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鸡毛信》
释义

§ 词语解释

词语名:鸡毛信

发音:jīmáoxìn 《鸡毛信》剧照

释义

“amessagewithafeatherattachedasasignofurgency”旧指需要迅速传送的公文、信件,上面插上鸡毛。现存中国唯一的鸡毛信实物,是从河北省元氏县仙翁寨发出的。仙翁寨现分为前仙,后仙两个村。抗日时期,仙翁寨周围地区,共产党,国民党都普遍使用鸡毛信,以致泛滥,个人琐事都使用鸡毛信。元氏县西部太行山区的仙翁寨周围,所使用的鸡毛信,有信封,一律是两根鸡毛,在信封的两角。一般没有邮戳,司令部的有邮戳,为长方形。请老百姓专人投送。

来历

鸡毛信源于“羽檄”。“羽檄”: 这是古时征调军队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速递。《汉书•高帝纪下》:“吾以羽檄征天下兵。”颜师古注:“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也。”。“羽檄”又叫做“羽书”:虞羲《咏霍将军北伐》诗:“羽书时断绝。”杜甫《秋兴》诗:“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到后来有其名而无其实。沈括《梦溪笔谈》:“ 驿传旧有三等:曰步递、马递、急脚递。急脚递最遽,日行四百里,惟军兴则用之。熙宁中,又有金字牌急脚递,如古之羽檄也。”可知此时已不真用羽毛,而且名字也已不用“羽檄”了,“羽檄”只是“古”时候的名字。

历史变迁

到清朝,“羽檄”这个名词又大量使用了:“袁简斋六十三岁乃生子。时有族弟某观察,在苏州勾当公事,接江宁方伯陶公羽檄,意颇惊骇。发之,但有红签十字曰:‘令兄随园先生已得子矣。’”但是,不知这个“羽檄”插了羽毛没有。到太平天国时期,确确实实是插了羽毛,而且就是鸡毛!清人陈其元《庸闲斋笔记》说:“曾文正公硕德重望,传烈丰功,震于一时;顾性畏鸡毛,遇有插羽之文,皆不敢手拆。辛未十月,到上海阅兵,余供张已备,从者先至,见座后有鸡毛帚,嘱去之,谓公恶见此物。不解其故。公姻家郭慕徐观察阶告余云:‘公旧第中有古树,树神乃巨蟒。相传公即此神蟒再世,遍体癣文,有若鳞甲。每日卧起,床中必有癣屑一堆,若蛇蜕然。然喜食鸡肉,而乃畏其毛,为不解耳。’后阅《随园随笔》,言:‘焚鸡毛,修蛇巨虺闻气即死,蛟蜃之类亦畏此气。’乃悟公是神蟒转世,故畏鸡毛也。”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的抗日武装用鸡毛信传送紧急信息,这在电影《鸡毛信》(不是《小兵张嘎》)中已经艺术化地表现了。但是,电影的表现反而使人们误因为是作者虚构的,有些人以为鸡毛信就是起源于电影!其实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的《鉴宝》节目,有位来宾出示了一件抗战时期鸡毛信的实寄封!这是中国邮政史上唯一的一件鸡毛信的实物。

§ 电影简介

《鸡毛信》

精彩视点

如果说20世纪革命历史题材的儿童电影,60年代的《小兵张嘎》走向了难以超越的高峰,那么其发端则是50年代中诞生的《鸡毛信》。一部电影,在看过许多年以后,依然留在你脑海中的那个镜头,肯定是最有艺术价值的。

获奖情况

1、影片在1955年英国第9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获优胜奖

2、1957年获文化部颁发的1949年至1955年优秀影片三等奖

3、1980年全国第二次(1954—1979)儿童文艺奖故事片一等奖

§ 剧情介绍

《鸡毛信》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爸爸老赵是民兵连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个小羊倌,也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一天,平川炮楼的敌人出来抢粮,村里的人看到海娃拉倒了消息树,都纷纷退到山上去。海娃正赶着羊向山里走,忽然遇到他爸爸,海娃的爸爸老赵得到了炮楼里自己人递出来的消息--炮楼里只剩下猫眼司令官和几个看家的日军、伪军。

老赵拿出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和一封信,要海娃送到三王村交给八路军张连长,叫张连长赶快带队伍去攻打炮楼。海娃看到信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十分紧要的事,就已放羊做掩护,携信立即上路。没想到在山沟里就遇到了敌人的队伍。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紧紧绑在头羊的尾巴上。敌人看中了海娃的羊群,还强迫海娃给他们带路。为了老羊头尾巴下的鸡毛信,一路上海娃忍受着日军、伪军的打骂。太阳下山了,敌人的队伍开进了平西庄,到处开枪,翻缸倒罐搜粮食。晚上,伪军怕海娃逃走,把他推到屋子最里边一个墙角睡。过了半夜,海娃跨过睡的象死猪的敌人,逃出门来,取出鸡毛信,溜出了村子。可是在路上却发觉鸡毛信不见了,于是海娃又回头去找。在村口海娃找到了鸡毛信,但却被伪军给抓到了。伪军强迫海娃带路到龙门村去。海娃把敌人带到一条山路上,敌人的骡马不能爬陡峭山坡,海娃越走越快,来到了山腰。敌人发觉走错了路,开枪打伤了海娃。海娃忍痛跑到山顶,倒在地上。危急时刻,张连长出现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日军和伪军全部被消灭,海娃也得救了。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立即带领队伍攻下了炮楼,活捉了猫眼司令。海娃回到了龙门村,他比以前更勇敢更警惕的站在山头放哨。

§ 创作团队

演职员表

鸡毛信剧照

导演:石挥

原著:华山

编剧:张骏祥

摄影:罗从周 Congzhou Luo

剪辑:陈曦 Xi Chen

录音:黄力加 Lijia Huang

作曲:黄贻钧

副导演/助理导演:谢晋

演员:舒适、蔡元元、李保罗、曹铎、李镛王、蒋锐、冯笑、刘非、周伯勋令、陈风、程之、于明德、王岚

导演简介

导演石挥

石挥是20世纪40~50年代杰出的影、剧双栖演员、导演,被誉为“话剧皇帝”。

1953年筹拍《鸡毛信》这部儿童片的初衷,是为向国庆献礼。为了拍出精品,石挥“恶补”了许多反映老区农民生活的书籍。顾也鲁说:“他是个‘夜神仙’,写分镜剧本都在晚上。我和他谈拍摄计划,常常要在半夜12点以后去他家聊。12点以前,他在‘啃戏’,跟朋友谈艺术;或与女友约会,打打扑克,劳逸结合,松弛一下。”“石挥很能吃苦。拍外景时,常常在祠堂里打地铺,在北京拍戏的时候我们还睡过草地。在艺术上,他决不马虎。比如拍收割高粱,他要真割一大片庄稼。在拍摄反扫荡时,他要到老百姓家真开枪,我怕得很,不过艺术上还是听他的。戏拍完后摄制组已经回上海了,石挥要再去北京山区搭碉堡补拍镜头,我不同意。我们两人争吵到制片处长吴仞之那里,最后因考虑到摄制资金有限,还是在上海搭景,我只好对他抱歉了。”然而,就在这次补拍中,石挥受伤了。在闸北,空弹片把他的腿打伤了。

主角简介

“海娃”可以说是中国电影里塑造最成功的一个小英雄。他曾经害怕,曾经哭泣,曾经一筹莫展,也曾经因疏忽大意而丢失信件。但这不仅没有让人感到他的软弱和愚笨,而是更真实可信地让观众感到对敌斗争的严酷和人物所承受的重负,也让观众同海娃一起在他所经受的锻炼中感受成长过程。

扮演“海娃”的蔡元元祖籍安徽,出生于一个演艺世家。在父亲的影响下,蔡元元和哥哥蔡安安,从小就开始接触表演艺术。1952年,电影《鸡毛信》的导演在挑演员时,同时看中了兄弟俩。导演石挥和副导演谢晋起初让哥哥蔡安安演剧中的主角——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海娃,让弟弟蔡元元演海娃的小伙伴狗娃。为此,兄弟俩还到京郊农村体验生活,练了几个月的放羊。可开拍后,导演发现虎头虎脑的弟弟比眉清目秀的哥哥更接近小英雄的气质,就临时让哥俩换了角色。于是,由于成功地扮演了海娃,年仅10岁的蔡元元从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童星。37年后,兄弟俩在澳门成立了蔡氏兄弟影业公司,填补了澳门电影电视制作业方面的空白。

§ 荣誉评价

“海娃”蔡元元

与同时期其他题材的中国电影一样,上个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儿童电影,为了适应中国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政治气候,使孩子们本该充满快乐的童年生活也背上了重担。尽管那时的儿童影片在风格样式的探索方面留下了较多空白,但令人欣慰的是,从《鸡毛信》开始,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探索,也为那个年代的电影史留下了许多可圈可点的经典之作。单是片头连环画式的构思,在那个缺少视觉冲击的年代,就足以让小观众们精神为之一振。《鸡毛信》剧组于1952年9月中旬接受任务,经过四次修改,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的曲折拍摄,终于在1954年“六一”儿童节,把这部新中国儿童影片红色经典的开山之作呈现给了全国的小朋友,后来还赴埃及、美国等地放映。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鸡毛信》于1955年获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成为新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新中国儿童电影的经典之作!影片《鸡毛信》是著名电影艺术家张骏祥根据华山同名小说改编的,是新中国首部正面反映我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鸡毛信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军民创造的一种传递紧急情报的特殊邮件,信封上粘有鸡毛,以示十万火急。影片以海娃送鸡毛信作为全片的主要线索,结构单纯,情节曲折,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正是在曲折跌宕的惊险情境中,影片以生动细致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贞顽强、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海娃的艺术形象。影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注重儿童情趣。片头字幕像一本连环画.一页一页揭过,使少年儿童观众像翻看连环画一样亲切。每一片断的开头,也模仿连环画的说明写上字幕,对背景、环境、人物心情做出说明,用生动诙谐的旁白道出,强烈地抓住了少年儿童观众的注意力。扮演海娃的蔡元元也因此成为了新中国电影史上一颗耀眼的童星。

§ 幕后故事

《鸡毛信》剧照

电影《鸡毛信》对“消息树”的一段经典演绎。关于抗日斗争,这组镜头给了未经过战争的孩子们最直观不过的感性认识。与同时期其他题材的中国电影一样,上个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儿童电影,为了适应中国当时的社会形势和政治气候,使孩子们本该充满快乐的童年生活也背上了重担。尽管那时的儿童影片在风格样式的探索方面留下了较多空白,但令人欣慰的是,从《鸡毛信》开始,中国电影工作者的探索,也为那个年代的电影史留下了许多可圈可点的经典之作。单是片头连环画式的构思,在那个缺少视觉冲击的年代,就足以让小观众们精神为之一振。《鸡毛信》剧组于1952年9月中旬接受任务,经过四次修改,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的曲折拍摄,终于在1954年“六一”儿童节,把这部新中国儿童影片红色经典的开山之作呈现给了全国的小朋友,后来还赴埃及、美国等地放映。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我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鸡毛信》于1955年获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成为新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如果说20世纪革命历史题材的儿童电影,60年代的《小兵张嘎》走向了难以超越的高峰,那么其发端则是50年代诞生的这部《鸡毛信》。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也是电影《鸡毛信》的制片主任顾也鲁90岁诞辰。刚庆祝完90大寿,顾老在上海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顾也鲁是从一名牛奶推销员成长为集演、导、制片于一身的著名演艺界人士,1951年,热爱新中国的他和已故导演石挥一起从香港回到内地。

顾也鲁说,石挥是他最欣赏的男演员,石挥常跟他讲的那句“生活上不怕苦,艺术上我负责”,也让他铭记在心间。虎头虎脑的弟弟比哥哥更有小英雄的气质,导演就让哥俩换了角色;30只羊坐着那个年代还很稀罕的火车,随剧组到了南方,“海娃”可以说是中国电影里塑造最成功的一个小英雄。他曾经害怕,曾经哭泣,曾经一筹莫展,也曾经因疏忽大意而丢失信件。但这不仅没有让人感到他的软弱和愚笨,而是更真实可信地让观众感到对敌斗争的严酷和人物所承受的重负,也让观众同海娃一起在他所经受的锻炼中感受成长过程。扮演“海娃”的蔡元元祖籍安徽,出生于一个演艺世家。在父亲的影响下,蔡元元和哥哥蔡安安,从小就开始接触表演艺术。

1952年,电影《鸡毛信》的导演在挑演员时,同时看中了兄弟俩。导演石挥和副导演谢晋起初让哥哥蔡安安演剧中的主角——机智勇敢的少年英雄海娃,让弟弟蔡元元演海娃的小伙伴狗娃。为此,兄弟俩还到京郊农村体验生活,练了几个月的放羊。可开拍后,导演发现虎头虎脑的弟弟比眉清目秀的哥哥更接近小英雄的气质,就临时让哥俩换了角色。于是,由于成功地扮演了海娃,年仅10岁的蔡元元从此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童星。37年后,兄弟俩在澳门成立了蔡氏兄弟影业公司,填补了澳门电影电视制作业方面的空白。 鸡毛信剧照

影片的拍摄地主要有三个地方:北京、湖南和上海。在北京拍摄,还动用了毛泽东的警卫。顾也鲁回忆:“毛主席的警卫也演解放军,也演鬼子,多少人记不起来了。”雨季,是拍摄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在北京没拍几天,就下起了大雪。“影片要拍夏、秋季节的戏,但当时已下过两次雪,积雪未化,我发动解放军和全摄制组扫雪,但也只能拍些中、近景。副导演谢晋提议到湖南去拍,那里还是青山绿水的景象。我同意了。”顾也鲁回忆说。但到了湖南,却又遇上雨季,天天下雨。因为要赶在1953年内放映,所以演员们每天早上一早起来就化好装,等雨稍微小一点就抢拍。“蔡元元老问我,顾叔叔,你眼睛瞎了没有,天还在下雨,为什么叫我们化装?”

天气的恶劣还能克服,但新的烦恼又产生了。看过《鸡毛信》的观众都知道,整部影片中“出镜率”最高的,除了“海娃”,就是羊群,特别是那只担负着特殊任务、生死命运牵动人心的老羊。到了南方,一时半会儿很难找到羊,怎么办?剧组决定把羊带去。就这样,30只羊坐着那个年代还很稀罕的火车,随剧组到了南方。“在湖南,每到一个地方拍戏,派出所就派出警力保护羊群。”有人说,“特别保护”是因为北方的绵羊到了湖南水土不服。顾老解释说,其实是因为当时湖南有很多老虎,还吃人。请派出所保护羊,主要是怕羊被老虎吃掉。“刚到湖南,我就在派出所看到有一个棺材,里面躺着老虎咬死的砍柴农民。不是有句话叫‘羊入虎口’吗?我不能把羊送给老虎。当地到处看到老虎的爪印,我挺担心,所以请派出所来保护。”顾老回忆说,每个地方,派出所派出一个小分队的警力。不过,老虎倒是一直没来。“这个戏共花了多少钱,具体记不太清,大概30多万吧。现在一部片子至少要几百万啊!”顾也鲁说。

§ 影片影响

《鸡毛信》

如果说20世纪革命历史题材的儿童电影,60年代的《小兵张嘎》走向了难以超越的高峰,那么其发端则是50年代中诞生的《鸡毛信》。一部电影,在看过许多年以后,依然留在你脑海中的那个镜头,肯定是最有艺术价值的。一个放羊娃站在山顶,手持红缨枪,两眼望着平川。山顶上立着一棵树,太阳照着,四处静静的。旁白声起:“小海娃是儿童团长,天天拿着红缨枪,一边放羊,一边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的敌人的距离。”电影镜头渐渐拉远:站在“消息树”下,可以看见平川里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河,还能看到平川上撒着不少芝麻粒大的黑点,那是日本鬼子的炮楼。镜头再次拉回山顶,旁白:“这是个通风报信的‘消息树’。只要鬼子一露头,海娃就把这消息树拉倒,后山腰的狗娃跟桂妞,看见消息树倒了,就会把稻草人拉倒。村子里的人立刻就知道,鬼子要进山了。” 忽然,平川上那个圪土达里爬出一长溜黑点子。海娃揉了揉眼睛,清清楚楚地看到,那黑点子像无数蚂蚁,朝龙门山爬来了。不好,鬼子又出动了!四周山上的“消息树”一棵接一棵地倒下了,海娃赶紧把龙门村的“消息树”一拉。狗娃和桂妞这边,稻草人也倒下了。顿时,龙门村里响起了钟声,钟声越来越紧,人们背着粮食、包袱,赶着牛羊,都急忙往山沟里跑,民兵们也集合了,拿着武器上了山。这是电影《鸡毛信》对“消息树”的一段经典演绎。关于抗日斗争,这组镜头给了未经过战争的孩子们最直观不过的感性认识。

§ 相关作品

连环画《鸡毛信》

《鸡毛信》原稿连环画

连环画《鸡毛信》是影响了一代人的“红色经典小人书”,此次能够见到创作于近60年前的著名画家刘继卣绘制的原稿,还是很能让人激动的。那些微微泛黄的纸页中,“海娃”和他的那些毛茸茸的大绵羊,仿佛被凝结在时空里,一直未曾老去。

中国家喻户晓的爱国主义故事《鸡毛信》连环画近150帧手稿原作,在津门现身。《鸡毛信》是新中国连环画创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由天津著名画家刘继卣绘制,是1950年9月由中央文化部艺术局新组建的大众图画出版社(1951年改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第一部儿童题材连环画,也是著名画家刘继卣新中国成立后从事连环画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曾在1955年获中国保护儿童委员会儿童作品评奖一等奖,并作为人美首批翻译成外文连环画之一的品种向世界发行。至今,这本连环画共印近400万册,成为中国艺术的又一“红色经典”,并有多种外文版发行到世界各地。此套《鸡毛信》为英文版手稿,共149帧,每帧长18厘米,宽14厘米。画稿中的人、物、景,质感强、空间感准确,充分展现了刘继卣线描艺术的魅力。作为新中国第一代连环画大家,刘继卣作品中的人物造型扎实,描绘到位,动物画得栩栩如生,羊群更是表现得令人叫绝,充分展现了画家的深厚功力。在上世纪5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和后来的中国画系开设的连环画创作课中,《鸡毛信》、《东郭先生》、《穷棒子扭转乾坤》原稿曾被选借来当课堂范画。这套作品是鼎天拍卖在征宝活动中从外地征集而来的,并将在2009年秋拍中亮相。

连环画原稿的价值是原先的收藏家们没有想到的,因为连环画的创作是一件很吃功夫的事情,画家从深入生活、构思、画草图、反复修改到完成画稿需要很多时间,一部原稿的产生,画家要付出的辛苦是难以想象的。而在出版后,连环画的影响力又是一般的美术作品所不能比拟的,所以,连环画原稿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收藏品,它的“孤品”性质决定了它的价格将一涨再涨。目前,个别名家原稿在市场上曾拍出天价,在2005年的“嘉德四季第三期拍卖会”上,程十发的40开连环画原稿《召树屯和喃婼娜》经过激烈的竞价,最终以1100万元成交。

§ 故人故地

《鸡毛信》连环画

“信没有信封,有固定的折法,紧急的信在中间插上鸡毛,叫鸡毛信。”

鸡毛信,消息树,影片中这些让今天的孩子们看来新奇、好玩的东西,是抗日军民的特殊发明。2005年3月29日,新华社记者在山西定襄的上零山村见到了1940年日军化学战的幸存者、79岁的张申元老人。他说,自从日本人来放过毒以后,村子的南、北两个山上的树上都插有红旗,有人轮流放哨。这就是“消息树”。“我15岁那年参加了民兵,主要任务就是放哨、埋地雷。晚上我们把地雷埋到日本人进出的必经之路,早上再取出来,怕把自己人炸伤。白天放哨的时候,如果山顶树上的红旗倒了,就意味着日本人来了。晚上也是轮流值班,两个人一班,一炷香换一班。晚上哨兵要是发现敌人来了,就扔手榴弹,来得及的话就敲钟通知村民。我们村里有游击队,但没有跟日本人面对面打过仗,因为力量太薄弱了,主要是保卫村民的安全。”

像古时的烽火狼烟一样,抗日战争中的“消息树”是一道预警,是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自卫的武器。影片中的鸡毛信是一封长方形的、有信封的信,信口插着三根鸡毛。当海娃从父亲手里接过这封特殊的信时,这个镜头便走进了千万名小观众成长的记忆。但除了当年的小“海娃”们,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鸡毛信”至今也还是个“秘密”。

抗战中的村儿童团长、阜平县辛庄村77岁的王专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时说:“信没有信封,有固定的折法,紧急的信在中间插上鸡毛,叫鸡毛信。”他还向记者演示了一遍折信的方法,折完后上端留出一个长段,可写收信人名字,下端叠在一起,可以插鸡毛。

2005年4月27日,新华社记者在天津见到了当年传送过鸡毛信的小通讯员雁秀峰。雁老13岁开始送信,“我送的鸡毛信没有信封,那时候也不需要信封,要不没法藏。折成三角形,抓在手里。这样如果遇到敌人,就假装玩耍摔倒往土里一藏,信太大了不好藏。” 与这些“海娃”们不同的是,狼牙山五壮士的指导员——91岁高龄的蔡展鹏老人,则是一位“鸡毛信”的收信人。2005年4月22日,蔡老在保定向新华社记者回忆了他所收到的“海娃”们送来的鸡毛信。“信上如果没有鸡毛,就表示是平信;插一根鸡毛,表示‘急’;插两根鸡毛,表示‘特急’;插三根鸡毛,就表示‘十万火急’。”看来,影片中小海娃送的信,确实是一封“十万火急”的信。 鸡毛信剧照

送情报路遇鬼子,海笑闯进一户正在办丧事的人家求助;他跟着大家哭得死去活来,眼泪鼻涕一大把,几乎将点燃的纸钱都浇熄了。日本鬼子没有看出半点破绽,只好灰溜溜地离开这部电影是千百万在烽火中成长的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写照。在整个抗战期间,究竟有多少“海娃”、有多少“王二小”,今天已很难考证。

79岁的著名作家海笑,当年就是一个小情报员。他在看了《鸡毛信》之后说:“海娃这个形象比较可信。”海笑本名杨忠,参加新四军后改名为“海啸”。抗战胜利,举国欢腾,他又改名为“海笑”。2005年4月,海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自己“海娃”式的童年生活。

以下是海笑自述:

1942年,海笑的家乡南通被日本人占领。海笑尽管那时才是个14岁的初中生,但整天想着参加新四军,把鬼子赶出中国。“可是,驻在杨家园的新四军嫌我小,不肯收我。”海笑回忆道。当时,海笑的姐姐早已参军,在南通市金沙区做民运和情报工作。一天夜里,姐姐突然把熟睡的海笑叫醒,严肃地说:“弟弟,现在有一个不穿军装、不拿枪、不拿刀的革命任务,但同样是新四军的一个小战士,这事,你愿意不愿意去做?”海笑兴奋得从床上跳起来,连说“愿意”。这样,身高不足1.5米的海笑,成为了一名与姐姐单线联系的小情报员。

一般情况下,姐姐每10天回来一次,海笑就把自己在附近打听到的日伪军的人数、装备、鬼子队长和翻译长得什么样、他们下乡干了些什么、地方上哪些人当了汉奸等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姐姐。情报员工作处处充满危险。一天,小海笑去6里路外的小姨娘家玩,了解到村里有一个人投敌当了汉奸。他问清这人的姓名、年龄、模样,偷偷地记在一张纸上,然后揣上这张纸往回赶,准备告诉姐姐。当海笑走到鬼头街,正想转弯向南走时,忽然看见100米开外走来一队举着“膏药旗”、枪上插着刺刀的日本鬼子。因为身上藏着那张纸条,海笑的心怦怦乱跳。不够沉着又缺乏经验的他掉转身快步疾走,日本鬼子发现了这个情况,立即叫喊着追赶过来。海笑赶忙钻进玉米田里,把纸条埋在地里,做了个记号后,拔脚便奔跑向前。碰见一户正在办丧事的人家,他便一头扎进去求助。这户人家全都在哭哭啼啼,忽见海笑闯了进来,知道情况紧急。一个大妈立即找来一件白色的孝袍让他穿上,又戴上白帽,穿上孝鞋,叫他跪在灵堂前磕头烧香燃纸钱。大妈嘱咐海笑,说海笑是她的小儿子,同时嘱咐家人一番。刚刚安排妥当,4个日本鬼子就搜索过来了。鬼子四处寻找,连躺在停尸板上的死人也不放过。“这时一家人都在放声大哭,我也早已镇静下来,跟着大家哭得死去活来,眼泪鼻涕一大把,几乎将点燃的纸钱都浇熄了。日本鬼子没有看出半点破绽,只好灰溜溜地离开。”回忆起那一幕,海笑至今心有余悸。那名汉奸最终被新四军锄奸队员除掉了。而这次经验教训使海笑懂得,情报要强记,尽量不要携带嫌疑物品;即使遇到突发事故,也一定要沉着应战。

1943年秋,到鬼子据点了解情况的海笑,碰上了一个叛徒。叛徒知道海笑的姐姐是新四军,但不知道海笑已经是小情报员,拦住海笑说:“不要走,跟我去吃饭。”海笑不得不跟着走。在鬼子的宪兵司令部,叛徒告诉鬼子:“这个小孩的姐姐是新四军。”见海笑只是小孩,鬼子不太重视,对海笑说:“赶快回去叫姐姐来自首,姐姐不来,下次捉住,要死啦死啦的。”就在审讯时,海笑还发现了另一个情报——一个木笼里关着四五位新四军女战士。 海笑假装答应鬼子,连连点头说:“我知道了。”鬼子便把他放出来了。这第二次死里逃生之后,区里研究决定,不能再让他做情报员了。从此,海笑就告别了小“海娃”的生活。

§ 真实故事

鸡毛信海报

抗战爆发仅一年余,中国沿海几乎所有的港口均落入日军魔掌中。这样一来,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海上通道也被日军完全堵死。当时,海外华侨大量捐款捐物,筹集了大批国内急需物资。国民政府也拿出极为珍贵的外汇从西方购买了大量的汽车、石油、军火等,一起堆放在越南的海防港。海防港是滇越铁路的起点,当时,很多抗战物资及内迁的机就是从这条铁路,经海防港运到昆明的。但是从安全、实际的角度考虑,滇越铁路也随时有被日军封锁之威胁,中国还是应当在地处大后方的云南建设一条通往印度洋的交通线。后证明,这一考虑是颇具战略眼光的。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完全封锁中国的国际通道,不断地向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施加压力,要求在境内停运中国政府的物资。1940年9月25日,日军在海防登陆之后,完全截断了中越之间的交通运输线。

滇缅公路的修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1937年8月,时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向蒋介石提出《建设缅公路和滇缅铁路的计划》,建议各修筑一条从昆明出发,经云南西部到缅甸北部,最后直通度洋的铁路和公路。蒋介石当即表示同意,并下令交通部、铁道部研究办理。11月初,经国民政府员同云南省政府协商,最后确定了滇缅公路由昆明经下关、保山、龙陵、芒市、畹町出国,然后在缅甸的腊戍与缅甸的中央铁路接通、直通仰光这一路线。滇缅公路的路线确定后,国民政府又专门委派外交部及云南省政府有关人员作为特使前往缅,与缅甸的英国殖民政府洽谈在缅甸修路事宜。双方商定,由云南省政府主持修筑下关经保山至畹町的公路;缅甸方面负责修筑腊戍至畹町的公路。随后,本着“地方负责,中央补助”的原则由行政院拨款200万元给云南,限期一年竣工。但是,龙云却主观地认为滇缅公路可在三个内修通。因此,他严令公路沿线地方当局必须在1937年底以前开工建设,限期三个月之内先建成一条可以勉强通车的简易公路。当时,龙陵县长王锡光收到省政府的紧急命令,封套上赫然贴着一根鸡毛。另还有一个木,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副闪着寒光的手铐。省政府下令:“分配该县路段,务必在期限内完成。逾期未完成者,县长自带手铐,来昆受处。”黄恒蛟是一位研究云南交通史的专家,他在研究中曾发现了一则这样的故事:

那个时候军令如山倒,龙云下命令的时候,叫很多县的县长来挂帅分段修路。王锡光是云南甸西龙陵县的县长,要统领周围的县来修这条路,当时龙云下命令送给他一副手铐、一根鸡毛。中国话鸡毛信就是很严紧的。意思是说如果你不能完成命令就用手铐带走你,就是军法处置。王锡光接到这个命令后,就要求他周围这些县都派人来参加这些事。当时又不可能有什待遇、什么报酬之类的,就有些懈怠。那么这个王县长就到周围的县去哭,痛哭流涕的办法去感染他们希望他们派人,不然将来我就是军法处置的对象,这个哭的效果还不好,怎么办?他就拔出手枪来,对周围的县长说,你是派还是不派,如果你不派,我这个路修不好,我也是死罪,你不派我把你打死了。你派不派,我都是死。这样子才把周围的人吓坏了,不干不行,就派人来修路了。修的过程当中,生活极端艰苦,条件也很恶劣,有的人多少有些懈怠了,他就用鞭子打,急的要死。这段路修了以后,他的眼睛也瞎了一只。后来,他写了一首长诗,他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你们,我对不起你们,逼着你们来修路了,但是为了卫这个国家,也是为了保卫大家的安全。

龙云下令三个月竣工的命令,显然仅是这位彝族英豪一贯争强好胜、以“争”为荣、勇敢尚战作风的一种体现,事实上是无法完成的。首先,这是一条艰苦卓绝的道路,特别是西段下关至畹町河是新修路段,要翻越横断山脉纵谷地带的怒山、高黎贡山,还要跨越漾濞江、胜备江、沧江、怒江等大川,不但高山急流很多,而且海拔起伏极大,最高处海拔达2600多米,最低处却仅有600米左右,工程十分艰巨。除此之外,缺乏受过训练的技术人员这一问题也很突出。滇缅公路的总工程处只好对流落到昆明的一些有文化的年轻人进行紧急培训。[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7: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