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燕丽蟾
释义

§ 基本信息

【拉丁学名】:Callobatrachus sanyanensis

【生存年代】:白垩世早期 图片1·三燕丽蟾化石

【地层层序】:早白垩世义县组下部

【化石产地】:中国辽宁省朝阳市北票上园镇四合屯[1]

【保存状态】:完整个体

【化石编号】:IVPP-V-11525

【保护级别】:辽宁省一级[2]

§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图片2·三燕丽蟾化石

纲:两栖纲(Amphibia)

亚纲:滑体亚纲(Lissamphibia)

目:无尾目(Salientia)

科:盘舌蟾科(Discoglossidae)

属:丽蟾属(Callobatrachus)

模式种:三燕丽蟾(C. sanyanensis)[3]

§ 学名由来

化石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侯连海发现。1999年,中科院王原博士和高克勤博士将该属种命名为“三燕丽蟾”。属名“Callobatrachus”中“Callos”(精美的)和“batrachus”(蛙、蟾)为希腊文,合意为“丽蟾”,原因是其保存了精美的化石骨架。种名“sanyan”为汉语拼音,取自辽宁的古地名“三燕”。 图片3·三燕丽蟾骨骼及骨骼复位图

§ 保存状态

化石为较完整的骨架,保存在一块火山凝灰质页岩中,但页岩劈开时部分骨骼破碎丢失。骨架呈背面观,包括头骨、头后骨骼以及部分骨骼缺损后留下的印痕。大部分骨骼保存在原位,仅腰带及后肢骨骼脱离前部骨架,稍微移向右后方。

§ 个体特征

三燕丽蟾的骨骼形态,已经与现生无尾两栖类十分相近。其体长94mm,头短宽,头骨长28mm,宽35mm,吻部圆弧形。额顶骨侧边平行;上颌骨前端以凹缺与前额骨相关节,二者上的牙齿沿颊—舌方向扩展,鳞骨的颧支不与上颌骨接触。具有9个荐前椎,荐椎横突为蝶翅型,一个荐椎及一个尾杆骨,尾杆骨前端具2个小凹,表明它与荐椎是双髁关节;3对自由肋和膨大的骶椎横突;髂骨背脊弱,无背突则反映了它的原始性;胫腓骨略长与股骨;近端跗节长度大于胫骨长的1/2倍。[1]右足保存较完整,趾式2-2-3-4-3,第4趾最长。 图片4·三燕丽蟾复图

三燕丽蟾与其他盘舌蟾类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荐前椎后凹型;神经弓叠覆;第1和第2荐前椎不愈合;前端的荐前椎具自由肋;荐椎具膨大的横突,并以双骨髁与尾杆骨关节;尾杆骨近端具横突;肩带弧胸型;肩胛骨前端被锁骨覆盖;无腭骨。

§ 相关研究

三燕丽蟾具有发育的骼骨和伸长的后肢,这表明三燕丽蟾已经具有相当的跳跃能力。三燕丽蟾的上颌边缘长满了细细的梳状排列的牙齿,而现生蛙类大多没有牙齿。具有牙齿是一种原始特征的表现,根据这一特征判断,三燕丽蟾的舌部捕食机能及身体的运动能力还不够强,牙齿在辅助捕食中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 研究价值

三燕丽蟾生存于早白垩世的辽宁西部,与狼鳍鱼、孔子鸟、中华龙鸟等热河生物群的成员共生。这表明早在恐龙时代无尾两栖类就已在我国演化,从而将我国蛙类发展史大大地提前了。三燕丽蟾不仅是亚洲首次发现的无尾两栖类中最原始的盘舌蟾类化石,更是世界上发现的第2种具完整骨架的中生代盘舌蟾类。和20世纪50年代发现于西班牙的原始盘舌蟾类化石比,三燕丽蟾与其基本处于同一时代,但很多特征更为原始,对探讨无尾两栖类的分类及进化具有重要价值。

王原对“三燕丽蟾”的发现和研究于1999年入选当年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