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天文学会 |
释义 | § 中国天文学会 § 正文 简介 七十多年前,在“五·四”运动推动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先驱者们倡议成立中国天文学会,“以求天文学进步及普及天文学为宗旨”,“深知今兹时代,非科学竞争,不足以图存;非合群探讨,无以致学术之进步”。1922年10月30日,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成立,并设会所于北京古观象台。1932年会所迁至南京,挂靠在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的前身)。 1949年后,中国天文学会先后由中国科联和中国科协领导,并挂靠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直至现在。 中国天文学会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现任第十届理事会由50人理事组成。中国天文学会理事会每期任期4年。中国天文学会现有团体会员单位23个,会员2000余人,他们主要是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师。中国天文学会下设6个工作委员会、1个工作组(基金)和11个专业委员会。与11个省市天文学会和2个天文小组建立业务指导关系。 1935年中国天文学会加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简称IAU),成为其团体会员单位,并拥有296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会员。 中国天文学会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讲座,以促进全国天文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成功举办多次大型学术年会、承办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专题研讨论会、与日、德、法联合举办双边学术会议,在科普工作方面,还多次举办全国青少年天文知识竞赛。 中国天文学会主办期刊有:《天文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天文爱好者》、《天文学进展》。 中国天文学会设立中国天文学会张钰哲奖,每两年颁发一次。 [1] 中国天文学会 中国天文学者的群众性学术团体。它的任务是:组织学术活动,编辑天文学书刊,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普及天文科学知识。中国天文学会于1915年开始筹建,1922年在北京正式成立,选出第一任会长高鲁、副会长秦汾。 学会先后出版的期刊有:《观象丛报》、《观象汇刊》、《中国天文学会会报》、《宇宙》、《大众天文》和《会员通讯》等。学会还编译天文图书,修订天文学词汇,奖励天文学著述,以及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发起成立中国日食观测委员会,组织1936年和1941年两次日食观测队,并且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等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南京举行1949年学术年会和理事会,并曾成立以普及天文知识为宗旨的大众天文社。从1952~1978年,学会分别在南京、北京和上海举行学术年会,进行学术讨论。1978年在上海举行的会员代表大会,选出的负责人是:理事长张钰哲,副理事长程茂兰、李珩、戴文赛、王绶琯、龚树模、叶叔华,秘书长赵先孜。中国天文学会在北京、上海、江苏、安徽、陕西、云南等省市设有分会。会员资格规定为在科研、教育、生产企业等部门从事天文和有关工作,相当于助理研究员、讲师和工程师以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以及在天文科学实验活动中有一定成绩或贡献的人。 中国天文学会于1935年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派代表参加1955年和195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九、十两届大会。中国天文学会现在同37个国家的 200多个天文机构建立了书刊资料交换关系。 § 配图 § 相关连接 参考书目 高鲁:中国天文学会产生以来小史,《宇宙》,第3卷,第12号,193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