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东问题 |
释义 | § 概述 1998年10月23日,经过巴以双方9天的艰苦谈判,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签署了一项临时和平协议(怀伊协议,曾译:怀河协议,wye agreement)。协议的要点如下: 以色列将放弃约旦河西岸百分之十三的领土; 以色列将释放被其关押的3000名巴勒斯坦人中的数百人; 巴勒斯坦将加强在约旦河西岸的反恐怖措施,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监督下,在时间表规定的期限内逮捕 恐怖嫌疑分子和收缴武器; 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和其它团体召开会议讨论取消巴宪章中的反以条款,美国总统克林顿将出席会议; 加沙的巴勒斯坦机场将开放;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同商讨以色列的进一步撤军计划; 在双方政府批准临时和平协议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将开始就包括耶路撒冷地位在内的问题举行最后阶段谈判。 巴以签署和平协议后,国际社会反应积极。埃及外长穆萨向新闻界发表谈话说巴以新协议是“在正确的道路上迈出的一步”。 与此同时,约旦首相塔拉瓦奈也发表声明,欢迎巴以签署临时和平协议。他说,这一协议的签署对中东地区的所有国家来说都是重要的。同一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第53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奥佩蒂分别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刚刚达成的“以土地换和平”的临时协议表示祝贺。 戈兰高地 戈兰高地是叙利亚西南边境内的一块狭长山地,南北长71公里,中部最宽处约43公里,面积1150平方公里(新华社开罗分社1992年9月16日报道为1176平方公里),水资源丰富。 戈兰高地南部为农业耕作区,北部的谢赫山麓有林木和灌丛覆盖的牧场。大约有居民15000人,基本上都是德鲁兹派穆斯林,其中大部分人拒绝加入以色列国籍而保留叙利亚国籍。 戈兰高地与以色列接壤,居高临下,是叙利亚西南边防的战略要地,它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高地上公路纵横,库奈特拉城是高地上的重镇,有公路直通首都大马士革。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戈兰高地属法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1941年戈兰高地归属独立的叙利亚。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后,向埃及、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叙利亚人开始在戈兰高地修建工事。1967年“六•五”战争中,以色列在占领埃及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之后,又入侵戈兰高地,叙利亚守军和大部分居民被迫撤走,高地为以色列所占领。 1973年中东十月战争中,叙利亚武装部队攻占了包括谢赫山在内的一些以色列阵地,并挺进到库奈特拉城下,解放了城周围的一些村庄。根据1974年5月31日叙以双方达成的部队脱离接触协议,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东部的一个狭长地带,包括库奈特拉城。缓冲区为1.2至3.6英里的地带,由联合国部队驻扎。此后,以色列人在其占领区内修建了数十个犹太人定居点。 随着中东和谈的进一步展开,以色列正考虑部分撤离戈兰高地。1992年9月俄罗斯提出一项以色列从戈兰高地部分撤军的计划。根据这项计划,戈兰高地将被划分为三部分,分别由叙利亚、以色列和联合国控制。三方在所控制地区内的人员只允许 携带轻武器。 根据这项计划,戈兰高地百分之六十的领土将归还叙利亚,百分之二十由以色列租借90年,其余部分作为军事缓冲地带交由多国维持和平部队控制。 1992年9月24日,在第6轮阿以双边会谈结束后,叙利亚表示拒绝讨论部分撤军或有关戈兰高地的临时性安排。强调只要有一寸阿拉伯土地在以色列的占领下,就不可能在阿以之间实现真正的和平。 1995年5月,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态度有所松动,拉宾总理表示,以色列可能准备交出戈兰高地,以作为实现和平的代价。28日,以色列外交部长佩雷斯对《新消息报》的记者说,“戈兰高地是叙利亚领土,我们是在叙利亚领土上定居的,“我们不想继续保持对叙利亚领土的控制。” 1999年1月4日晚,以色列议会以55票赞成和35票反对,一读通过了有关以色列从戈兰高地撤军的“戈兰高地议案”。这项议案是由以色列联合政府中第三道路党的议员提出的,其中心内容是以色列自戈兰高地的任何撤军必须在议会予以讨论并进行全民公决,撤军工作只有在获得议会和全民公决投票的多数支持后方能实施。1月26日以色列议会以54票赞成,3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三读通过了“戈兰高地议案”。 § 部分详情 巴勒斯坦问题详细资料 外文名称:palestine issue 巴勒斯坦古称迦南,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人口506万(1988年,包括流落在其它国家的巴勒斯坦人)。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是迦南人。约四千年前,希伯来人、腓力斯人先后迁到这里,希伯来人于公元前1020年建立了第一个希伯来人的王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国将大批犹太人掳到巴比伦。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允许被掳的部分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公元前1世纪,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往世界各地。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迁入,形成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十九世纪末,生活在欧洲的犹太人发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于1897年在赫茨尔领导下在瑞士的巴塞尔召开犹太复国主义大会,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正法律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为保护其在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大力扶植利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以控制巴勒斯坦地区。1917年,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1922年7月,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在英国统治期间,大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迁入巴勒斯坦。巴勒斯坦的犹太居民从1917年《贝尔福宣言》发表前的5万人增加到1939年的44.5万人。犹太人侵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土地,驱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断发生暴力冲突。 1947年,英国无法控制巴勒斯坦的局势,宣布从巴勒斯坦撤军,并将这一问题提交给联合国。同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以33票同意、13票反对、10票弃权通过对巴勒斯坦实行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两个独立国家,将巴勒斯坦2.7万平方公里土地中的1.52万平方公里划归以色列国,1.15万平方公里划归巴勒斯坦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托管,面积为176平方公里。 1948年5月,犹太人建立了以色列国。以色列建国后,曾多次对阿拉伯国家发动大规模侵略,霸占了巴勒斯坦的全部领土,100多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赶出家园,沦为难民。1964年5月,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法塔赫)成立,通过了主张军事对抗犹太国的宪章,从此,巴勒斯坦人民争取民族权利的斗争进入了新阶段。1965年1月1日,法塔赫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开始了反帝、反犹太复国主义的武装斗争。1987年12月8日,被占领土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民发动起义,强烈要求恢复民族权利,建立独立的国家。 1988年10月,巴解组织在突尼斯召开领导机构和各派别领导人联席会议,为建立巴勒斯坦国做准备。同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国,并表示接受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第181号决议和倡导以土地换和平的联合国第338号和第242号决议。1989年7月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提高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地位,有100多个国家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但因没有自己的国土,巴勒斯坦国仍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了世界的主流,阿以争端出现了新的变化。经过长时间的秘密谈判,巴以双方于1993年9月13日签署了《巴以关于巴勒斯坦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即奥斯陆协议。协议确定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渡期为5年,从自治第三年开始,双方通过谈判解决加沙和杰里科的永久地位和其他悬而未决的问题,最后地位的谈判应于1999年5月4日结束。 1994年5月4日,巴以双方签订了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即开罗协议。同年7月1日,巴解领导人阿拉法特回到了巴勒斯坦的土地,并在加沙建立了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1995年9月24日,巴以双方签订了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协议规定自治范围将扩大到约旦河西岸30%的地区。1996年4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删除了宪章中消灭以色列的条款,5月,巴以进行了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的首轮会谈。1996年5月29日,内塔尼亚胡在以色列大选获胜。他提出了“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明确反对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要求巴勒斯坦人接受自治为最终解决方式。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挫。 1997年1月15日,巴以双方签订了希伯伦重新部署议定书,但协议未能得到完全执行,巴以谈判中断。经各方努力,1998年10月,巴以在华盛顿签署了巴以临时和平协议,又称怀伊协议,以色列同意在3个月内分三个阶段从约旦河西岸撤出13.1%的土地,但以色列内阁在通过协议时附加了不许巴勒斯坦单方面宣布建国等一系列苛刻条件,并在执行了第一阶段撤军后,以巴方打击恐怖活动不力为由中止了协议的实施。 根据巴以1993年签署的奥斯陆协议,巴勒斯坦过渡自治应于1999年5月4日结束。但由于以色列方面的拖延,自治协议中的部分条款没有得到落实。巴解组织中央委员会于1999年4月29日决定自动延长过渡自治期,推迟宣布建国。 1999年5月,以色列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后,重新启动了中东和平进程。巴以双方签订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根据规定,双方不迟于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 2000年7月3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宣布,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将在9月13日巴过渡自治结束时成立。同年7月11日-25日,在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举行巴以美三方首脑会谈,就以巴最终地位、在中东地区实现永久和平等进行磋商,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协议。9月10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央委员会决定,推迟执行7月作出的在9月13日建国的决定,并把新的建国日期定在11月15日至2001年元旦期间。 § 焦点 巴以和谈焦点:耶路撒冷城地位问题 巴以最终地位谈判要处理的最棘手问题就是耶路撒冷城地位问题。 耶路撒冷面积只有158平方公里,人口不过65万,但作为三大宗教圣地,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已经超出了普通的领土范畴。公元7世纪后,耶路撒冷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 1996年9月,以色列政府开放阿克萨清真寺的地下通道,遭到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世界的强烈抗议。抗议者和以色列士兵爆发激烈冲突,导致6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从阿克萨清真寺步行不到5分钟,就是犹太教圣地哭墙,因为位于耶路撒冷旧城西边,又称西墙。公元前10世纪,这里原本是一座圣殿,被奉为古犹太人的宗教和政治中心,后因战争被毁,犹太人就在废墟上建起了这段象征他们信仰和团结的大石头垒墙。耶路撒冷在历史上多次遭到掳掠。 1947年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后,耶路撒冷被规定为国际城市,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被以色列和约旦分别占领,1967年六•五战争后被以色列整个占领,1980年以色列将耶路撒冷定为首都。尽管大多数国家不予承认,仍将使馆设在特拉维夫,但以色列议会却通过法律,规定耶路撒冷为以色列永久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以色列耶路撒冷市长奥尔默特说任何一位犹太人、总理或普通人,只要他有历史的常识、意识到历史的延续性,都不会同意放弃犹太民族对历史名城耶路撒冷的主权。 但巴勒斯坦同样认为对耶路撒冷享有主权,1988年巴勒斯坦《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首都,巴方要求以色列归还1967年占领的东耶路撒冷,包括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旧城及其以东地区。据巴方高级官员透露,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最近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会晤中告诉克林顿,放弃耶路撒冷的阿拉伯领导人还没有出生。近年来,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建造了一些犹太定居点,但这里一直是阿拉伯人聚居区。在东耶路撒冷,的确可以看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和平相处的景象。但是,要确定耶路撒冷的最终地位绝非易事。 § 其它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中文名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外文名称: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 主席:亚西尔•阿拉法特chairman: yasser Arafat 总书记:阿布•马赞(马哈茂德•阿巴斯)secretary general: abu mazen (mahmoud abbas) 【简介】简称“巴解”,1964年5月成立于耶路撤冷,由8个背景各不相同的游击队组织组成。这8个组织是: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简称“法塔赫”)、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简称“人阵”)、解放巴勒斯坦民主阵线(简称“民阵”)、巴勒斯坦人民解放战争先锋队(简称“闪电”)、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简称“人阵〈总部〉”)、巴勒斯坦解放阵线(简称“巴解阵”)、解阵巴勒斯坦阿拉伯阵线(简称“阿解阵”)、巴勒斯坦人民斗争阵线(简称“人斗”)。由阿拉法特创建的“法塔赫”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中最大和最有影响的一支力量,在巴解中居于领导地位。 1974年在拉巴特举行的第7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巴解组织被确认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1976年10月,阿拉伯联盟和不结盟国家会议先后接纳巴解组织为正式成员。 目前,巴解组织同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各种形式的联系,并向80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和机构(包括联合国)派驻了代表和观察员,很多国家还给巴解组织以外交代表机构的礼遇。 巴解组织最高权力机构为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执行机构为巴解组织执行委员会,负责领导日常工作。1969年以来执委会主席一直由阿拉法特担任。巴解组织的决策机构为中央委员会,由100多名成员组成。除各游击队自己的武装外,巴解组织还有一支巴勒斯坦解放军,为它的正规军队。 巴解组织最初的目标是通过武装斗争,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思想上消灭犹太复国主义实体,在整个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个民主的巴勒斯坦国。80年代后随着中东形势的变化和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在巴勒斯坦问题的立场逐渐趋于温和、务实,主张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并在联合国242、338号决议基础上和平解决阿以冲突。巴解组织机关报为《革命的巴勒斯坦》,通讯社为《巴勒斯坦通讯社》,广播电台为《巴勒斯坦之声》。 塔巴协议 1995年9月24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以色列在埃及塔巴草签了在约旦河西岸扩大巴勒斯坦自治的协议。协议共有460页,要点如下: 第一阶段,以色列军队将撤出7个城市和450个村庄。7个城市是:杰宁、纳布卢斯、图勒凯尔姆、盖勒吉利耶、拉姆安拉、伯利恒和希伯伦的部分地区。这一阶段需6个月。 以色列军队将继续保卫西岸的犹太定居点。希伯伦地区将暂时驻扎一批国际军事力量。以色列将保留这里的控制权,以保护400名生活在10万名阿拉伯人中的犹太人以及到圣地朝拜的以色列人。 希伯伦的牧首之墓区目前将维持现状。 以色列军队还将控制西岸定居者途经的公路。 从其它村庄、军事场所和周围地区的撤军将起始于选举产生的巴勒斯坦委员会就职之日,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持续6个月。 条约还将从条约签署之日前开始分三阶段释放关押在以色列监狱中数以千计的巴勒斯坦犯人中的大部分犯人。 诸如耶路撒冷、犹太定居点和巴勒斯坦难民这样的问题的命运将在1996年5月前开始举行的“最终状态”谈判中决定。最终协议定于两年后商定。 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宗教场所的管辖权将移交给巴勒斯坦人,尽管为保证自由出入牧首之墓区已作了特殊安排。 大约1.2万名巴勒斯坦警察将分批部署进入西岸,以加强内部安全和公共秩序。西岸和加沙地带总共有3万名警察。 过渡期间,以色列负责对外安全和对外事务。 选举产生的82人巴勒斯坦委员会将负责管理西岸和加沙的大部分生活方面的事务。候选人不得“持种族主义观点或是以非法的、不民主的方式行事”。 在西岸或加沙居住3年或3年以上的所有巴勒斯坦人均有居住资格,并有资格参加选举。 根据特别安排,阿拉伯东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居民可以参加选举。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只要在加沙或西岸有第二个住址,就可以担任公职。 观察员代表团将由欧洲联盟、联合国、美国、俄罗斯联邦、加拿大、埃及、日本、约旦、挪威、南非、不结盟国家以及伊斯兰会议组织的代表组成。 协议包括一项保证:巴解在巴勒斯坦委员会就职后两个月内废除巴勒斯坦公约中要求毁灭以色列的条款。 全民皆兵的以色列 以色列国土狭小,人口有限,缺乏战略纵深。针对这些不利条件,它汲取西方国家的军队建设经验,参照瑞典模式,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兵役制度。这一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举国皆兵”。适龄青年几乎人人参军。退伍军人每年都要定期召集回部队训练。所以有人戏称:以色列的老百姓是休长假的军人。 为了保证“举国皆兵”,以色列的役龄青年应征入伍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国家,通常男子为85%~90%,女子也高达50%。以色列明确规定凡年满18岁的女青年均应服义务兵役。以色列以少而精的常备军与强大的预备役部队相结合,并强调在军队中,常备军只是骨干,而预备役部队才是主体。 在兵役工作中,以色列十分重视国防教育工作。国家经常教育民众:服兵役是光荣的义务。学校和家长定期带领青少年参观军事基地或军队的有关展览,并让他们以通信的方式与军人交流,了解军队情况。每当征兵临近时,学校便邀请军官给学生作报告。由于宣传教育得力,大部分役龄青年都能自觉服兵役,逃避兵役的现象很少。无论国营还是私营的企业事业单位,也大都支持其员工服兵役,甚至优先录用持退伍证的人。 以色列的兵役制度中,预备役制度特色最浓。“举国皆兵”的目标很大程度上是靠预备役制度实现的。目前,以色列的常备军约有17.35万人,而预备役部队则有42.5万人,超出常备军的1.5倍。以色列军队以陆军为主。陆军的预备役部队与常备军一样有固定的编制。对于两者的关系,以色列国防部原副部长塔尔曾作过明确的表述:“以色列陆军以民兵原则为基础,即举国皆兵。平时公民各安其业,战时踊跃应召。因此,按人口比例来说,以色列能维持世界上最大的陆军。”以色列的海军和空军预备役部队没有成建制的部队,但这两个军种的预备役均采取“单个补充形式”,即现役军人一旦退伍,便作为原部队的预备役人员,由该部队负责他们的平时训练和战时指挥。根据以色列兵役法,一级预备役人员每年集训42天,二级预备役人员每年集训26天。预备役人员每年都要征召服役,接受军训。 近年来,以陆军中的大批人员由于各种原因退出预备役,但一旦大规模战争爆发,他们仍将被动员参战。这样,仅仅陆军的兵力,即可达到6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 在以色列看来,“举国皆兵”不仅是量的要求,还要有质的规定。为此,在兵役制度上,他们既重视平时的军队建设,更注重战时的动员使用。以色列先后制定了《预备役储备计划》和《预备役动员法》,将全国划分为14个征兵和动员区,建立了就地征召、就地储备、就地动员的机制;固定编组,人员稳定;各种地方交通工具平时登记在案,动员时立即纳入军队后勤系统,到指定地点待命。在这种体制下,以色列的动员不仅速度快,而且能迅速形成战斗力。其动员后的一级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不亚于现役部队。 第4次中东战争初期,以色列常备军遭到惨败,8个装甲旅和一个步兵旅大部被歼。面对危局,国家立即发布动员令,不到20小时,部分预备役部队就开赴前线投入战斗。48小时后,全国就动员了30万名预备役人员,约占当时总人口的7. 9%,使以军总兵力由11万人迅速增加到40万人,为以色列转败为胜奠定了雄厚的兵力基础。西方军事评论家指出:“如果说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大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大胜利。” 以色列概况 中文名称:以色列概况 外文名称:brief introduction to Israel 国名:以色列国the state of Israel 独立日:5月14日(1948)国庆日:5月14日(1948) 国旗:旗地为白色,上下各有一道蓝色宽带。白蓝两色来自犹太教徒祈祷时用的披肩。旗地白色部分中间是古以色列国王大卫王之星。 国徽:为长方形盾徽,盾面呈蓝色,其中有一个七杈烛台,据说为耶路撒冷圣殿中点燃祭坛的物件。烛台以橄榄枝装饰,象征犹太人渴望和平。烛台下用希伯来文写着“以色列国”。 国歌:《希望之歌》。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地区。北部与黎巴嫩交界,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东面是约旦,西濒地中海。南连亚喀巴湾。面积1.49万平方公里,目前以色列占领着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阿拉伯区和戈兰高地,实际控制面积约为2.8万平方公里。沿海为狭长平原,东部有山地和高原,一般海拔600—1000米。北加利利高原上的梅隆山海拔1208米。东部与约旦交界处向南延伸至亚喀巴湾的地区为大裂谷区,低于海平面392米。主要河流为约旦河。属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气候夏季23℃—34℃,冬季10℃—17℃。年降雨量220—920毫米。 人口:据以色列统计局1998年9月统计以色列人口为598万多。其中犹太人475万,占79.4%;阿拉伯人(包括穆斯林和基督徒)101万,占16.9%。其余22万为德鲁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希伯莱语为国语,与阿拉伯语均为官方语言,通用英语。犹太教为国教,居民中约85%信奉犹太教,13%信奉伊斯兰教。 首都:耶路撒冷(jerusalem); 人口:57.8万。建国初期,首都设在特拉维夫(tel aviv),1950年迁往耶路撒冷,未得到普遍承认。1980年7月30日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恒的与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它的政府所在地仍在特拉维夫。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6个区,30个分区,31个市,115个地方委员会,49个地区委员会。各区名称如下:耶路撒冷 (jerusalem)、特拉维夫 (tel-aviv)、中央(central)、海法 (haifa)、南部 (southern)、北部 (northern)。 简史:犹太人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莱人。公元前13世纪末开始从埃及迁居到巴勒斯坦,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公元前722年和586年,这两个王国先后被亚述人征服和被巴比伦人灭亡。公元前63年罗马人入侵,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流亡欧美各国。公元7世纪巴勒斯坦被阿拉伯帝国占领,阿拉伯人从此成为该地居民的绝大多数。16世纪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吞并。19世纪末,欧洲犹太资产阶级发起“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于1897年成立了“世纪犹太人复国主义组织”。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11月2日发表《贝尔福宣言》。表示主张“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保障的犹太人之家”。1922年,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以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大批移居巴勒斯坦。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正式成立。以色列建国后,曾与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四次大规模战争。 政治:以色列是议会制国家,议员候选人以政党为单位竞选。以色列没有宪法,只有议会法、总统法和内阁法等基本法。总统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职能基本上是礼仪性的。议会有权解除总统职务。内阁向议会负责。 经济:以色列经济为混合型,比较发达。私人企业比重较大,但政府对主要部门控制严格。合作经济主要以农村中的基布兹(集体社)和莫沙夫(合作社)为主。 据世行1994年世界经济地图集统计,以色列199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676.58亿美元。1985-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为2.3%,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0.3%。1991和199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12110和13230美元。1992年出口、投资分别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和33%。 国内生产总值(1998年):约901亿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998年):15400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1998年):2%。 汇率(1998年底):1美元=4.116谢克尔。 通货膨胀率(1998年):5.6%。 失业率:(1998年)8.7%。 货币名称:新谢克尔(NIS)。 以色列矿产资源较贫乏。主要有钾、石灰石、石膏、铜铁、磷酸盐、镁、锰、硫磺等。1989年森林覆盖面积为1千平方公里,覆盖率为5%。 工业较为发达,1997年工业出口额186亿美元,其中钻石为42亿美元,比1996年增长3.8%;电子、通讯、汽车等占出口额的43%,农业出口占3.85%,轻工业出口上升105%,化学、药品、塑料出口增长11%,粮食出口下降13%,纺织、服装下降0.5%;进口额中,投资产品进口下降17%,汽车、工业设备下降6%,原料下降3.7%,必需品下降1.7%,成品(包括汽车、家具、电子产品)下降4.5%。 工业主要有电子、军火、钻石加工、化工、纺织、电机、运输设备、机械等,其中电子、军工等发展迅速。 1997年农业产值121.5亿谢克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全国从事农业人口为7.07万。1997年农业出口总额为14.4亿美元。全国耕地面积425.1万杜纳亩(1杜纳亩=1.4市亩),其中水浇地面积193万杜纳亩。 旅游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有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圣地耶路撒冷及其众多的名胜古迹。 国内公路运输发达。国际运输以海法港和本•古里安国际机场为主。 截止到1997年,铁路总长度609公里,公路总长度15464公里,特拉维夫、海法与耶路撒冷之间均有高速公路相连。各种车辆有1617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1229万辆,货车274万辆。 财政金融:1998年12月,外汇储备达227.1亿美元。1998年财政赤字为89谢克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主要出口加工钻石、纺织品、皮革、化工制品、食品、机械和电子产品以及柑桔等农产品。主要进口粗钻石、工业原料、燃料以及消费品等。主要贸易伙伴23个。与欧洲共同体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工业产品可以免税进入欧洲共同体市场,农产品享受优惠关税减免待遇。另外澳大利亚、美国、奥地利、加拿大、日本、芬兰、新西兰等国还向以提供普惠制(GSP)待遇。 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据中国海关统计,1998年两国贸易额达5.2382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3.5279亿美元,进口1.7103亿美元。 以色列政府实行高福利高消费政策,对一些基本商品实行补贴。1997年人年平均收入为17000美元。 军事:国防军正式建于1948年5月26日,其前身是二次大战中的“犹太旅”和“犹太突击队”。最高军事决策机构为国防委员会。总理任主席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战时成立以总理为首的战时内阁。国防部是最高军事指挥机构,部长执行总司令职权。总参谋长负责训练和作战指挥。实行义务兵役制,年满18岁男子服役3年,女子2年,此外,所有55岁以下男公民和35岁以下女公民每年必须服役45—60天。 外交:以色列建国后,一直奉行亲西方和同阿拉伯国家敌对的政策。与阿拉伯国家于1948、1956、1967、1973、1982年发生了五次大规模战争,侵占阿拉伯国家大片土地。 以色列哭墙 中文名称:以色列哭墙 外文名称:wailing wall 哭墙是犹太教的遗迹,又称西墙。在耶路撒冷东区老城的东部,长160英尺,由大石砌成。 公元前十一世纪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犹太各部族,建立以色列王国,定都耶路撒冷。公元前十世纪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继位,在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建造了第一座犹太教圣殿,即所罗门圣殿,它十分宏伟华丽,教徒们来此朝觐和献祭者不绝,从而成为古犹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攻占耶路撒冷,圣殿付之一炬。以后重建,公元前一世纪末由希律王加以扩建,又于公元70年和135年毁于罗马人之手。罗马帝国统治时期,绝大部分犹太人被赶出巴勒斯坦地区,流散在欧洲各地,圣殿始终未能恢复。后来,在圣殿断垣残壁的遗址上修建起围墙,虽然是伊斯兰圣地围墙西墙的一段,但犹太人仍然珍惜它,这段墙被视为犹太人信仰和团结的象征。据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时,犹太人常聚在这里哭泣。此后千百年中,常有各地犹太人来此号哭,以寄托其故国之思,与中国诗经中所抒写的黍离之感相似,此墙因名哭墙。如今每到犹太教安息日,尚有人到哭墙去表示哀悼,进行祈祷。其后,千百万流落异国他乡、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由于屡遭不同形式的“排犹”之苦,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惨遭德国法西斯杀害的犹太人达600万之多。这些惨痛的历史遭遇,深深地印在犯太人的心灵之中,哭墙便更被犹太人视为信仰和团结的象征。直到如今,哭墙脚下经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他们或围着一张张方桌做宗教仪式,或端坐在一条条长凳上念诵经文,或面壁肃立默默祈祷,或长跪在地悲戚啜泣。逢宗教节日,祈祷者及游人更多。哭墙分为两部分,中间隔一栅栏,男女分开祈祷。入男部,须带上用纸做的小帽,否则被视为异教徒而不准入内。在做正式祈祷时,要准备好两个装的“圣书”语录的小羊皮袋子,一个戴在头上,另一个捆在手壁上,身上披一件特制的披肩。教徒们在祈祷时,面对哭墙,口中念念有词,全身前仰合后,虔诚之态令人肃然起敬。1992年据考古学家透露,他们在“哭墙”发现5块巨型基石,这些石块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古学家用声波探测法测定,其中最大一块巨石约长13.6米,宽4.6米,高3.5米,重达570吨,据说是世界上第3大人造巨石。 中东的水资源危机 中东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但水资源却非常紧缺。撒哈拉沙漠、阿拉伯沙漠和地中海以东的沙漠覆盖并威胁着大片地区。中东地区雨量很少。离地中海215公里的开罗年平均降水量仅有28毫米。中东地区21国的人口正已平均百分之三的速度增长,进一步加速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各国间围绕水的矛盾层出不穷。 中东地区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尼罗河盆地,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以及约旦河谷区。 尼罗河全长6700公里,发源于非洲赤道山地和埃塞俄比亚高原,流经布隆迪、埃及等9国。尼罗河河水总量为840亿立方米,埃及的份额为560亿立方米,但由于尼罗河流经9国,加上非洲地区连年干旱,埃及实际上得不到它应有的份额。据预测,到2000年时,这9个国家将缺水200亿立方米。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发源于土耳其东部山区,在土耳其境内绵延约1000公里,从土耳其进入叙利亚再到伊拉克。全长2700公里,百分之九十的水来自土耳其山区,它是3国的重要经济命脉。土耳其把幼发拉底河看作是本国的河流,拥有绝对主权。从60年代起,土叙伊三国就幼发拉底河水资源问题进行谈判,但一直未能达成协议。1979年土前总理厄扎尔访叙,和叙领导人就阿塔托克大坝建成后幼发拉底河河水问题签订了一项议定书,并成立了3方技术委员会具体研究此事。幼发拉底河关系着土、叙、伊3国的切身利益。 约旦河为约旦、叙利亚、以色列3国共有。多年来,阿拉伯和以色列一直围绕水资源进行殊死的斗争。以色列建国前,移居在巴勒斯坦要求复国的犹太人,大多定居在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湖区,以便控制水源。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后,通过4次中东战争和两次对黎巴嫩大规模武装入侵,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埃及的西奈半岛、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黎巴嫩南部约850平方公里的领土。以色列占领这些地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企图霸占和掠夺那里的地面和地下水资源。以色列近百分之四十的水来自约旦河西岸。西岸有3个天然地下水池,水资源十分丰富,以色列占用了其中两个。以色列三分之一的水来自这里。 以色列每年从黎巴嫩利塔尼河取水5亿立方米,它挖了一条20公里长的地下水渠,把利塔尼河河水引至大巴列湖,与通往纳格布沙漠的水渠联结起来。 以色列控制约旦河后,约旦受害最大,因为约旦的水资源百分之四十九来自约旦河。近年来,约旦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危机。据统计,约旦用水1988年为5.55亿立方米。随着经济发展,以及人口以百分之三点五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0年约旦需水11亿立方米。 水资源馈乏问题严重地困扰着阿拉伯国家,并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阿拉伯国家已制定并采取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综合性战略措施。 阿拉伯沙漠和干旱地区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阿拉伯世界必须再开发出目前供水量的一倍,才能满足农业部门的需要,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目前,整个中东地区农业用水占87%,工业和家庭用水分别占7%和6%。另据世界银行1995年发表的一份报告统计,到2025年,中东地区每人将只有700立方米的新鲜水, 是1990年的二分之一,1960年的五分之一,而且这些水将比以前更脏。 面对严重的水荒,阿拉伯各国十分重视开发水资源。埃及计划在它与苏丹之间继续修建朱格利运河。该运河长280公里,宽120米,深5米,建成后白尼罗河的水量可增加140亿立方米。埃及还制定了一项耗资76亿美元、历时30年的灌溉革新战略。这项战略规划的目标是从1996年7月1日开始,用30年的时间使全国的灌溉设施现代化,节约灌溉用水10%。此外,埃及政府还采取措施,减少水稻等耗水量大的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以色列也开展大规模的节水活动,在农业灌溉用水方面,发明并采用了电脑控制滴灌和喷灌系统。并制定了《水法》,实行用水许可证和计划用水分配制度。同其他中东国家相比,海湾各国地处沙漠,且无常年性河流,缺水就更加严重。沙特阿拉伯等海湾国家依靠淡化海水,缓解了居民用水的困难。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科威特每年生产的淡化水占全国用水量的70%以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淡化海水产量也占全国用水量的一半左右。其它阿拉伯国家也在改善灌溉方式,采取各种措施节约用水,保护和开发新的可再生水源。 1996年7月1日,阿拉伯国家在开罗召开了水资源问题部长级会议,讨论阿拉伯世界面临的水资源馈乏和沙漠化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会议就运用现代技术管理阿拉伯世界水资源的七个工程项目的水利研究计划、开采地下水和开发河水资源以及控制沙漠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向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等阿拉伯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这次战争实际上一直延续到1949年2月才停战。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超过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范围的5731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有近100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 家园沦为难民。 第二次中东战争 英、法、以侵埃战争,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埃及1956年7月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后,英、法殖民主义者为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勾结以色列共同发动的侵略埃及的战争。苏伊士运河是埃及境内的一条著名国际通航运河,扼欧、亚、非三洲交通要道,据有重要战略和经济意义。苏伊士运河自1869年开通后,被英国长期占领;苏伊士运河公司被英、法垄断资本控制。埃及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1956年7月26日,埃及政府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同年10月29日晚,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入侵埃及领土西奈半岛。30日,英、法向埃及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借口所谓“保证运河的通航安全和自由”,要求占领苏伊士运河区的三个主要港口——塞得港,伊士美利亚和苏伊士。埃及政府拒绝了这个无理要求。31日,英、法对埃及进行海空军轰击,随即侵入埃及领土。英、法、以的侵略战争,遭到埃及军民的英勇抗击和全世界人民的强烈遣责。11月2日,联各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作出决议要求有关各方立即停火。11月4日,联合国组成紧急部队监督停火。11月5日晚,以色列被迫同意停火,英、法也于6日表示同意停火。12月22日,英、法军队全部从埃及领土撤退,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全部撤出埃及领土,从而以侵略者的失败结束了这次战争。 第三次中东战争 即六•五战争。又称“六天战争”。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战争于6月11日结束。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区、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达6.57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使近50万阿拉伯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在这次反击以色列侵略的战争中,埃及于6月6日宣布停止苏伊士运河航运。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操纵下,联合国安理会在同年6月7日和8日两次通过“停火决议”,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在丧失大片土地的情况 下,被迫接受无条件“停火”。 第四次中东战争 即十月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在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援下,向以色列发起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战争。埃及军队在战争中,横渡苏伊士运河,摧毁了“巴列夫防线”。叙军一度打到太比利亚湖。但是由于超级大国插手等原因,最后被迫在10月25日停战。 第五次中东战争 即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以其驻英大使遇刺为借口,悍然出兵入侵黎巴嫩,在6天之内占领了黎巴嫩四分之一的领土,攻陷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大部分基地。从6月14日开始,以色列集中兵力围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总部所在地贝鲁特西区。9月18日,占领了贝鲁特西区的以色列侵略军,配合黎巴嫩基督教民兵对巴勒斯坦难民营的无辜平民进行血腥屠杀,激起了世界公愤。9月19日,以色列部队不得不撤出贝鲁特西区。1983年9月3-4日,以色列玩弄部分撤军的阴谋,撤出黎巴嫩中部阿莱山区的和舒夫山地,进入贝鲁特以南沿阿瓦河一线部署,继续占领黎巴嫩南部2200平方公里的领土。1984年7月,以色列关闭它驻黎巴嫩的联络处。11月,被迫同意在联合国主持下与黎巴嫩重开撤军谈判,并放弃了要求叙利亚同时撤军的先决条件。1985年1月14日,以色列内阁通过从黎巴嫩单方面撤军的计划。4月21日,又通过决议,在同年6月1日以前,撤出在黎巴嫩的所有以色列军队,但仍在与以色列接壤的黎南部边境地区保留一个8-10公里的“安全地带”,在那里支持听命于它的“南黎巴嫩军”。 中东地区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这个名称的来源是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中东”地区的范围,没有明确的划分,特别是“中东”和“近东”没有严格的界限。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7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多。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中东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