宋迈伦家谱,部分传世谱,碑文、匾文,迈翁习技谈,宋彩臣小传,对于鉴的调查,宋迈伦习技之法,炮捶的劲,夫子三拱手,以及拳术和器械的歌诀。 6、《旧谱》。内容极短,有说手,何为三皇。系自友人处观得,跋云:“甲辰仲夏自美福起先生处借得三皇炮捶旧谱一卷,原为冀县李诚斋本”。 7、《三皇炮捶》。内容与《老谱》中“三皇治世”一样。系解放前报刊摘录之武术杂志,贺春全写。 8、《三皇炮捶拳谱》,四卷。1983年杨宝田收徒时友人所赠,内容不详。 § 基本理论 三皇炮捶的基本理论主要在“炮捶根”内,什么叫根?根基、基础也。它是炮捶拳艺的要领和根本,是基本理论总的名称。其内容丰富、充实、广泛,包括了:炮捶拳歌诀,大枪歌,手歌,身法口诀,十二炮法,炮捶五要等,总量名称就叫“炮捶根”。 “炮捶根”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它来源于会友镖局多位著名镖师的口述和实践经验,并由他们的弟子整理而成的理论宝库,也是三皇炮捶后代传人遗留下来的武功纪要,此非少数人所作,是历代的心血结晶。因此它有极为重要的保留价值,也是喜爱炮捶必须学习的理论基础。《炮捶根》的全部内容都是用口诀和歌诀形式写成的,顺口、好记、易懂,但真正理解却要从长期实践中来。其中用各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三皇炮捶拳的风格特点。下面将“炮捶根”的部分内容分述于后: 1、三元: 三皇炮捶 练炮捶要讲胸元、背元、虎口元,此为三元。胸元就是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不能腆胸叠肚。胸空则灵,腰变则活,两肩抱拢,虎背自元。松肩坠肘,有利攻守。这是胸元和背元,与它配合还要讲胯动腰随,腰动胯合方可致用。虎口元就是扣爪,屈指扣爪,虎口自元。屈指练的是入木三分的扣刻之力和抓拿之功。扣爪圈虎口练的是外撑劲,是拳谱所讲的“雕爪蛇腰出水龙”的雕爪。雕是大鹰,爪是炮捶拳的手型,练的是鹰爪力。 2、三平: 三平是对拳和腕部在技击实践中使用方法上的具体要求,即:大指扣、四指拢、拳顶平、虎腕挺。虎腕是形容肘活则手灵,变化多端。具体要求紧握拳关节挺击实面不伤。 3、三沉: 三沉是沉肩、沉气、沉肘。沉肩则背松腰灵,沉气则腰实脉通,沉肘则守门护胸。炮捶要讲:打时放长击远,收时快似闪电,进与退要抽撤连环。三沉之要是松、顺、通,即身上要松,功法要顺,气血要通。 4、四正四隅 三皇炮捶 即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面八方犄角旮旯,前后左右的意思。技击实用讲真假虚实,变化莫测,步法灵活,进退自如。炮捶的四正四隅,是讲运用在技击攻守中的手法、腿法与身法三个方面的关系。身手腿三个方面,既分上中下,又各有不同用法,要密切配合互不可分。在运用中有时以手为主,有时以腿取胜,都是以身法配合,才能进退自如,妙在其中。 5、关于身法,身法与腰密不可分,互为所用。身法为整体,腰为中枢,讲身必讲腰,有腰必有胯,腰转胯合,胯动腰随乃运气活身之道。身法讲整体的形态美感和气势神韵。腰胯讲灵活,腰法与练功和运用的关系极为重要,腰是一身之轴,一技之本,一法之根。不论演练或应用,都应该动则有法,击则有方,发则有力,至则有点。在实际应用上有腰才能有实力,有腰才能击中要害打在点上,没有腰法就什么也谈不上。腰法运用要胯配合,拧腰必须转胯,腰转胯合,胯动腰随方可为力。实际应用上要讲:腰要活,肘要合,腰是轴,臂是杆,肘是环节手是点。着力部位要明确,冲在拳顶,戳在指梢,切在掌沿,踏在掌根。一团一展,一合一开,一收一放全离不开腰和胯。更好地运用腰法应该是:收之有法,放之有力,动作灵活,走似龙蛇,神态生动,用法巧妙,协调统一,变化莫测,以上诸项皆以腰为本也。拳谱云:磨转千遭脐不动,就是强调腰功的重要性和腰功与身法的关系。 6、关于手法: 三皇炮捶手法是技击对抗运动中第一的、行之有效的实用方法。在训练中还要讲手型。凡是攻进退守,劈打遮拦都是以手为主,讲的是手法运用,炮捶拳在手法运用上,主要表现在拳、掌、钩、爪、指五种手型的运用上。讲手法是个概念,五种手型的运用,都包括在手法之中。但分开来讲,又各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三皇炮捶的“夫子三拱手”,就是神拳宋迈伦所创造的实用技击手法,后来为会友镖局一些著名镖师所擅用。其中主要内容就是搓、刁、掠、带的技术,再加上“本力勇”这个根本的力量,结合起来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拳法运用要讲:顶冲挂撩,掌法讲:劈撑踏撞,钩手讲:搜,搜就是抄。钩手在器械演练中是配手,俗话说:“配手合,套路活”。可见配手在套路演练中的重要性。爪是炮捶拳特有的手型和手法,爪的形象取之于雕,拳谱云:“雕爪蛇腰出水龙”就是爪的形象与技法。爪用之于抓拿刁捋,拍打击身,用时十指紧扣(抠)要有入木三分之感。要求是有方法还要有功力,功力应是第一的,没有功力任何方法无以为用。指法,在炮捶拳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练剑的剑诀,二是分叉指又叫二指掌,实用于技击。在二趟炮捶里的“托腮掐喉”和“二龙戏珠”用的就是环形掌和分叉指。 7、关于腿法:炮捶拳的腿法和步法紧紧相连,配合运用,但与长拳有所区别。它没有长拳的腾空旋转,弹跳击拍之类的动作,主要以底桩为主,它配合腿法中的前蹬后点,踢弹扫挂,盖撩,并结合步法中的擦步、挤步、套步、插步灵活运用。再加上身法中的挨膀挤靠,胯打腰撞等,形成一套较完整的实用方法。炮捶拳的技法重点要表现在蹲桩下式,四六为根(脚下是四六步,前四后六,前虚后实,交替运用)和直出直入,挤进拧出(挤步进去就是进步插裆,拧出就是以腰代身,拧转出来便于换式变招)。 8、关于肩肘腕手: 三皇炮捶肩随肘,肘随手,手动腕随,肘动肩移,前手走后掩肘,手要硬,腕要活,肘要掩,肩要合。肩肘腕,胯膝足各部关节在实际应用中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在对抗性的运动中,身体各个部位协调一致,互相顺应时,整个身体各部关节是一回事,这样发力时才能打成一个整劲,防守时才能快速灵活。但是在将要被他人所制时,就不能直胳臂硬腿的,而是应该松肩、松肘、松腰,以散全身之力,要松得一点劲全没有了,叫对方摸不着拿不准,象泥鳅一样才行。这是为了更好地随机应变,找对方的薄弱环节,抓住一点而发其力。松的时候就要松到肩是肩的,肘是肘的,腕是腕的,手是手的,肩、肘、腕、手全都成了一节一节的零碎。与它们配合的则是胸含肘抱,胯动腰随。 9、五形:猿、熊、虎、甲、龙为炮捶拳的五形。就是用五种动物的形象,体现在武术运动之中,用武术的动作和神态,来展现它生动具体的形象。它不仅具有每种动物的特点和本能,体现在武术运动的技击内容之中,而且还要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美的艺术感受,这些就是“五形”所要表现的内容。 (1)、猿,就是猿猴。猿的体积小、动作灵巧,外形类似猩猩但又和猩猩不同,猿没有猩猩的力气大。练炮捶拳学猿,学它的灵活敏捷,猿能上树如走平地的本领,在技击运用上则应突出它的快速准确,万无一失的运动规律。这个规律不好掌握,运动员一定要坚持长期刻苦实践,才能做到随机应变,快而不乱,这是技术上的上乘之功。 (2)熊,熊是笨拙的动物,它和牛、猪虽然长相不一样,性格却有点相同,都是慢性子,动作迟缓,慢慢腾腾。炮捶拳学熊,主要取它的沉着稳重,壮实如山的特点。换句话说,炮捶底桩的沉稳扎实,就是取意于熊的笨重壮实的特点。当然,在实用中光强调笨重就不行了,应扬长避短,尽其能而为所用。 (3)虎,虎的形象威武, 三皇炮捶搏斗技能有三:一扑、一掀、一剪,非常厉害,也是虎的本能。常言:龙生云,虎生风,证明了兽中之王的气势。炮捶拳学虎要学它的猛兽下山磅礴之势,万钧之力和它的三项本能。这是从形态与技法上讲,武术动作上要讲虎背熊腰。炮捶拳中的三元:胸元、背元、虎口元的“元”,就是要求虎背要圆。这是从炮捶拳式架的背和腰的形态上讲,动作起来则要求“雕爪蛇腰”。拳谱上说含胸拔背,双肩抱拢,沉肩掩肘,封闭自如,拳法上还要求“三沉”。 (4)甲,即龟。要学它的伸缩性,在技击实用上要充分体现出它的伸缩自如的动物本能。武术进击为伸,退守为缩,变化神速,取之为用。 (5)龙,取其气势。要体现出青龙出水、腾云驾雾,见首不见尾和龙腾虎跃的气势来。在炮捶里要表现出一定的威力,学龙要有龙形、龙意、龙的形态和气势。当然谁也没有看见过真龙,龙、凤凰、麒麟都是人们想象中的动物,实际并不存在。据说龙分九种,各有各的气质。也有人说,龙有十三,九种有别。美术家们称龙的形态是:头似牛,身似蛇,角似鹿,爪似鸡,尾似龟。特艺行业的艺术家们说:龙是猪嘴狼牙。过去还有什么:九龙杯、九龙壁和叶公好龙的故事等等。这都说明人们对于龙的形态是喜爱的。因此在拳艺的演练中,要创造出意似蛇龙的形象来。拳谱云:雕瓜蛇腰出水龙,就是要练出青龙出水的气势来体现炮捶拳的拳势。 10、五要: 炮捶“五要”内容丰富,项目繁多,它是“炮捶根”的内容之一,也是炮捶拳理论的精华所在,此文只论述其中一项,即“身法歌诀”之一。 原文: “浮气要聚,本力要勇,虎腕要挺,腰眼要灵,心血要活。天门扛,腰脉提,仓门歉气分阴阳。肚讲阴阳沉,阴聚阳散,八卦为根。总得一身之法。何为一身之法?劲从足下起,还得丹田足。紧五把,表六节,七节沉,八节挺,九节灵,十节攻,十一节蹬,十二把,十三心肝脾肺肾,十四胀肚入槽,方得周身之理”。 释义: “浮气要聚”:气即术之本也。气沉而静,意燥则浮,气聚则力实,气散则体灵。静则听,暴则不明,气要聚合方可为力。拳谱云:“炮捶以气为主,以理当先。”究其实意,气聚则刚发。什么是气呢?呼吸为气,身体内部之动力为气,推动血液循环,能使肌肉伸缩为气,故气乃人之生命要素之一。多舒畅,少急促,免暴躁为养气之道。什么是理呢?即:方法、要领、道理,内含之意也。理通则意达,讲的是心静、气沉,意识集中之意也。 “本力要勇”:本力就是生来就有的力气。比如一个人的劲大劲小,是身体素质重要因素之一。一个人的劲儿,一般说来有两种内容,一种是先天的力,一种是后天的功。先天的力是生来就有的自然力,是没有经过锻炼改造的拙力,是不带有技术性的一种劲儿。后天的功是武术的劲,是经过长期锻炼而得到的,带有技术性的一种劲,也叫功力。这种劲儿不仅有技术性,还包括技巧性,这个劲要讲究充实完整,协调统一,也可以说本力加功力就是炮捶的劲。“勇”就是有胆有力。有胆无力,有也没用;有力无胆,有也空空;胆量和力量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身体素质好是锻炼的结果,是长期实践而得到的,有了好的身体素质,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表现在力量上,常言说:练什么就有什么,不练哪项就没有哪项好的身体素质,也谈不上有什么本力。“勇”讲的是实力和胆量,实力和胆量是锻炼出来的。俗话说:一力降十会,以巧破千斤,任何巧若是没有实际力量作基础,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实力出不来巧,单纯的巧作用不大,尽管人与人的生理和体质条件有一定差别,但是实践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是最主要的。本力勇的主要内容就是强调实践出真知。“虎腕要挺”,什么是“虎腕”,它和拳谱里讲的“雕爪”与“蛇腰”一样,是生动的形容,虎腕就是腕子。打拳动手不折腕子,就要有挺劲,虎腕挺而发之有力,击实而不伤。就是说打出去很有力量的拳或掌,击中对方时有挺劲才不至于戳了腕子。挺腕子的关键在于肘,肘活则手灵,变化多端。雕爪是手型,蛇腰是身法。 “腰眼要灵”, 三皇炮捶拳谱云“磨转千遭脐不动”,讲的就是腰的用法。敌在外而我在内,敌走一步而我动一点,敌走大圈,我走小圈。腰是中枢,系全身之脉不可不灵,用时要象珍珠走玉盘一样随心所欲,要灵活到象一颗滚动的钢珠。“心血要活”,气血要合,气动无形血有形,心与气、气与血密切关联。气要顺方可流畅无阻,血要活方可贯注全身。气血舒畅顺达,动作才能顺利进行,血液流通才能气贯四梢,血走四肢八节运动时才能协调,才有板眼、有节奏,体现在精气神上。“天门扛”,天门即头顶,也叫幸脑门儿。扛就是挺脖子,好象头上放着东西往上顶一样,炮捶叫悬顶收颏。拳谱云:“天门扛头如顶物,心气散意不旁驰”,讲的就是悬顶收颏、舒胸散气、意识集中。天门扛可以振作提神,脖子一挺上身就整,带动两肩两膀完整、充实、有力。练功夫不能丢顶,丢了顶就丢了练武术的精气神,就没有了气势神韵了。 “腰脉提”,练炮捶的腰一讲活、二讲合、三讲沉稳、四为主。活是动作要灵活,拳谱云:“雕爪蛇腰出水龙”是腰部的灵活性和它的气势。合是腰胯相合,互为所用。沉稳是炮捶拳的根本,要体现在斜马裆小弓步和进退的步法上。提是要提肚填小腹此为本也。 “仓门歉气分阴阳”,仓门指丹田,歉气即少,不满足的意思。分阴阳讲两手两足,一上一下,一前一后,即动作上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相化相互配合之意。它内在的含意是要求做到收腹含胸、沉肩、沉气、沉肘。拳谱云:“阴聚阳散,拳打团发”,阴阳就是聚散,团发就是收放。 “肚讲阴阳沉”,阴聚阳散,重要在沉,就是要求虚胸壮腹,气纳丹田。炮捶拳打的是沉稳刚健,充实有力。因此气沉式稳、朴实无华是三皇炮捶拳的根本。阴聚阳散就是拳打团发,一收一放,一团一展,阴是收缩,阳是发出,关键在于沉着稳重,松散自如,击之而有力,充实而刚健,稳健而不可摇。阴阳肚可聚可散,可吸可壮。聚散,吸壮皆收放也。 “八卦为根”, 三皇炮捶所谓八卦即四正四隅八个方位,自己占中心,亦可为九宫,左顾右盼,生死交换,进“出”瞬息万变。根即足下,根基也。炮捶的步型前四后六,前虚后实,又叫方砖步,此步型便于进退,易于攻守,虚实互换,跟进(后脚跟进),带出(前脚带出),进退连环,本身守中,根在足下。 “劲从足下起,还得丹田足”,这两条一讲力二讲气,讲的是炮捶拳的根本。力起于足下为根,气鼓荡于腹内为主。如炮捶拳的小弓步就是以后足为根,不能拔根拧钻。步法中的擦步、挤步、带步就是以腰带身,以前带后或是以后带前,重心要落在腿上,完成动作后,脚就是根。前如空后如丁,前虚后实,这是前进的步;后脚带前脚随,后实前虚,这是后撤的步,动是一脚为主,扎实两足为根。丹田足就是气归丹田,讲丹田之气,练是一个方面,关键在于守元,又叫“看气”。没有充实的元气,什么也谈不上。一个人体质条件再好,精力不充足,体力也充实不了。精实而体壮,气实而无惧,力实而勇为武术之要。 “紧五把,表六节”,也有叫扌票六节的。五把指的是上下十指(趾),手指与脚趾。拳谱云:“雕爪蛇腰出水龙,金钩入地得太平”,这就是炮捶拳的手和脚。紧是要有内含之力,紧五把就是十指紧扣,或是足趾抓地。表六节或扌票六节是内与外的两种不同含意,表,是表示,表明,表现出来,是发作出来,是把内含的东西用动作形态表现出来。比如吃中药用芦根水做引子,为的是表汗。所以说表六节是含于内而形于外的意思。所谓六节,一可以理解为:肩肘腕胯膝足,通身上下六部关节的总称。二也有泛指的意思。因为它并不仅限于六个关节部位。要想完成一个完整的动作,从发动到发功力,从内到外,若是没有全身各主要部位的密切配合,要想取得得心应手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具体到实际运用,就应是从里到外,也就是含于内而形于外,既起到了内部发动的作用,又表现在动作的形态上,这就叫表六节。关于扌票六节,是扌票在一起的意思。是讲收或团,不是展开放,是表于外而合于内的东西。意思是全身各个部位拧成一股绳,扌票成一股劲儿,这样拳发出去才能充实有力,打出真正的刚劲和整劲,这里讲的是内含的东西。唯有对炮捶拳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才能发现这些表于外而含于内的基本内容。打个比方说:炮捶拳的沉肩、沉气、沉肘,沉肩沉肘容易发现,而沉气就不易看出。再如“雕爪蛇腰”外形的动作能够看得清楚,而同样是有形的表现“金钩入地”,它表现的足趾抓地,形是在鞋和袜子里面,怎能看得见呢?因此扌票六节虽有外部形态的表现,但内含之意才是它的核心。 “七节沉、八节挺、九节灵、十节攻、十一蹬、十二把、十三心肝脾肺肾、十四胀肚入槽,方得周身之理”。从七到十四的数,是顺序排列的数目字,并不代表具体内容,也不说明几就是几个关节或第几关节。如七节沉既不是说七个关节的沉,也不是说第七关节是沉。它讲的是炮捶拳的“三沉”,沉肩、沉气、沉肘,重点放在沉字上。八节挺是“虎腕要挺”,九节灵是腰部活动。“十节攻”是弓箭步的前弓腿,炮捶讲弓腿膝不过足,十字捶肩不过膝。“十一蹬”就是足根,仍然讲弓步,这里指后腿,足根要蹬上劲,不准拔根拧钻;后脚跟就是根,要蹬在根上,这就是“劲从足下起”。十二把是手和脚,“雕爪”与“金钩”。雕爪要锋利,金钩应入地,手脚抓挠,是功力也是技法。十三心肝脾肺肾,是讲通过运动对于身体内部的五脏六腑和各生理机能的影响,起到了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十四胀肚入槽,是讲运动以后达到了胸舒气散,骨软筋活,精神振奋,气纳丹田,舒畅愉快的目的。最后一句是“方得周身之理”,是综合归纳的意思。 § 名家大师 侯金魁, 三皇炮捶字松泉,山西人。少年时赴京学艺,拜“京都会友镖局”于鉴习三皇炮捶拳械,擅长大枪,武林界宿有“大枪侯”之美誉,后以保缥为业。1910年参加了以会友镖局为主的前门外商业区自卫队,抗击外国侵略军,保卫了大栅栏、珠宝市等数百家商号免遭劫难。弟子众多,著名者有董英俊、张庆云、段庶卿、欧锡九、张华甫等人。 陈友清,山东章丘人。1920年从师于鉴,习三皇炮捶,擅大枪,有“大枪陈友清”之称。1930年创办“北平大兴县第五国术社”,所授弟子近千人。最著名者有袁敬泉、崔廷忠等人。 白云峰(1872-)字嵩坡,满族,北京通州区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习文练武。青年时官至“京都南郊守备”之职,拜于鉴习三皇炮捶,后人京都会友镖局,从事保镖生涯。1910年参加以会友镖局为主的前门外商业区自卫队,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白云峰技艺精湛,擅长弓弹暗器,有“神弹子白云峰”之称。独传“内家龙门派剑法”,创编了六合螳螂刀和五极刀法,并精于大拐、四合镰以及飞缥、飞抓等兵器。 刘德胜(1874-1954),北京人。10岁练教门弹腿,26岁参加义和团,曾率一哨人马火烧北京西什库的日军驻营地。义和团被镇压之后,孤身闯江湖,足迹遍黄河上下,大江南北,访能人奇士,追求武学真谛。1902年拜于鉴为师习三皇炮捶,1904年人京都会友镖局从事保镖业。擅长大刀,被武林界誉为“大刀刘”之美称。因乐善好施,侠肝义胆,曾搭救两名被强人抢劫、侮辱的妇女。1934年创办“北平第七国术社”,广授门徒,并对弟子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拒授日本人学艺,被后人誉为爱国武术家。在历次武术比赛中曾获不少银盾和奖品。主要传人有:王宝英、宫永福。其子刘宝民等。王兰亭,字玉玺,是“京都会友镖局”四大亭之一。从师张殿华,精“夫子三拱手”,擅长大枪。1900年八国联军人侵北京,他率众镖师和弟子保卫京西门头沟煤矿,传人中著名者有王万芳、胡于彬、王万礼、王万贵、王万亭、张福洪、刘进朝、马恩瑞等。 李尧臣,河北冀县人。1890年进京某生,1894年从师宋彩臣习三皇炮捶门拳械及软硬功夫、暗器等,任“京都会友镖局”镖师。精大枪、六合刀等。1921年在北京前门外天桥自办“武术茶社”,以武会友,倡导武术。1931年应聘任国民29军大刀队武术教官,创编“无极刀法”教授抗日官兵。此期间,两次打擂击败日本武师。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担任北京市及全国武术比赛裁判长。因德高望众,曾被选为中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武协理事。 三皇炮捶门第六代主要传人有王万芳、刘进朝、杜九龄、白瑾、刘凤轩、王月波、王德山、王汉武、董继荣、丁维喜、袁文海、段庶卿、张庆云、董英俊、张华甫、刘宝民、欧锡九、王宝英、刘树昌、崔廷忠、马恩瑞、曹德林、刘成祥、王文元、刘登厚、陈昆、杨尊宝、孔繁才。祖仲惠、祖仲芳、尹树增、张本立。 第七代主要传人有吕继才、马壬申、侯德山,王紫祥、王义钧、任鹤才、刘绍江、白庆斋、王联铭、杨宝田、侯春明、王连吉、李双洲、王继勇、周玉文、徐汉元、李岚岭、张汉文、刘振华、黄云祥、邢兆禄、王景礼、李春生、张成仁、董洪林、刘利生、周学良、于德才、张宗义、张桂生、欧学民、窦其水、万家良、张凯、祖飞龙、解保勤、刘立才、刘立喜、刘太平、丁履亭、庞连福等人。第八代主要传人有蒋齐芳、徐万刚、田福中、姜自华、徐万发、张宝成、李生、刘志海、王鹏飞、张玉宽、李连旺、王燕林、孙立、付国利、韩云阁、王立新、范思翔、周德生、梁小兵、王琪、宣永革、许盛春、张善、陈铭、吕俊国、郜二堂、张玉林、贾朋军、王亚利、赵保田、孙杰泉、呼士洪、付平、宋振华、张宇祥、牛永利、薛连忠、张守营、师振江、李文林、李绍增、王玉海、孟昭贵、邢福平、谢国华、张新增、刘英、刘玉荣、张国霞、朱卫东、秦利泰、蔺晓光等人。 § 参考资料 1、《搏击》2005年第2期 2、http://www.opencn.cn/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