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丁村民宅 |
释义 | 丁村民宅 § 概况 乾隆十年大院 丁村民宅丁村,以丁姓聚居而得名。据考证,丁村民宅,最早的建于明代 万历二十 一年,最晚的建于民国年间,历时近四百年。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有40余座。民宅群呈东北西南向分布,分北院、中院、南院、西院四大组。由于宗族的繁衍发展,反映在院群座落上的时代差异特别明显。这四大群组以村中心明代建筑观音堂为领首,以丁字小街为经纬,分落于北南西三方。这些民宅布局合理,建筑气派讲究,横径曲巷,院院贯通,连接巧妙,在建筑的时代风格上各有不同。北院以明代建筑为主,中院为清代雍乾朝者为多,南院则以道咸者居首,西北院皆为乾嘉时所筑。这些建筑突出的特点是注重装饰,在建筑的各个部位,大多有木、石、砖雕,尤其是木雕,举目皆是。在斗拱、雀替、博风板、栏额、门楣、窗棂、影壁、匾额上,无处不点缀着雕品,就连柱础、阶石和小小门墩儿 上,都装饰得美观大方。那些琳琅满目的浮雕、阴雕、阳雕;人物、鸟兽、花草、静物;单幅雕、组雕、连环雕,都巧奇天工。反映民间故事的《司马光打缸》、《鹬蚌相争》;显示忠孝节义的传统戏曲《单刀赴会》;愿吉祥如意的《龙凤呈祥》、《鹿鹤同春》、《五福临门》、《百寿图》;鼓舞人们意志的《松竹梅》、《春兰秋菊》以及表现民俗的《闹社火》等雕刻,无一不是构图缜密,玲珑剔透,为古色古香的建筑,增添着锦绣和光辉。 丁村民宅作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四合院建筑的典型标本,其历史年代跨度大,建造别致,风格各异,且价值意义是多元体的。民宅建造布局和实用性较完备,反映了晋南地区汉民族的心理、爱好、信仰、风尚和习俗及情操,它是研究传统建筑民俗的珍贵标本;从建筑艺术角度上讲,它采众家之长,适一方水土之要求。木雕、砖雕、石刻表现在建筑构件上,多而不絮,精美大方,内容丰富多彩。从生活到礼法,寓意深刻;从戏曲到社火,华而朴实;从民俗到治家洋洋大方,是中国珍贵的古代民俗“活化石”。 § 历史 丁村民宅丁村民宅前后经历了四百年的历史,得以保存到如今之程,真是难能可贵。究其原因,可能有三个因素:其一,丁村地处汾河河谷,丘陵纵贯,交通不便,较为闭塞,因此兵灾匪祸很少,即使在抗战时期,也没有一座被烧毁。其二,丁氏家族为了维系其封建家族的统治,在财产继承和占居的方法、分配上有一套特殊的办法,即“调角分房法”。只能占用,不能拆除。就“土改”时分房也是依照这一传统的分配方法;其三,在“文革”破“四旧”时,丁村人对其祖业严加保护,除极少部分破坏外,其余均保存完好。 丁村民宅作为中国北方汉民族四合院建筑的典型标本,其历史年代跨度大,建造别致,风格各异,且价值意义是多元体的。民宅建造布局和实用性较完备,反映了晋南地区汉民族的心理、爱好、信仰、风尚和习俗及情操,它是研究传统建筑民俗的珍贵标本;从建筑艺术角度上讲,它采众家之长,适一方水土之要求。木雕、砖雕、石刻表现在建筑构件上,多而不絮,精美大方,内容丰富多彩。从生活到礼法,寓意深刻;从戏曲到社火,华而朴实;从民俗到治家洋洋大方。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1985年,国家文物局和山西省文物局陆续拔专款在这里筹建了反映我国汉民族民俗风情的第一座民俗博物馆,并将民宅作为民俗博物馆的馆地和内容之一。它不仅反映了黄河流域淳厚的民俗,而且显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察古证今、以今索古的重要资料,同时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 布局 丁村民宅 丁村民宅民宅布局由北、中、南三片院落组成,北部13座院落,中部11座院落,南部9座院落。兴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的有7座,清代作过部分补葺和扩建。清代兴建的有26座,其中康熙年间(1662~1722)3座,雍正年间(1723~1735)4座,乾隆年间(1736~1795)8座,道光年间(1821~1850)2座,咸丰年间(1851~1861)4座,清末5座。 民宅庭院设置,沿袭着中国汉唐以来的四合院布局,即门庑、倒座、东西厢房、正堂;有的分前后两院,中置过厅相隔。明代院落门楼多设在庭院东南角,门内筑影壁,入门后折向左行即进入院内。清代院落较窄,在南隅当心辟门者为多,或者门前设巷道,入夹巷至院墙当心建门庑,还有的于两侧建旁院。 中国习俗中有以北为上的说法,故民宅中多以北房为正堂(或上房)。面宽有三间或五间之分,或为正房三间,左右耳房各一,耳房略小,部位微偏其后。正堂高度有单层和两层楼阁之别。有的前檐设廊,有的楼上有前廊,依廊柱置钩栏围护。屋顶多为悬山式或硬山式两种,筒板布瓦覆盖。明代正堂装修多为隔扇,无窗,棂花图案秀美,刻工纤巧。清代装修有隔扇和板门两种,棂花较明代程式化,板门多用角叶包裹,铁钉满布,风格截然不同。 东西配房,每列三间、四间不等,悬山式,有2层,也有单层在梁上架天花板存放食品物资的。梁外端略作装饰,开间设华板垫托。屋内前后间当心筑隔墙,致配房分成两屋,前檐于隔墙两侧设门,次间安方格窗。 倒座即四合院南房,多是五开间,悬山式或硬山式两种。8号院向内突出抱厦一间,装木壁板形若屏风,气势更为庄重。门窗设置灵活,随使用需要而变动。若两进院落者当心横置过厅一列,高大壮丽,与正房近同,面宽三间、四间、五间不等,前后檐装隔扇,室内无间隔墙,是居人待客、饮宴等活动的场所。 民宅梁架简洁,抬梁式,用三架梁或五架梁一道承重,上置缴背、脊瓜柱、大叉手托负脊桁和檐桁。前檐设廊庑者加施单步梁。明代堂屋举架较平缓,清代较陡峻。 § 艺术 丁村民宅丁村民宅中的各种木雕、石雕和砖雕丰富多彩,仅隔扇棂花图案就达60多种,柱础雕刻近50种。屋檐下额枋、垫板、雀替、檐桁等处有玲珑剔透的雕刻图案,如“凤凰戏牡丹”、“司马光破缸救友”、“喜上梅梢”、“麒麟送子”、“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渔樵耕读”、“百兽图”、戏剧故事等,题材丰富,工艺高超,是中国民间雕刻艺术中的一批优秀作品。 丁村民宅除设立保护机构外,1978年建立丁村文化工作站,1984年大部民宅收归国家所有,并逐年修缮保养,严格保持它的原貌、原状、原构。1985年设立丁村民俗博物馆和旧石器陈列馆。 § 家具 明清柱础 丁村民宅丁村民宅以四合院为主体格局,有单进、二进之分。一般布局为正厅、厢房、倒座、门楼,按阴阳五行置“坎宅巽门”。在这些宅院里,摆设着许多家具,床上地下、屋里屋外,随处可见。 在丁村民宅中,明式家具居多,但真正明代制作的不占大比例,大部分是清代做工、明代风格。家具的延用时间和民居的建造时代一致。 就丁村现存的家具而言,南方产的红木类家具不多,绝大部分是北方的核桃木、楸木、榆木、青杠木等本地材质。家具的风格以结实耐用为主,用材比较粗犷,卯榫单一,但结合严密,不用加楔。除箱柜之外,基本是素面的本色,体现了北方黄土地区实用、朴素、简练的家具风格,也有人称之为“晋作家具”。 家具的装饰可分为: 1、披麻上灰做底描金,底分红黑两种,描金内容以戏剧人物和山水亭台居多; 2、大漆,这种家具以黑色大漆衣柜为主,桌凳次之; 3、浮雕,多在家具的靠背、花牙子处使用,内容以缠枝花纹和吉祥图案居多,不占家具装饰的主流。 家具的分类虽然不脱箱柜几案桌椅板凳之类,但将之以陈设方式分类,更加可以体现他的民俗功用: 1、厅堂陈设以官帽椅、八仙桌、条几、桌屏、条凳为一组; 2、居室陈设以大小衣柜、衣架、穿衣镜、柜桌、靠背椅为一组; 3、由于丁村人住土炕,所以在炕上另有小方桌、小几,以备放衣物或吃饭之用。 其他尚有书柜、木床、盆架等,为数不多,各随其所,不占主流。 丁村的家具虽然简单而单一,但功用齐全,分工明确:柜有大小,桌有方圆,凳有高低,几分长短,牢固大方,耐用耐看,各安其所,实用方便。 § 旅游攻略 丁村民宅临汾市位于山西西南,古称平阳,传说中的“尧都平阳”即指此地。临汾市共辖17个市、县、区,文化积演深厚,旅游景点众多,交通方便,南同蒲铁路、大运公路纵贯南北,临七公路、侯月铁路也以此地为起点。临汾市的知名旅游景点主要有:吉县的壶口瀑布;市区的尧庙、姑射山;洪洞的大槐树、苏三监狱、广胜寺;蒲县的东岳庙;隰县的小西天;襄汾的丁村民居;霍州的霍州署衙、霍山等等。 § 相关条目 山西、旅游景点、襄汾县 § 参考资料 1.http://www.3726.cn/tour/detail/detail.asp?id=14540 2.http://www.hm-3223.net/html/60/list_7233.html 3.http://www.sxcr.gov.cn/wmsx/show.php?itemid=130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