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博物馆 |
释义 | § 简介 中国博物馆是中国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博物馆 中国近代博物馆的创建始自 19 世纪下半叶,它与 1840 年鸦片战争后列强入侵中国和中国近代工业、文化教育事业的兴起紧密相联。1868年,法国教士 P·厄德首先在上海建立徐家汇博物院,主要收藏植物标本,不公开开放。嗣后,英国人、日本人、美国人、俄国人等先后在上海、济南、成都、旅顺、哈尔滨等地建博物馆,其目的在于掠夺中国资源或藉以奴化中国人民的思想。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是1905年张謇筹建的南通博物苑。1911年辛亥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变革,促进了中国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活跃,也推动了中华民国政府在北京、天津、太原、南昌、沈阳、开封、南京、兰州、杭州、广州等地创办了一批博物馆。1925年中国最大的皇宫紫禁城改为故宫博物院。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博物馆曾有过比较显著的发展期。1936年抗日战争前夕,全国共有博物馆77个,美术馆56个,古物保存所98个。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博物馆遭受严重摧残,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的几年,中国博物馆事业仍陷于困顿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全国只留下博物馆24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博物馆事业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50年代,新建了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国家馆及一批省级地志性博物馆、专门性博物馆和革命纪念馆,中国博物馆数量由50年代初的24个猛增到50年代末的 480个,形成了中国博物馆史上又一个显著的发展期。60年代中期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博物馆大批关闭,馆藏文物和标本受到严重毁坏,博物馆事业遭受巨大损失。进入80年代,中国博物馆事业产生历史转折,社会博物馆意识极大增强,博物馆发展速度显著加快,博物馆管理水平突出提高,博物馆学术活动空前活跃。到1988年末,仅文化系统博物馆就达903 个,加上非文化系统的博物馆总计已近千个,中国博物馆事业初具规模。 § 性质和任务 中国博物馆的性质和任务在一个半世纪内迭有发展变化。国家文物局于 1979 年颁布的《省、市、自治区博物馆工作条例》,对中国博物馆的性质、任务作了明确规定,指出: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搜集收藏文物、标本,进行科学研究,举办陈列展览,传播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 数量和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中国博物馆仅有24个,主要分布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大城市。40多年来,不仅在数量上增加了40多倍,而且初步改变了分布不合理状态,全国各地大部分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博物馆,广东、江苏、陕西、江西等省还在每个地、市建立了博物馆,其分布情况如下表: 中国博物馆 北京1949年只有 3个博物馆,到1988年,已拥有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邮票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定陵博物馆、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北京市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北京猿人展览馆等专门性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宋庆龄同志故居、茅盾故居、郭沫若故居、徐悲鸿纪念馆、曹雪芹纪念馆等纪念性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共33个,极大地改变了首都博物馆事业的面貌。 陕西省西安是11个王朝的故都,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陕西省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博物馆还是个空白。1988 年,该省已拥有陕西省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咸阳博物馆、宝鸡市博物馆、临潼县博物馆、扶风县博物馆、乾陵博物馆、茂陵博物馆、昭陵博物馆等藏品和展品均极丰富而珍贵的博物馆,还建有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洛川会议纪念馆和西安事变纪念馆等一批纪念性博物馆。 § 体系和种类 到1988年底,中国文化系统 903个博物馆中,综合性博物馆为541个,专门性博物馆为156个,纪念性博物馆为 206个。这些博物馆,加上非文化系统的博物馆,组成了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和近代革命历史的博物馆体系,并正在形成自然历史类和专业类博物馆体系。 专门性古代历史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的古代史陈列,分别反映中国通史、断代史、地方史和专史。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中国通史陈列”,从 170万年前的原始群时代起,到1840年鸦片战争止,系统、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另外,从周口店龙骨山40~50万年前北京猿人生活遗址到西安半坡5000~6000年前先民生活的原始村落遗址;从河南安阳的殷墟到山东临淄齐国故城遗址;从陕西省博物馆的周、秦、汉、隋、唐历史文物陈列到河南开封市博物馆的宋史展览;从故宫博物院的明清史迹原状陈列到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太平天国历史陈列等等,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一部完整的中国古代历史风貌。 中国博物馆 专门性革命历史博物馆和综合性博物馆的革命史陈列,分别反映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史或一个地区、一个事件、一个人物的革命斗争历史。 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示了中国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革命军事史;从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山西武乡县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安徽泾县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直到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等,形成了一个中国革命史迹网。 自然历史博物馆体系正在中国形成。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重庆等地的自然博物馆和各地综合性博物馆的自然部分,通过标本、化石的陈列,反映了中国人民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面取得的成就。 专业博物馆也在中国得到初步发展,共有古墓葬、古人类、古铜矿、古天文、古钟、古船、地质、石油、煤炭、军事、航空、航海、农业、科技、盐业史、海外交通史、窄轨铁路史、人类学、民族学、华侨、地主庄园、戏剧、民俗、洞穴、恐龙、陶瓷、琉璃、纺织、丝绸、刺绣、手工造纸、民间工艺、碑刻、石刻艺术、汉画像、县衙、监狱、中药、医史、茶史、邮票、体育和长城等40多个种类。虽然中国专业博物馆还很少,水平也较低,但这类博物馆将会得到较快的发展,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博物馆体系。 § 藏品 1988年末,中国文化系统博物馆共有藏品766 万件,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的200万件增加2.8倍。 中国博物馆 全国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是故宫博物院,总计近100 万件,包括名画、书法、碑刻、碑帖、印玺、瓷器、雕刻、玉器、漆器、珐琅器、金银器、丝织刺绣品、文房四宝以及商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明清两朝帝后生活用具、皇朝典章制度文物和外国钟表等。藏品在30万件以上的博物馆有:天津自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3个;藏品在10~30万件的博物馆有:河北省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天津市历史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和河南省博物馆12个。中国许多出土著名文物,如:殷墟妇好墓出土文物、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玉石青铜器、战国蔡虞墓出土文物、随县出土战国编钟、江陵汉墓出土丝织物、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银雀山出土竹简、嘉峪关出土竹木简牍、秦始皇陵出土铜车马、丹徒出土唐代金银器和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等,都被妥善地保存在各地博物馆中。文物征集和接受捐赠也是中国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来源,故宫博物院1949~1986年征集文物达21万件,先后共有 300余位爱国收藏家向故宫博物院无偿捐献。 中国博物馆对数以百万计的藏品管理严格。1982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1986、1987两年文化部先后颁发的《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文物藏品定级标准》,对馆藏文物保护、登记、鉴定、分类、分级、编目、建档和库房管理作出了严格规定。上海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等,已开始试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藏品和资料。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通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颁发的《关于办理盗窃、盗挖、非法经营和走私文物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文物的安全起了极大的保障作用。为了确保馆藏文物的安全,各博物馆在建立、健全保管制度的同时,普遍加强了安全技术防护工作。国家还积极开展藏品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如:碳14、热释光测定器物年代、软 X光探伤、红外线照相、激光全息照相、竹木漆器化学脱水、金属化学除锈、高分子材料粘接等技术,已用于文物保养、鉴定、修复、复制。 § 陈列展览 1988年中国文化系统博物馆共有基本陈列1440个,举办临时展览1798个,吸引观众1.06亿人次。 中国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要求有较高的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许多博物馆的基本陈列经过调整、充实、修改,水平不断提高。上海博物馆的“青铜器馆” 和“陶瓷馆”在改造后,将民族风格和现代化的设施结合起来,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很高的水平;辽沈战役纪念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分别建成当代世界水平的全景画馆和半景画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抗日战争馆”,尊重历史,把原来主要反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军民抗日战争史,扩展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抗战史;广东翠亨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在陈列室内安装了电子计算机声控录像电视,新建了播放孙中山生前珍贵历史纪录片的录像厅;上海鲁迅纪念馆对基本陈列破除“主题先行”的思想方法,以历史原貌表现了鲁迅的伟大,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与鲁迅有关的中国历史人物。基本陈列作为博物馆向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主要手段,由于陈列水平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博物馆的社会效益。 临时展览是内容专一、小型多样、短期展出、经常更换的一种形式。它能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扩大博物馆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丰富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艺术生活。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的侵略罪行展览”,17天内接待观众 9万人;故宫博物院前后与10个地方博物馆联合举办的“清代帝后生活文物展览”,观众总计达到 200万人次;北京定陵博物馆组织的出土文物巡回展览,半年内赢得南方 4个城市的80万观众;陕西秦俑坑兵马俑展览、湖南马王堆出土文物展览、江西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展览、内蒙古民族民俗文物展览、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史实展览和日寇侵华罪行展览等,都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 同时期,中国博物馆还组织 100余批各种规模和类型的临时展览,到世界25个国家(地区)展出,接待观众5000万人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中国古代珍宝展览、故宫珍宝展览、秦俑坑出土文物展览、六千年的中国艺术展览、明清书画展览和中国古代青铜器展览等,都受到展出国家人民的欢迎,加深了国际友人对中国的了解。 § 群众教育 群众教育工作是博物馆与群众联系的桥梁,中国博物馆十分强调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宣传教育工作。 许多博物馆在配合学校教学、密切联系群众方面不断创新。中国历史博物馆为中学历史教员举办文物知识讲座,编辑出版教学参考资料;北京地区博物馆举办电视博物馆知识竞赛;苏州博物馆组织“历史访古夏令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纪念馆开办上海到嘉兴南湖党的诞生地系列参观;天津自然博物馆开展为教学和观众服务的咨询活动。这些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活跃的博物馆群众教育工作,使中国博物馆的职能作用得到更大的发挥。 § 科学研究 中国博物馆的藏品搜集保管工作、陈列展览工作和群众教育工作,都强调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不仅为博物馆自身业务活动需要服务,还为社会上生产、科研和教育等部门提供科研资料。 中国博物馆科研工作者长期来在金文、甲骨、历史、考古、青铜器、陶瓷、书画、文物保护以及自然科学中的地学、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等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在博物馆学的基础科学理论和应用科学理论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 反映博物馆科研成果的编辑出版工作取得很大成绩。50~60年代中期,中国翻译出版了《苏联博物馆学基础》等苏联和东欧国家博物馆工作和博物馆学的专著和文章,出版了中国博物馆学专著《博物馆学概论》等著作,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文化大革命”时期,博物馆研究编辑出版工作完全停顿。进入80年代以后,才日趋活跃。此后,出版了国家文物局主编的《中国博物馆学概论》,翻译出版了日本的《博物馆概论》和英国的《八十年代的博物馆》;出版了中国学者编写的《博物馆学新编》、《博物馆藏品保管》、《中国博物馆指南》、《博物馆纵横》等专著;还与日本合作出版了《中国博物馆丛书》。许多博物馆出版了反映本馆科研成果的学术专著。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以及许多省、市、自治区的博物馆学会,还都有自己的会刊。1979~1988年全国发表博物馆学论文超过2000篇。 § 管理体制 中国博物馆不是采用全国统一的管理体系,而是采用谁创办谁管理的办法。各系统各部门所创办的博物馆,分别由各部门管理。但是,文化部门统一管理的博物馆占全国博物馆的绝大多数,并由国家文物局进行统一管理。1988年末,中国文化部门管理全国综合性博物馆、历史、文化、艺术等专门性博物馆、纪念性博物馆以及部分历史博物馆共 903个,约占中国博物馆总数的90%。其余博物馆分别由科学部门、教育部门、军事部门和各有关专业部门管理。中国博物馆还根据规模大小等条件,划分为国家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馆、地(市)级馆和县(区)级馆四级,由有关部门分级管理。国家文物局的职责是:对全国所有博物馆进行业务指导;制订和颁布有关博物馆的方针、政策、条例、规定等法令、法规,并监督贯彻执行;组织交流工作经验;培训专业人员;协调发展规划。 中国博物馆事业虽然已有很大发展,但现有博物馆从规模、种类、数量和管理水平上都同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大国不相称,但随着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个丰富多彩、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网必将建成。 § 现状 各地在博物馆日精彩纷呈的活动,亦可视为近年来中国博物馆建设取得发展和进步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2009年,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2900家,在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民办博物馆达到386个,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3.3%。2009年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到1447个,约占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总数的76%。 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免费开放专项经费20亿元,重点补助地方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所需资金,鼓励改善陈列布展和举办临时展览,支持重点博物馆纪念馆提升服务能力。截至2009年10月,灾后文物抢救保护项目资金到位22亿元。茂县羌族博物馆新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建设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中国博物馆 辽宁省博物馆馆长马宝杰表示,2008年辽博接待参观者41.3万人,2009年,这个数字提高到45.7万。两年来,社会对博物馆的关注程度得到了明显提高,对博物馆公益文化职能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2009年,南昌市文化系统9个博物馆、纪念馆共计接待观众293万人次,一些场馆观众量增加近10倍。免费开放加快了博物馆融入公众生活的步伐,极大地调动了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积极性,改变了许多博物馆冷冷清清的局面,充分地发挥了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公共文化职能。 在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看来,博物馆免费开放两年多来,除了展品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更大的进步还在于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开发。 “过去我们认为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是副业,现在慢慢意识到这是为观众提供的一种服务。”调查显示,观众在博物馆逗留的时间和在博物馆商店逗留的时间基本相同,观众对博物馆文化产品有很大的需求。宋新潮认为,博物馆文化产品可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博物馆宣传营销的手段。他将这种创新型服务称为“将博物馆带回家”。“文化产品销售收入可以进而反哺博物馆事业发展,在坚持博物馆服务公益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 [1] § 作用 博物馆是沟通文化的桥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力量。 自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恶化与文化冲突,如何协调各种文化之间及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是当今世界最紧迫的任务。而博物馆在保护文化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开展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不同族裔各代人之间的交流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她保存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色彩的精神财富。这些财富可以告诉人类应当相互依存、相互帮助,为了人类更加幸福的未来共同积累历史的经验,克服更多不可预测的未来苦难。所以我们说,博物馆是沟通文化的桥梁,是推动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力量。 当今的博物馆可以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作出积极的贡献。博物馆可以而且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人类生活在更加和睦与和平的环境中,同时也为自己争取更有利的生存条件。 § 现代博物馆的功能在不断拓展 根据《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的定义,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它为教育、研究、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通过这一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教育、研究、欣赏是博物馆的三个基本功能。 博物馆汇集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与生产生活、文化活动及其自然环境有关的物证,是人类社会和自然文化历史知识的无尽宝库。我们认为,博物馆应当将这些珍贵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成果奉献给全社会,供人民大众和学术界、艺术界接受教育、汲取知识、开展研究、欣赏艺术,并最终达到启迪智慧、促进文化创新的目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博物馆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这种发展趋势从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比如,2004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定为“博物馆与无形遗产”,强调博物馆在收藏、保护有形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要更多地关注和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5年的主题定为“博物馆:沟通文化的桥梁”,突出博物馆在促进文化交流当中的作用;去年的主题则是“博物馆与旅游”,强调文化休闲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功能,依托博物馆开展文化旅游,是博物馆服务社会公众的有效途径,不断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成果,是博物馆的光荣职责。 § 成就 根据中国博物馆界一贯的理解,博物馆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 中国博物馆 我国博物馆事业伴随共和国成长发展的脚步,走过一条曲折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根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的统计,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博物馆2970座,其中包括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国有博物馆2161个,非文物行政部门所属的行业性国有博物馆490个,民办博物馆31 9 个,是1 978 年的8 倍,1 949 年的138倍。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发展,博物馆质量和水平也不断提高,建设了一大批在社会上产生积极影响的新馆、大馆,博物馆的藏品保护、利用和管理不断加强,博物馆加速融入社会,革命文物保护和革命纪念馆工作稳步推进,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特征日益彰显,社会关注度空前提高。 而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推进,使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博物馆、走近博物馆。2008年1月,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工作的通知》为发令枪,全国各地的相关博物馆陆续免费开放。截至2009年底,文化文物系统1440多个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两年来共接待观众8.2亿人次。目前,博物馆正以优良的环境,优美的展览,优质的服务面向社会,惠及百姓,努力实践让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的新要求。 正是基于中国博物馆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2006年,中国博物馆协会在我国政府大力支持下,与上海市一起向国际博协提出申办2010年第22届国际博协大会并一举成功。今年的11月7日—12日,世博园区的世博中心将成为第22届国际博协大会的主会场。 § 问题 在为取得的辉煌成就喝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博物馆事业还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博物馆的类型结构不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博物馆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自然科技类博物馆、艺术类博物馆发展明显滞后于人文历史类博物馆,生态博物馆、工业遗产博物馆和民族、民俗博物馆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博物馆在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独特作用尚未得到完全、良好地发挥,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博物馆未能与教育部门建立有效合作或共建机制;另一方面一些博物馆展览内容和形式陈旧,博物馆教育活动缺乏,文化产品形式单调,极大影响了自身展示、教育服务功能。 中国博物馆 三是博物馆整体专业化水平相对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许多大、中型博物馆大都研究水平不高,解读诠释藏品的能力亟待提高;一些小型博物馆硬件不足,藏品的保存和展示环境堪忧;不少民办博物馆公益意识淡薄,博物馆专业意识缺乏,社会职能发挥相对有限。 四是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比如,一些地方无视自身资源条件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盲目超前建新馆,甚至重复建设;一些陈列展览存在着泛艺术化和视觉化的倾向,形式与内容脱节,忽视对文物展品内涵和展览主题的发掘、展示,既对观众产生误导,也造成很大的浪费。 下一阶段,中国博物馆界将通过大力加强博物馆战略研究,深入剖析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博物馆行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建立博物馆的质量评价体系,引导更多的博物馆提升专业水准,完善博物馆的社会功能;通过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共用,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升我国博物馆的国际地位,为拓展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作出贡献。 11月即将在上海召开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将为中国博物馆行业的对外交流打开一个新的视野。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博物馆行业,将会充分利用这个契机,通过国际博物馆协会这个良好的平台,学习和借鉴国际博物馆学领域先进的理论和经验,促使自身得以健康、快速发展。[2] § 国际博物馆日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纪念日。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们,以多姿多彩的节庆方式,同时祝福博物馆的未来更美好。 这一节日设立于1977年。当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向全世界宣告: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从此,这一天成为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人和热爱博物馆文化的民众的节日。 按照国际博协的传统,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都会有一个主题,以引导社会关注博物馆的某一方面问题,同时引导博物馆注意某一方面的发展。 § 中国博物馆学会 中国博物馆学会(以下简称学会)。英文译名为Chinese Society of Museums,缩写为CSM。 学会是中国博物馆界群众性、非盈利性的学术团体。 学会的宗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博物馆工作者,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和原则,发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开展学术活动,促进博物馆学研究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做出贡献。 学会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建立自律机制,遵守社会道德。 学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家文物局,管理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学会建立和健全党的组织,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社团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学会的住所在北京市东城区戏楼胡同1号。 §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中国国家博物馆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展示历史与艺术并重,集征集、收藏、研究、考古、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同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 1959年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1959年8月,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两馆大楼竣工,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同年10月1日,在国庆十周年之际,开始对外开放。 中国国家博物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发展理念,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原则。坚持“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地位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称”的建馆方向。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为建馆目标。坚持“人才立馆、藏品立馆、业务立馆、学术立馆”的办馆方针。 [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