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培民》 |
释义 | § 影片简介 《郑培民》 影片是一部以当代英模人物为题材的主旋律电影。超强的创作阵容、真实的人物事迹,让党的好干部郑培民“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公仆精神得以最好的诠释。影片由曾经执导过《故园秋色》、《刘天华》等一系列获奖作品的导演郑洞天执导,曾在《我的一九一九》、《凤凰琴》、《巫山云雨》等多部影片中有过出色表现的演员修宗迪担纲主演,而实力派演员姚安濂、黄梅莹等的倾情加盟,让这部为庆祝建国55周年及迎接中国电影100年的献礼片更加精彩夺目。 [1] § 剧情介绍 《郑培民》 盛夏的湘西大地覆盖着苍翠欲滴的山林。青山深处,一条蜿蜒的盘山公路犹如缠绕在山间的一道彩练,在婆娑的树影林涛间豁然开辟出一片通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此时,在这条崭新的山路上,锦旗飘扬、锣鼓喧天,朴实的湘西山民身着节日的盛装,正翘首等待着一位远方的亲人能为今天的新路通车仪式点燃第一声爆竹。然而,此时此刻,在远隔千余里的首都北京,湘西山民们翘首期盼的富裕之神、原湘西自治州州委书记郑培民正在被送往急救中心的路上。看着眼前被病痛折磨的郑书记,秘书小刘和老部下陈方平的记忆回到了十年前的湘西自治州。 十年前,刚刚出任湘西自治州州委书记的郑培民,在全州最贫困的乡村火龙坪村村民期盼的目光中郑重许下承诺,一定要帮助火龙坪村修建一条连通山外世界的公路,让山里的世界和山外的世界息息相通。从此郑培民的生命就和这条山路、这块土地联系在了一起。 山路难修,资金、环境样样令人棘手,郑培民披星戴月、身体力行的为山路奔波。而更难、更难料的还是人事的变化。路还没修好郑培民就要调走了,这未完成的使命只有寄托在刚刚提拔上来的县委书记陈方平的身上。身份变化后的陈方平为搞政绩工程,他私自挪用修路款,使得好不容易修了一半的山路被迫停工,郑培民知道后大发雷霆,建议州委撤掉了陈方平的职,而山民知道后却冒着大雨来为陈方平求情。 陈方平终于明白了手中的权利是从何而来,亲自出任公路总指挥,和群众战斗在修路第一线。直到通往山外的公路顺利竣工。湘西的山民们因为通往山外世界的公路开始改变着贫困山区的面貌,可他们所为之惦念的好书记郑培民却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筹备党的“十六大”时,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湘西人民。 § 幕后花絮 《郑培民》 潇湘电影制片厂的新片《郑培民》剧组一行人在湘西凤凰实地取景拍摄期间,笔者有幸参与全过程。现在带来新鲜的花絮,从而将这样一个勤勉,活泼又充满了人情味的剧组的方方面面展现在大家面前。 “毛主席是那金色的太阳!” 剧组化妆师贺亚琳的丈夫,就是在多部影视剧中扮演青年毛泽东的演员王英。我们到达凤凰的第二天,他便从外地赶过来陪伴妻子。 那几日天公不作美,一直阴雨绵绵,无法外出拍戏,剧组上下都很着急,王英便说:“别急,明天一准晴天,你们肯定能拍成!” 没想到第三天一大早起来,果真雨过天晴。当天的拍摄任务顺利完成。等回到宾馆,雨才淅淅沥沥的下起来。大家都说“神了!” 等见到王英了,都半开玩笑地说:“真是托您的福!毛主席真是那金色的太阳!” 可爱的“马导” 有人打趣说:“拍摄的时候,整个剧组最招人烦的就是‘马导’啦!” 《郑培民》剧照 “马导”大名马建国,可他不是导演,而是剧组里负责拍剧照的摄影师。为什么说他招人烦?好不容易拍完一个镜头,导演和演员们刚松了口气,准备休息会儿,他却跑过来要给人家拍剧照,确实叫人无可奈何。而且,他工作起来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光线,角度,背景等每个因素考虑得面面俱到,指挥被摄者摆出各种不同的姿势,神态,还要经常换位置,以求拍出最佳效果,严格得跟导演一样,“马导”这个外号就是这么得来的。 可是,玩笑归玩笑,只要看一眼他拍出来的剧照,没有人不啧啧称赞的,大家从心里敬佩着“马导”,他的四句口头禅:“到位!” “我的问题。” “不要慌!” “又一个奥斯卡奖诞生了!” 剧组所有人都能背出来。经常是他刚说出一句,旁边就有人噼里啪啦地把其它三句一口气说出来。 “ Lost In Translation” 拍摄过程是很紧张,很辛苦的,所以一有时间,大家便会开开玩笑,松驰一下。当拍到郑培民和小刘爬上腊尔山察看修路情况的那场戏时,有二十多名当地土家族群众演员参与“修路”。可是他们听不懂普通话,机器,灯光,录音全准备就绪,该“劳动”起来的时候,任凭副导演和现场制片喊破了喉咙,他们还是茫然地站着,面面相觑。 导演郑洞天在一旁摇摇头,无奈的说:“这才叫‘Lost in translation’(本届奥斯卡奖获奖影片),迷失在翻译里头呢!”大家都被逗笑了,原本紧张的气氛一下子放松下来。 一只小知了 忙坏一群人 一天中午,艳阳高照,剧组正在山上拍摄郑培民被调往长沙,乡亲们依依不舍送别的那场戏,四周静悄悄地,只听得见演员的对白。这时,突然从离现场几十米处的一棵树上,传来了一阵知了的叫声,录音师听 着不对劲,影响录音效果,便拣起一颗石子扔过去想赶走它,没想到知了在树上顽强地一动不动,继续唱歌。于是,六七个工作人员围着那棵树,不停地摇晃,扔石子,总算让它安静下来。录音师在一边抓紧时间录完音,大家才松了口气。可真是一只小知了,忙坏一群人! “收到老头一名!” 身在剧组,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人情味。其实组里很多人都感叹,很久没有遇到过像《郑培民》这样有人情味的剧组了,彼此之间心无芥蒂,互相关心,融和得像一家人一样。 闲暇时,片中扮演张老爹的北京人艺的七十多岁的老演员王宏韬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独自从剧组回北京,组里的人替他买好机票,送他到机场,还是放心不下他老人家,于是拽住飞机上的工作人员,千叮万嘱一定要照顾好。人家不敢怠慢,一路上小心翼翼。到北京之后硬是让接机的人给开了一张“收据”,上面写“今收到老头一名。”让人家签上字,完成任务。 有惊无险 在凤凰的最后一场戏,是有一千多名群众演员参与的火禾公路通车庆典的大场面,需要动用热气球从空中俯拍。 拍摄那天,风力很大,风向也不稳。热气球载着摄像师升到空中以后,在大风中剧烈晃动,摄像师和设备摇摇欲坠,不但戏拍不了,弄不好还会出人命。现场的工作人员都跑过来,紧紧抓住固定热气球的绳子,还是力量不够,眼看快要栽下来了,制片主任急得直骂娘。最后,幸亏大量当地群众都过来帮忙,才稳住了热气球。于是,最后一个镜头,在众人提心吊胆地注视下完成了。当摄像师在大家的祈祷下带着设备毫发无伤地回到地面,整部电影也终于在有惊无险中结束了拍摄。 感人肺腑的朴素情 四月十号,天气晴和,电影《郑培民》剧组再返湘西。 四月十九号,在八七年拍摄《湘西剿匪记》地隔凤凰县城五十余里的鼻梁山,剧组圆满完成最后一个千人群众送别公仆郑培民的大场面拍摄后,次日将别湘西。 少时读《边城》,凤凰早已成心中胜地,此番随剧组颠沛工作,未能尽阅山城边土,不免心有欲说还休的惆怅。吃过晚上的“关机饭”后,偶与北京人艺七十二高龄的王宏韬老先生闲暇把话。王老在剧中扮演张老爹,他特别乐意大家直呼其“老爷子”或者“老王头”。老爷子给我说了剧组里发生在黄昏的两个小故事: 有一日在山里拍戏,剧组投资方之一的刘总路遇一苗人老妪。老人比老爷子还老的多,却背着大背篓几次努力想爬上一个险坡,终因年老体弱,有些力不从心。刘总问她所欲何往,老人答说去山上拾柴。刘总劝其年事已高,爬坡危险。老人笑笑,不置言语,最终还是爬上坡去,不久便背着满篓的柴枝下来。彼时已是日暮黄昏,刘总担心老人夜黑路远,提出买下她的柴火。老人同意了,但她只肯收十元钱。僵持不下,耄耋之年的老人辛苦拾得的满篓柴枝十元成交。老人却乐呵呵的心满意足而去。刘总唏嘘之下回到剧组的车里,准备返回驻地,忽有人轻敲车窗,刘总一看,竟是去而复返的拾柴老人。老人仍是笑呵呵的,对他说:“吃了晚饭再走吧!” 又有一日,为避过山镇赶集高峰,剧组早上五点不到就出发了。下午六点,山里的日头都快下去了,剧组仍架灯奋战。人困马乏,一些工作人员在路边休息。因剧情需要当天请了一些当地的老乡当群众演员,一位老乡走过去,请他们抽苗民自制的旱烟。朴实的老乡有点木讷的坐了半晌,然后对他们说:“住下吧,今天晚上!” “吃了晚饭再走吧!”“住下吧,今天晚上!”两句当地山民平实而真诚的话在深具话剧台词功底又饱含个人情愫的老爷子转述下尤其令人动容。这种诚挚邀约朴素得何其慷慨! 黄永玉先生在《太阳下的风景》里谈起“从文表叔”时有语“什么力量使他把湘西山民的朴素情操保持得这么顽强?”日前,曾去沈老墓前瞻拜。惊诧这位文化昆仑的墓地居然简陋到只有一块天然的五彩石和一些翠树环绕其间。这种飘逸洒脱的境界朴素得何其坦荡! 沈老曾在《湘西杂记》里说到“湘西人欢喜朋友,知道尊重知识,需要人来开发地面,征服地面,与组织大众,教育群众。”郑培民——叭仁村村民信中“盘古千年来第一个能深入到我们海拔1700米高山陡坡上的省委亲人”正是这样一位被需要和欢喜的朋友。他一生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准则,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从来不搞特殊化,从来不做违规事,他两袖清风做了几十年官,光明磊落做了一辈子人。生命的最后,他留给自己无限热爱的土地和人民是一句“不要闯红灯!”能始终坚持刚正为人,一心为民,能做到真正令万民称颂,这等壁立千仞之节概朴素得何其顶天立地! 尽管拍的是郑培民的电影,但剧组里很少有人言及郑培民。电影的拍摄地大多在地势险要的偏远山区,所以剧组很早就得从驻地出发,午饭都由工作人员从县城里运过来,因为要把握午间良好的日照条件,到下午两三点才吃午饭是常有的事。饭后,剧组的李主任总会提醒大家把饭盒、餐筷放回原处并认真检查。山里头拍戏很不方便,“人有三急”,大家只能找个远点的僻静处自行解决。那天上午在鼻梁山顶,不巧天降大雨,我们都躲在车里,忽见组里一人撑着伞随郑导而去。我们车里有人问:“郑老师,干嘛去?”可爱的导演边走边答:“哗哗!”大家都乐不可支的会意而笑。第一次跟剧组,切身体会到银幕上风光的背后竟有如此多不为人知的艰苦,而大家竟习以为常泰然自若,不禁慨然。剧中扮演郑培民的主演修宗迪也已届“耳顺”之龄,且有恙在身,但镜头前的他总是神采奕奕,举止言语都是活着的郑培民。因为多场剧情里都需要群众演员,所以剧组与当地苗民接触频繁。无论是对乡镇干部还是对普通村民,大家都很尊重,无论来自北疆还是南海,大家都互称“老乡”。老乡们第一次参与电影拍摄,很好奇也很热情,电影拍摄中,他们给了无数令人感动的合作与支持。 所以我忽然想,尽管大家的话题很少围绕电影的主人公,但身在郑书记工作过的山区,踩着郑书记走过的山路,与郑书记一直牵系于心的群众共处,克服种种困难,团结协作认真工作完成拍摄,谁能说大家的心里没有装着郑书记呢?工作环境的艰苦,与当地老乡纯挚的友谊,电影主题和主人公在无时无刻不在的微妙影响,这种工作精神和作风状态不也朴素的令人肃然起敬吗? 心中豁然开朗…… [2] § 影片评价 《郑培民》这部影片,真正体现了新时期党的优秀领导干部的光辉形象,真正感受了公仆情怀。它是继电影《焦裕禄》和《孔繁森》之后又一部具有强烈震撼力的优秀影片。这部主旋律影片取得了很大的艺术成就,是一曲质朴无华的共产党员的颂诗,是一首发自湘西老百姓肺腑的动情山歌。 该片以素描式的艺术手法,通过一系列典型事例,朴质自然、集中凝练地展示了郑培民同志“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的公仆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彰显了郑培民同志保持本色、心系百姓、廉洁从政、不畏艰险的风范。让观众从平实中体味崇高,在质朴里受到震撼。在我们援藏干部将努力把西藏建设得更加美好的进程中,作为一个认真践行“老西藏精神”和“援藏精神”鲜活生动的教材,《郑培民》为我们树立起了优秀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公仆是平凡而伟大的,郑培民做到了这种平凡中的伟大。他是官员,更是公仆。他视老百姓为自己的父母,一直踏踏实实地为老百姓造福。电影《郑培民》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点滴涓细地用事实为观众勾勒出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他被组织上安排到地域偏远经济落后的湘西工作,不辞辛苦而毫无怨言;反对陈方平身着西装、脚穿旅游鞋去见老教授;亲自安排专家为老教授的爱人治病;过问劳改犯的孩子上学、生活;而对待自己的妻子杨力求,生前一直没有给她换工作,只是顺便时买一双双的布鞋给她,不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让她搭车……所有这一切,都以小见大,从细微处见精神,深刻而鲜明地烘托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怀,真实而准确地表现了一个新时期人民公仆的精神境界、人文底蕴和人格魅力。 影片呼唤着党性,呼唤着真情,呼唤着社会和公民的良知。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用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业绩,用生动的细节书写了郑培民同志坚实的人生足迹,树起他在老百姓心中的巍峨丰碑。影片告诉观众,在郑培民同志眼里,当官是阶段性的,做人则是终生的学问。普通老百姓要知晓做人的道理,为官者更需要明白首先是做好人。郑培民同志严谨务实、平易近人、廉洁自律,从未因位高权重而忘却劳动人民的本色,他牢记“老百姓比天大”的原则,心系群众、事必躬亲、脚踏实地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这就是优秀影片《郑培民》给我的深刻启示。 [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