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路花鼓戏
释义

§ 戏曲简介

东路花鼓戏东路花鼓戏是流行于大别山区的一种地方戏,约二百年的历史,与楚剧是姊妹剧。楚剧发源于举水以西的黄陂孝 感一带,故又名西路花鼓;东路花鼓发源于举水以东的麻城地区,故名东路花鼓(又名东腔)。东路花鼓在民间小演唱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到了清代极为兴盛。流传于麻城、红安、新洲、黄冈、英山、罗田以及安徽的金寨、合肥、河南的新县、光山商城等地。主要唱腔有高腔、二高腔等,吸取清戏(湖北高腔)的一些营养,如麻城的清戏班“天福泰”就很著名,同时还借鉴了汉剧的打击乐和表演艺术。至民国间麻城就有知名的东腔社班十五个,罗田有十二个。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这枝艺术之花,在麻城组建了专业剧团-麻城县东路花鼓剧团。这种戏剧目繁多,素称36大本,72小本,实际上有300多本。文化部门组织专班挖掘整传统剧目,共达八辑之多,均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作“湖北戏曲丛书”出版发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大别山区就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遥:“极左路线你莫提,磨掉肩上三层皮。拿杯子领油,用罐子装米,连一本皮影戏也唱不起。如今农村地中喜洋洋,又多油来又多粮。买缸的买缸。修仓的修仓,搭起戏台唱《东腔》”。

§ 历史渊源

东路花鼓戏巍峨大别山,雄踞鄂东,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这里物产丰富,人才毕出。历史上不但孕育出了“黄麻起义”的英雄儿女,还培植出了“东路花鼓戏”这朵艺术奇葩,使其成为祖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玫瑰。

东路花鼓戏早期名曰“迓戏”,俗称“哦呵腔”,后称“东腔”,也称“东路子花鼓戏”(今湖北楚戏为“西路子花鼓戏”),1958年定名为“东路子花鼓戏”,1974年更名为“东路花鼓戏”。

东路花鼓戏在历史上流传甚广,影响极大。据有关资料记载,剧种形成于嘉庆末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余年的历史。该剧种其所以能长盛不衰,流传甚广,主要是她源于民间,为群众喜闻乐见,且雅俗共赏。早在道光二年(1822年),迓戏的传唱已极为普遍,史料描述曰:“迓戏演于昼,观之易迷,听之易晓,价廉费省、使于集事,故一村乍停,一村复起,男女辐辏,乐此不疲……。”从麻城、红安、罗田、蕲春、鄂城等县县志记载及艺人分布情况来看,东路花鼓戏曾是流行于鄂、豫、皖三省十余县的一个较有影响的地方戏曲剧种。

东路花鼓戏起源于鄂东,形成于鄂东的麻城、罗田、红安、浠水、黄冈一带,位于大别山南麓。这里山峦叠嶂,河川壮丽,东北与河南、安徽交界,西南与湖北的孝感、咸宁地区接壤,三省毗邻,大道互通,是山区人民经营土产山货的重要集散地带。这里盛产谷粮棉花,土产山货品种繁多,至九十年代,分别有“板栗之乡”、“花生之乡”、“茶叶之乡”之称,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里的人民勤劳朴实,感情丰富多彩,气质刚柔相济,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就在这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环境中劳动、生活,奋斗不息,由于人们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单一的古典生活方式,从而萌发消除疲劳、愉悦身心、表达情感的心态要求,于是在采茶伐木、翻地锄禾、劳余夜息之际,便见景编词,即兴演唱,自娱自乐,如《唱个山歌我回去》(麻城民歌)就这样唱道:“太阳落土日落西,唱过山歌我回去,清凉水里洗个手,不知明天在那里。”又如《叫我唱歌就唱歌》(红安民歌)唱道:“叫我唱歌就唱歌,不奈仁兄意思何,粉壁墙上写大字,黑的少来白的多,唱的不好莫笑我。” 这些民歌大都是一唱一和,其曲调高亢委婉,唱词通俗易懂,“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苏东坡的《笔记志林》就把当时鄂东民歌传唱的情况作了如下记述:“吾来黄州,闻黄人二三月 东路花鼓戏皆群居讴歌,其词故不可解,其音亦不中律吕,但婉转其声,往返高下,如鸡唱尔。”可见远在宋代鄂东的民歌就非常丰富,是农人自娱自乐唯一的最普遍的形式。以后又出现了除民歌以外的多种民间表演艺术,如渔鼓、采莲船、推王灯、踩高跷、皮影戏、被褡戏(布袋木偶)等,上述民间表演艺术,大都由一人领唱,众人帮和,锣鼓伴奏,于是就编织故事,唱起小调,演唱于村头巷尾,每逢喜庆佳节,迎神赛会,上述活动便成为民众不可缺少的自娱自乐活动。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左右,上述民间表演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于是搭起草台,购置水粉,借用乡间新妇衣物,粉饰不同人物角色,进行演唱,这就逐渐哺育出了一个能够演唱故事情节的地方剧种——东路花鼓戏。

§ 艺术形式

东路花鼓戏东路花鼓戏以其唱腔高亢委婉、表演形象逼真、伴奏别具一格,构成她独有的艺术特色。

东路花鼓戏的唱腔分为正腔、小调和其他腔三类。正腔有〔东腔〕、〔对腔〕、〔二行〕、〔火攻〕、〔叹腔〕、〔四平〕、〔二高腔〕等,属板式变化体音乐。小调有〔麻城调〕、〔扫台调〕、〔闹五更〕等十余支,属单曲联缀体音乐。其他腔有〔腊花腔〕、〔净行调〕、〔七字腔〕等。〔东腔〕是东路花鼓戏的当家腔,男女分腔,源于鄂东民歌中的“畈腔”和“薅草歌”。〔东腔〕高亢委婉,音域宽、起伏大,演唱时有特定的锣鼓伴奏(称“十三锣”)和程式严格的人声帮腔,其语音韵味具有鄂东“哦呵”的典型特色,所以群众又称东路花鼓戏为“哦呵腔”。

东路花鼓戏的行当早期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俗称“三小”,其上演剧目多以反映民间生活小景或爱情纠葛的小戏为主。后来,又出现了生角、正旦、净角等行当,上演剧目也随之扩大。

东路花鼓戏的伴奏建国前只有武场(打击乐),而无文场(管弦乐),其伴奏锣鼓别有一番韵味,听起来使人感觉音乐明快流畅,情感贴切动人。

§ 发展与前景

东路花鼓戏三四十年代,随着东路花鼓班社日益增多,演出市场不断扩大,群众的热爱日益加深,不仅推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也造就了一批著名民间艺人,如戴桂亭(绰号戴矮子,红安县人),邹鑫、刘玉清(麻城县人)、潘凤仙(罗田县人)、蔡喜儿(黄冈县人)等,他们在群众中有较深的影响,深受群众爱戴,因而在群众中流传有“吃鸡要吃鸡胯子,看戏要看戴矮子”,“管他割谷不割谷,要看邹鑫哭”,“看了蔡喜儿,回家摸不着椅儿”之说。

建国初的1950年9月,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怀下,麻城县成立了旧剧改革组,由18名老艺人为基本队伍,继而成立了东路花鼓戏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使东路花鼓这株历经风雨的小花进入了更好的发展环境,在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有省地文艺专家,如魏开泰、沈建军、欧阳谦叔和方光诚等音乐工作者的指导下,给东路花鼓全面配乐伴奏,使东路花鼓更加完美。在创作上先后创作了《神兵天降》、《田秀秀》等大型现代题材剧目20余部,移植演出《江姐》、《山乡风云》等大型现代和历史题材剧目百余部,同时锻炼和培养了宋元珍、陶德凯、宋涛、张汉青、曾美玲等一批艺术新秀。1974年该团以整齐的阵容,较好的艺术将移植的东路花鼓戏《杜鹃山》在湖北电视台通过电视转播给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作汇报演出,得到肯定。移植的传统剧目《御河桥》被拍成电视剧在省台多次播放,深受群众欢迎。

随着京九铁路和修建及全线贯通,历史也步入了二十一世纪,伟大的祖国百业兴旺,一片繁荣,而东路花鼓戏这支由大别山人亲手培育的鲜花将会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 《麻城凤儿》

东路花鼓戏《麻城凤儿》根据何存中小说《姐儿门前一棵槐》改编,取材于老区麻城发生的故事,剧中凤儿与牛儿在大槐树下相亲相爱,然而生逢乱世,牛儿因为家庭贫困,寻求革命,参加红军,凤儿为救牛儿父母,惨遭欺凌,一对恋人,几十年风风雨雨,曲曲折折。情感跌宕,感人至深。全剧表现了老区人民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无私无畏的革命斗志、忍辱负重的奉献精神。

该剧采用麻城市地方剧种东路花鼓戏为表现方式,成功塑造了一个忍辱负重、守护真情、永不变心,既有火辣直率个性,又有大别山人坚强不屈、敢于牺牲的凤儿形象。同时塑造了一群为了争取革命胜利与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英雄群体。

该剧唱腔优美动听,作曲者对花鼓戏本来很美的声腔音乐进行再次创新,吸收了不少鄂东地区的民间歌曲,使声腔在高低两个区域迂回推进,展现了时代的鲜明特征。

2005年10月,麻城市从保护和传承东路花鼓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着手,投入40多万元排演《麻城凤儿》,实现了该市近20年来艺术生产的一次大创作。东路花鼓戏发源于举水以东的麻城地区,流行麻城、红安、新洲、罗田及安徽、河南3省14县市,距今约200年历史,与楚剧是姊妹剧。

§ 东路花鼓戏剧目

东路花鼓戏剧目繁多,素称36大本,72小本,实际上有300多本。文化部门组织专班挖掘整传统剧目,共达八辑之多,均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作“湖北戏曲丛书”出版发行。

东路花鼓戏先后挖掘、整理了《白蛇传》、《御河桥》、《李慧娘》、《井台会》、《大闹公堂》等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移植上演了《江姐》、《山乡风云》、《南海长城》以及八个样板戏。并产生了自己的创作剧目,其中有麻城乡土剧作家梅基癸创作的《两个队长》、《半边天》、《桃花岭》、《田秀秀》、《王老黑收税》等剧目,也有东路花鼓戏剧团集体创作的《盘点》、《神兵天降》、《暴动联络员》等剧目。

§ 起源传承

东路花鼓戏起源于鄂东,形成于鄂东的麻城、罗田、红安、浠水、黄冈一剧照

带,位于大别山南麓。远在宋代鄂东的民歌就非常丰富,是农人自娱自乐唯一的最普遍的形式。以后又出现了除民歌以外的多种民间表演艺术,如渔鼓、采莲船、推王灯、踩高跷、皮影戏、被褡戏(布袋木偶)等,上述民间表演艺术,大都由一人领唱,众人帮和,锣鼓伴奏,于是就编织故事,唱起小调,演唱于村头巷尾,每逢喜庆佳节,迎神赛会,上述活动便成为民众不可缺少的自娱自乐活动。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左右,上述民间表演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于是搭起草台,购置水粉,借用乡间新妇衣物,粉饰不同人物角色,进行演唱,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地方剧种——东路花鼓戏。

早期的东路花鼓戏班子多为村内的自乐班和时聚时散的季节性班社。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路花鼓戏广为流传,影响甚大,职业和半职业剧团日益增多,仅麻城知名班社就有“盛家园班子”、“桂花亭班子”、“尉家咀班子”、“骆驼坳班子”、“袁家河班子”、“班竹园班子”,并造就了一批民间艺人,其中著名艺人有戴桂亭(红安县人)、潘凤仙(罗田县人)、熊德清、邹鑫、刘玉清(均为麻城人)等。民谚云;“吃鸡要吃鸡胯子,看戏要看戴傻子(戴桂亭绰号)”、“不管有米无米,看戏要看秋瘌痢(熊德清绰号)”、“管他割谷不割谷,要看邹鑫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东路花鼓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50年9月,由18名老艺人为基本队伍组成了麻城第一个公立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麻城县东路子花鼓戏剧团(后更名为麻城县东路花鼓戏剧团)。20世纪60年代,又有一批省戏校毕业生分配到该团,同时,也在当地招收学员随团配训进而上台演出。1970年剧团实行大换血,招收了70名青少年演员。以阵容好、行当齐全而著称的麻城东路花鼓戏剧团,产生了一批优秀演员。如女小生宋元珍,扮相英俊、唱做俱佳、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生角陶德凯,唱腔别具一格、戏路宽广,成功地塑造了多种个性的人物形象;青年演员曾美玲扮演的小生,以优美的唱段、洒脱的台风荣获牡丹奖。

1975年,麻城县东路花鼓戏剧团被湖北省政府树立为红旗单位,获“扁担剧团”光荣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湖北日报》先后进行了专题报道。同年七月,该团在湖北省电视台演播厅演出大型东路花鼓戏《杜鹃山》(移植),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武汉东湖宾馆收看电视直播。

1984年,麻城东路花鼓戏剧团改为楚剧团,按照县政府要求“保留东腔,演唱楚剧”。1992年,该团又更名为“麻城市艺术团”,以戏曲、歌舞并举。

2003年,由麻城市文化局组织艺术团创作排演了东路花鼓小戏《补剧照

胎》,参加湖北省第五届黄梅戏艺术节暨楚剧新作展演,获“最佳演出奖”等八个奖项。2007年,再次由麻城市文化局牵头邀请麻城籍国家一级编剧熊文祥、根据何存中小说《姐儿门前一棵槐》改编,反映麻城革命历史题材的大型东路花鼓戏《麻城凤儿》,参加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暨地方戏曲展演获“综合表演奖”、单项奖九个。2008年10月,《麻城凤儿》参加首届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节获“优秀剧目奖”;青年演员陈顺银脱颖而出获“表演一等奖”、蔡勤获“表演二等奖”、熊文忠、林文永获“音乐创作二等奖”等八个奖项。

2008年,湖北省麻城东路花鼓戏剧团招收一批东路花鼓戏传承人,带编35名在麻城师范学校培训三年

§ 参考资料

1.http://baike.baidu.com/view/457837.htm

2.http://www.zh5000.com/ZHJD/zgxj/2006/zgxj-0255.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