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峡水电站
释义

§ 简介

三峡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重庆市市区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14.21 3.42%]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

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600余公里,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建成后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1]

§ 三峡工程

三峡水电站

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左岸12台,共表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通航建筑物位于左岸,永久通航建筑物为双线五包连续级船闸及早线一级垂直升船机。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目前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现在68米提高到88米。己建成的导流明渠,可承受最大水流量为2万立方米/秒,长江水运、航运不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可以保证第一期工程施工期间不断航。

二期工程6年(198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2003年6月.大坝蓄水至35米高,围水至长江万县市境内。张飞庙被淹没,长江三峡的激流险滩再也见不到,水面平缓,三峡内江段将无上、下水之分。永久通航建成启用,同年左岸第一机组发电。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水库平均水深将比现在增加10一100米。最终正常冬季蓄水水位为海拨175米,夏季考虑防洪,海拨可以在145米左右,每年将有近30米的升降变化,水库蓄水后,坝前水位提高近100米,其中有些风景和名胜古迹会受一些影响。二期工程结束,张飞庙将被淹没:2006年水位提高到156米,秭归屈原祠的山门将被淹没;2009年大坝竣工,再经过三年时间,即到2012年,最终坝上水位海拔高度将达175米,水位实际提升110米,回水将上溯650公里,直至重庆境内,现有的旅游景点基本可保存到2003年二期工程结束。2009年整个工程完成后,区内人文和自然景观将有39处被全部或部分淹没,约占库区旅游景点的百分之十三,应该说有影响,但影响不大。巫峡与瞿塘峡二区由于相对海拨较高,水位只提升80多米,两岸的群峰陡壁海拨均在几百米乃至千米以上,除部分古栈道和溶洞将没于水中外,其它均无大大变化。只有西陵峡区两段的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被淹没。而东段处于两坝之间的黄牛峡和灯影峡则依然存在,因此,举世闻名的三峡区段中?quot;神女"依秀,"夔门"仍雄,虽然少量峡景山色将消失,但由于回水上升,同时也会营造近百处新的景观。白帝城和石宝寨分别成为白帝岛、石宝岛。许多长江支流形成各种旅游资源等待我们去开发和利用。三峡大坝截流,三峡景观依旧。今后行驶在三峡线上的游船可建造得更大,游船的平稳舒适性增强,长江旅游业重心会有所变化,线路、旅程将含多种多样,现有的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可能人们不会再为上水下水的优缺点烦恼,游船公司也不含制定上下水的游船差价。以三峡大坝为中心的黄金旅游区将变成长江旅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1994年6月,由美国发展理事会(WDC)主持,在西班牙第二大城市巴塞罗那召开的全球超级工程会议上,她被列为全球超级工程之一。放眼世界,从大海深处到茫茫太空,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壮举中有许多规模宏大技术高超的工程杰作。三峡工程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堪为世界级工程的前列。她不仅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为世界水利水电技术和有关科技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也正因为三峡是一个巨大的水资源宝库,她的开发对国家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所以从孙中山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和江泽民,凡是涉及长江治理开发和我国经济建设问题时,都对三峡工程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给予积极支持。

为了兴建三峡工程,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的七十余年里,我国几代科技人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倾注了大量心血,现在终于迎来了开工。

由于三峡工程涉及面广,规模浩大,又有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因而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在全国上下一片支持声中,也有表示反对的;有的则对大坝的安全问题、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等还有种种疑虑。对于这一关系到国家民族和子孙后代的重大工程建设,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这对三峡工程研究的深入和优化,无疑是有益的。 [2]

§ 输变电工程

三峡水电站

随着三峡大坝的横空出世、高峡平湖的梦想成真,从2003年起,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将产生源源不断的强大电能。三峡输变电工程也随之成为媒体报道的一个热门话题。

26台7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182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到2009年全部机组建成投产后,三峡电站的年均发电量将达847万千瓦时。这一发电能力,相当于整个湖北省2001年发电量的1.5倍。

由滔滔长江之水转换而成的如此充沛的电能,如何自高山峡谷之中被瞬间传递到千里之外的负荷中心?总投资275亿元的三峡输变电工程将担此重任。

按照设计方案,三峡电站分为左岸和右岸电站,左、右岸电站又各分为两个电厂。其中,左一电厂装机8台,出线5回;左二电厂装机6台,出线3回;右一、右二电厂装机均为6台,出线分别为4回和3回。这15回出线将分别把26台机组发出的电能送至座落在湖北境内的一批500千伏变电站和换流站,再向各地辐射。

根据国务院去年底批准的三峡工程分电方案,三峡电站供电区域为湖北、河南、湖南、江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等八省一市。由于华中、川渝地区电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国务院决定三峡电站不向川渝送电。因此,三峡电力外送将形成三大主要通道:

中通道:在华中四省建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4970公里,鄂豫间两回,鄂湘间两回,鄂赣间一回,变电容量1350万千伏安(其中湖北境内的500千伏线路2630公里,变电容量525万千伏安);设计输电能力900万千瓦。

东通道:除利用现有的葛洲坝至上海直流线路输电120万千瓦外,2002年前建成第二回东送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和湖北宜昌、江苏常州换流站,额定容量300万千瓦;2008年再建成第三回送上海的直流线路,增加容量300万千瓦。同时,在华东地区配套建设50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850公里,变电容量850千伏安。

南通道:2004年前建成一条973公里的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和湖北荆州、广东惠州两个换流站,送电能力为300万千瓦。

到2008年,上述三个通道全部建成后,一个纵横九千公里、贯穿八省一市的三峡输变电系统将腾空而起。届时,三峡电力将畅通无阻地奔向东西1500公里、南北1000公里范围内的广大用户。

早在1994年9月,国务院就决定,三峡输变电系统和电站要分开建设,电网由国家统一建设,统一管理。1996年6月,国家电网建设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即后来的国电电网建设分公司)作为三峡输变电工程的业主,通过严格实行业主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对整个工程的科研、设计、建设和监理实行全过程管理,成功地实施了小业主、大管理的模式。

1997年3月26日,三峡电力外送工程的第一枪从西线打响。500千伏长寿至万县超高压输电线路正式开工。尽管三峡的电力电量后来不考虑向川渝输送,但这条线路对于联接华中和川渝电网仍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1999年开始,三峡输变电工程便进入大规模的建设阶段。为了确保三峡工程首批机组2003年投产发电后的电力外送,2003年前,三峡输变电工程要建成500千伏输电线路4116千米,其中交流线路3016公里、直流线路1100公里;投产变电容量825万千伏安,直流换流站600万千瓦。其施工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2001年,三峡输变电工程投资力度之大,开工项目之多,建设工期之紧,都是前所未有的。仅湖北境内的项目就达23项,总投资超过120亿元。其中包括荆州、宜昌两座世界级的换流站;三峡至上海、三峡至广州两条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新、扩建5座500千伏变电(开关)站和14项500千伏线路工程1247公里。据国电公司电网建设分公司宜昌工程部主任肖安全介绍,在三峡地区、由该部负责管理的输变电项目就有十余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建单位20多家,施工人数达2万多人。

2002年,三峡输变电工程新开工和续建项目投资规模为45·61亿元。其中,续建直流换流容量1200万千瓦、交流变电容量650万千伏安、500千伏输电线路4043千米;新建变电容量75万千伏安、500千伏输电线路1203千米。

春节前夕,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树言在三峡开发总公司的工作会上说:“按照目前的进展情况,三峡输变电工程建设可以保证2003年首批机组发出的电力电量可靠送出。”

这句话,是对三峡输变电工程建设者们的充分肯定和信任。的确,为了确保三峡电力送得出、落得下、用得上,各施工单位锁定“2003年送电”的目标,倒排工期,全力以赴。如承担500千伏“左龙二回”输电线路施工的湖北输变电公司,正月初二就把队伍拉到了工地,以确保这一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的工程于2月底前竣工。

“要保证三峡输变电工程同三峡大坝一样,达到国际一流标准。”国务院领导提出的这一要求已成为建设者们的自觉行动。在元月底召开的三峡输变电工程建设座谈会上,国电电网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孙竹森告诉记者:已建成的三峡输变电工程项目都能满足三峡电力外送的要求和精品工程的要求,处在同类工程的领先水平。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们没有辜负国务院领导的嘱托。

有人说,三峡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拉开了全国联网工程的序幕。的确,当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集现代电网发展技术于一身的三峡输变电工程建成时,三峡电网将成为我国“西电东送”大全景中的一个耀眼的亮点,而几代电业人企盼的“全国联网”的战略目标也将指日可待。[1]

§ 综合效益

三峡水电站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防洪

洪涝灾害历来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在长江防洪体系中,三峡工程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m,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m。对荆江的防洪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对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具有巨大的防洪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 千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后,枝城站相应流量不超过71000~77000立m/s,配合荆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措施的运用,可控制荆州市水位不超过45.0m,为避免荆江两岸1500万人口和154万平方hm耕地发生毁灭性灾害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② 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对类似于1931年、1935年或1954年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后,可控制枝城站最大流量不超过56700立m/s;不启用分洪工程,荆州市水位不超过44.5m。不启用分洪工程,可减少淹没耕地约6.4万平方hm。城陵矶地区,依照三峡水库不同的洪水调度方式,不同年份可减少淹没耕地3万~10.1万平方hm。

③ 保障武汉地区防洪安全。由于上游洪水得到到效控制,可避免遇特大洪水时因荆江大堤溃决而威胁武汉地区的安全;同时由于三峡水库拦蓄洪水,相应减少了城陵矶附近地区的分洪量,提高了城陵矶以上洪水控制能力,配合丹江口水库和武汉附近地区分蓄洪区运用,从而提高武汉防洪调度的灵活性,对武汉防洪起到保障作用。同样,三峡水库对武汉以下地区防洪也是有利的。

④ 减轻洞庭湖区的洪水威胁。洞庭湖地区由于泥沙淤积,排洪出路不畅,现有湖区堤防虽不断加高,但圩垸防洪能力仍然较低。由于防洪战线长,高水位历时久,在长江上游和洞庭湖水系各河洪水来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前,湖区防洪标准很难提高,也无根本改善办法。三峡水库建成后,能有效地控制上游来水,减轻洞庭湖区的湖水威胁,延缓洞庭湖的泥沙淤积;可对澧水洪水进行错峰补偿调节,减轻其尾闾的洪水灾害,并为松滋等四口建闸控制和洞庭湖的根治创造条件。

⑤ 由于三峡水库有巨大的防洪库容,将极大地增强长江中下游防洪调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便于应付各种意外情况。长江干流到今还没有一个控制性的防洪水库,使中下游防洪的机动性和可靠性极差。有了三峡工程,一般洪水可由三峡水库拦蓄;若遇特大洪水需要运用分蓄洪措施时,也因有三峡水库拦蓄洪水而为分蓄洪区人员的转移、避免人员伤亡赢得时间,作用将是十分显著的。

当然,长江防洪系统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为了稳定长江河势,发挥防洪和航运效益,除了兴建三峡工程,营造长江中下游防护林工程,在金沙江河段及嘉陵江、乌江等支流修建水利枢纽外,还应坚持上下游、左右岸统一规划,并贯彻“蓄泄兼筹”的原则,加强堤防、分蓄洪和水库工程建设,走综合治理之路,才能最终实现长江流域的“标本兼治”。

发 电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为1820万kW,年均发电量847亿kW·h,将产生巨大的电力效益。

1)三峡水电站的供电地区

三峡水电站发出的电力,主要供电地区为华中电网(湖北、河南、湖南)、华东电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和重庆。三峡水电站将引出15条50万V超高压线路,分别向北、东、南三个方向接入华中、华东电网,至广东建直流输电工程。

三峡水电站将和华中、华东地区已建、在建和拟建的电站群相结合,使西电东送和北煤南运相结合,将有力地解决华中、华东地区的缺电问题,极大地提高电网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2)三峡水电站对华中、华东地区供电的特殊意义

华中、华东地区工农业生产发达,但能源不足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地区的煤炭资源分别只占全国的3.6%和3.2%,从北方调进相当数量的煤炭,受煤炭生产特别是运输的制约。华东地区水能资源本来就不多,条件较优越的多已开发,今后主要开发中小水电站和修建抽水蓄能电站。华中地区可开发而尚未开发的剩余水能资源70%集中在三峡河段。据两地电力发展规划,到2015年,需新增装机容量1.7亿kW,增加电量8600亿kW·h。兴建三峡工程和其他水电站,如五强溪、隔河岩、水布垭、高坝洲等水电站,并尽可能建设核电站后,仍需增建火电站1.3亿kW,这要从华北能源基地每年运进原煤2亿多t。如果不建三峡工程,则需要建更多的火电站,这将进一步加剧煤炭生产和运输的困难,并带来环境污染。

3)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效益

三峡水电站规模巨大,地理位置适中,将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发电效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巨大的发电效益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支持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的发展

三峡水电站装机总容量、平均年发电量相当于建设13座140万kW级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发电效益十分可观。兴建三峡工程对解决21世纪初期一段时间内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用电增长的需要,对促进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经济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2)有利于全国电力联网

三峡水电站地处我国中西结合部,它所供电的华中、华东和广东地区,供电距离都在400~1000km的经济输电范围以内。

三峡水电站全部投入后,可以把华中、华东、西南电网联成跨区域的大型电力系统,可取得地区之间的错峰效益、水电站群的补偿调节效益和水火电厂容量交换效益。仅华中、华东两大电网联网,就可取得300万~400万kW的错峰效益,从而具备了北联华北、西北,南联华南,西电东送,南北互供,组成全国联合电力系统的条件。

(3)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峡水电站若电价暂按0.18~0.21/(kW·h)计算,每年售电收入可达181亿~219亿元,除可偿还贷款本息外,还可以向国家缴纳大量得税。

(4)具有显著的增值效应

按华中、华东地区1990年每kW·h电创造工农业产值6元计算,三峡水电站每年可以国家增加工农业产值6218亿元提供电力保证。

(5)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

清洁、价廉、可再生的水电替代火电后,每年可少排放形成全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1.3亿t,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约300万t和一氧化碳1.5万t,以及氮氧化合物等。可见,三峡工程也是一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工程。

航 运

长江干流流经六省二市,历来就是沟通我国西南腹地和东南沿海的交通运输大动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三峡工程与葛洲坝工程联合运行,对长江上中游显著的航运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万吨级船队可以直达重庆,年通航能力能够从现在的1000万t提高到5000万t,航运成本降低35%~37%,年保证率为50%以上。重庆至宜昌650km范围内,原有急流淮、险滩、浅滩共139处,绞滩站25处,单行航行航段46处。葛洲坝水库虽淹没了30余处险滩,仅改善了滩多流急的三峡河段约110km的航道,尚有约540km航道处于天然状态,目前只能行驶1500t级船队,严重阻碍了长江上游航运事业的发展。三峡工程建成后,可以淹没上述所有险滩,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时间库区航道成为深水航道,航道水深增加40%,宽度增加2倍,江水流速减缓50%,可满足万吨级船队对航道尺度的要求。经三峡水库调节,每年枯水季节平均下泄流量5860立方m/s,比建库前天然情况下约增加2300~3000立方m/s,使中游航道水深平均增加0.5~0.7m,有效解决了“中游水浅,上游滩险”的问题,扩大了重庆至武汉间航道通过能力,可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对促进西南地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② 三峡工程建成后,由于长江上中游航道和水域条件的改善,将促进船型、船队向标准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单位功率拖载量可由目前的0.904~1.207t/kW(0.7~0.9t/hp)增加到2.682~9.387t/kW(2~7t/hp);船舶运输耗油量可从目前的26g/(t·km),降低到7.66g/(t·km)。运输成本的降低,十分有利于充分发挥长江水运优势。

③ 在天然气情况下,重庆至宜昌间航道在一年内洪、枯水位最大变幅达60m以上(巫山断面),给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三峡工程建成后,年水位变幅在30m以内,水深增加、水域扩大、可撤销所有绞滩站,险滩的整治、疏浚、维护费用大大减少,并为系统地进行库区港口、航道建设和航标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 三峡工程可与重庆市境内长江干流及支流乌江、嘉陵江的水利枢纽工程相衔接,使长江干流及几大支流的航运事业进一步发展;还可使香溪、神农溪、大宁河、龙河、黎香溪等中小支流的通航里程增加约500km。

从另一角度看,如果不建三峡工程,而采用大力整治,航道的办法,可达到最大年下行航运通过能力为2000万t。与三峡工程建成后年下行航运通过能力5000万t相比,尚差3000万t。要承远这3000万t货物,需修建双线铁路,其投资、占地、移民、能源消耗都相当大。相比之下,足见修建三峡工程对提高通过能力最为有利。

其他效益

① 三峡库区经济落后,人均收入很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亟待开发脱贫。兴建三峡工程将有巨额资金投入库区,必然给库区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对库区的工农业生产,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振兴,城镇的建设,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 三峡水库能蓄洪水,经水库调节后,下游枯水流量提高了将近一倍,这将对解决华北缺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产生积极的作用。

③ 三峡工程是特大型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如大型设备制造、专业人才的培训、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决策方法、三峡工程中关键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可以预期,通过三峡工程的建设实践,必将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3]

§ 工程之最

三峡水电站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的许多指标都突破了我国和世界水利工程的纪录。

● 三峡工程从首倡到正式开工有75年,是世界上历时最长的水利工程。

● 三峡工程从四十年代初勘测和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全面系统的设计研究,历时半个世纪,积累了浩瀚的基本资料和研究成果,是世界上前期准备工作最为充分的水利工程。

● 三峡工程的兴建问题在国内外都受到最广泛的关注,是首次经过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投票表决的水利工程。

● 三峡水库总库容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水库调洪可消减洪峰流量达每秒2.7——3.3万立方米,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

● 三峡水库回水可改善川江650公里的航道,使宜渝船队吨位由现在的3000吨级堤高到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宜昌以下长江枯水航深通过水库调节也有所增加,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 三峡工程包括两岸非溢流坝在内,总长2335米。泄流坝段483米,水电站机组70万千瓦×26台,双线5级船闸+升船机,无论单项、总体都是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 三峡工程主体建筑物土石方挖填量约1.25亿立方米,混凝土浇筑量2643万立方米,钢材59.3万吨(金结安装占28.08万吨),是世界上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

● 三峡工程深水围堰最大水深60米、土石方月填筑量170万立方米,混凝土月灌筑量45万立方米,碾压混凝土最大月浇筑量38万立方米,月工程量都突破世界纪录,是水利施工强度最大的工程。

● 三峡工程截流流量9010立方米/秒,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量79000立方米/秒,是世界水利工程施工期流量最大的工程。

● 三峡工程泄洪闸最大泄洪能力10万立方米/秒,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

● 三峡工程的双线五级、总水头113米的船闸,是世界上级数最多、总水头最高的内河船闸。

● 三峡升船机的有效尺寸为120×18×3.5米,总重11800吨,最大升程113米,过船吨位3000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 三峡工程水库移民最终可达百万,是世界上水库移民最多、工作也最为艰巨的移民建设工程。[4]

§ 三峡景观

三峡水电站

三峡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迄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2公里,两岸悬崖壁立,峡内急流汹涌,水路迂回,景色万千,构成一条天然山水画廊。

三峡水利枢纽位于西陵峡中段,距峡谷出口南津关约34公里,受蓄水影响的为三斗坪至白帝城长约158公里的三峡江段,即瞿塘峡、巫峡全部和西陵峡西段以及白帝城以西至库尾江段。三峡建库后,11月库水位蓄到175米,直到翌年4月水库运行范围为175-155米,整个峡区水位升高100米上下,对三峡景观有一定的影响。每年5月进入旅游旺季后,库水位因防洪需要降至145米,对景观的影响较小,如瞿塘峡两岸的山峰大部在海拔1000多米以上,“夔门天下雄”的壮观气势依然存在,巫山十二峰高程也都在1000米上下,神女峰高900多米,水位升高40-50米,也不致于影响三峡两岸奇峰秀色和峭壁陡岩的美丽风光。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还将出现“高峡出平湖”的景观,泄流建筑物可形成气势磅礴的人工瀑布,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至于人文景观,在淹没线以下的景观都可以复制;目前文物古迹的抢救工作也十分有效。

三峡水库全面蓄水后的三峡景观

分三期施工建设的长江三峡工程,直到2009年三峡水库蓄水175米后,抬高的长江水位才会淹没一部分三峡景观,但同时将在库区形成一批湖泊、岛屿等蔚为壮观的新景点,并将使一批峡谷和溶洞更具开发价值。

三峡库区全部被淹的自然景观包括:兵书宝剑峡、龙门峡、凤凰泉、牛肝马肺峡、倒吊和尚、水帘洞、七道门洞、巴堰峡、关刀峡;全部被淹的人文景观包括:大溪文化、屈原祠、白鹤梁、张飞庙、丁房阙、无名阙、大昌古城、奉节古城、孔明碑、粉壁墙、孟良梯、龙脊石、枇杷州、故陵楚墓、瞿塘峡古栈道。

部分淹没的自然景观有:巴雾峡、滴翠峡、巫峡、瞿塘峡、陆游洞、崆岭峡;部分淹没的人文景观有:白帝城、石宝寨、酆都名山、隍华城、宁河古栈道、龙门峡悬棺、西沱古镇、忠州古城。

据专家预测,三峡水库蓄水后,将形成峡谷及漂流河段37处,溶洞15个、湖泊11个、岛屿14个。其中,新增的湖泊有:三斗坪湖、白帝湖、石宝湖、涪陵湖、巫峡湖、大昌湖、万州湖、开县湖、渠口湖、高阳湖、南溪湖;新增的岛屿有:白帝岛、石宝岛、逍遥湖岛、隍华岛、双江岛、独猪嘴半岛、名山半岛、葫芦岛、马鞍岛、中兴岛、南平岛、狮子岛、团山岛、南溪岛。

届时,三峡库区还将出现一批具有开发价值的峡谷与溶洞。峡谷包括:小小三峡、庙峡、天井峡、芙蓉峡、紫阳峡、鹦鹉峡、天坑峡、剪刀峡、荆竹峡、月牙峡、石笋峡、莲花淌峡、九盘峡、迷宫峡、鸭江小三峡、偏鱼峡、抱龙峡、九莽峡、构皮峡、枇杷峡、长岭峡、老鸦峡、排花峡、七姊妹峡、乌江十三峡;具有开发价值的溶洞包括:龙宫洞、芙蓉洞、夏冰洞、双溪洞、天坑、龙缸、回龙洞、雪玉洞、大观洞、大溪洞、神仙洞、黑龙洞、芙蓉江水帘洞、东泉热洞、盐井沟龙洞、燕子洞、陆游洞、飞云洞。

大江截流后三峡风光依然秀丽

长江三峡是国际知名的黄金旅游线路。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大峡谷组成,三个峡谷分别以雄奇壮丽、幽深秀美、滩多水急著称,每年吸引着数十万海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位于西陵峡中段的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后,不会破坏景区风光。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后,并未形成水库,水位为82. 28米,比截流前提高四米,对于海拔高度多在1000米左右的三峡群峰来说,景区风光几乎不受影响。即使到2009年三峡工程全部建成,水位比现在提高100米左右,对三峡景区风光的影响也十分有限。

三峡工程建成后,其高耸的大坝、飞流直下的人工瀑布本身就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有关方面已决定将三峡坝区建设成世界级的旅游风景区。此外,巴东神农溪、格子河石林、红池坝高山草场和双溪溶洞等十多个新景观的开发也正在计划或实施中。届时,三峡景区旅游景观将更加丰富。[5]

§ 考古发现

三峡水电站

自1997年三峡地区开展大规模考古工作以来,迄今已有十大考古发现:

一、巫山大溪遗址--新石器时代墓葬和哨棚嘴文化早期遗存的发现,其位于瞿塘峡东端大溪与长江汇合处。发现大溪文化墓葬156座,葬式多以屈肢葬为主,有少量直肢葬。发掘灰坑数量近500座;发掘到比较单纯的哨棚嘴早期文化遗存。

二、丰都玉溪坪遗址--哨棚嘴文化早期阶段和唐代佛像的发现,其位于丰都县玉溪坪村,长江右岸与玉溪沟右岸交汇处的台地上。发现了灰坑、房址、墓葬、窖址、沟槽等遗迹,出土了一大批新石器至明清时期的遗物。

三、忠县哨棚嘴遗址--哨棚嘴文化早期遗存和西周陶窖的发现,其位于忠县忠州镇红星村。主要收获: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房址和灰坑,出土哨棚嘴文化早期阶段遗存;发掘到三座烧制角状尖底杯的西周窖址。

四、开县余家坝遗址-—战国巴文化墓葬群的发现,这一遗址位于开县渠口镇云安村,地处长江支流彭溪河西岸。共发现战国墓葬40座,出土铜、玉、铁、陶、漆器共199件,其中青铜器114件。墓葬均有木质葬具,是继云阳李家坝墓群发现以来三峡库区最重要的战国时期巴人墓葬遗存。

五、云阳旧县坪遗址--战国至西汉简牍的发现,其位于云阳县旧县坪。出土一批战国至汉初的竹简和木牍,五件有字,为篆体,有“东阳”“年”“月”等50余字,另外一块木条上有“五石”等数字。

六、云阳马粪沱墓群--汉代画像釉陶锺的发现,遗址位于云阳双江马沱村东南,长江北岸坡地上。共清理战国、秦汉、六朝墓葬40座,出土器物主要有铜、陶两类,以陶器(包括釉陶)为主。带盖釉陶锺的盖顶、器腹模印仙山、神兽等图案,复杂精美,为目前三峡地区所仅见。

七、丰都槽房沟墓群--汉代佛像的发现,其位于丰都县镇江镇观石滩村,长江北岸一级台地上。清理汉代墓葬12座。这些墓纪年明确、有墓主姓氏,特别是长江流域最早的纪年佛像,是非常重要的发现。

八、忠县乌阳遗址--汉代石阙的发现。汉阙构件有阙基、阙身、阙盖等,构件雕刻精美,保存情况良好。初步复原为高5.4米的双子母阙。乌阳汉阙成为我国保存最好的一对汉阙。

九、万州老棺丘墓群--汉魏中国象棋子的发现,墓地位于万州区溪口乡蒲家村。发现的遗迹有墓葬、灰坑,墓葬为砖、石室结构,时代为东汉至三国时期。在一号墓葬道中出土了一枚陶制的棋子“车”,这对研究中国象棋的起源与流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云阳明月坝遗址--唐代小城镇考古的发现。位于云阳县高阳镇,发现了较为集中的唐代建筑遗址群。遗址出土大量的瓦当、瓷器、佛教造像等遗物,是唐代城市考古的重要资料。[6]

§ 文物保护

三峡文物国宝荟萃 三峡水电站

长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给三峡留下了宝贵的文物资源。三峡库区的历史文物分布广、数量多、价值大,汇集了一大批国宝级的珍贵文物。

湖北省文物局三峡办公室王凤竹主任说:“三峡工程将淹没秭归、巴东、巫山、奉节、云阳、万州、忠县、丰都等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库区文物十分密集,种类繁多,地面有异彩纷呈的民居、古庙、桥梁、碑刻等,地下有遗址、墓葬、石器等。这些文物古迹跨越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两汉和唐、宋、元、明、清朝,时间跨度之长,堪称一部‘中国实物通史’。”

1994年,为彻底探明库区文物的“家底”,国家文物局组织全国数名专家学者组成三峡文物保护规划小组,对三峡地区文物开展了地毯式调查。

调查结果举世震惊,专家们共记录文物点1282处,其中有6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古生物化石地点;8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古巴人遗址和墓地;470处汉至六朝的遗址和墓地;6处古代枯水题刻和数十处宋代以来的洪水题刻;2处东汉石阙题刻和数十处唐以后的摩崖造像、碑碣、摩崖诗文题刻;近300处明清建筑物,包括庙祠、民居、桥梁等。

其中,白鹤梁、大昌古镇、张飞庙和石宝寨这四大地面文物尤为珍贵。涪陵白鹤梁古代水文题刻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题刻,远远超过了埃及尼罗河中类似的水文石刻,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巫山县大昌古镇有1700多年历史,是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历代军事重地,其中的温家大院是当地清代民居典范;云阳县张飞庙汇集了唐宋元明清建筑精华,庙内有大量字画碑刻珍品,有“文藻胜地”之称;被誉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的石宝寨,是我国现存体积最大、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

随着大批地下文物的出土,三峡地区的文化序列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尤为重要的是,已发掘的巴人遗址包含了从功能布局到建筑、墓葬、冶金、盐业、窑业、农作遗迹等多方面的历史信息,为深入研究峡江地区文明进程、环境变迁补充了大量不可替代的实物史料。

目前,重庆库区已完成考古发掘45万平方米,湖北库区已发掘面积24万多平方米,共出土珍贵文物4000多件,在很多方面填补了当地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

三峡工程与文物保护

据湖北省文物考古所专家介绍,长江三峡库区淹没国家级文物1处、省级文物5处。

为了保存库区珍贵文物,库区规划中都作了搬迁保护的详细计划和具体措施,在工程投资中列支相当数量的经费。现已施工的三峡坝区所有文物,均已在破土前发掘完毕。按计划,1995年至2000年,三峡库区考古将完成约百分之七十的工作量,重点完成155米水位线下的文物保护工作;2001年至2005年,再按计划完成三峡淹没区文物保护工作。

位于库区淹没线以下的文物古迹,包括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夏、商、周、战国、西汉、晋、南北朝、唐、宋时代的古墓遗址,三峡与大宁河中的部分古栈道,涪陵白鹤梁枯水题刻,云阳龙脊古枯水题刻、云阳张飞庙、忠县甘井沟无铭阙等,共1208处。

部分遗址位于淹没线以下的文物,包括丰都汇南古墓群,忠县石宝寨、秭归屈原祠等。

蓄水后库区文物遗址都有变化,但部分遗址环境变化显著,如白帝城、石宝寨将成为水上景观,旅游交通条件会有改观。

位于坝下的黄陵庙、三游洞等,均不受水库淹没影响。[7]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