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港雨蛙
释义

§ 形态

三港雨蛙雄性平均体长为33.53毫米,雌性平均体长为35.55毫米。头长大于头宽,吻宽圆而高,吻端垂直向下,吻棱明显。鼻孔紧位于吻梭下方,眼间距大于鼻间距和上眼睑宽。鼓膜小而清晰,约为眼径的一半。舌圆形,较大,后端微有缺刻。上颌及犁骨齿均较发达。 指端有发达的吸盘,其中以第3指吸盘为最大,指长顺序为3、4、2、1,第2、4指等长,指宽扁,指基具蹼,掌部小疣多而排列成行,腕部有一横行的皮肤褶。后肢细长,胫跗关节可前达鼓膜处,左右眼部稍重叠,足长于胫长相等或略短,指端有吸盘,但较指吸盘小。指长顺序为4、5、3、2、1.第3、5趾等长,趾宽扁,趾间蹼发达,关节下瘤圆而明显,内跖突,卵圆形,无外跖突。 背部皮肤光滑,腹面及股部腹侧皮肤布满大小均匀的扁平疣粒,颞褶较细,斜直。生活时体及四肢背面翠绿色,体侧及股前后侧微黄,腹面白色,浸制标本体背紫灰色,体侧及腹面白色。自吻端起一条深色的细线纹沿吻棱达眼前角,然后再由眼后角起直达体侧后端。颞部字眼后角下侧经鼓膜下缘至肩部另有一条深色的细线纹,此条细线纹与上面一条细线纹几乎平行而不相交。眼下至口角处有一明显的浅色斑。上臂基部靠近腋窝附近,体侧后段和股的前后侧及胫的内侧都有许多黑色近似圆形的斑块,斑块的多少因个体而异,有些个体直到跗和足的前缘都有黑色斑块分布。手与足多为棕灰色,而内侧指、趾背面白色。

§ 生活习性

三港雨蛙栖息于山区、丘陵地带的水田、河流、池塘附近的草丛或灌木丛中。夏季黄昏时分起至午夜活动性较高,可见其成群地在田埂、路边的灌木丛中攀爬,特别是在闷热的天气和暴雨前后,更显得活跃,常高声鸣叫。

§ 繁殖

雄蛙体形较雌蛙小,咽部皮肤较松弛,有单个咽下外声囊,第1指基部内侧有深色的婚垫。繁殖季节,放大镜下可见密布较小的黑色角质婚刺。一般皖南地区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为其繁殖期,进入繁殖的蛙纷纷从附近的栖息场所移入稻田或其他浅的静水池中,尤其喜欢到新放入水的稻田中。有时可见到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蛙集中于一块稻田中。求偶抱对的时间一般都在傍晚到午夜。雌蛙在每一繁殖季节平均可产2至3次卵,少数卵发育不完善,待过了繁殖季节后即退化吸收。

蝌蚪形态与中国雨蛙相似,唇齿式为I:1-1/Ⅱ,上唇无乳突,下唇乳突两排,口角有副突;生活时背腹面均为黑色,有两条黄色纵纹。自眼部开始至背中部合为一,尾肌上方达尾端;尾肌下方也有黄色纹向前到腹部;尾鳍上有不规则的斑纹。

§ 鉴别特征

三港雨蛙体侧及股前后有大小不等的黑点状斑,颞部、鼓膜上下的两条深色细线纹几乎平行,上侧一条伸延到肩后,颞褶较细,眼下至口角浅色斑明显。

§ 地理分布

三港雨蛙分布于浙江、安徽(歙县、祁门、石台、休宁、太平、泾县、霍山)、福建、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常栖息于稻田附近。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800至10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崇安三港。[1]

§ 经济价值

食虫蛙类,特别是能及时消灭农作物植株及灌木丛上的害虫,这是一般蛙所不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8: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