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华文化标志城 |
释义 | 中华文化标志城 中华文化标志城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其“厚德载物”的精髓,她包括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史传千年的梁祝文化、价值连城的汉碑汉画像石文化 、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融南汇北的大运河文化、华采无边的才子文化、流艺无声的匠师文化等。这里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现已查明的各类文物点7000多处,古建筑3000多间,库藏文物15万件,著名的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曲阜孔庙、孔府、孔林;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少昊陵;邹城的孟庙、孟府、孟林和明代地下宫殿朱檀墓;微山伏羲庙、殷微子墓、汉张良墓;梁山县水泊梁山遗址等;这些文化资源为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 地理位置 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规划选址在济宁市的九龙山区域。这个地方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曲阜市和邹城市之间,两城相距仅20公里。它的东面是孔子出生地,西面是孟子出生地,北面是黄帝出生地,是感召凝聚炎黄子孙的根基所在。 济宁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世界文化地理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影响力。 § 历史 济宁历史悠久,有文字可考的历史约6000年,最早存在的是北辛文化,其次是龙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为中华人文始祖的重要活动区域。这里在历史上有过三次大文化的辉煌发展期:第一次是六千年前至五千年前的伏羲氏、女娲氏、炎帝、黄帝、少昊帝一脉相承的东夷文化高峰,龙、凤图腾的肇始是其灿烂的文化标志。第二次是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邾娄文化和鲁国文化,并由此造就了主导中国文化二千多年的以孔子、孟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第三次是明清两朝的大运河文化,形成了济宁包容性颇强的多元文化基调。 济宁文化的多元性和兼容性,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其“厚德载物”的精髓。这包括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史传千年的梁祝文化,价值连城的汉碑汉画像石文化,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融南汇北的大运河文化,华采无边的才子文化,流艺无声的匠圣文化等。 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为济宁留下众多的文物古迹。现已查明的各类文物点7000多处,古建筑3000多间,库藏文物15万件,著名的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曲阜孔庙、孔府、孔林,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少昊陵;邹城的孟庙、孟府、孟林和明代地下宫殿朱檀墓;微山伏羲庙、殷微子墓、汉张良墓;梁山县水泊梁山遗址;嘉祥曾庙和武氏祠汉画像石等。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来济宁考察,对济宁丰厚的文化资源和遗存密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济宁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拥有有待提升到民族和国家层面进行充分开掘和利用的宝贵文化资源。 § 基本概念 中华文化标志城是基于“文化纽带”的重要思想,根据“系统研究和推广中华文化标志”的倡议,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联合社会各界和海内外爱国同胞,共同创意发起的一项旨在抵制“台独”“去中国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文化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建设新时期文化城市、文化主体功能区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的一种探索和尝试。 所谓“中华文化标志城”,是以曲阜、邹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以“四孔”、“四孟”等古文物、古遗址为载体,以把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融为一体为建设方向,使之更加具有中华文化标志意义和德化、教育、纪念、展示功能的独特的精神文化空间。 说它是“城”,是因为它确实具有“城”的形态,而且是以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大型聚落遗址群,商奄故城、邾国故城、鲁故城、汉故城、宋故城、明故城、邹县故城等若干座历史故“城”为支撑。作为精神文化空间特征的中华文化标志城,其骨架和雏形已然存在,是历经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而成。 这一文化使命和概念内涵决定了,中华文化标志城不是也无需建设一座“新城”,而毋宁说是一座“心城”,或“精神之城”,或独特的“精神文化空间”。为了这座“心城”,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去建造它。 实际上,从提出“中华文化标志城”这一概念那天起,这座“心城”或“精神文化空间”的建设就开始了,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凝聚力、建设新型文化城市等方面,就已经开始发挥独特的探索性作用。而首先热烈响应、大力支持并热情参与的,恰恰是台港澳同胞,东南亚以及其他海外华侨华人。海峡两岸的汇土及中华故土地图的安放活动等,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通知》精神,规划建设曲阜、邹城这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加大世界文化遗产及其它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进行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内涵提升工作,本身就是在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中华文化标志城已经成为当地干部群众文化建设的一种实践。在这里,保护一处遗址,规划一处街区,美化一道山梁,整治一条河道,进行一项文化活动,都是“中华文化标志城”建设的组成部分。人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就是在为这座文化之城、精神之城、心灵之城添砖加瓦。这样的常规性建设工作要做得更好,起点和要求更高。而这些工作,与花多少亿元建一座“新城”无关。 有些舆论认为是抛开旧城另建新城,花“300亿”去建一堆死气沉沉的、不能代表文化标志意义的一堆“假古董”。其实,这也正是我们所反对的,我们和舆论的主流意见没有什么不同,而是完全一致的。 § 核心理念 即文化资源的保护、整合和提升。中华文化的标志是系列的,是客观存在的,存在于祖国的山山水水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系统地研究、保护、梳理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各地实际上已经进行着中华文化遗产或标志的系统保护和展示。这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是一致的。形成共同研究、保护、展示中华文化标志的格局,不仅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必然结果,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包容开放的精神实质,必然引起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广泛认同。 在黄帝之丘、少昊之墟、商奄之都、邹鲁之地、孔孟之乡这个独特的精神文化空间里,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有关意见的通知》的说法,“遍布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儒家文化底蕴最为密集的区域,许多古建筑、古遗址早已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的调研结论也指出,这里是中国少有的文化区位组合,其所构成的文化空间本身就具有重要的文化标志意义,早已是中华民族认同并共有的精神家园。 因此,规划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就是对“早已是中华文化重要标志”的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具有重要文化标志意义的“文化区位组合”或“文化空间”,用“城”的概念系统而完整地加以保护提升,对高度关联、相拥而坐的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文脉梳理和资源整合,使它们进一步融为一体,发挥更大的文化作用。 用一座“虚拟城池”的概念,把这方净土上无比丰厚而珍贵的人类遗产,包括物质的与非物质的,可移动的与不可移动的,地下的与地上的,6000年前、5000年前、3000年前乃至近代的,全面地、无条件地保护起来,使它们不致受到快速发展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侵蚀,而是使二者能够有效地统一起来,是中华文化标志城最为核心的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文化标志城是区域性、整体性文物保护理念的一种创新,是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体化发展的更高要求,是保护整合展示密集分布、堆积叠加且历史文化价值巨大的重要文化遗产、建设新型文化城市的一种探索。 当然也需要创意,但这些“创意”首先应着眼于如何对这一区域的所有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的保护,着眼于对各种文化资源的文脉梳理和有效整合。如果需要一些必要的新的文化设施,则要经过充分而广泛的论证,而且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提升作用。 中华文化标志城应该是一所温馨的精神家园,是一个独具特质、令人神往的文化胜地。按照先进的保护展示理念,通过创造性的文化实践,使全球华人不管谁到了这个地方,能够有根的感觉、家的情怀,可以思接千载,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与智者交流。人们来到这里,如果思想上能够得到升华,心灵上能够得到净化,情感上能够得到提升,能够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那么,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规划内涵 “中华文化标志城”的规划区域,可以概括为“两城、两轴、三区”。 “两城”就是曲阜和邹城,古称“邾鲁”或“邹鲁”,“击柝之声相闻”,为孔孟桑梓之地、国家文化名城,南北衔接,城区相距仅20公里,都有数千年历史。 “两轴”是指华夏文化轴和孔孟文化轴。华夏文化轴是以九龙山与寿丘、少昊陵南北一线,有中华人文始祖的纪念意义。九龙山具有龙文化的象征意义;少昊帝作为黄帝之子、东夷部落的首领,其图腾是凤;龙凤呈祥,具有中华文化的符号象征意义。孔孟文化轴以“三孔”、“两孟”南北对称,象征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华传统文化。 “三区”是指曲阜历史文化保护区、邹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九龙山生态文化保护区。 “两城、两轴、三区”所统一起来的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或标志意义的精神文化空间,姑称之为“中华文化标志城”。 在这里,曲阜城区、邹城城区、九龙山区都是中华文化标志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三位一体,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离开曲阜城区、离开邹城城区、离开九龙山区,都不能称之为完整意义上的中华文化标志城。没有九龙山区就不能连为一体,就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精神文化空间;抛开两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仅仅把九龙山这个地方称之为中华文化标志城,更是不科学、不严谨、不全面的。规划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就是要把“三区”整合起来,进一步凸显其文脉、圣脉,进一步凸显其中华文化的象征意义,进一步凸现其文化的共有性和多元性,进一步凸显其教育、德化、纪念和展示功能,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精神文化空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城、心灵之城、精神之城。 § 历史文脉 按照“两城、三区、两轴”的空间布局,通过“三孔”及鲁故城大遗址保护、寿丘少昊陵大遗址保护、“两孟”及邹县故城大遗址保护、峄山及邾国故城大遗址保护、孔子诞生地尼山遗址保护、孟子诞生地九龙山生态及遗址保护等一系列重点工作,梳通理透曲阜、邹城的文脉、圣脉、水脉、绿脉、路脉、气脉,推动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文化资源的整合提升,勾勒文化胜地的整体框架,形成独具特质、令人神往的文化空间。 一是“孔孟文化轴”。以“三孔”、“两孟”南北对称的孔孟文化轴,象征以儒家思想为主干的中华文化。重点是“两大组团,一条轴线”。北部曲阜城区突出鲁故城大遗址组团保护,包括孔林、孔庙、孔府,奄国故城、鲁国故城、汉故城、明故城,以及周公庙、灵光殿、望父台、襄仲台、两观台、孔子故里、孔子射羿处、洙泗书院、颜庙、颜府、鲁泮宫、古泮池、舞雩台等,形成曲阜的核心与灵魂。中间以孔孟大道相连,从北向南经过孔子研究院、论语碑苑、孔子博物馆、孟母林,孟子诞生地九龙山凫村等。南面邹城城区突出邹县故城大遗址组团保护,包括孟府、孟庙,邹县故城,子思书院、孟母三迁祠、孟母断机处,钢山、铁山摩崖石刻等,形成邹城的核心与灵魂。南北两大遗址组团沿孔孟大道南北一线展开,呈哑铃式分布,并以此作为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融合发展的轴线和文脉。 二是“华夏文化轴”。以九龙山与寿丘、少昊陵南北一线,北至大汶口遗址和泰山,南至野店遗址、邾国故城和峄山,有着中华人文始祖的纪念意义,是“中华文化标志城”之所以称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内涵所在,也是孔孟儒家文化发源发展的历史文化根脉。 “华夏文化轴”由北向南,依次包括泰山文化中轴线和大汶口遗址组团;寿丘、少昊陵大遗址组团;九龙山生态和文化遗址组团,包括汉鲁王墓、明鲁王墓,孟林、孟母林,以及一系列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峄山和野店遗址、邾国故城遗址组团。 其中,寿丘大遗址组团包括少昊陵、云阳山、景灵宫、太极观、宋仙源县城、县衙、县学、大汶口文化遗址、寿丘古地质地貌及古人类活动遗址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历史和美学价值。宋真宗“推本世系,遂祖轩辕”,县治从鲁城迁至黄帝诞生地寿丘。“建景灵宫,祠轩辕,曰圣祖;又建太极宫,祠其配,曰圣祖母”。元忽必烈入主中原,推崇黄帝,遂下令重修景灵宫。据元人周伯琦《重修景灵宫碑》记载,景灵宫“总千三百二十楹,其崇宏壮丽无比”。面积达1800亩,相当于今曲阜孔庙的3倍。现宫殿遗址完整地埋于地下。景灵宫遗址之北50米为黄帝之子少昊陵墓,占地2.5万平方米。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大修少昊陵,用2662块磨光料石叠砌成梯形石陵,世称“万石山”。因形似金字塔,后人称“东方金字塔”,经历代修复,保护完好。 寿丘大遗址具有重要的始祖文化地位。《帝王世纪》记载:炎帝“初都陈,复徙鲁。”《史记·正义》记载:“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帝王世纪》记载:少昊帝玄嚣“邑于穷桑,以登帝,都曲阜”。少昊创立凤图腾,在位84年,寿百岁,崩葬于寿丘云阳山,寿丘因称“少昊之墟”。《史记》记载“舜作什器于寿丘。”三皇五帝中至少有四个在寿丘留下古迹,或生于此、都于此、葬于此,或在此生产、生活。寿丘地下密集层叠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表明,司马迁等关于寿丘始祖文化的古文献记载,有着考古学证据的相互印证。神农炎帝、轩辕黄帝、少昊、虞舜等传说中古部落首领或人文始祖的活动时间,恰好大致处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 寿丘大遗址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民族与文化融合的见证地。泰山周围、黄河中下游的东夷昊族集团,与沿黄河而下的西部炎黄部族集团,在这一广阔区域相遇并融合交汇,留下中华民族童年时期最为波澜壮阔、引人遐思的美丽童话。考古学已经充分证明,中华文化是多元起源、一体汇聚的。中原文化东渐,良渚文化北上,与大汶口文化特别是龙山文化西进、南下,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黄帝生于寿丘,而少昊帝既是黄帝之子、又是东夷部族首领,都于寿丘,这是黄河流域东西两大部族联盟长期通婚融合的有力印证。 寿丘大遗址具有重要的文脉象征意义。这里处于泰山、大汶口、九龙山、峄山的中轴线。从历史发展看,中华文明在这一线传承几千年,上接“沂源猿人”、“新泰智人”,经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而绵延不绝,下连夏商周三代文化,并直贯秦汉,独立起源、历史久远、连续传承、相贯而生、谱系完整、从未中断,一环接一环、一浪高一浪地向着文明社会奔腾不息,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殊为罕见。一系列重要古遗址、古群落沿这一轴线密集排列、层层叠加,不少文化堆积达数米之厚,时间持续数千年之久,上下纵跨四五个文化代,其历史遗址之多、聚集群落之密、文化堆积之厚、延续时间之长,是少有的。 同时,寿丘大遗址又是自古所称“圣脉”的重要节点。所谓“圣脉”,是指从尼山经过防山到寿丘连绵不绝的一道高丘,自寿丘转为暗脉,一直到孔林。孔子思想影响中华文化两千五百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干;孔子又是此前两千五百年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的思想理念来自宗周和周公,但他作为殷商后裔,包括“仁”等一些重要概念却源自东夷,继承了自炎帝、黄帝、少昊,尧、舜、禹以来,黄河流域各部族集团乃至更广范围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基因。因此,寿丘大遗址保护和“华夏文化轴”的梳理,对于展示中华文化多元起源、一体汇聚的壮阔画面,确定孔子儒家学说的思想来源和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 总体思路 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关于“两步走”的工作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好既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资源的整合提升,是首要的和基本的工作。 一是搞好世界文化遗产(三孔)和世界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区域内密集分布的众多大遗址以及众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 二是搞好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搞好九龙山山体和生态恢复。 三是搞好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曲阜和邹城两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要站在中华文化标志城的高度,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管理。 四是搞好内涵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市民素质教育,从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精髓中汲取有益营养,加强传统美德、文明礼仪、名城意识教育,体现儒家风范和礼仪之邦的风貌,打造独特的精神文化空间。 五是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入手,做好创意规划方案的征集和论证工作。 § 建设目标 作为新型文化城市或文化主体功能区,初步达到五项建设目标。 一是文化遗产保护园区。搞好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各级各类重点文物的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古建筑、古遗址的文物本体维修、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按照大遗址保护的理念,推进鲁故城、宋故城、明故城、寿丘少昊陵、邾国故城、邹县古城、孔子诞生地尼山、孟子诞生地九龙山等大遗址组团式保护。 二是中华文化教育基地。海岱邹鲁和汶泗流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独立起源、连续传承、谱系完整、从未中断。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及夏商周三代,数次成为文化高地,汉代以降更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和主干。利用这些丰厚文化资源,向人们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多元一体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世界文明对话平台。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文化是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重要力量。尼山文化论坛是以孔子的出生地曲阜尼山命名的论坛。首届尼山文化论坛将于2009年9月孔子文化节期间在曲阜召开,主题是“儒家与基督教文明对话”,旨在增进不同文明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 四是儒家文化研究中心。孔孟邹鲁之地是儒家文化底蕴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仁者爱人”的博爱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伦理思想等根植于邹鲁之地,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文化基石,同时也是整个人类共有的思想财富。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世界文明融合发展的高度,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核心精神理念、核心道德信仰,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和主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脉相承和血脉联系,使孔孟之乡成为汇聚儒家思想研究成果,培养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人才的一个基地。 五是砥砺心性的精神家园。深入研究少昊之墟、邹鲁之地中华文化发展的考古学谱系、文献典籍和文物遗址,清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夏、商、周三代文化以及秦汉以降的文脉线索。继承发扬中华民族最具崇高价值的精神财富,修养道德心性,砥砺人生志节,培育高尚情操,涵养浩然正气,使孔孟之乡成为砥砺心性、催人奋进的精神家园。 § 责任主体 曲阜、邹城要明确定位,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家文物局关于“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以及两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遵循国家发改委《通知》精神,把文物保护、生态修复、环境整治、水系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内涵提升等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健全一系列工作体制和机制,建立相应的目标责任体系和考核监督体系,加大督察力度,促进工作落实。 § 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五大功能、三大主题 1、五大功能 展示功能、纪念功能、德化功能、枢轴功能、陶冶功能。 (1) 展示功能:中华民族应拥有展示自己五千年文明成果的圣堂。泱泱大中华,悠悠五千年,显达于世界,独步于千古。其文明成果传播于海内有利于齐家治国,昭示于五洲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值此民族复兴之际,全面梳理、汇总中华文明成果,集于一堂,展示于世,树立起一座经典式的文化丰碑,意义至为深远。同时,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自主创新,将现代文化更多更广泛地展示于世。 (2)纪念功能: 中华民族应拥有祭祀纪念本民族先祖先贤先哲的圣殿。寻根敬祖是中国人特有的精神情结,是沟通全球华人心灵世界的重要桥梁。为五千年以来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团结与统一做出杰出贡献的历代先祖先贤先哲建立国家祭祀纪念圣殿,是当代华人的神圣义务。这样的国家祭祀纪念大典由我们这一代人创始,传之后世,逐渐形成为中华民族庄严神圣的国家盛典。 (3) 德化功能:中华民族应拥有延续传承本民族核心价值理念的圣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别强调固守本民族最本色的精神内核,使之不随时代的更替而流失,不随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异变。以儒家伦理道德文化为主导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系,在两千多的时间里已经凝练成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修养道德心性,砥砺人生志节;培育高尚情操,涵养浩然正气。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修齐治平,讲信修睦。这些正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生存资本,是中华民族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根本所在。承继这份最核心的精神家业,不使流失而使丰富,是全民族为后代子孙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 (4)枢轴功能:中华民族族群广大,遍布全球,建立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精神枢轴圣城,用中华文化连结世界各地的华人家庭,是全球华人的共同心愿。龙的传人走遍世界,精神指向归于中华。建立可以辐射全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心区,形成由中心区向外传播并由外向内吸纳的纽带格局,可以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因素,永葆中华文化的青春与活力,并使中华文化更好地为全人类服务。 (5) 陶冶功能:亲近礼乐,沐浴风化;亲和自然,陶冶心性。这是中华文化标志城所应具有的重要功能之一。孔孟故里是中华礼乐之邦。中华文化标志城依托九龙山区而建,可集山水林园于一体,应同时建成体验、游历、游览的胜地。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使各民族的文化继续各具特色,又勇于吸纳世界上的一切先进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才能使我们建成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多更广泛地"走出去",在世界文化多元的格局中发出应有的光辉。 2、三大主题 (1)科教兴国:孔子是万世师表,是伟大的教育家,中国和东南亚地区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多是受孔子的影响而形成的,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开发,将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按照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对文化概念的定义,科学、经济与文化是构成一个完整社会文化的有机的整体。将现代科技思想融入到标志城的建设理念中,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完美地结合,实现高度的精神文明。 (2)礼乐和平:孔子一生主张“和为贵”。孔子的仁学思想,说到底就是一种和合思想。和平是全人类世代追求的目标,也是孔子文化、中华文化的精髓之所在;“和而不同”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建立和谐社会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开发,既弘扬了孔子文化、中华文化精神,也与世界发展大势相吻合,其开发潜力会是无比巨大的。 (3)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中国正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体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强调人和自然的亲和关系,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文化发展的多元性等等。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开发,既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在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规划布局 1、总体构想 总体构想突出:三位一体、南北贯通、核心突出、轴线明显、脉络清晰。 (1)三位一体——曲阜城区、邹城城区、九龙山区三位一体,共同组合成"中华文化标志城"。规划重点整合现有历史文化资源,形成“功能一体、交通一体、绿化一体、水系一体”的大格局,三大组团之间采用生态绿地隔离。 (2)南北贯通——即道路贯通、绿化贯通、轴线贯通、水系贯通 。 (3)核心突出——两城之间的九龙山区是"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核心区 ,规划以突出九龙山区为主,成为集中展示中华文化的区域。 (4)轴线明显——突出南北两条轴线,贯穿北部三孔,南部三孟,中间九龙山;东西贯穿尼山、凫村两大圣人出生地,并交汇于九龙山这块灵山宝地,突出了标志性特点。 (5)脉络清晰——即文脉、水脉、 绿脉清晰。加强区域内文化资源的整合与提升 ;加强水系的梳理;加强生态绿化的控制与保护。 2、规划结构 规划形成"一城、双轴、三区"的布局结构。 (1)一城——即“中华文化标志城” 由曲阜城区、邹城城区、九龙山区三部分组成。体现“五大功能、三大主题”的定位,“三位一体、南北贯通、核心突出、轴线明显、脉络清晰”的总体构思。 (2)双轴——即南北中华文化标志主轴和孔孟文化标志副轴 中华文化标志主轴:是指从南至北空间上由鲁故城--九龙山--朱雀山-护架山等自然、文化标志串联; 孔孟文化标志副轴:是指从南至北空间上由著名的三孔(孔府、孔林、孔庙)---现代文化标志建筑孔子博物院---孟母林---岗山---孟府、孟庙串联。 (3)三区——即曲阜城区、九龙山区、邹城城区 曲阜城区:总体规划确定曲阜市城市职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济宁市政治、文化、教育中心、以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城市、区域性的交通枢纽、未来鲁南地区的中心城市。 邹城:总体规划确定邹城市城市职能为——济宁都市区核心城市之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旅游胜地,国家园林城市,同时具有能源、新兴加工制造业职能。 九龙山区:以山、水、历史文化为特征的生态区,是连接两大历史文化名城的纽带,是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延续传统文化,宏扬现代文化的所在,三者相互融合、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大格局。 3、用地布局: (1)曲阜: 北部结合曲阜总体规划,以明鲁故城为核心,周边各类用地从保护、协调、更新的理念入手,各功能区之间由沂河、京福高速公路、西环路两侧的绿化带分隔。沿静轩路和中心路形成两条东西向横轴以及贯穿城市南北的历史文化轴,连接各功能区和组团使城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北城区依托现状城区,以孔庙、孔府和明故城为中心,以静轩路为东西轴两翼展开,以展现历史文化为主题,形成以商贸、旅游、文化娱乐和居住为主的充分展现历史文化风貌的城市综合区。除现状经济开发区工业用地外,不再安排新的工业用地。对与生活居住混杂的工业用地逐步进行置换。 南城区东到京福高速公路,西到西外环,南到日东高速公路,北到大沂河。是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区域,是以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服务、旅游观光、信息产业及居住为主的城市综合性中心区。布局上形成以中央大道为东西主轴线的总体构图,延续南北向孔庙文化轴,与北城区成为一体。突出新城特色,通过大绿化、大空间及水系,构筑现代化城市新区特色。建设行政文化中心,形成新的景观中心 (2)邹城 南部邹城延续集约紧凑的布局模式,以现状建成区为依托,在保护岗山铁山风景区的前提下,沿两条空间发展轴线拓展,形成4个综合片区。呈现“一核、两轴、四片”的空间结构。 ·一核:指位于规划城区中的岗山、铁山风景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岗山铁山风景区将纳入城区内部,成为具有特色的绿色核心, ·两轴:指引导城区空间拓展的两条主要发展轴线。一条为沿燕京大道、太平路形成的东西向发展轴线,是引导城区空间向东拓展的主要发展轴线;另一条为沿峄山路形成的南北向发展轴线,是引导城区空间向北拓展的主要发展轴线。通过标志城的孔孟新道和华夏大道加强与九龙山区的联系。 ·四片:规划城区划分成4个综合用地片区,以岗山铁山、公园路、京沪铁路、护驾山路为界划分城区,形成中心片区、西部片区、北部片区、东部片区。加强中心片区的保护与协调,形成标志城南部的景观中心。 (3)九龙山区 中部九龙山规划布局体现了“山、水、路、林、区”一体的大格局及龙脉架构。九龙山之南有朱雀山,之东有凰山和卧虎山,之西有凤山和尖山,之北有桃花山;九龙山东西两侧有灵泉,南麓有长年碧清的池塘;九龙山南有白马河,北有大沂河,东有孟林,西有孟母林。九龙山南部有大片的平缓开阔地,且村庄较少,不占农田,适宜作为中华文化标志城的核心区和首期建设用地。 道路系统规划: 1、对外交通 机场:在原嘉祥军民两用机场基础上,建设济宁曲阜机场。机场性质定位为新型旅游支线机场,连接国内主要的航空枢纽与重要的旅游客源地,远期发展成4D级机场,旅客吞吐量60~70万人次。 高速公路:九龙山之东约3公里处为京福高速公路,之北约3公里处为日照至菏泽东明的日东高速公路,现有高速公路出入口三处,规划在标志城核心区东南增设出入口一处,有效解决九龙山区的对外交通;另有104国道、327国道纵贯南北东西,济曲快速路通至标志城,加强了标志城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 铁路:京沪高铁、日荷铁路在城内设两个站场,其中曲阜站是高铁沿线最大的客运站;京沪铁路自邹城城区西北向南贯穿城区,在城区设客运站场一处,货运站场两处 京沪高铁、兖石铁路、京九铁路、京杭大运河、104、105国道和济宁机场,均位于标志城方圆五十公里的范围内,构成高效完善的大交通网络。 § 区内交通 现状曲阜、邹城均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主干道框架,其中327国道、104国道、燕京大道、中央大道、济曲路等是城市主干道,规划结合邹城、曲阜城区主干道路网,标志城内部形成"八横三纵"的主干道框架,主要南北联系通道有孔孟新道(104国道)、华夏大道、西环路,解决曲阜、九龙山和邹城之间纵向交通联系。 八横:北环路、静轩路、中心路、济曲路、白马河路、朱雀山路、燕京路、南环路。 三纵:西环路、孔孟新道(现状104国道)、华夏大道 同时规划次干道,对主干道进行有效补充,形成完整的道路系统。 生态绿化规划: 结合济宁都市区大环境绿化,强化东西向生态廊道。标志城由九龙山群、生态隔离区、生态湿地区组成大生态区,外围与尼山景区和北湖景区相连,构成完整的生态绿化体系。 标志城北部是泗河风光带串联银杏林、故土园、孔林,形成北部生态区,规模达30平方公里;标志城中部是由神话园、九龙山群构成的大型绿化背景,将中华标志城的核心内容坐落其中,形成“城、山、林、水”一体的格局,突出标志城的独特魅力,生态绿化面积达85平方公里;南部以朱雀山为核心,周边由岗山、铁山、护架山、吉米山、孟湖相围合,形成南部大生态区,面积达50平方公里。 水系规划: “中华文化标志城”外围有三大供水地:一是尼山水库;二是孟子湖,目前已有水渠通到九龙山区;三是微山湖,总蓄水量为30亿立方米。九龙山地下水储量异常丰富,为山东省三大地下富水区之一,总储量达17亿立方米,相当于半个微山湖的蓄水量,该区没有明显和潜在污染源,地下水处于原始存量状态。 标志城内现状有五条较大河流,分别是泗河、沂河、寥河、白马河、大沙河,中西部为大片煤炭塌陷区,形成大型生态湿地。 充分结合现状条件和总体构思,规划标志城以"三湖、五河"为骨架,构筑标志城完整的水系格局,标志城中形成围绕九龙山和首建区形成双环水系,延续明、鲁故城的水系格局。 ·两环:明故城、鲁故城水环,九龙山、城中城水环。 ·三湖:北部泗河沿岸结合现有宽阔水面形成“泗湖”;中部结合九龙山西大型生态湿地区形成“圣湖”;南部是邹城以西的孟子湖,更名为“孟湖”。 ·五河:从北至南依次为泗河、沂河、寥河、白马河、大沙河。 § 项目创意 1.中轴线创意思想 由南至北以龙凤、三才(天地人)、五伦(天地君亲师)构成南北轴线,形成三大建筑群。 ①儒家的宗教情怀: 祭天——昊天上帝、日、月、星、辰;《太和塔》。 祭地——社稷、五岳、山、林、川、泽,有资生养民之用;《中华故土地图》。 祭人——先王,有功烈于民;《先贤祠》。 ②创意思想: * 天(南):位于邹城的朱雀山,设《太和塔》,体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精神,弘扬孟子的浩然正气思想,阳刚之儒,志节风骨。 * 地 (北) :位于曲阜周公庙,设《故土地图》,体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弘扬孔子的博爱仁德思想,中国人的凤性品格,孔子讲“有凤来仪”,是民族复兴之大吉祥。少昊帝是中国凤图腾的祖先,扩建《少昊陵》景区,与之配套。 * 人(中):位于九龙山,建《先贤祠》,体现仁和中正,人之行,修身以协和万物思想; 2.南北主副轴线建筑布局示意(略) § 参考链接 [1] http://www.ccsc.gov.cn/qwfb/200803/t20080310_3240473.html [2]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8/03-11/1187624.shtml [3] 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7296/6988630.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