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七里河区
释义

§ 区域概况

七里河区改革开放以来,七里河区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区、全省乡镇企业发展“十强县”三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四连冠、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和省级文明区等荣誉称号。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4.69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5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7.77亿元,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65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85元。随着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第一产业稳步提高,第二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一、二、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3.6﹕43.5﹕52.9。

近年来,在七里河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我们致力于加快经济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实践,特别是把不断调整经济结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对外经济协作作为推动经济增长、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明显成效。 面向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向中西部投资的优惠政策,为七里河区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兰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确定在马滩、崔家大滩、营门滩建设兰州新城区。在新城区规划中,七里河区的马滩规划占地2.8平方公里,崔家大滩规划占地3.8平方公里,是新城区的理想之地,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交通便利。兰州新城区的建设将拉开七里河新一轮发展的序幕,从而带动七里河经济的快速发展。[1]

§ 行政区划

七里河区截至2005年11月28日,七里河区辖9个街道、4个镇、2个乡,69个社区居委会、72个村委会,314个村民小组。秀川街道 辖穴崖子、秀川2个社区居委会,崔家崖、大滩、马滩、郑家庄、郑家庄新村5个村委会。

土门墩街道辖河湾堡、土门墩、西津西路西、兰通厂、建西西路5个社区居委会。

西站街道 辖建西东路、西津西路东、小西坪、西站东路、西站西路、三角线、武威路、机车厂8个社区居委会。

西园街道 辖下西园、上西园、林家庄、西津东路、五星坪、工林路、柏树巷、华林山、华林坪、文化宫10个社区居委会。

西湖街道 辖兰工坪南街、兰工坪北街、骆驼巷、梁家庄、小西湖东街、小西湖西街、建工中街、安西路、西津桥9个社区居委会。

建兰路街道 辖建兰路、王家堡、吴家园、吴家园西街、建兰北路、火星街、光华街7个社区居委会。

龚家湾街道 辖龚家坪西路、龚家坪东路、民乐路、电机厂、武山路、龚家湾6个社区居委会。七里河区晏家坪街道 辖晏家坪中院、晏家坪北院、晏家坪南院、晏家坪铁路院、机车厂四区5个社区居委会。

敦煌路街道 辖兰石、任家庄、柳家营、长征厂、轴承厂、郑家庄、金港城、西津西路中8个社区居委会。

黄峪乡 辖王官营、宋家沟、赵李家洼、中庄、陶家沟、鲁家沟、张家岭、蒋家湾、尖山、邵家洼、王家庄11个村委会。

魏岭乡 辖小山口、柳树湾、龙池、白家岘、海家岭、沈家岭、绿化、晏家洼、煤山村9个村委会。

西果园镇 辖晏家坪、西津、周家山、堡子、王家坪、上岭、柴家河、西果园、草源、上果园、青岗、鹞子岭、袁家湾、湖滩村14个村委会。

阿干镇 辖大水子、石门沟、高林沟、中街、烂泥沟5个社区居委会,阿干、坪岭、琅峪、山寨、深沟掌、马泉、马场、大沟、大水子、西沟、铁冶、杨家场12个村委会。

八里镇 辖八里窑、岘口子、华林路3个社区居委会,西园、后五泉、五里铺、崖头、八里窑、二十里铺、花寨子、侯家峪、清水营、果园、岘口子11个村委会。

彭家坪镇 辖彭家坪1个社区居委会,龚家湾、王家湾、任家庄、蒋家坪、彭家坪、土门墩、西坪、牟家坪、贾家山、石板山10个村委会。

§ 历史沿革

七里河区2000年,七里河区辖9个街道、1个镇、7个乡:西湖街道、华林坪街道、晏家坪街道、龚家湾街道、敦煌路街道、土门墩街道、西园街道、建兰路街道、西站街道、阿干镇、魏岭乡、花寨子乡、彭家坪乡、崔家崖乡、黄峪乡、湖滩乡、西果园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47845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华坪街道24600 西园街道34813 西湖街道66184 建兰路街道38184 敦煌路街道50303 西站街道38923 晏家坪街道26004 龚家湾街道35100 土门墩街道38478 阿干镇27081 湖滩乡5037 西果园乡18264 魏岭乡12674 花寨子乡16353 崔家崖乡20530 彭家坪乡14844 黄峪乡11085

2004年,七里河区乡镇调整:撤销湖滩乡,将该乡的王家庄、邵家洼、鲁家三村并入黄峪乡,将湖滩村并入西果园镇;撤销崔家崖乡,设立秀川街道办事处(出处)。经过调整合并后的七里河区由以前的4乡4镇74个村和9个街道69个社区调整,为目前的2乡4镇68个村,9个街道69个社区(出处)。

§ 人口民族

早在6000年前, 七里河区境内就有先民耕作生息。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在西果园镇的曹家嘴、青岗岔、牟家坪、黄峪乡西坡坬、张家岭、陶家沟、陆家沟小坪,八里镇的花寨子,二十里铺大坪、小坪、崖头村二级阶地,阿干镇西沟半坡,华林山等地,发现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2300年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斗山、马厂、齐家文化遗址39处。先秦、汉魏、唐、宋、元、明、清又有外地人从北方、山西、河南、山东、东南各省迁入。清同治年间有大批临夏、临洮人迁居湖滩、黄峪沟、西果园、沈家岭、阿干镇。抗日战争时期,一些沦陷区工厂、机关、学校携员工迁居本区黄河谷地。同时,有不少逃避战乱的人士亦移居本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工业区,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东北、上海等地。企业携员工迁入,全国各省人员来区参加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区内人口大幅度增加。

截止2003年末,全区有汉、回、藏、东乡、蒙、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达斡尔、哈萨克、傣、畲、高山、土、羌、撒拉、仫佬、锡伯、鄂温克、保安、裕固族等29个民族,总人口42.5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1.59万人、城区人口、31.05万人、农村人口10.54万人、经济作物地区4.63万人,粮食作物地区5.91万人;流动人口0.94万人。常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45人,其中城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11人;农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83人,经济作物地区70.7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55人;粮食作物地区301.1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6人。

§ 经济发展

七里河区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内地盛产的丝绸和茶叶,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和中亚、西亚,欧洲一些国家。宋、元、明,清“茶马互市”曾在这里热闹非凡,贸易发达、商贾云集,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贸易集散地,商品流通的“ 七里河区

旱码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区各族人民50多年艰苦奋斗,农、工、贸各业都蒸蒸日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大规模开发建设,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9.84亿元,同比增长13.06%,增速从去年的全市倒数第一位上升到第三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3.51亿元,同比增长15.9%;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27亿元,同比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2.36亿元,同比增长15.3%。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辖区内有数十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要涉及行业有石油化工、机械、毛纺、机电、食品。乡镇企业也异军突起、蓬勃发展,以黄河企业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乡镇企业,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农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商品化、产业化经营转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的比重明显增大,形成了“百合、蔬菜、林果、畜禽”四大支柱产业,特别是百合产业化工程实施以来,百合的生产、加工、销售已具规模,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全区创汇农业发展的拳头产品,驰名国内外,远销港澳、东南亚。商贸工作从构筑大商贸、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出发,围绕兰州商贸中心建设,坚持市区联动,区城联合,齐抓共建,形成以西津路为主线、以文化宫、西站、土门墩、秀川繁华商业街区为中心的“四点一线”商贸连片开发的新格局。

以铁路、公路为主的交通网络纵横延伸,四通八达。西北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建在区内,312国道横贯东西,陇海、兰新、兰青、包兰铁路干线和甘川、宝兰等28条公路穿境而过,电信通讯、电视差转、寻呼电话形式成了完整的体系。金融、财税、商业住宅等各种服务功能齐全。

§ 自然资源

七里河区区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能源优势,为全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主要有煤炭、石英石、坩泥、石灰石、沙矿、路标石等矿产资源。黄河流经区内15公里,地表及地下水年经流量300多亿立方米。电力资源充足, 森林覆盖率19%。七里河区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自然风光、 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多姿的民族风情,区内建有西湖公园、西部欢乐园、石佛沟国家森林公园、黑鹰寺、云霖寺、尖山电视差转台等名胜游览场所和具有北方特色的牛肉面、烤羊肉、甜醅子等诸多风味小吃,令人留恋忘返,不忍离去。

七里河区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内地盛产的丝绸和茶叶,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输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和中亚、西亚,欧洲一些国家。宋、元、明,清“茶马互市”曾在这里热闹非凡,贸易发达、商贾云集,是历史上享有盛名的贸易集散地,商品流通的“旱码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全区各族人民50多年艰苦奋斗,农、工、贸各业都蒸蒸日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大规模开发建设,各项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综合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 教育卫生

七里河区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七里河区科研和教育事业取得较快的发展,辖区内有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甘肃省肿瘤研究所等独立和非独立科研机构十几家,许多科研成果具有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区内还拥有甘肃工业大学、甘肃建筑学院、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甘肃省邮电学校、兰州中医学校等十几所大、中专院校以及数十所成人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

2006年七里河区科技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区考核,卫生工作顺利通过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验收,计生工作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称号,两个社区荣获全国特奥工作先进社区称号,先后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区,荣获全省双拥模范城“六连冠”。

§ 招商引资

七里河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全区招商引资、对外经济技术协作以及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2003年底全区累计成立外商投资企业85家,利用外资突破1亿美元,投资分别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轻纺、食品、矿产品、化工等十多个行业。与国内各省的经济技术协作日益广泛,2003年全区签订内联合同项目38个、合同引资17.19亿元,引进到位资金7.71亿元;已开工、投产运营的项目20个,同比增长25%;签订外资合同项目1个,合同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49.8%。全区出口创汇达到334.7万美元,同比增长19.5%。出口产品主要涉及四大类近20个品种。七里河区还先后与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市金牛区、西安市碑林区、西宁市城西区、沈阳市大东区等县、区缔结为友好县区,对外交往日益密切。目前,全区正在进一步实施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在土地开发、税收、用人用工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办法。为了加快全区开放、开发速度,经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批准,先后设立了彭家坪乡工业示范区、西津坪农业新技术综合开发示范区、兰州民营科技园,这些园区是国内外客商和投资者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的理想之地。

面向新世纪,当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外商向中西部投资的优惠政策,为七里河区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区委、区政府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投入大开发的热潮中,认真研究确定了加快开发的思路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满腔热情地欢迎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商家来投资开发。我们将提供全面、周到的服务,在与您的真诚合作中共同发展、共同获益。

§ 地方特产

蟠桃兰州蜜桃:甘肃是桃的故乡,已有3000多年的产桃历史。目前,全省已有200多个品种,而以兰州蜜桃最优。兰州有六月桃、朱砂简桃、平顶离核桃、半水不旱桃、迟水桃、蟠桃、黄肉桃、东方红桃、白粉桃、肥城桃、花桃等个品种,产于安宁区7100多亩的桃林,以迟水桃和白粉桃最为著名。兰州蜜桃果实肥大,平均重150克,果皮稍厚,向阳面呈紫红色,肉质细腻,柔软甘甜,蜜汁丰富,芳香飘溢,味道醇美。蜜桃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挥发油、有机酸、矿物质、粗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等多种成份。鲜食能解饥消渴,补养身体;且有增进人体胆汁分泌,促进消化和治疗便秘等功效。安宁堡多八九十岁长寿老人,即与食桃习俗有关。

高三酱肉:高三酱肉为兰州的传统名食,始由高彬吾在集各地传统酱肉制作技艺精华的基础上,精心研究,卤制而成。因高氏行三而得名,至今已有近70年的历史,现主要在张掖路西端的福华轩专门经营。高三酱肉以肉质新鲜、色泽光亮、略显透明,不肥不腻,芳香四溢而闻名遐迩。在制作时,先选用大猪身上肥瘦适宜的臂肉、胛肩肉或剔骨带皮硬肋猪肉,烙烤至红黄色,切成二三斤的长条,用马莲绳捆好,即可用泡过肉的血水煮肉。先加入适量草、桂皮、花椒、桂籽、丁香、山萘、大香打包,再加入食盐、绍兴酒、冰糖、豆腐胚、用旺火煮肉至半熟后,再用文火慢煮,则酱肉嫩而不烂,浓味醇香,大有"龙麝脐难比其风"之韵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