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印冲突
释义

§ 中印冲突

1960年11月24日以及稍后的12月3日,印度加尔各答当局忽出奇招:逮捕当地兴华中学校长张学文、副校长谢应瑞、当地华侨报纸《中国新闻》总编辑侯兴福和山东同乡会会长刘维兴等13名华人。

实际上,从2月份起,印度噶伦堡、加尔各答有关当局已经先后向旅居当地的华侨发出通知,限令接到通知者几天到3个月内离开噶伦堡或印度。至9月份,接通知人数已增至几十人之多。通知书没有说明任何理由。

§ 背景

印度地方当局采取这一系列行动的背景即:中印边境交恶。

同一时期的1960年4月,为缓解中印边境之争,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动率团对印度进行了为期6天的访问。周恩来表示:“中印两国有一切理由应该千年万年地友好下去”,“边界问题并不是不可以找到共同点或接近之点”。

而印度尼赫鲁总理保持了自己的高调,坚持中印边界问题不容谈判。

印度拒绝中国方面稍前即已提出“双方武装部队从中印边境全线各自后撤20公里,并停止巡逻”的建议。中国单方面停止了巡逻。

虽然印度军方索尔少将也说,在交界地区建立非军事地带是好主意,但尼赫鲁总理的政府未予认可。这就导致印度朝相反方向采取使事态进一步升级的行动:趁中国边防军停止巡逻的空隙,在中印边境西段节节逼进,增建430个据点。

印度心目中的中印边境线、不容中国方面有任何异议的依据是所谓“麦克马洪线”。1914年3月24日,出席西姆拉会议的英国代表麦克马洪与中国西藏地方当局代表伦兴.夏扎在德里背著中国中央政府代表用秘密换文方式搞出的这条线,历来不为任何一届中国政府所承认。

但即使是根据这条线,印度军队在1959年强行占据的兼则马尼、1962年开始占据的扯冬、绒不丢、扯果布、卡龙、章多、克宁乃、日挺布、汤、娘巴等地,仍然在麦克马洪线以北,即中国境内。

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公布了麦克马洪线附图的这一部分,并为此质问印度政府:究竟是谁侵占了谁的领土?

尼赫鲁承认:中国方面的报道“有些的确站住脚了”。他表示担心这会“使人看来中国人是受印度这只‘老虎’进攻的‘温顺的羔羊’,因此,你们(印度宣传机构)大家必须干得更够标准些”。

尼赫鲁在国内加紧了战争准备,声言他的国防部长梅农是“当代拿破仑”,“如果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印度也是一个大国。我们强大得足以对付任何挑战”。

中印边境冲突呈不可避免之势。就连一向站在印度方面的英国《泰晤士报》在1962年10月8日发自德里的一则通讯也不无担心:如果在中印边界上爆发战斗的话,“旁观者会不得不指出,正是德里拒绝进入会谈”。

中国政府在中印边境问题上保持著极大的克制态度。但这一克制显然不是惧怕印度有一位“当代拿破仑”。尼赫鲁的强硬来自印度当时所处的左右逢源的国际地位。一方面,美国称印度为西方式民主与自由的堡垒,另一方面,苏联则试图将印度拉近东方社会主义阵营。1960年1月,中印关系日趋紧张之际,尼赫鲁致信赫鲁晓夫,邀请赫访印。赫鲁晓夫即不顾中苏特殊关系,欣然表示接受邀请,更使尼赫鲁志在必得。中国的克制,或者说有如“温顺的羔羊”的姿态,显然有著对整个国际关系的慎重考虑。

1962年10月20日开始,历时一个月的中印边境战争在东、西两段大规模爆发。战争以印度全面失败而告结束。中国边防部队主动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以内地区,并于1963年5月26日前释放了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312名全部被俘人员,退还全部缴获的武器装备及军用物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