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雨走青纱》 |
释义 | 雨走青纱 内容简介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谢子安的善良、安详、旷达和幽默,其灵魂在文字中和文字后,对人对物的优柔感觉,对文字的控制,使他的文章浑然而鲜活。他的主要篇章都是写田园的,写作的脉系可以追溯到中国古典散文中去,也可以觅寻到二三十年代散文兴盛期的韵味。”本书是谢子安散文的最新选集。作品展现了一幅幅辽西山水田园画卷和乡村生活画卷,诗意隽永,趣味盎然,蕴合深情,体现出作家对当代新田园散文创作的探索。 雨走青纱 本书目录 谢子安散文序 贾平凹 田园系列 春起田园 春雨无雷 家住田野青纱帐 田野上的毛毛道 梨花做盏饮清风 寂寂山谷 山间出月 天籁 我想有条山沟 丘陵落雨 东园 种倭瓜图 四月农家 田野小屋 火山・寒水 霜降雨 看谷篓儿 辽西大气 辽西庄户小景 八棱观 家园系列 碾道 鸡鸣兴家 秫秸障子 霜降 冬夜 南沟里 辽西茶 洼子店 角地・芍药花 十二户村记 十二户村七篇 灯片儿 母亲讲或清音长 人老还乡 宅墟 只到那片牵牛花 车过故乡 生产队旧事 南乡四记 大地行走系列 小西寺・山中饮 空山听水 中涝听鸡 萤火灯笼 ×月×日饮于山中 东山 东台子沟记 夜闹石明信沟 寺居 踏雪赏泉・冰河 水湾 小龙湾 瓢饮涧记 走行燕长城 燕长城笔记四篇 小记六则 惠州城址记 连花池记 雪国四题 孤竹斋系列 孤竹斋记并文 四瀑 心知 河畔草木 春秋人生 花籽儿小集 秋水文章不染尘――国庆三十八周年献词 附文二篇 我的田园我的辽西 答《美文》“九十年代散文写作随访” 后记 雨走青纱 文章节选 这里是丘陵腹地的一个普通的山谷。说它普通,是因为于辽西,这样的山谷遍地都是。它懒得有姓名。为它使用一个“懒”字,十分恰切,再好不过地体现了汉族语言的悟性与灵动,以及穿透精神。整条山谷之中,到处都是懒得挪动的树木野草与石头,勤快的,只有本乡本土出产的山雀,在树上喳喳,在草丛喳喳,又从南山飞到北山去,它们偏偏喜欢从空中撒落一点儿东西。那些其它品种的候鸟都迁徙到南方过冬去了,按照节气,现在差不多正在北归的途中,到农历的小满,鸟会来全的。那时候的山林,可能要比现在热闹很多。哦,差点忘记说沟底的流水,不论在天南地北,流水的天性都是一样的脚步匆匆,奔流不息。 本地人习惯把丘陵说成是一个海,山谷周围四面八方完全是浪涛一样起伏的山包,在当中造了这么一条浪底似的沟谷。离开谷口不远,东边的一座山头很高很高,遮挡太阳迟迟不让它升出来知道阳光在山那边呼呼啦啦地涨潮,等它们将山头以东的地方全部升平涨满,哇一下子就漫过来将这条山谷填平,阳光又向西边淹过去。风也一样,说的这个季节,喜欢起东南风,经常从东边山上流下来,呼地压过谷顶。丘陵海变成阳光的海;风的海。山谷里的风与山外的风不同,风在别的地方跑着马,扯着旗,举着一溜一溜的烽火狼烟,风将山谷变成一个沉静的水潭,风在潭中积淀成一池死水,波澜不兴,清澈见底。南面山坡上的松树是潭中的水藻,而北坡上的槐树等等,都是潭中的水草,人是潭底的游鱼,可惜独鱼不成群,只来了我一条。 山谷的色彩既明快且简捷,在这样的特定的早春时节。在谷口,能够看见山谷浅处的一小部分,由溪岸一直延伸到两边山坡的林带,平缓肥厚的土层上边,长满一种浅黄颜色的枯草,像是谁铺开一领大毡子。而两领黄毛毡的中间,则镶嵌宽宽一条玉带,那是溪流很久之前遇到冬天冻结了厚厚的冰层。如今,溪冰已经被春风刮瘦许多,并且还在飞快地瘦下去,直到冰消雪化,冬天全部走光为止。不知道春天的太阳和风神使用什么手段,将本来坚硬如铁的冰层表面,弄成一种糠状,软如越冬的积雪,人脚踩上去,柔软无滑,印下一行石膏托成似的大脚印。溪流形成落差的地方,就做一小挂冰雪瀑布。引人注目的,个别向阳的地段,冰层急急忙忙地化光了,暴露出来平坦光洁的青石真底和在青石板上活活泼泼流淌的小溪,瘦骨伶什的一条清清溪水,硬在青石上边割出一个槽,又故意顺槽流得洒了,生硬地给人一个感觉,小溪好不容易从大冬天里钻出来,只来得及匆匆忙忙看一眼春天,又被塞进厚厚的冰层,再不放它出来淘要。那个地方的一截石和水不经心弄丢了冬壳,抢先一步迈到春天。什么时候整条的溪流出全了,那就是春天全部从南方回到辽西丘陵的海了。 冰溪缓缓爬坡,做岸的土层加肥一些。一个地方生了三四丛杜梨秧,浅灰色的锥状的短粗的枝条生机勃勃的样子。 雨走青纱 作者介绍 谢子安,辽宁省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男,汉族,一九五六年四月出生于辽西凌源市刘杖子乡,现从事编辑工作。专于散文写作,已经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人民文学》、《青年文学》、《美文》、《散文》、《中华散文》、《山花》、《雨花》、《鸭绿江》等报刊发表散文作品两百余篇,有篇目入选《现代散文诗选》、《写作辞源》。出版散文集一部。获省级散文奖八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