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阴谋与爱情》
释义

§ 剧情概述

《阴谋与爱情》《阴谋与爱情》的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德国。当时德国处在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社会,分裂成许多封建小邦。各邦统治者大公施行残暴的独裁统治。

在某一个大公园里,宰相瓦尔特的儿子费尔迪南爱上了平民音乐师米勒的女儿露伊斯。但是这对年轻人的爱情既遭到作为平民的米勒的反对,也遭到作为贵族的宰相的破坏。米勒反对他女儿爱上一位贵族公子是因为他认为门第不当,贵族公子不可能真正爱平民姑娘。宰相反对他儿子爱上平民的女儿,除了门第观念外,主要原因是宰相要他的儿子立刻取大公的一位情妇为妻,以博得大公的欢心,以牺牲儿子的爱情为代价来确保自己的政治地位和飞黄腾达。

宰相为拆散这对恋人,在威胁与利诱都失败后就同他的秘书乌尔姆定下一条阴谋毒计:宰相下令将露伊斯的父亲米勒和她的母亲投入监狱,然后乌尔姆利用露伊斯救父母心切去劝说露伊斯放弃对费尔迪南的爱。在乌尔姆的压力下,露伊斯为了救父母出狱,在乌尔姆口授下违心地给宫廷总管卡尔普写下了一封假情书并立下誓言不道出真情。乌尔姆拿到这封露伊斯亲笔写的假情书,利用一次集会假装丢失,让费尔迪南“偶然地”拾到它。费尔迪南看这封假情书,果然中计,他认为露伊斯以前对他的情意全是假的,他的真正的爱受到了欺骗,而露伊斯又立下了誓言,不能道破真情。费尔迪南在绝望的情况下往果汁中下了毒药。露伊斯喝下了放了毒药的果汁,终于在临死之前告诉了费尔迪南那封情书是假的,是为了救父母在宰相的压力下写的。费尔迪南得知真情后悔恨不已,在他心爱的人的遗体旁饮恨服毒身亡。一对年轻人为了纯洁的爱情双双殉情,成为阴谋的牺牲品。作品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控诉了专制统治的粗暴和宫廷的腐败和黑暗。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戏剧名著之一。剧本直接取体裁于德国现实,席勒直言不讳地说:“剧本事情发生于德国第一宫庭中”。剧中人物实际上是以专横腐朽的符腾堡公国的统治者为原型。剧中不怕把18世纪德国的主要矛盾即市民阶级和封建贵族之间尖锐对立的矛盾,在婚姻自由的问题上,正面搬上了舞台,对封建统治者的暴行予以揭露和痛斥,对市民阶级的反抗精神予以热烈的歌颂,表现出了鲜明的反封建压迫和争取民主自由的狂飙激情。恩格斯说,这个剧本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具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 剧本风格

《阴谋与爱情》《阴谋与爱情》有力地批判了封建贵族的堕落和寡廉鲜耻。公爵和宰相把婚姻看作是获得权势的工具,为此,宰相竟然用儿子的幸福去进行交换。费迪南虽出身贵族,但在剧中他的思想却代表了新兴市民阶级意识,他敢于蔑视封建贵族的等级偏见。露易丝具有市民阶级的人文主义乌托邦理想,表示要“摆脱一切可恨的外壳,让人成为人”,对封建等级“外壳”极其痛恨。第二幕第二场描写公爵(不出场的人物,如同《日出》中的金八一样,但却是幕后操纵者)派出差官给情妇送去一盒首饰,作为给她的结婚贺礼,米尔福特问公爵花了多少代价。侍从回答,公爵把7千名士兵卖给英国政府,让他们当炮灰,参加美洲的殖民战争,然后用这笔收入为她从意大利购得这份珠宝。侍从悲哀地说,他的儿子便是这7千名士兵中的一个。由于这一场戏的揭露过于尖锐,所以每当上演时,总要被官方删去。剧本的悲剧结局是对封建贵族的专横暴虐的强烈控诉。剧本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精神,恩格斯称它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德国评论家梅林则说:“席勒的这个剧本有超过他的全部先驱者的一个优点:它达到了一个革命高度,在他以前的市民阶级戏剧还未达到这样一个高度。”在《阴谋与爱情》之前,歌德的《铁手骑士葛非》 、莱辛的《爱米丽亚•迦洛蒂》以及席勒的《强盗》 ,或者借古喻今,或者借外国象征德国,或者虚构多于现实,比之于直接取材于当时现实的《阴谋与爱情》,的确都略逊一筹。

剧本也如实地反映了德国市民阶级的软弱性。密勒虽在贵族面前显示了市民阶级的自尊和道德上的优越感,但他只求家里太平,面对宰相,他诚惶诚恐,根本不敢冒犯。他的妻子则更表现出市民阶级的狭隘性。露易丝虽然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渴望平等和婚姻自由,可是她面对强大的封建权势,深感平等的遥远和无望,她自始至终是一个具有浪漫气质,却充满感伤色彩,从未露出过笑容的悲剧人物。她在封建力量的重压下,对自己的前途毫无信心,决定牺牲自己的爱情,投入宰相设下的罗网。她按照宗教观念信守誓言,这说明了她反封建的斗志远不如《费加罗的婚姻》中的苏珊娜。露易丝的软弱反映了德国市民阶级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经济上的不够强大。剧终时,濒死的费迪南向父亲——悲剧的制造者伸出了和解的手,表示原谅,作出了妥协的表示。

在艺术上,《阴谋与爱情》严格遵守亚里斯多德关于悲剧的结构观念,由序幕——展开戏剧冲突——高潮——转折——悲剧结局组成。并在情节展开中显示矛盾双方的性格,让思想倾向在情节的展开中自然流露出来。席勒克服了早期创作中人物爱作长篇演说,让人物成为作者的传声筒的写法,成功地借鉴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特别是《奥瑟罗》中的场景。

《阴谋与爱情》具有典型的青年席勒式的、富于激情的、浪漫的语言风格。青年席勒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能言善辩、激情满怀的演说家。费迪南渴望婚姻自由,敢于蔑视封建门第观念,语言慷慨激昂。但他对封建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其说出于深思熟虑的理性,不如说出于奔放的感情。阴谋家伍尔姆说话斩钉截铁,言词简短,体现出他诡计多端。此外,侍从长的俗不可耐、密勒具有市民自尊心却胆小怕事,露易丝的目光短浅,这些都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出来。

在第四幕中,露易丝以大段尖酸刻薄、像外交辞令一样的台词,说得公爵情妇幡然悔悟,离开宫廷,去过平民生活。这场戏虽然突出了市民阶级的道德优越感,但一个16岁的少女怎能通过一次交锋就使一个外国女人改变人生态度呢?这是缺乏说服力的,多少显得生硬。

§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席勒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JohannChristophFriedrichvon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他是歌德的挚友,死后和歌德葬在一起。他还是《欢乐颂》的词作者,

《阴谋与爱情》是德国狂飚突进运动最重要的创作成果之一,也是青年席勒创作的顶峰,同时它又是德国市民悲剧的代表作。1775年莱辛的《萨拉•萨姆逊小姐》是德国第一部市民悲剧,1772年莱辛的《爱米莉亚•迦洛蒂》则是德国市民悲剧成熟的标志,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达到了市民悲剧前所未有的革命高度,及至1846年赫贝尔的《玛丽亚•玛格达莲娜》则意味着德国市民悲剧发展到了尾声。

市民悲剧是与亚里斯多德规定的古典悲剧特点相对而言的。古典悲剧都是以王公贵族、帝王将相等所谓高贵人物为悲剧的主人公,而市民、普通老百姓只能在喜剧中充当为人们嘲笑和取乐的对象。市民悲剧则与之针锋相对,让市民阶级为悲剧主人公,以证明市民阶级也有崇高的情操和高尚的情感。可见市民悲剧的产生、发展和成熟,体现了市民阶级意识的觉醒,这种意识的觉醒鲜明地反映了市民悲剧的反封建倾向。

创作《阴谋与爱情》的80年代初,正是青年席勒反封建意识最强烈的时候,也是席勒的狂飚气质表现得最鲜明的时候,因此这部剧本是席勒全部创作中反封建倾向最为突出的作品。《阴谋与爱情》的反封建性,尤其体现在它并不取材于历史,而是直接取材于席勒生活的时代,观众对此剧的现实性一目了然,而法兰西共和国则由于此剧的反封建思想,授予席勒荣誉公民的称号。

总体来说,席勒这一时期的创作是古典主义风格的,早年的浪漫激情已经几近消失。席勒和歌德合作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德国文学史上的“古典主义”时代。

席勒是德国古典文学中仅次于歌德的第二座丰碑。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历史剧《瓦伦斯但》 。这部戏剧实际上就是三十年战争中德意志民族悲剧的重演,席勒的功绩在于他把这场民族的悲剧搬上了艺术的舞台。[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