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 |
释义 | § 简介 广富林遗址 广富林遗址位于松江区方松街道广富林村村北的施家浜河道及两岸一带。约处于40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先民由于洪水之灾,移民迁徙到了长江淮河流域,他们中有一部分人选择了上海松江佘山以南区域作为最终栖息落脚之地。 这一文化遗存完全不同于以往分布于该地区的所有其他文化,在环太湖地区是第一次发现。整个遗址约有10万多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末被当地村民发现。 据考古专家介绍,广富林遗存属于河南的龙山文化。广富林遗存出土的陶器与著名的河南永城王油坊类陶器基本相同。是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的交融。广富林的远古文明已由科学考古而得到初步证实,早在5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松江先民在此地劳作生息。[1] § 发掘 1961年9月对其进行第一次考古发掘,探明遗址为2层。上层面积10000平方米,出土大量陶片、陶纺轮、陶饼、带纹饰陶、硬陶和带釉陶等,系春秋战国时期文化遗存。下层面积7000平方米,有灰坑1个,墓葬2座。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良渚文化类型。 广富林遗址的发掘 第二次发掘是1999年底至2000年初,发掘面积349平方米,发现了汉朝的大型建筑构件,还发现这里有可能曾是上海最早的城镇。 第三次发掘在2000年底就开始了,发掘面积扩大到了500平方米。出土了经鉴定属于龙山文化类型的器物,留下了上海的先民同中原的移民一起生活的印记。[1] 2012年4月,广富林古文化遗址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地区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古发掘。这次是松江建设广富林遗址公园以来的第3次考古发掘,也是最大规模的一次,前两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时间分别在2007年和2008年,从2007年后,每年都会进行一些小规模的零星发掘。本次考古发掘由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6家单位联合开展,计划开挖面积约1.5万平方米,原计划发掘时间从2012年2月中旬到6月中旬,但由于前段时间连续降雨,估计完工时间大约在2012年六、七月。[2] § 发掘成果 1999-2008年,广富林遗址先后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其中,以首先在广富林遗址发现而命名的“广富林文化”。 2009年3-7月,因上海松江新城开发建设,在原划定的广富林遗址保护区东侧以外的民宅区域施工,由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先行勘探,发现该区域在近现代扰动较大,但仍埋藏有古代文化遗存。随后在开发方的支持下,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约5700平方米,发现了不同时期的房址2座、墓葬11座、灰坑559个、灰沟20条、水井90口等重要遗迹,同时出土了大量陶、石等各类遗物,发掘又获得了丰硕成果。[3] § 考古文化 广富林遗址 广富林文化是广富林遗址最重要的考古收获之一。1999年冬发掘广富林遗址确认了一类以侧装三角足鼎为代表的遗存,此后在相邻的江浙地区也不断发现该类遗存。根据考古学命名的原则,考古学家们把这类遗存命名为“广富林文化”。 广富林是经过发掘的包含广富林文化内涵最丰富的遗址。本次发掘再次发现了十分丰富的广富林文化遗存。共发现灰坑150个、水井6个、灰沟1条。H815,平面为圆角方形,东西宽 2.1米,南北长2.45米,圜底,深约1.4米。灰坑分为三次堆积,出土了10余件较完整器型,有夹砂陶带嘴刻槽盆、黑陶壶、黑陶方格纹罐等。H843,平面呈椭圆形,东西2.3、南北2.22、深3.3米。壁面修葺整齐,坑壁陡直,口大底小。灰坑内堆积分为4层。这些重要遗迹及其出土遗物极大地丰富了广富林文化的内涵。[3] § 考古意义 广富林遗址发现“广富林文化”,填补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空白,为研究环太湖地区文明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材料。 广富林遗址的发掘,发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为深入认识遗址的聚落分布与历时演变过程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丰富的广富林文化内涵,为推动和深化相关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遗址所反映的新石器时代末期不同文化因素的相互融合与影响、文化的演变与替代,体现了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历史事实,是探索环太湖地区文明化进程的重要课题。[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