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鲁连书》
释义

§ 名文简介

作者:刘向编

类型:书信

成文时间:西汉末年

§ 作者小传

刘向头像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四》。它的编者刘向。西汉末年,光禄大夫刘向奉诏校书,见到了皇家藏书中有六种记载纵横家说辞的写本,内容庞杂,编排错乱,文字残缺。它们有《国策》、(并非今本《战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几种不同的名称,刘向依其国别,略以时间编次,定著为《战国策》33篇。东汉高诱为此书作注。隋代已残缺不全,今存10篇。《冯谖客孟尝君》是其中十分精彩的一篇。刘向(约前77-前6年)本名更生,字子政,刘德子,少治《春秋毂梁传》能属文辞。年12,以父任为辇郎,后擢为谏大夫。因铸伪黄金当诛,宣帝奇其才,得逾冬减死论。讲论《五经》,并同于石渠阁,复拜为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初即位,擢为散骑字正给事中。时外戚许、史放纵,宦官弘恭、石显弄权。遂与太傅萧望之等谋罢退之,事泄下狱。旋因灾异赦,为中郎。复上书推《秦秋》灾异,针砭时政。愈为许、史、恭、显所怒,遂废十余年。成帝即位得复进用。更名向,拜为郎中,迁光禄大夫,后为中垒校尉。奉诏领校秘书。撰为《别录》。另著《洪范五行传论》、《列发传》、《新序》、《说怨》等。屡上书言政,辞多痛切,高刺外戚王氏。成帝欲用为九卿,为王氏所阻,终不得迁。年72岁卒。

§ 原文

鲁仲连画像燕攻齐,取七十余城,唯莒、即墨不下。齐田单以即墨破燕,杀骑劫。

初燕将攻下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田单攻之岁余,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

鲁连乃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燕将曰:“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灭名,忠臣不先身而后君。今公行一朝之忿,不顾燕王之无臣,非忠也;杀身亡聊城,而威不信于齐,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 。故知者不再计,勇士不怯死。今死生荣辱,尊卑贵贱,此其一时也。愿公之详计而无与俗同也。且楚攻南阳,魏攻平陆,齐无南面之心,以为亡南阳之害,不若得济北之利,故定计而坚守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东面,横秦之势合,则楚国之形危。且弃南阳,断右壤,存济北,计必为之。今楚、魏交退,燕救不至,齐无天下之规,与聊城共据期年之弊,即臣见公之不能得也。齐必决之于聊城,公无再计。彼燕国大乱,君臣过计,上下迷惑。栗腹以百万之众,五折于外;万乘之国,被围于赵;壤削主困,为天下戮,公闻之乎?今燕王方寒心独立,大臣不足恃,国弊多,民心无所归。今公又以弊聊之民,距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食人炊骨,士无反北之心,是孙膑、吴起之兵也。能以见于天下矣!故为公计者,不如罢兵休士,全车甲,归报燕王,燕王必喜。本文书影士民见公,如见父母,交游攘臂而议于世,功业可明矣。上辅孤主,以制群臣;下养百姓,以资说士。矫国革俗,于天下功名可立也。意者,亦捐燕弃世,东游于齐乎?请裂地定封,富比陶、卫,世世称孤寡,与齐久存,此亦一计也。二者显名厚实也,愿公熟计而审处一也。且吾闻,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昔管仲射桓公中钩,篡也;遗公子纠而不能死,怯也;束缚桎梏,辱身也。此三行者,乡里不通也,世主不臣也。使管仲终穷抑幽囚而不出,惭耻而不见,穷年没寿,不免为辱人贱行矣。然而管子并三行之过,据七国之政,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五伯首,名高天下,光照邻国。曹沫为鲁君将,三战三北,而丧地千里。使曹子之足不离陈,计不顾后,出必死而不生,则不免为败军禽将。曹子以败军禽将,非勇也;功废名灭,后世无称,非知也。故去三北之耻,退而与鲁君计也,曹子以为遭。齐桓公有天下,朝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颜色不变,而辞气不悖。三战之所丧,一朝而反之,天下振动,(诸侯)惊骇,威信吴、楚,传名后世。若此二公者,非不能行小节,死小耻也,以为杀身绝世,功名不立,非知也。故去忿恚之心,而成终身之名;除感忽之耻,而立累世之功。故业与三王争流,名与天壤相敝也。公其图之!”

燕将曰:“敬闻命矣!”因罢兵到读而去。故解七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

§ 译文

战国·龙凤云纹燕国攻打齐国,攻占了齐国70余座城池,唯独莒、即墨两城迟迟没有攻破。齐国的大将田单在即墨击破燕军,杀死了燕国的大将骑劫。

最开始的时候,燕国一位将领率军攻占了齐国的聊城。聊城有人向燕王进谗说那燕将的坏话,燕将担心被杀,就据守聊城,不敢回燕国。齐国田单攻打聊城,攻了一年多,虽然士兵死了很多但城池还是攻不下来。

鲁仲连就写了一封信,系在箭上射进城去,送给燕将。信中写道:“我听说,聪明的人不违背时势而丢弃利益,勇敢的人不逃避死亡而埋没名声,忠臣不会先顾自己而后顾君主。如今您逞一时之忿,冒着使燕王失却一个大臣的危险作战,这是不忠;自己战死而聊城失守,威名并不能张扬于齐国,这是不勇;功败名灭,后世对您无所称道,这是不智。有此三个短处,现世的君主不会要他做臣子,游士说客不会向世人称道他。所以聪明的人不会优柔寡断,勇敢的人不会贪生怕死。现在生与死、荣与辱、贵与贱、尊与卑的选择摆在您的面前,时机不会再来,希望您仔细权衡,不要做出与俗人相同的决断。现在,齐国用全国的兵力,对天下别无贪求,全力来夺取聊城,我看您要死守这被围困了一年多的城池,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西汉·帛书·战国策且燕国发生纷乱,君臣毫无应急之策,全国上下人心惶惶。而您凭借聊城这支疲惫的军队抵挡住了整个齐国的进攻,这可以说您如墨翟一样善于守城了;城中匮乏到以人肉为食、人骨为柴的地步,而将士没有叛离之心,这可以说您如孙膑一样擅长用兵了。您的才能已经昭示于天下。虽然如此,为您计议,不如保全兵力来报答燕国。兵甲完好无损回到燕国,燕王一定高兴;身体完好地回到故土,百姓如同重见父母,朋友们兴奋地议论赞许,功业可望由此显扬。如果无意于此,可否离开燕国,抛弃世俗成见,东归齐国?齐国会割地封赏,让您富足得可以和魏冉、商鞅匹比;世代称孤道寡,与齐国共存。这也是一个办法。两个计策,一可以显扬名声,一可以得到丰厚的实惠。希望您认真考虑,审慎地选定一条。我还听说过这样的话:拘泥小节的人不能成就荣名,不忍小耻的人难以建立大功。从前管夷吾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这是犯上的罪过;丢下公子纠不能为他效死,这是怯懦的表现;身遭捆绑囚禁,这是耻辱的印记。那时假如管仲坐牢没有出狱,假如身死而没回齐国,那么他就只能落个人品低劣、行为卑鄙的臭名了。倘如此,即使奴婢也耻于与他并列,更何况一般人呢!然而,管仲不以身遭囚禁为耻,而耻不能使天下太平;不以不替公子效死为耻,而耻不能在诸侯张扬威名。因而,他虽然兼有犯上、怕死、受辱三重过失,但却终于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名扬天下,光耀邻国。曹沫做鲁国的将军,三战三败,丧失土地五百里,当时假如曹沫不前思后虑、从容计议,急忙割颈自杀,那他也不免被人看作常败将军了。曹沫不顾三次失败的耻辱,趁齐桓公大会天下诸侯的机会,凭一剑之力,在会盟坛上指向桓公心窝,面不改色,义正辞严,终于将三次战败丢失的土地,在一个早晨就收了回来,使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威震吴越。像这两位高士,不是不懂得顾全小的名节和操守;而是累世的功业。他们的功业可以和三王比美,他们的荣名可以与天地共存。愿将军选择一个榜样去行动吧!”

燕将说:“我恭听您的教诲。”就偃旗息鼓,从聊城撤兵。因此给七国解围,挽救濒死的百姓的,是鲁仲连的书信。

§ 影响与传播

根据《史记》的记载,燕将看了鲁仲连的信之后流了三天的眼泪,犹豫不定,难以自决。想回燕国,却已与燕王有嫌隙,担心被杀;想投降齐国, 又担心自己杀虏齐人太多, 降后受辱。他长声叹息说:“与其让人杀我,不如自杀。”于是自杀而死。聊城大乱,田单随即血洗了聊城,并向齐王提起鲁仲连的功绩,想要封赏爵位给他。鲁仲连于是逃往海边隐居起来, 说道:“我与其富贵而屈身事奉人,还不如贫贱傲世过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由此可见鲁仲连“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诗)的高风亮节。

§ 专家点评

战国·铜鸠柱房屋模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六》,标题为选者所加。

文章首先交待燕将攻下聊城并坚守的不得已的原因在于他在国内遭受谗言离间,害怕被君主诛杀,所以不敢回国。齐国大将田单攻打了一年多,士卒伤亡惨重,而聊城却依然没有攻下,形势紧迫,燕将却仍拼力固守。以“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闻名于世的鲁仲连,为了消弭战争,使百姓得以安宁,便修书一封给燕将。这些情境的交待,为后文鲁仲连的书信发挥效用埋下了伏笔,同时也有助于读者理解和评价书信的内容。

信中根据当时的形势,针对燕将的进退失据的处境和矛盾的心理,晓以大义,阐明利害,指明只有放弃聊城才是唯一明智的选择。说理透辟,义正词严,有着无法抗拒的说服力。

书信开门见山, 明确指出燕将继续保守聊城是“非忠、非勇、非智”,极为不识时务的行为。作者指出,聪明的人不违背时势而丢弃利益,勇敢的人不逃避死亡而埋没名声,忠臣不会先顾自己而后顾君主。而燕将冒着使燕王失却大臣的危险作战,是不忠;自己战死而聊城失守,威名不能张扬于齐国,是不勇;功败名灭,后世无传,是不智。劝诫燕将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在生死荣辱、贵贱尊卑之间做出明智选择,不要拖延误事。

战国·金虎当时齐、燕两国的形式怎么样呢?齐国用全国的兵力,全力来夺取聊城;秦国出兵救齐,楚、魏不敢攻齐。因此聊城面临的来自齐国的不可抗拒的威胁。同时燕国发生变乱,君臣毫无应急之策,全国上下人心惶惶。这样聊城在强大的威胁下,又得不到燕国的后方支援,何况已受一年多的围困,将士疲惫,继续保守,是无望之举,打破燕将继续守聊城的幻想。燕国政治混乱,军事上伤亡惨重,国土缩小,燕君孤立无助,大臣不足恃,民心无所归。而此时燕将却置之不顾,率大军固守一城于国外,虽然在“食人炊骨”的情况下“士无反北之心”,可以说是善于用兵了,可是这对国君又有什么帮助呢?这无异于对燕将的严厉谴责。

认清形式之后,作者又为燕将指明了“罢兵休士”的出路。归燕会受到燕王的欢迎和土民的拥护,可以辅佐孤主,制约群臣,教养百姓,功名扬于天下;游齐,齐国会割地封赏,可以富比陶、卫,世世称孤道寡,与齐国并存。“二者显名厚实”,正是“智,忠、勇”的做法。为了除燕将的顾虑,进一步使他坚定信心,作者引用管仲、曹沫的先例,开导燕将既然要“行大威”就不能“ 小节”,要“立荣名”,就要“不恶小耻”,这样才能成就威震天下、名传后世的功业,否则就会导致杀身绝世,功名不立的严重后果。逻辑严密,析理透辟,无懈可击,有很强的说服力。

最后以燕将“敬闻命矣”的话,和“罢兵倒椟而去”的行动,交待鲁仲连遗书燕将发挥的巨大政治效力。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已经充分地体现了这封信的巨大威力。而“故解七国之围,救百姓之死,仲连之说也”。则是作者对鲁仲连的高超谋略及丰功伟绩的由衷赞美。语言富于变化,详简剪裁得当,具有较高的感染力。

§ 相关词条

刘向;书信;西汉;《战国策》;文学;历史

§ 相关资料

《战国策》;《刘向评传》;《刘向传》;《西汉名人百传》

§ 词条分类

刘向;书信;西汉;《战国策》;文学;历史;世界历史名文;传世经典文学

§ 相关链接

http://www.njmuseum.com/zh/book/zzbj/liuxiansuoyuan/shuoyuan.html

http://www.zh5000.com/ZHJD/zgrx/2006/rxrw/zgrx-0033.htm

http://www.njmuseum.com/zh/book/zzbj/liuxianxinxu/lx.html

http://www.njmuseum.com/zh/book/zzbj/liuxiansuoyuan/shuoyuan.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