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海规元 |
释义 | 1856年(咸丰六年)起﹐通行于上海的一种作为记帐单位的虚银名目。又称九八规元。上海开埠前﹐贸易上已有以九八规元为标准的计算方法。所谓九八规元﹐即以元宝(实银)的重量﹐加以升水﹐再以九八除之﹐所得之数即为上海通用的标准银(虚银)。开埠后﹐这种计算方法在租界内的华商之间依然沿用﹐但外商与华商之间的交易则以在中国流行的西班牙银币──本洋为记帐单位。到了1856年﹐本洋来源越来越少﹐几至绝迹﹐市价日益昂腾﹐贸易双方实际支付本洋时的困难无法解决﹐经过剧烈争议﹐外商也不得不接受这种九八规元代替本洋为记帐单位。此后﹐不论华洋交易及汇兑行市﹐均以此为计算标准。随着上海日益成为全国商业﹑贸易中心﹐这种九八规元﹐不仅是上海普遍应用的记帐单位﹐也为全国商界所熟知和应用﹐买卖上海规元已成为各地调剂金融﹑进行汇划调拨的一种手段(见银锭)。 用虚银为记帐单位﹐可以解决流通中使用实银一时供应不足和搬运不便等困难﹐但也使已经混杂的货币制度更增添了复杂性。1933年废两改元﹐上海规元亦停止使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