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丙安古镇
释义

§ 简介

丙安古镇丙安古镇是个典型的川南黔北交界的古老场镇,处于川黔古道上,距赤水市区12公里。丙安古镇三面濒临赤水河,河边建有许多由数百根圆木支撑在赭色岩石上的吊脚楼,蔚为壮观。镇上只有一条狭窄的石板街,长约400米,从古至今一直是周围几个村寨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古镇距河滩10余米高,两座石门把守着东西场口。门旁各有一株苍劲古朴的大黄桷树。沿崖壁掏出一条凹槽,错错落落地建有许多吊脚楼。这些老楼多掩映在绿树丛和芭蕉林里,沿崖壁修筑的石阶延伸到河滩边。 丙安乡作为申报贵州历史文化名镇提名区,涵括古镇核心区、古村落和现代新区三个部分,总人口6622人,总面积134.2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1个社区,汉族、苗族为区内主要居民。根据村镇总体规划分析,丙安申报提名区人口近期综合增长率为4.18%,人口出生率为10.56%,计生率96.1%;申报核心区丙安古镇人口2000人。现状建设用地40万平方米,用地控制小于30m2/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丙安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丙安乡村镇规模逐渐扩大,外来游客量逐年递增。据《丙安古镇规划》,到2015年,丙安乡规划建成“古镇旅游中心区”、“停车场经济小区”和“老鹰坝新经济区”,古镇人口控制在1000人以内,围绕集市贸易、水陆运输发展旅游业。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条件,丙安申报提名区的村镇规模较小,古镇交通枢纽、经贸的作用重于分散布局的古村落,商市贸易、水陆运输、农林兼营形成的乡土文化特征突出。丙安乡已于2000年获省级“小康乡”称号。  丙安古镇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曾是控制赤水河水路航道和连接川黔陆路驿道的商贾码头和军事重镇。古镇具有悠久地质年代形成的沉积岩地形地貌、丹霞地貌、溪河水体和竹海森林,现存有赤水河航道、古驿道、双龙八墩桥、码头、石级踏步、索桥等古镇交通网络体系,有禹王宫、牌坊、古寨门、摩崖古牌刻等文物古迹,有红一军团军团部驻地旧址、有迫于商贸军事的需要,于明末清初以来建造出的一幢幢悬空拔起20多米的木框架结构吊脚楼,以及平直弯曲、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石板街等传统民居和街巷,反映了古镇独特的历史风貌和环境构成要素,使古镇与周围自然环境有机和谐,构成一个完整的自然人文生态图。古镇传统建筑面积共计约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40公顷。[1]

§ 历史传统建筑群

(一)概述

吊脚楼丙安古镇现存古建筑大体成型于明末清代,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物产经贸、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的特定历史风貌。

丙安低中山地分布较广,坡陡沟深,几乎没有适宜场镇建筑的宽阔平坝,迫于商贸军事和水陆运输的需要,丙安先民采用了颇具特色的木框架吊脚楼型制建筑技术,在倾角约60度、高出河岸20多米的山地,妙借山势,巧用涵洞,凿岩立柱,就地采用木、石建材,建造出一幢幢悬空拔起20多米的吊脚楼,辟建出平直弯曲、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古石板街道,在古镇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依次砌石为墙、垒石为门,建造出“东华门”、“太平门”、“奠安门”、“平治门”等四道寨门,形成了一个经贸为主、军事为辅的军商型两用屯堡,实现既利商贸交通运输又利客货安全保障的建筑目的。在科学技术不十分发达的古代,丙安古建筑不失为运用“建筑学”、“力学”等综合建筑技术的杰作,体现出赤水河流域先民的精湛技术和智慧匠心,充分发挥出丙安古代建筑艺术的表现力和实用性。于今,丙安古镇的古建筑已有部分残损,但大部分历经几百年风雨兵燹仍保存完好,散发出古代历史文化的光芒和浓郁的乡土风情,使古镇与周围的自然环境有机和谐,构成一个完整的自然人文生态圈。

(二)环境原貌保存度

1、古建筑环境构成要素

(1)自然生态环境

丙安古镇自然环境形成于白垩纪、侏罗纪地质年代,境内不但显现这一地质年代特有的沉积岩地形地貌,而且还遍布白垩纪、侏罗纪分界标志物“舴葫豆(又称癞疤石)”,由此将古镇自然环境形成历史上溯到几千万年以前,越发衬托出古镇历史的久远。在这样的自然环境承载下,古镇境内丹霞地貌奇特、原始森林广袤、楠竹、杂竹连片、山泉瀑布众多、溪河水网稠密、自然资源丰富,盛产马尾松、杉木、竹材、竹笋、药材等土特产品,汇萃地学、水体、植物、动物等自然奇观,构成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构成元素有以下几类:

A、白垩纪、侏罗纪分界标志物“蚱葫豆”…丙安古镇河滩、沟壑、山地,分布形状迥异、体积不一、重量不等的砂粒、鹅卵石凝结沉积岩石和砂粒、鹅卵石堆积散布带,分布面积广阔,几乎遍布丙安 乡全境,十分壮观,国内罕见,衬托出丙安古镇的悠久历史。

B、丹霞地貌—孤峰窄脊、天然石桥、崖廊岩穴、异石奇景等,著名的有三尊佛、药溪谷、瓦店子、石笋峰、观音岩、梯子岩、红岩沟等等。

C、溪河水体—赤水河丙安渡、平星湖、清河湖、小龙塘、锣儿岩瀑布、古榕迎宾瀑布等等。

D、竹海森林—丙安山高林密、环境封闭,桫椤、马尾松、华南紫萁、峨嵋凤丫蕨、一叶兰、蛇晰云雀、岩鹰、弥猴等野生动植物葱葱郁郁,著名的野生动植物区以丙安楠竹林海和丙安原始森林最为典型。

(2)人文生态环境

丙安红军渡口安古镇的农耕商贸、风物习俗、水陆联运、古建筑组群布局等人文元素,共同构成古镇人文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统一,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生态圈。人文生态环境的主要构成元素如下:

A、立体交通网络----赤水河航道、穿风坳古驿道、双龙八墩桥、丙安码头、石级踏步、街巷、铜缆索桥等。

B、文物古迹----古家垒碑式牌坊、禹王宫、曹佛寺、古寨门、摩崖古碑刻、石敢当等等。

C、特色民居----吊脚楼、石板街面、木镂空透雕檐撑、红一军团军团部驻地旧址等。

D、民俗文化----龙灯、狮灯、牛灯、花灯、盖碗茶、赶溜溜场、喝寡单碗等等。

E、风俗节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庙会、春节等等。

F、土特物产----楠竹、冬笋、玉兰片、河鱼、豆花、腊肉、炖乌龙竹笋、烤豆腐干、蓝靛、中药材等等。

2、古建筑群的组类

丙安古镇商业贸易和军事防御的突出性质,决定了乡土建筑群兼融商业、住宅、防御、祭祀等综合内容,不仅只是纯粹表现个体,而是以整合布局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囿于地形限制,建筑布局高密、悬垂集合,建筑物多用性、多功能的特点明显,使古镇建筑的组群与布局、空间分布、建筑技法等各方面集中在吊脚楼、古军商屯堡上充分体现。虽然如此,严格细化辩晰,还是能够大致划分出以下的建筑组合、体系和类别:

住宅建筑----住宅兼商用建筑----军事屯堡建筑----祭祀祠庙建筑----纪念建筑----集镇建筑----雕塑建筑----交通建筑。

代表性建筑典型:吊脚楼、街房、古寨门、古码头、摩崖古碑刻、双龙八墩桥、镂空浮雕檐撑、朝佛寺、石板街面等等。

3、古建筑的细部

丙安古镇建筑规模不大,建筑个体单元的个性不突出,但在群体组合、地形利用上却有相当规模、独运匠心,近七百余户居民以古街为中轴线、巷道为辅轴线,有前序、有高潮、有结尾地建筑布局,形成了有主体、有陪衬、有内院、有外墙的高低错落、内绕外环的建筑体系。由于军商生活的需要,丙安古镇建筑型制风格突出了军事、商业的特点,简化了衬饰文化在建筑上的运用成分,强化了建筑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反映了当时古镇人民因地制宜建造满足商贸活动和军事生活需要的建筑物的高超技术,以及折射出当时的乡土文化、乡土生活和乡土风情。古建筑典型细部有几种:

(1)古镇民居----一律串架接庐、婉延起伏,临河一面一律以木柱或砖柱为支柱托撑楼房,形成吊脚楼建筑型制风格;沿街一面少有门窗,多数采用可以自由装卸的木板为面壁板或商铺板,部分民居高出街面建一底一楼,檐撑等建筑构件镂空镌刻麒麟、花卉、卷云等饰图;倚山一面砌石墙础;木构串架、板面壁或竹胎泥面壁,随地形山势抬升沉降。

(2)吊脚楼-----一律凿岩立柱架建,每幢楼房分别由数量不等的木柱或砖柱托撑,楼房组群标高15米----30米不等,数百根托柱凌空拔起数十米,承载上万公斤的重量。古镇吊脚楼总体型制风格为吊脚楼,但其中又有许多变化,用途、功能不尽相同。挑承式的是悬空楼,有柱无墙不派它用的是虚脚楼,形似悬空楼、虚脚楼而无底层的是无底楼,仅赖一木柱或一石柱托起整幢楼房的是独脚楼。吊脚楼形似芨芨可危,实则稳如磐石,自古没有发生倒塌事故。

(3)古寨门----古镇原有四道寨门,门洞、门扇俱全。今存东华门和平治门,门扇缺失;门洞净框均宽2米、高3米、深1米,门墙高6米—7米,全部采用条石砌墙。古寨门墙体石面表层已斑剥陆离布满苔藓和地衣,门扇仅存半扇,仍可晰见昔日的雄伟坚固。

老街(4)古街巷----古镇以一条弯曲宽平的石板街为主街,4—5条高低起伏且标高超过主街的石级踏步为巷街。主街铺砌平整规格的条状石板,沿地形弯曲呈“S”形,中心最宽处4米。连接东西寨门处的街头街尾的街段均宽1.5米—2米,主街形似葫芦状。

(5)双龙八墩古石桥----古石桥建于清初,横跨古镇东端丙安河,全长32.1米,宽1.66米,共有8座桥墩。桥面由9组18块长条石架建,每块条石重约3—4吨;每座桥墩分别采用5块大小均衡的规则石料垒砌,桥中五座桥墩置放昂首嘶鸣专注丙安河口的5条石龙,石龙与桥墩浑然一体。石龙仅存两条,另三条已毁。今存石龙一雄一雌,雄龙口中有舌,雌龙口中无舌,通体雕刻有龙鳞和云花。最为奇特的是雌龙有耳不通,雄龙则两耳中空,右孔小,左孔大,对谁右耳小孔吹气,左耳大孔就会发出“呜呜”声响,方圆1里内能闻其声。

4、历史传统的继承

丙安古镇乡土建筑,注重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与商业贸易、居家生活和军事活动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建筑个体和组群的实用功能,综合运用了木构架、木雕、石雕、民舍、商铺、屯堡等多种不同的建筑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组织空间,创造空间,美化空间,利用空间,使古镇建筑组群与周围环境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这种种建筑技法和件件杰作,反映了丙安古镇历史发展的轨迹,表现出古镇乡土建筑遗产小宗与我国建筑遗产大宗的承袭关系。

(三)现状规模

申报核心区(古镇)住宅建筑用地40万平方米,人均19.7平方米,建设用地30m2/人。由于用地条件差,坡度倾角大,低中山台地面积狭小且依山临河,木构架吊脚楼型制建筑占80%的比例,房屋间距小,街道弯曲窄密,基础设施差,居住环境质量差,消防任务繁重。古镇古建筑群体组合、空间组合保存较好,古寨门、古街、古码头、古吊脚楼、古石桥、摩崖古碑刻、古驿道等古建筑个体单元保存较好,展示古镇明清民国时期历史风貌、乡土风情较充分。现已建成横跨赤水河的人行索桥连接风丙公路,改善了古镇交通滞后状况,缩小了与现代交通发达乡镇的发展差距,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空间分布

陆路进入古镇的唯一通道-吊桥丙安古镇的建筑布局,主要体现在群体组合形式上。在村落,多数是单家独户,少数三五户或十户八户骤合,村落形式分散:房屋多在低中山台地依山临壑建造,房前辟院坝,房屋出檐较宽形成过廊,多筑土墙或木串架竹胎泥壁。在古场镇,多数是木构架吊脚楼建筑型制,依山势、地形而沿坡临河建造,民居无院落,民居个体单元穿架接庐,组合成古镇群体村落形式。民居个体单元建筑以柱托房借助台地基础建造,部分建筑悬垂设置,部分建筑石材基础,楼层多在1—3层之间,多为一底一楼一阁串架结构,进深多为纵向一进至二进,开间多为二间至三间。

1、高密集合----丙安古镇建筑在山间台地上,居民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互相环绕穿房接庐相向安居,充分利用地形地势修建型制基本相同又各有特点的木框架结构房屋,铺砌了平直弯曲、梯梯坎坎的石板街巷,聚居了700产2000多人口,形成了高度紧密集中的村落建筑组群,构建了罕见的吊脚楼组群与布局建筑特色。

2、悬垂集合----丙安古镇建筑给人的视觉效果,是高垂耸立于河岸、悬置分布在陡坡,形成了重重叠叠、高低起伏的吊脚楼建筑型制和木穿架建筑型制的建筑风格。古镇处于不同标高层的建筑物,通过石级踏步、梯道、巷道、街道、石桥、迥环楼道等形式的连接,以及航道、古驿道和公路的组织,形成了悬垂集合的立体交通网络。

3、组群布局----丙安古镇以古城堡或古寨的建筑型制,高密、悬垂集合了吊脚楼、馆舍等各类建筑,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一般来说,吊脚楼悬垂穿架构建,泥墙、竹胎泥面壁、木框架板面壁民宅、商铺上下重叠、前后穿架、左右接庐,通过室内中堂与楼阁连接,通过石板街、巷道石级踏步与一幢幢房舍、吊脚楼、码头、古驿道连接,形成内外延展、高低错落、外收内紧的组群与布局形态。

(五)价值特色

丙安古镇的存在方式是商埠军屯和散点分布的民居,融合了农耕文化、商业文化和军事文化,在乡土建筑的整个系统上透溢出多元文化气息,具有很高的建筑文化研究价值。

丙安古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侏罗纪、白垩纪海陆变迁以来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价值和秦汉以来产生的农耕、商市、军事多元乡土人文生态环境价值之上。自然生态环境价值的构成,主要由侏罗纪、白垩纪地质分界标志物、独特的丹霞地貌、原始森林、竹海、大气水体和农林水产资源等要素组合完成,形成了旖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乡土人文生态环境价值的构成,主要由交通枢纽、军商屯堡、独特的吊脚楼组群、农商文化、红军文化等多元要素组合完成,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军商文化、红军文化的乡土风情。

丙安古镇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和作用,使古镇商贾云集、商业活跃、军征频繁。千百年来,古镇各种行业一应俱全,坐商、行商、摊贩、山民各自发挥自己的经营特点,开展有声有色的商市贸易,促进了川黔物资交流和水陆运输。历史上,茶馆、酒店、街巷是人们交易场所,外地客商、本地坐商和肩挑小贩,从事食盐转运、农副土特物产购销和饮食、住宿服务。这种因素,孕育产生了戏班演唱、茶馆茶酒交流、庙会、街头歌舞等文化娱乐形式,乡土文化内容丰富多样。

综合交通枢纽、商市贸易、军事征伐和革命斗争等类型特色,以及语言服饰、建筑组群布局、建筑型制风格、文化娱乐等多样要素,丙安古镇更多展示出军商古镇的典型风貌,成为一个独特的千年军商型文化历史古镇。[1]

§ 红色记忆

红军驻地丙安古镇充满红色传奇。 1935年1月25日,红一军团奉命攻打赤水县城,为中央红军准备从泸州与宜宾之间北渡长江同四方面军汇合打开通道,军团长林彪率部攻下丙安后,将军团指挥部和红二师师部设于丙安古镇,指挥开展了著名的丙安、复兴场,黄陂洞之战。28日奉命回师土城打援,保证红军顺利一渡赤水.从此揭开了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战役序幕。 2005年,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十三部、委批准丙安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地,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已成为红一军团在全国唯一的纪念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