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万寿岩
释义

§ 简介

万寿岩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的石灰岩孤峰上,由多处洞穴组成,属旧石器时代遗址。万寿岩遗址俗称万寿岩古人类遗址,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遗址

万寿岩遗址区发现了石制品近百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与刮削器等,同时还有还有骨铲、骨锥与角饰等发现、多种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距今20万年左右,为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还发现了世界上罕见的早期人工石铺面遗址,石铺面揭露面积约120平方米,并发现了中国犀、虎、棕熊、牛类等伴生动物化石10余种400多件。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三明市岩前镇本点东北向,驱车十来分钟,即达山脚下。该岩由石灰岩构成,岩溶发育,生成十几个洞穴。旧石器时代文化埋藏在灵峰洞和船帆洞内,遗址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发掘面积400平方米,船帆洞下层文化层发现的距今约二万年的人工石铺地面,属全国首次,世界罕见。共出土八百余件石制品、少量的骨角器和20余种动物化石,年代分别为18万年和1-3万年。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发现于1999年秋。

万寿岩内不仅有古人类活动遗址,还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和自然岩溶景观。目前该遗址已被列入三元森林公园八大景之一。于2001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填补了福建省考古学年代上的一段空白,也是中国华东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洞穴类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 考古情况

古人类遗址 万寿岩

万寿岩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的石灰岩孤峰上,,由多处洞穴组成,属旧石器时代遗址。万寿岩遗址俗称万寿岩古人类遗址,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

万寿岩遗址区发现了石制品近百件,包括石核、石片、砍砸器与刮削器等,同时还有还有骨铲、骨锥与角饰等发现、多种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距今20万年左右,为旧石器早期文化遗址。还发现了世界上罕见的早期人工石铺面遗址,石铺面揭露面积约120平方米,并发现了中国犀、虎、棕熊、牛类等伴生动物化石10余种400多件。

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遗址

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遗址,200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三明万寿岩旧石器遗址华东地区第一个洞穴类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万寿岩岩溶发育,生成若干洞穴,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即埋于其中的两个洞穴———灵峰洞和船帆洞中。灵峰洞内清理出石制品75件,多数为断块、石核和石锤,其中石器11件。在这些石制品中,打片和加工石器用锤击法,所产生的石片、石核和石器形制都不甚规整,具有一定的原始性,距今约18万年。船帆洞内目前发掘堆积可分为10层,其中除宋元以后的晚期地层外。属史前期的堆积包含上、下两个文化层。下文化层出土的石制品近400件,其时代可能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步估计在距今2—3万年前;上层文化的时代应晚于下文化层,出土的遗物中,其时代很可能越出旧石器时代,估计在距今1万年左右或更晚。

考古总结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填补了福建省考古学年代上的一段空白,也是中国华东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洞穴类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 景区景点

万寿岩遗址

万寿岩遗址,位于三明市岩前镇岩前村西北的石灰岩山体,海拔359米,相对高度170米。山上有船帆洞、灵峰洞、龙津洞等多个溶洞。1999年秋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灵峰洞,位于岩体西南坡,相对高度37米,残存面积约250平方米,在已清理的不到10平方米的钙板层中,出土了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手锤等打制石器和中国犀、虎、水牛、竹鼠等哺乳类动物化石。钙板铀系测年为距今18.5±1.3万年。

船帆洞,位于岩体西坡,相对高度3米,洞内文化堆积分上下两层,下文化层出土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手锤等打制石器300多件和巨獏、中国犀、鬣狗、棕熊等10余种哺乳类动物化石,并清理出约120平方米的人工石铺地面,年代距今约2-3万年。上文化层出土打制石器80余件及少量局部磨制的骨铲、骨锥与角饰等骨角制品,年代距今约1万年。 [1]

§ 文化结构

万寿岩遗址的文化遗存,时代较早,延续时间跨度长久,洞穴形态及周围环境完好,保存了大量有关当时人类生活及其环境背景的重要信息,是研究早期人类社会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演化历史的重要资料,填补了福建旧石器时代人类居址的空白,把福建历史向前推早了十余万年。被列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1年6月25日,万寿岩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万寿岩山体为主体,东至南坑东沿,南至岩坪南沿,西至淳化坂西沿,北至蕉坑仔南沿,总面积36万平方米。 万寿岩遗址

华东地区第一个洞穴类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填补了福建省考古学年代上的一段空白,也是华东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洞穴类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万寿岩岩溶发育,生成若干洞穴,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即埋于其中的两个洞穴——灵峰洞和船帆洞中。灵峰洞内清理出石制品75件,多数为断块、石核和石锤,其中石器11件。在这些石制品中,打片和加工石器用锤击法,所产生的石片、石核和石器形制都不甚规整,具有一定的原始性,距今约18万年。

洞内目前发掘堆积可分为10层,其中除宋元以后的晚期地层外。属史前期的堆积包含上、下两个文化层。船帆洞下文化层发现的距今2至3万年的人工石铺面,属全国首次发现,在世界范围内亦属罕见。下文化层出土的石制品近400件,其时代可能属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步估计在距今2—3万年前;上层文化的时代应晚于下文化层,出土的遗物中,其时代很可能越出旧石器时代,估计在距今1万年左右或更晚。

万寿岩船帆洞上层文化中,打制石器与磨制骨、角器共存的文化特征更与“长滨文化”的潮音洞内涵相一致,而年代却比潮音洞久远数千年。它是闽台迄今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从而为研究海峡两岸的远古文化同根同源关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可对比材料。它是闽台迄今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从而为研究海峡两岸的远古文化同根同源关系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可对比材料。

万寿岩旧石器遗址是去年福建考古工作队在对万寿岩灵峰洞和船帆洞进行考古发掘时意外发现的。遗址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已发掘400平方米,出土800多件石制品、少量的骨角器和20多种动物化石。它把古人类在福建的生活提前20万年,并因此荣登2000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 [1]

§ 开馆巡礼

2006年11月20日至22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召开。这是一次考古学界的学术交流盛会,并举行“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开馆仪式。 万寿岩遗址

幽古华夏,广袤神州,物华天宝,万类竞生。这片浩瀚的土地,埋藏着亿万年间沧海桑田、生物进化的实证——古生物化石。它们虽生命已逝,依然栩栩如生,昭示着进化的历程和生命的永恒。三明人杰地灵,文化源远流长,更有旧石器时代考古的诸多发现,特别是以万寿岩为代表的古人类活动遗址,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掘成果。这次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在三明召开,就是对我市旧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工作的肯定,也为我市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提供了良机。

研讨会时间虽短,学术交流气氛浓烈。40个报告让与会者享用了一场学术盛宴。报告主讲者不仅有资深的老一辈古脊椎动物学和古人类学工作者,如中科院院士吴新智,他做了题为“大荔人头骨属于海德堡人吗?”的学术报告,也有年富力强的学术研究中坚,他们的报告展示了本学科领域最前沿研究成果,还有一批青年学者,他们的报告让人看到青年人的活力与希望,看到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研究事业后继有人。来自俄罗斯、法国等国外学者的学术报告,令与会者获取国外同行最新研究成果。

与会专家学者除参加学术研讨外,留下他们的足迹———万寿岩遗址博物馆开馆,与会专家学者冒雨参加开馆仪式。这座造型别致,文化氛围浓厚的博物馆,与万寿遗址融为一体,成为一处独特风景。馆内收藏了万寿岩遗址发掘出的石器、动物化石等文物,生动展示了遗址发掘过程和价值所在。冬雨淅沥,幽思绵绵。博物馆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拍照留恋。随后,专家学者参观了万寿岩遗址,如同穿越时空隧道,感受古人类的生活环境和不凡创造。

这一国际性学术盛会,是一次成功的学术文化交流。今时短暂,历史悠远。在明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参观了永安安贞堡和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等历史自然遗存。三明这片具悠久历史文化的土地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