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华多刺鱼 |
释义 | § 基本资料 中文学名: 中华多刺鱼 拉丁学名: Pungitius sinensis 多刺鱼 别称: 刺儿鱼、九刺鱼 二名法: Pungitius sinensi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 刺鱼目 Gasterosteiformes 科: 刺鱼科 Gasterosteidae 属: 多刺鱼属 Pungitius 种: 中华多刺鱼 P. sinensis 分布区域: 布于堪察加沿岸以及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辽河 § 简介 刺鱼目刺鱼科多刺鱼属的一种。又名刺儿鱼、九刺鱼。体小,纺锤形,长50毫米左右。第一背鳍由 7~11根分离的鳍棘组成;第二背鳍和臀鳍相对。臀鳍棘1,较大。胸鳍大,侧中位。腹鳍亚胸位,1 鳍棘 。尾鳍短,浅凹形。体背部为淡黄绿色,腹部为银白色。在中国分布于山东、河北、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鱼2周龄性成熟 ,好斗 ,贪食。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也食其他鱼类的卵和仔鱼。经济价值不大。[1] 刺鱼科 Pungitius sinensis (Guichenot) (刺鱼) 口端位,上、下颌均具细齿。体侧骨板背腹轴长,并连续排列至尾柄基部。侧线完全。体色随季节不同而有变化。繁殖期间雄鱼体上呈现出金黄色色彩。 小型鱼类,喜硒息于与河流相通的静水河湾或湖泊多水草处。以摇蚊幼虫、枝角类、挠足类、介形类等为食。4~6月分批产卵。雄鱼单独筑巢及护育幼鱼,巢圆形或卵圆形,附着植物枝茎或悬空漂浮。是寒冷地区可利用的观赏鱼类。 生活习性:好斗,贪食。食物以浮游动物为主,也食其他鱼类的卵和仔鱼。 经济价值:经济价值不大。 § 分布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及河北等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