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农业博物馆 |
释义 | 中国农业博物馆1983年7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国农业博物馆,隶属国家农业部,1986年9月正式向社会开馆。落在北京东三环,五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全国农业展览馆内,占地500亩。馆内苍松翠柏,繁花绿草,与回廊楼阁、碧瓦朱檐交相辉映,环境幽雅。具有西式仿古建筑特色的十座展厅分布其间,是北京市的“园林式单位”。 § 简介 陈列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是了解我国悠久的农业历史和当代中国农业成就的窗口,也是交流农业科学技术、传播农业知识的场所。先后筹办了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水产、中国土壤标本等基本陈列,这些陈列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我国近万年的农业文明史、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现代农业科技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中国农业博物馆十分重视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自建馆以来,成功地举办了十多届“夏令营”、共同筹划了“绿水蓝天”、“生命之树”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已被命名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国际科学和平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多次获得“北京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现有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珍稀水生动物、珍稀陆生动物、中国传统农具等陈列。筹办中的陈列有:中国农业史、中国农业国情基本陈列以及中国百年农村生活、中国土壤标本等专题陈列。收藏文物标本1万多件,其中珍贵的农业文物2000多件,传统农具2000多件,土壤标本123个亚类、230多件,馆藏图书、古籍50000余册,保存各种图片一万多幅。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中国民俗学会农业民俗研究委员会等学术团体挂靠在中国农业博物馆,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编辑出版学术刊物《古今农业》 。编纂出版了《中国 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资源与区划要览》 、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 、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 、 《汉代农业画像砖石》 、 《中国古代耕织图》 、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传统农具》等一批专著。 近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加强了对外交流工作,先后与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及学术机构建立了联系,开展了学术业务交流等工作。 面向未来,中国农业博物馆将努力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丰富藏品和陈列内容,以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 大事记 1979年 11月 筹备第一届全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展览和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展览。 12月 国务院批准,在农展馆筹设全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馆。 1980年 6月 为配合全国农业区划工作会议,第一届全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展览开馆。 1981年 7月 第一届中国农村能源展览开幕。 1982年 12月 农牧渔业部副部长朱荣来馆指出:农展馆今后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办好农业博物馆、农业展览会和植物园。 加入中国自然博物馆协会。 1983年 7月 国务院批准由农展馆筹建中国农业博物馆,一个机构两块牌子,不另设机构和编制,逐步增加少量的特约研究人员和顾问。 10月 第二届全国农业自然资源和区划展览开幕,万里、王震为开幕式剪彩。 1984年 3月 李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参观第一届中国农村能源展览。中国农业博物馆 9月 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农业成就展览、农牧渔业科技成果交流交易展览、历时20天。 10月 中国农业博物馆加入中国博物馆学会。 1985年 3月 派人随中国展团赴日本参加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历时6个月。 7月 开始采集全国土壤整段标本。 12月 全国农业自然资源与区划展览获全国区划成果一等奖。 1986年 9月 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开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为开幕式剪彩。 1987年 9月 中国农学会农业历史学会成立(挂靠中国农业博物馆),王发武任主任委员、郭爱民等任副主任委员。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刊《古今农业》创刊。正式确定中国农业博物馆馆徽。 12月 开始在全国征集中国传统农具。 1988年 4月 李鹏总理为第二届中国农村能源展览题词:“大力开发农村能源”。 6月 第二届中国农村能源展览开幕。 7月 举办首届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小学生夏令营。 1989年 7月 举办第二届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小学生夏令营,历时5天。 1990年 7月 举办第三届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小学生夏令营,历时6天,接待营员850人。 1991年 7月 举办第四届中国农业博物馆夏令营,历时10天,接待营员700人。 11月 承办全国科技兴农展览,接待观众3万人次。 1992年 4月 中国农业博物馆被北京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两史一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7月 举办第五届中国农业博物馆夏令营,历时8天,接待营员1,100人。 10月 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开幕,历时13天。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出席开幕式并剪彩。博览会接待国内外观众20多万人次。 1993年 中国农业博物馆 2月 经国家民政部批准,中国农学会农业历史学会晋升为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一级学会)。 举办第六届中国农业博物馆夏令营,历时6天,接待营员1,000余人。 11月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在南京召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推举何康为名誉会长,选举郑重为会长,白鹤文为常务副会长,吕平、李根蟠、叶依能、陈文华、董恺忱为副会长。 1994年 1月 《农业考古》 (季刊),由中国农业博物馆与江西社会科学院合办。 组团赴德国参加 ’94柏林绿色周国际农业博览会。 7月 举办第七届中国农业博物馆夏令营。 12月 《珍稀海洋动物》巡回展在河南三门峡、郑州、南阳、许昌等地接待观众3万多人次。 中国农业博物馆荣获“中央国家机关文明单位”称号。 1995年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与中国农业博物馆联合主持编写《中国农业通史》, 4月 举办“人与农业”、“珍惜粮食”和“人,不要自毁家园”等十一个科普系列讲座。4,000多名学生来馆听讲。 5月 举办以“爱护绿水蓝天”为主题的大型活动,有3,0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 6月 举办 ’95传统文化博览会。 7月 举办第八届中国农业博物馆夏令营。 10月 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历时10天, 11月 中国农业博物馆被“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定为“科学和平教育基地”。 1996年 1月 组织参加德国柏林“绿色食品周”农业博览会。 中国农业博物馆被国家科委、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 3月 “可爱的中华”流动展览在北京部分中小学校展开。 7月 举办“第九届农博夏令营”。 隆重纪念中国农业博物馆开馆十周年。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部领导刘江、刘成果、何康等题词。 10月 中国农业博物馆被授予“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1997年 中国农业博物馆7月 举办第十届农博夏令营。 10月 举办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中央领导田纪云、姜春云等先后参观了博览会。博览会共接待国内外观众20余万人次。 1998年 2月 为庆祝维罗娜农业博览会第100届,应邀举办“中国农业文明展”。 5月 中国农史学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 6月 中国农业博物馆正式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农业委员会团体会员,并派人参加在澳大利亚举行的学术交流活动 推出“珍稀陆生动物和珍稀水生动物”两个展陈展。 引进“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藏品展 12月 中国农业博物馆被北京市爱国主义领导小组评为“1997- 1998年度北京市优秀爱国主义 教育基地”。 1999年 1月 承办“新中国50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成就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成就展” 6月 引进“世界贝螺展”。 7月 99农博夏令营开幕 12月 中国农业博物馆被北京市科普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 2000年 1月 “爱我中华保护环境图片展”、“微缩中国传统农具展”、“世界贝螺展”、“珍稀水生动物标本展”,先后在云南、天津、山东、浙江、江西、河北、北京等地流动展出。 6月 引进“宝岛台湾蝴蝶展”。 7月 组团赴德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考察博物馆 8月 组团赴韩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博物馆。 11月 我馆进一步加大了文物藏品的征集力度,本月底征集了一批非常珍贵的彩瓷文物。 与南京博物院、江苏江阴市博物馆合作,开展考古发掘,并征集了20多件珍贵文物。 中国农业博物馆12月 中国农业博物馆被北京市爱国主义领导小组评为“1999-2000年度北京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 3月 征集到一批珍贵古砚。 4月 成立“中国农业博物馆学术委员会”。 7月 与朝阳区教委合作举办2001年农博夏令营,夏令营活动开始向社区扩展。 “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文物展”专题展览筹办完毕,向社会开放。 8月 “中国现代农业科技陈列”向社会开放。 9月 我馆向社会发出呼吁,开始对流散在民间的有关农业旧物开展抢救性的征集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一切与农业相关的遗物,包括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农家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民俗实物;各时期人民公社、生产队牌匾、账册、记分册、锦旗、对联、票证、农村计量 工具以及反映农村改革开放的土地承包证书实物资料等。 11月 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国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东亚农业史学术会议”在我馆举行。 2002年 4月 与天津南开大学博物馆学系合作,对从事博物馆业务的职工和全馆中层干部,开展一系列的博物馆学知识的培训。 § 历任馆领导名录 中国农业博物馆任职时间 馆 长 副馆长 1959—1963 魏震五 吴文华 1963—1965 田心(主持工作) 1965—1969 江干臣 1969—1973 赵熙琨(革委会主任) 刘光智 秦德友(革委会副主任) 1973—1979 朱亮初(主要负责人) 刘光智 刘 云 1979—1982 梁进路 谢文景 刘光智 刘 云 兰孝永 谢自富 1982—1984 金 丰 刘 云 郭爱民 1984—1986 郭爱民 李泽山 1986—1989 郭爱民 李泽山 魏通先 杜富全 1989—1990 孔照旭(副馆长主持工作) 李泽山 魏通先 杜富全 1990—1991 孔照旭 白鹤文 李泽山 魏通先 杜富全 1991—1994 白鹤文 李泽山 魏通先 杜富全 1994—1996 白鹤文 李泽山 魏通先 杜富全 王德俊 1996—1998 雷于新 王德俊 杨 军 夏亨廉 杨 易 1998—2000 雷于新 王德俊 冯前予 杨 军 夏亨廉 杨 易 2000—2003 雷于新 王德俊 冯前予 杨 军 杨 易 2003—2003 王汝锋 王德俊 杨 军 杨 易 梁光宇 2003—2004 王汝锋 王德俊 张力军 杨 易 梁光宇 曹 举 2004—2005 王汝锋 张力军 梁光宇 曹 举 董学玉 2005—2006 王衍亮 张力军 梁光宇 曹 举 董学玉 2006—2008 王衍亮 张力军 梁光宇 董学玉 2008— 唐 珂 张力军 梁光宇 董学玉 § 藏品精粹 文物 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文物藏品概述 中国农业博物馆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积累,藏品日益丰富,现有农业古籍及农业图书50000余册,藏品近15000件,其中文物藏品2200多件。 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文物藏品中主要以农业文物、彩陶、古砚三部分最具特色。农业文物有反映我国稻作文化起源浙江河姆渡遗址、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及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炭化稻,新石器时代的石斧、骨耜等各种生产工具。商周—战国时期的青铜、铁质生产农具。反映汉代农业方面的陶仓、猪圈、劳作俑等六畜冥器及唐宋以后生产工具。 彩陶的出现与早期的农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它反映出古人精湛的艺术成就具有珍贵的文化价值。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的甘肃、青海出土新石器时期马家窑文化彩陶二百余件,其年代和造型特点丰富,尤以人纹单耳彩陶罐、太阳纹的双耳陶罐、彩陶鼓最为精美,被定为一级文物。 砚,又称砚台、砚田、墨池、墨海,古人有“以文为业砚为田”之说,可见砚在文房四宝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农业博物馆所藏的二百余方砚台,年代从新石器至明清,质地涵盖陶、石、瓷、泥紫沙等,可构成一部古砚发展史。其中北魏时期的石砚、唐代箕形澄泥砚、宋代绞胎砚、明代大西洞平板端砚最为精罕。 中国农业博物馆在收集古代文物的同时,也收藏有当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50余幅。 标本 馆藏各种农业标本近万件。包括农作物标本、畜禽及珍稀野生动物标本、水产生物标本、林木标本和蜡制果蔬标本等。 农具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传统农具2000余件,包括耕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加工等生产过程的各种农具,以及运输、劳保、生活等方面的用具。 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的传统农具大部分已收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传统农具》一书中。 § 行车路线 交通路线:43路、113路、115路(电)、300路、302路、402路、405路、416路、701路、703路、707路、718路、825路、847路公共汽(电)车农展馆站下车。 农业博物馆地图 § 参考资料 http://www.zgnybwg.com.cn/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