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北易帜 |
释义 | § 概况 东北易帜将五色旗换成青天白日旗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时,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主持制定的国旗,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横条为图案,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 (也就是代表中国各民族共和)。1917年后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革命政府时,又将国旗图案改为青天白日满地红,象征皓日照耀着大地。但北洋政府统治的地区,仍以五色旗为国旗。国旗更换成为政权归属的标志。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占领平、津后,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任统治者——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退回东北,被日本关东军炸死于奉天附近的皇姑屯车站,其子张学良继任为奉军领袖。国民革命军因担心日本武装干涉,没有追击,停兵于山海关内,派代表与张学良联系,寻求政治解决。日本帝国主义一心想把东北变成其独占的殖民地,对张学良软硬兼施,阻挠中国统一。张学良虽出身于大封建军阀家庭,但思想上与其父辈不同,不愿国家陷于分裂和混战。他一面与日本周旋,一面与国民政府秘密达成协议。 1928年12月29日晨,东北三省同时废止五色旗,升起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表示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将东北主权归于中央。张学良这一爱国举动,被称为东北易帜,是对日本殖民侵略政策的一个打击。[1] § 经过 起因 1926年,中国国民党蒋中正领导的国民政府率领国民革命军发动北伐,以消灭各地军阀政权,达成中国统一的目标。时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中正因北伐军内部分裂,于徐州宣布退位,直至1928年4月他又重新掌权,发起第二次北伐战争,并于临近5月底时进军北京。结果,身处北京的北洋政府被迫瓦解,张作霖不顾日本死守燕、冀的要求,更放弃北京撤回东北,然而途中,却遭到不满的日方关东军暗杀,因而不治身亡,史称皇姑屯事件。但东北仍为奉系政权,并且依旧沿用北洋国旗作为旗帜,导致蒋中正北伐的目的并未完全达成。 张学良掌管奉系 张作霖被暗杀后,其子张学良立刻撤回沈阳并继父位,主掌东北军权。同年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革命军宣告停战,表明不会干涉“重新统一”的任务,而日本则不满其做法,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派遣特使林权助与张学良要求满洲独立,但张学良立即拒绝日方要求,转投国民革命军。同年7月3日,蒋方至北京与奉系的代表会面,商讨和平解决方案。国际形势上,美国及日本在中国互不相让,但美国支持蒋中正统一中国;由于美英施压,日本被孤立,此刻大局几乎底定。 易帜归属国民政府 东北易帜时的张学良 张学良与张作相等人反复商议,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东北易帜,名义上接受南京政府的领导,实行“分治合作”。 1928年6月下旬张学良派邢士廉、王树翰和徐祖诒为代表来到北平,找蒋介石接洽,相谈归顺中央,东北易帜的事。 国民军内部这时有两种意见:冯玉祥、阎锡山从自身利益出发,力主乘胜出击,一举铲除奉张政权,以绝后患;蒋介石和李宗仁却认为这时张学良不会与日本人合作,没有能力与国民军对抗,归顺中央是他们的唯一出路。蒋介石还担心出兵东北,日本必然出兵阻拦,会引起与日本人的冲突,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张学良的代表在北平住了七八天,连蒋介石的影子也看不到,认为求和无望,徐祖诒已打道回奉。七月三日,蒋介石说服了冯阎两人,才接见了邢士廉和王树翰,定下了东北易帜的大略。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更换东北所悬之五色旗为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名义上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中国得以形式统一。两日后,依照先前谈判条件交换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军政领袖。 易帜后的张学良 张学良自此与蒋中正关系紧密,后参加了中原大战,进兵山海关,支持中央军,打败了阎锡山、冯玉祥的反蒋联军。张学良也因此役而获得了华北的大范围治权,包括平、津、冀、豫、鲁、晋部份的征税、驻军、以及人事任命权等行政权力。此外,张学良还接受了原冯玉祥的西北军成员的加入,使得其武力与东北系势力范围扩张至华北地区,成为当时仅次于蒋中正的中国实权第二号军事人物。[2] § 意义 张作霖被炸死后,东三省议会于1928年7月2日一致推举张学良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兼奉天省保安司令。1928年7月4日,张学良正式主政东北。他受命于危难之时,集国难家仇、内忧外患于一身,面临的军政形势十分险恶。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决定“东北易帜”。东北易帜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攫取中国东北的阴谋。国民政府至此获得了形式上的统一。 对于东三省来说,易帜只不过是换了一面旗帜。南京政府不能调动张学良的一兵一卒,财政及人事任免权全由张学良说了算,奉系首领仍然是东三省的真正统治者,东北仍然是一个独立王国,但东北易帜顺应了历史潮流,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